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就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 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正如积极心理学读后感1 读了《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一书,给我的 条走向幸福的大道,从而自己也能与孩子一起感同身受。其中的第五 章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儿童教育新思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和孩子成为自己人。 一、做孩子积极的榜样。 互相关爱的结果。首先,我们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 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师生 儿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 总之,我们应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事教学工作,做好自 二、留给孩子教育“空白”。
第 1 页共 4 页 |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这一些,因为这样,能 理念给我带来了许多困难。由于自卑我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机会与我 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学习生 失之交臂;由于害怕,我在怀疑自己的那瞬间,错失了很多机会。 活中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因为他们快乐,我们就能感受到幸福。 “如果我能勇敢自信一点就好了”。我总是后知后觉的这样想。 积极心理学读后感2 《积极心理学》一书中自卑与超越的话题, 我记得我每回交题的时候。都心惊胆战的,看到老师就害怕,而 令我感触颇深。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过:“我们生 老师每次给我讲解完之后都会说一句,“你做的挺好的,继续加油” 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 我还记得在放假前,曾经教过我的老师碰见我给我了一盒笔。我很差 亡。我们必须超越自卑” 异问道:“诶!突然这么好?她笑着跟我说,“那肯定,你可是我的 小学的时候成绩并没有特别好却天天乐得像傻子,秀的人比较,父母也常常把我视为他们的骄傲。明明原来是父母和老 我的自卑感,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的呢? 宝藏女孩。”这让我想起父母都是鼓励我,从来不拿我跟别的比我优 的荣誉却也可以高兴三四天。随着我越来越大,接触的人多了,视野 师的骄傲的,为什么要自卑?我之前总是将这些话抛之脑后,却从没 拓宽了,总会在不经意的比较中,我看到了越来越多自己的缺点,而 想过,我其实真的可以做到的,我也是优秀的'。 过去引以为豪的优势变得黯淡无光,自我否定心理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这次我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领悟到:很多时候,对于令自 挥之不去,难以忘却。“我对自己没信心”便成了脱口而出的话。 己自卑的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它,并且提醒自己,这件事改变 起初我将自卑感看做为一种合理的自知之明,但缺少自信的做事 不了,但我可以尽力做到最好。另外解决自己自卑不自信的问题,就
第 2 页共 4 页 |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是对于你心中那个脆弱的“小孩”,亲近“他”,拥抱“他”。 长和顺利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模 自卑是一把双刃剑。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好方式,所以你需要超 仿的榜样。所以教师不仅是传授文化知识,还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越自卑,活出全新的自己! 设计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因此,教师的人格从某种程度上说比他的 积极心理学读后感3 教师这一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 专业知识水平更重要。 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 因此,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和教学技能,还要 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 有健康的心理。我们要学会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培养多种兴 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趣与爱好,陶冶情操。才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投入到教 等的重要性。 幸福和快乐。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 学活动中去。一个快乐幸福的教师,一定能给自己的学生带来更多的 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使我认识到,一个教 要干一行爱一行;放下权威与学生沟通交流,劳逸结合;保持充实、 师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学业成就和人格 和睦的家庭生活; 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培养良好个性 。 发展。但教师职业存在着成就需要与成功的冲突,责任感与工作感及 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压力和激烈的竞争,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 自尊心的冲突,教师内心也发生波动,加剧内心的冲突。这些问题不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做到干 能很好的解决就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 一行,爱一行,在教学中,作为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作为学生言
第 3 页共 4 页 |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行举止榜样的我们,更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远离体罚、冲动、喜 怒无常、语言暴力等一些不良的行为,并做到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 时反省、评价自己,勤奋学习,以心养智。 第 4 页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