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明养生防寒也要抑火

2023-07-19 来源:年旅网

清明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在这个万物生长的时节,人体肝气当令,整整一冬蓄积在体内的阳气随着春暖转为向外生发,如果体内蓄积的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此时,人们既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又要防止肝火过旺,在防寒的同时也要抑火。

注意保暖稳定情绪

清明节前后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要注意保暖。早上出门时穿一件外套,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回家时再穿上,这样能有效预防感冒。直到清明过后,四月中旬才可换春装。

季节交替之际最易引起中风、脑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而清明期间,忽冷忽热的天气对抵抗力差的人影响最大,最容易遭受风寒侵袭,引起身体不适或加重原有病情。

专家提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奔波劳累、忽视保暖、情绪波动往往都有可能会加重病情。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尤其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

减甘增辛少吃“发物”

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

“发性”食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的食物,或是容易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比如海产类中的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蔬菜类中的竹笋、芥菜、南瓜、菠菜等。

调整作息早点起床

清明时节,为了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应该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床。7时至9时是辰时,中医认为此时属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因此,要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兰州晨报记者 刘佳)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