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蜂群科学饲养管理的要点

2023-08-23 来源:年旅网

一、符合蜜蜂生物学特性

蜜蜂和其它生物一样,都有自己的生物学特性。了解和掌握蜂群的生物学特性,是养好蜜蜂的基础。几乎所有养蜂技术的发明和提高,都是伴随着对蜂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而实现的。例如,隔王板的发明是基于对三型蜂个体大小的了,解;活框饲养技术是基于对蜂巢的构造及造脾基本规律的认识;人工分蜂技术是基于对蜂群培育蜂王内外因素的了解;人工巢础的发明、信息素的应用、蜜蜂授粉的训练以及蜜蜂饲养管理的一系列措施,都与蜂群生物学特性密不可分。因此,要养好蜜蜂,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蜂群的生物学特性,然后根据蜜蜂生物学原理因势利导,进行科学管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以温度为例,蜂群对温度十分敏感,也十分重要。蜜蜂体温降到14 C以下时,就开始麻木,活动滞缓;降到8‘C以下时,蜂体由麻木转为僵硬。越冬期间蜜蜂依靠吃蜜和密集团聚,使蜂团内部温度保持14(:~25 C。当温度降到8‘C以下时,蜂团就更加密集.以减少热量的流失,保持中心温度;当中心温度高于25℃时,蜂团又向四周散开,因而温度又会下降。蜂群用结团、散团来调节温度,适应生理上的需要,从而度过越冬期。然而,繁殖群的温度则要适应繁殖的需要,巢温必须保持在34 C~35‘C。若低于这个必需温度,蜜蜂必须依靠吃糖、摆尾来增加热量,提高巢温;若高于这个必需温度,则用振翅崩风来降低巢温。因此,养蜂者掌握了蜂群不同阶段所需温度的规律,就可以调控巢温,以适应蜂群的需要。如越冬期,把巢温控制在5‘C~一2、C,促使蜂群安静结团,处于半休眠状态,可以大大减少活动,节约了体力,有利于延长寿命,同时还可以减少饲料的消耗。反之,巢温过高,蜂群散团,活动增加,既白白消耗了体力,又较多地消耗了饲料,还增加了蜜蜂飞出冻僵的损失。有些初学养蜂者,不管外界气温如何,就担心蜂群受冻,因而在箱内填满了保暖物,还在箱外围了稻草,自认为这样保暖,蜂群不会冻坏。但由于保暖过度,大批工蜂头尾发黑,加速老化,提前死亡,群势迅速下降,到春繁时越冬蜂死了一大半。造成越冬失败的原因是保温过度,违背了蜂群的生物学特性。

二、勤管细管

养蜂生产与工业生产不同,它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常有大雪、寒潮、高温、暴雨等,给养蜂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尤其是遇到灾害性天气会给蜂群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要在管理上下功夫,用勤管细管来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避免和减少损失。调查证实,凡管理不善,工作粗放的蜂场,大多群势不强,产量不高,收入不丰。

(一)勤 管

养蜂生产中的有些工作是可做也可不做的。如越冬和早春,由于气候寒冷,常常处在临界温度,此时蜜蜂受光照刺激而飞出冻僵,蜂场周围会有不少冻僵蜂。这些蜜蜂并非真死,只是冻僵而已。勤劳的养蜂员,会把这些冻僵蜂收集起来,放入强群中,大多冻僵蜂可以起死回生,这样就减少了冻僵蜂的损失。然而,有些疏于管理的养蜂员,听其自然,这些冻僵蜂就成了死蜂,这显然不利于蜂群的越冬和繁殖。某地有2个蜂场,越冬期间,遇到长期阴雨,雨后大雪,雪后寒潮的灾害性天气。1个勤于管理的蜂场,及时扫除积雪,打深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保持了箱底干燥,缩小了巢门,并用油毛毡做巢门挡光板,避免了光照的刺激,减少了飞出冻僵蜂。虽然遇到了灾害性天气,由于勤于管理,克服了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效地减少了损失。而另1个蜂场,疏于管理,蜂场积雪厚,受雪光刺激,飞出的冻僵蜂满地。雪融化后,地下水位增高,箱底浸湿,箱内湿度大,导致蜜蜂下痢,死蜂累累,蜂群群势严重下降,到春繁时,40箱蜂只好合并成20箱。

(二)细 管

所谓管理要细,就是要把各项管理工作做到家,不但在主要环节上,而且在细节上的管理措施也要符合蜂群的生物学特性。例如,在蜂群春繁的包装上,有些蜂场强弱群混合包装。夜间拉下塑料薄膜后,小气候温度升高,这对于巢内蜂量少、空间大、自然热量不足的弱群是很有利的;但对于蜂量多、自身热量大的强群,巢温升高,超出了蜂群所需温度,增加了饲料消耗,缩短了蜂群寿命。若能强弱群分开包装,就能解决这一矛盾,对强弱群都有利。有的蜂场夜间覆盖塑料薄膜时,不能根据气候的变化,无论温度高低,要么不拉,要么全部拉下,使得蜂群保温要么不足,要么过度。

三、措施科学

所谓科学地饲养蜂群,就是养蜂员在饲养管理上所做的工作、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要符合蜜蜂的生物学特性,而不能有悖。实践证明,符合科学的蜂群管理,蜂群就强盛;反之,违背科学的蜂群管理,蜂群就衰弱。所以,要达到蜂群强盛、蜂王浆高产的目的,就要有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一个成功的养蜂者,在饲养管理上不但讲究精细,更要讲究科学。例如,蜂群治螨,目前不少蜂场用增加蜂药剂量,来提高对蜂螨的杀伤力。从表面看确实提高了治螨效果,但往往造成蜜蜂慢性中毒而缩短了寿命。问题就出在缺乏科学用药上,没有根据蜂群强弱、气温高低等不同情况,以框定量用药,违反了科学的规律,从而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只有用科学的方法饲养管理蜂群,才能养好蜂,才能获得蜂产品的优质高产。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