禫字基本解释是什么:古代除去丧服 的祭礼。
禫的笔顺是点、横撇。
禫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六画
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禫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禫的拼音为dàn,部首为礻,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ㄉㄢˋ。
禫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禫的详细内容
古代除去丧服 的祭礼。
二、辞典解释
【禫】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禫读音:tǎn怎么读:名词 父母丧期服满,脱除孝服的祭礼。《说文解字.示部》:「禫,除服祭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这是崔相小学姐至孝,为报父母之恩,又是老相公禫日,就脱孝服,所以做好事。」
三、康熙字典
禫【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2画《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感切,覃上聲。除服祭名。《禮·閒傳》父母之喪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中月而禫。《疏》中,閒也,大祥後更閒一月爲禫,二十七月也。《釋名》禫孝子之意,澹然哀思益衰也。○按詳禫之說,鄭康成主異月,王肅主同月,今通考《禮》文《檀弓》云:孔子旣祥,五日彈琴而不成聲,十日而成笙歌,又魯人朝祥暮歌,孔子謂踰月則善,又祥而縞是月禫,徙月樂。《喪服四制》云祥之日鼓素琴。《三年問》云: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則王肅之言爲可據。《士虞禮》《閒傳》皆言中月而禫,謂禫在祥月中也。卽令喪事先遠日,祥或在下旬,然祥後卽禫,亦不害爲中月。鄭氏特據《喪服小記》中一以上,《學記》中年考校兩文,釋中爲閒,遂定爲二十七月,實與經不合。然先儒司馬光朱元晦皆知王說爲是,而不敢昌言正之者,親喪寧厚,且相延已久,不容猝變也。又同澹。《荀子·非十二子篇》种禫其辭。
下面介绍下禫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禫】字的组词有:
关于【禫】字的诗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