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年关于法官回避的最新规定

2024-06-30 来源:年旅网

法官回避制度的最新规定:包括离任法官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配偶子女不得担任法官所任职法院案件的代理人,以及回避的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审判人员有利害关系或与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时应回避。回避的提出可以是当事人或参与诉讼人员主动申请,法院对申请应在3日内作出决定。回避制度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

法律分析

一、法官回避的最新规定

1、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

2、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和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3、同一审判庭的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4、上下相邻两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

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二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担任该法官所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5、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二、法官回避的程序是什么

回避的提出,可以是当事人提出申请,也可以是审判人员或者其他参与诉讼的人员主动自行提出。回避应当在案件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回避申请提出后,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具体程序为:审判人员的回避,由法院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

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除了适用于审判人员外,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以及勘验人也是同样适用的。而如果这些人发现自身存在法定回避情形的,可以自行回避。若是当事人发现有法定回避情形,那么可以向法院申请他们回避,此时申请回避的方式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

结语

根据最新规定,法官回避的范围包括同一人民法院的高层领导和审判人员,以及上下相邻两级法院的领导。离任后两年内,法官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并且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法官的配偶和子女也不得担任该法官所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审判人员有利害关系或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情况下,当事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回避申请可以由当事人或其他参与诉讼的人员提出,具体程序由法院决定。此外,回避制度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审判程序第十二章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三节开庭审理第一百四十条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第十八条人民陪审员的回避,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第三十二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同时废止。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