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机关单位换届工作报告

2024-03-13 来源:年旅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x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大及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克服了雨雪冰冻灾害、世界金融危机、特大洪涝灾害等时艰,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4.1亿元,是x年的2.2倍,年均增长15.9%;财政总收入6.46亿元,是x年的3.7倍,年均增长4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亿元,是x年的2.9倍,年均增长22.4%;固定资产投资64.3亿元,是x年的5.3倍,年均增长35.9%;农民人均纯收入6491元,是x6年的1.7倍,年均增长16.7%。荣获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全省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x年度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综合先进县、全省第x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全省农村清洁工程试点工作先进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先进县、全省外贸出口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获得了市四套班子巡查考评总分第一和市目标管理考评综合先进第二名的佳绩。目标管理考评9项指标均在全市前三甲之列,尤其是城区建设、小城镇建设、“两房一改”、城市管理、国土资管理、农业农村等工作位居全市榜首。

  四年多来,重点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工业主导地位,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坚持把实施工业强县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战略强力推进,三次产业结构由x年的23.3 :37.6:39.1调整为x0年的20.7:46.4:32.9,第二产业总量接近经济总量的一半,工业经济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一是园区集聚效应明显。x年,园区共有企业126家,完成增加值16.1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0.3亿元,实现税收1.34亿元,分别是x年的1.7倍、5.3倍、5.1倍。二是规模以上企业总量扩大。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81户,完成增加值14.7亿元,实现税收1.8亿元,分别是x年的2.9倍、3.1倍。三是产业支撑作用明显。x年,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0.3亿元,上交税金7372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的77.5%、77.2%、71.1%。四是品牌建设成效显著。“阿颖”牌淮山制品、“麻姑”牌米粉、“洪门”牌蛋制品和锦丰方便面等4个品牌分获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活血止痛胶囊、100t/淮山羹、二羟甲基丁酸等5个产品获省优新产品;x年x县被授予“江西省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基地”。

  (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围绕建设赣东南次中心城市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大幅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编制完成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明确了33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建成了滨水公园、登高公园、建昌大桥、杨林渡大桥等一批重点工程,提高了城市的空间承载力。全县共实施城市重点建设项目140余个,总投资近40亿元。x0年,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2.9平方公里,人口12.3万,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4.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平方米,城区绿地覆盖率达41.9%。二是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累计整合投入资金1.13亿元,完成257个新村点建设,打造精品示范点10个。“三绿化一处理”和“穿衣戴帽”工作有序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工作连续多年荣获省市先进。三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切实加大了“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城市污水处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万坊镇、徐家乡、里塔镇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徐家乡白洲村、五帝村,株良镇脊江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徐家乡白洲村正积极申报国家级生态村。坚持项目环保前置审批制度,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完成了“五”节能减排任务,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巩固强化农业基础,现代农业步伐加快。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特色产业,狠抓品牌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一是特色产业不断壮大。x年,粮食播种面积55.89万亩,总产达26.6万吨。南丰蜜桔种植面积达21.2万亩,麻姑仙枣种植面积2万亩,淮山种植面积1.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达10.5万亩,形成了以优质稻、南丰蜜桔、麻姑仙枣、水产、畜禽、商品蔬菜等六个产业为主导,其他产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县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市级龙头企业34家,江西著名商标3个,江西名牌农产品6个,30个产品获得国家级有机食品认证,12个产品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23个产品获得省级无公害产品认证。以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为引领,市级龙头企业为主体,中介服务组织为纽带的农副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几年来,全县新建农村水泥路310.7公里,农村水泥路总里程达680公里,x年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投资1.6亿元建设11座渡改桥项目,彻底结束了农民摆渡的历史。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积极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发水保等农田水利项目,有效改善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第三产业稳步发展。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原则,立足县情、突出特色,强力打造“总部经济”,第三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x年的9.7亿元增加到x年的17.76亿元,年均增长11.2%。一是物流运输业发展壮大。至x年底,全县拥有物流运输企业228家,货运汽车保有量达3020辆、总运力3.35万吨,引进船舶37艘、总运力8.3万余吨,全年上交税金1.3亿元。物流运输业由以汽车运输为主的货运物流业步入了公路、水路货运并重的集约化发展。二是现代旅游业有序推进。制定出台了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编制完成了《x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投资700多万元用于麻姑山风景区绿化工程、景点修缮和基础建设。洪门醉仙湖景区开发有序推进。三是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稳步推进,农家店和配送中心质量得到保证。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更加完善,累计建设农家店156家,覆盖93%以上的行政村;积极实施“家电下乡”工程,家电下乡销售总额达1.43亿元。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强化招商引资,积极引导全民创业,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国有非工企业改革进展顺利;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二是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几年来,共引进项目365个,总投资182.3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02个、亿元以上项目42个;引进外资项目35个,实际利用外资累计6992万美元,出口创汇累计完成2.71亿美元。三是全民创业持续高涨。x年,全县私营企业总数达1458 户,比x年增加715户,增长204%。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4.1亿元,私营企业注册资金.68亿元,分别比x年增长268%和388%。

  (六)切实改善民生民本,社会和谐度持续提升。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保稳定、谋发展。一是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累计达13亿元,着力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新增城镇就业928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6万人次,发放小额贷款7096万元。建设经济适用住房5.23万㎡,建设廉租住房2.74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无到有,参合率达97.69%;城乡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有力,共发放各类民政救灾救助资金达1.48亿元,惠及17万余人次。二是安全维稳形势较好。全面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断提高。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进行专项整治,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展“三调联动”工作,推进“天网工程”和信息化建设,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三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教学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全县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科技对经济贡献率达45.6%。文化、体育、广播影视事业蓬勃发展,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公共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光明·微笑”工程效果明显,对全县适宜手术的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全部实施了手术,实现了动态清零。人口和计划生育水平保持稳定,连年被评为国家和全省先进。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不断提高。通过行政机制的完善和行政行为的规范,不断优化政府工作效率,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是政府职能积极转变,服务发展主动深入。完善考核体系,加强部门协调,优化发展环境,确保重点工程和主要产业顺利推进。加大民生投入,压缩行政性支出,机关公用经费实现零增长。二是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民主意识不断强化。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四年多来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63件,政协提案495件,回复率100%,满意率均达98%以上。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三是监督机制日益完善,廉洁从政积极践行。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规范乡镇财政管理,健全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规范津贴补贴发放,强化审计监督、行政监察,有效构建反腐倡廉惩防体系。与此同时,拥军优属、优抚安置、民兵预备役、人防、移民扶贫、统计调查、残联、老龄、防震减灾、档案、保密、地方志、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涉台事务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按照“科学发展、进位赶超,扬优成势、争创一流”的总体要求,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25.4亿元,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亿元,增长17.1%。1-7月,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5.69亿元,增长44.9%,地方财政收入4.67亿元,增长61.5%;固定资产投资33.8亿元,增长39.4%。

  ——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坚持以园区为主战场,加大主攻工业力度,促进了工业经济提速增效。1-7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1亿元,增长20.8%;主营业务收入31.4亿元,增长45.3%。园区新增开发面积1060亩,总面积达4232亩。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对外拓宽招商领域,对上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发展后劲不断增强。1-7月, 全县新签约项目54个,其中工业项目51个,总投资40.8亿元,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1个;在城市项目方面,以老干部活动中心、河东大桥、登高公园为主的8个续建项目有序推进,x个新建项目中廉租房、公共租赁房、污水管网工程二期、垃圾处理厂二期、胜利堤防护工程等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余项目也在积极设计、招标,工程进展顺利。

  ——“三农”工作得到加强。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农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县农业增加值3.58亿元,增长6%;1-7月,优质稻播种面积45万亩,增长3.6 %;蔬菜种植面积6.8 万亩,增长6.3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达129家;完成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任务4.75万亩,占省下达计划的130%。

  ——“三产”发展势头强劲。坚持依托优势、突出特色,坚持“总部”牵引,第三产业发展充满活力。1-7月,全县新增货运汽车290辆,总量达3310辆,实现税收1.01亿元,同比增长48.9%;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214台,销售额6045万元;建设农家店25家,累计达156家,覆盖93%以上的行政村。

  ——和谐社会稳步构建。大力实施民生工程,8个方面88项民生任务已有46项完成工作任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有效保障了全县食品安全。高度重视信访和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妥善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大力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全县安全维稳态势总体保持平稳。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职工和老领导、老同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市驻县各单位,向驻县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发达县(区)相比,用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值来衡量,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偏小,人均占有量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不够快,工业主导地位还不突出;城市建设征地拆迁难,用地指标紧张;在更高水平上解决民生问题的任务还很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不少,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分析,找准症结,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新一届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县实施“五”规划的重要时期,也是进位赶超、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工作思路,今后五年我县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大和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赣东南次中心城市的定位,按照“科学发展,进位赶超,扬优成势,争创一流”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一项战略(项目带动),彰显两大特色(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推进三化进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四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绿色生态建设),以大开放、大投入、大创业,促进大发展、大提高、大跨越,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置前移、全市位置靠前,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利用境外资金年均增长28%;出口创汇年均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3:50:37。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采取以下工作举措:

  (一)致力于赶超发展,推动综合实力在结构调优中再上台阶

  1、做强工业经济。坚定不移地实施“主攻工业、决战园区”的发展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促园区升级。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重点开发建设河东工业园区,全力提升“一园多区”发展水平,切实增强项目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功能,把工业园区建成工业的集聚地、经济的增长极和创业的乐园。到x年,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二是促企业升级。坚持扶大扶强扶优,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培育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达10-20亿元、年税收达-5000万元的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大企业。继续抓好企业技改和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增强竞争力。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创新,创建若干个全省著名、全国知名品牌。三是促产业升级。围绕“一大基地”、“五大主导产业”,坚持走工业门类集中、空间布局集聚、发展模式集群之路,大力发展规模工业。到x年,机电、高档轻纺、循环经济、五金建材和食品医药五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00亿元、50亿元、60亿元、60亿元、30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5亿元。

  2、做实农业经济。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一是夯实发展基础。抓好中小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及农发水保项目建设,全面改善水利设施功能。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x年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便民道路和农村公路改造建设步伐,改善农村通行条件。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二是增强发展后劲。实施新增千亿斤优质稻谷生产能力工程,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斤。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积极打造蔬菜、水果、水产等产业集群,培育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5000万元以上的5个,1000万元以上的20个。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三是扩大增收途径。优化调整种养结构,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支持劳务返乡人员创业,就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劳务收入。落实增加农民收入政策措施,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3、做活三产经济。始终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努力推动第三产业快发展、大提升。一是打造现代物流龙头。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主枢纽优势,高起点规划建设海西物流园。出台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引进现代物流企业,扶持现有物流运输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层次,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到x年,拥有道路货运运力9万吨位,水运运力15万吨位,上交税金5亿元。二是打造现代旅游名县。编制完成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重点旅游景区详规。加快推进以麻姑山风景名胜区、醉仙湖旅游景区为主板块的文化生态旅游区的建设步伐,把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名县、旅游产业大县,力争到x年旅游综合收入达15亿元。三是打造现代服务品牌。规范提升餐饮、商贸、市场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拓展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养老护理等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向新领域拓展,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发展层次。

  (二)致力于统筹发展,推动城乡建设在互动联动中整体推进

  1、高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城市建设改造为抓手,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到x年,力争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8平方公里、人口17万人。一是注重规划的严肃性。围绕建设赣东南次中心城市和以“麻姑文化、丹山碧水”为底蕴的生态文化名城的目标定位,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各类专项规划和区域性控制详规,重点做好河东片区、城南片区及火车站外环线片区的房屋征收和整体规划。加强对规划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二是注重建设的品位性。突出城区这个主阵地,以城市主干道为线、以新城区为面,进一步拉开城区主体框架,统筹安排地下管网,进出口部位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切实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兴建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标志性建筑。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2个百分点左右,到x年达到56%。三是注重管理的有效性。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完善城市管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制定城市管理的规范和细则,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标准化。强化“门前四包”责任,发挥街道社区作用,抓好城市日常保洁,使城市环境更加整洁、优美、有序。

  2、高效推进小城镇建设。坚持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把农村集镇建设成为辐射和带动当地发展的生产要素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一是以点带面重引导。积极跟进全省“百镇示范工程”,重点加快建昌、万坊、上唐、株良、洪门、徐家等“1+5”集镇群建设,努力打造若干个规划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明星集镇”。二是强化举措多扶持。强化经营城镇理念,组建小城镇建设投资分公司,为有条件的小城镇建设进行融资。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将小城镇培育成为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聚区。探索建立宅基地置换小城镇住房的有效途经,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三是巩固成果广覆盖。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不断扩大新农村建设覆盖面和受益面,推动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统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3、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一是提升生态保障水平。深入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水土保持等重大工程。扎实推进“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将森林引入城镇、通道、园区,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2.5%以上。二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执行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解决城乡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确保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强化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实行清洁生产。三是加强节能减排管理。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建设,完善节能预警监测调控机制。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三)致力于创新发展,推动发展后劲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

  1、不断加快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投资强度,不断增强跨越发展后劲。一是以更强的力度推动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引资奖惩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各乡(镇)、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招商引资的积极性。突出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瞄准“外、高、大”,在更高层次上、更大领域内主动接受周边发达地区及国外的要素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力争引进县外资金年均增长20%以上。二是以更高的效率跑项目争资金。重点围绕“五”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挖掘项目,围绕优势资源开发、民生需求开发项目,确保县级项目库常年保有量80个以上。完善向上争资金跑项目考核奖励政策,加大“跑部进厅”力度,力争一批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进入国家、省规划“笼子”。三是以更活的举措激发全民创业。认真落实鼓励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放宽条件,降低门槛,优化环境,激发全民投资创业的激情和潜能,形成“企业谋扩张项目、能人谋创业项目、群众谋就业项目”的生动局面。

  2、不断创新资本运作。大力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探索资本运作新路子,以资本撬动发展新跨越。一是广开融资渠道。整合政府资源,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增强政府融资能力。大力开展“招行引资”活动,加快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筹建村镇银行。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及时兑现奖励政策。二是搞活城市经营。经营好城市土地,一手抓储备,一手抓开发增值,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实行有偿使用,通过出让基础设施投资经营权、公用事业经营权、拍卖冠名权等办法,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三是拓展财源经济。完善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发展总部经济、贸易经济,积极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在投资落户。强化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督,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效益。

  3、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发展。抓好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促进林业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二是扎实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全面落实利民惠民政策,建立居民收入与gdp 同步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同步完善落实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保障进城农民真正享受到市民待遇。三是加快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巩固发展政府机构改革成果,尽早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健全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一体化的公共交易运行与制衡机制,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四)致力于和谐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在共建共享中全面进步

  1、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促进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一是促就业强民生。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二是抓保障惠民生。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严格落实失地农民“三条”保障线制度和城乡低保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建住房保民生。抓好“两房一改”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争5年内新建廉租住房1050套,公共租赁房650套,改造棚户区和危旧房10万平方米、1100套。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2、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坚持统筹协调,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重点推进学前教育建设工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新城镇教育园区建设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坚持卫生改革发展。全面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力争实现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疾病防控工作,确保无重大疫情发生。三是坚持多方统筹发展。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到x5年,实现全县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农家书屋48个,使农家书屋总数达到150个,实现村村建有“农家书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市民健康素质。加快科技兴县步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县域经济的贡献水平。深化民生、民情档案工作,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3、大力维护安全稳定。坚持防范与打击并重、服务与管理并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加大矛盾排解力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进一步完善联合接访机制,重心下移,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保障,加大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三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深入推进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创建工作。强化城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加强高危人群帮教管理。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整治斗争,重点打击“两抢一盗”、聚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治安环境。

  三、x年后几个月工作重点

  x年是“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赶超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围绕实现全年工作目标,在剩下的四个月里,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强产业招商力度。抓住当前招商的有利时机,围绕机电、高档轻纺、循环经济、五金建材、食品医药五大产业,有效捕捉招商信息,做到有的放矢,无缝对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率。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并为明年招商引资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全力抓好8个续建和x个新建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其中登高公园、迎宾馆、泰伯东路、河东大桥和人民医院外科大楼等8个续建项目及廉租房、公共租赁房、污水管网二期工程、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外环线管网一期工程、三江广场和万年西路等7个新建项目在年底全面竣工。加快推进胜利堤防护工程、河东大桥连接线、特大桥至杨林渡大桥道路改造工程、河东工业大道、体育馆、影视会展中心、站前路及站前广场、浮竹源水库等项目建设,并达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进度要求。加快三期工业园区以北土地平整,加大河东工业园开发力度,加速推进河东工业大道、园区大桥建设,确保河东工业大道年底通车,做到园区建设与项目入园齐头并进;对老园区圈而不建、圈大建小、建而不产的企业,坚决予以清理。加快锦丰食品、格雷特空压机、麻姑米粉、洪门实业、阿颖淮山、赣亮贵医药、飞龙鞋业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南方水泥、鑫业环保、瓯锦实业、金恒纸业、稻米油加工等一批在建、续建项目建设进度,促其尽快投产达标;对已签约的豪普高科、金港实业、康力乳医疗器械等项目促其尽快开工建设。三是加大项目争取强度。以8月23日市发改委和我县共同举行的项目开发座谈会为契机,加大项目开发包装力度,抓紧时间拟草我县争资金跑项目奖惩措施。同时,加大跑部进厅力度,抓紧申报衔接,及时主动跟进,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笼子”。对今年已申报的项目,加强与中央、省、市有关部门衔接,强化跟踪落实,确保尽快立项审批。力争全年争取上级资金1.2亿元,开发重大项目80个以上。

  (二)着力加强“三农”工作,进一步推动农村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围绕南丰蜜桔、麻姑仙枣、淮山、和鳜鱼、河蟹等主导种养产业,认真抓好品质提升、规模扩大和龙头企业培植等工作,确保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5户以上、示范性专业合作社6家以上、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个。二是全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列入国家病险水库专项规划的3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和建昌镇、徐家乡集中供水等6个项目的实施,认真做好x年度湖坑等12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大力推进沙洲、龙湖等乡镇的灾毁耕地复垦进度。三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抓好综合示范点建设及“三个通道”沿线村庄的美化靓化,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全面完成今年74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和213个村点、4个集镇的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任务。同时,加大通道绿化苗木的管护力度,确保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巩固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成果。

  (三)着力打造“总部经济”,进一步做活第三产业。一是巩固发展物流运输业。坚持总部牵引,鼓励现有的物流运输企业拓宽营销范围和区域,同时扶持物流运输企业强强联合、做强做大,确保全年物流税收完成1.8亿元,力争2亿元。认真做好海西物流园规划,积极包装项目向外招商,促进物流运输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加强醉仙湖景区建设的调度和服务,加快景区宾馆等设施建设步伐,力争景区尽早投入营业。加大麻姑山景区开发力度,学习借鉴旅游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方案,并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客商投资建设。三是繁荣活跃商贸服务业。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实现全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9000台,销售额8x万元。加快益顺尚都、登高福第等楼盘的开发速度,全年完成商品房开发20万平方米,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四)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进一步提高社会和谐度。一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围绕市政府下达我县8个方面88项民生工程建设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抓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以及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难问题。加快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和站前广场、生产路二压厂区、五里庄黄沅村、沿河东坝下路以北的棚户区改造速度,确保完成廉租房300套、1.5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180套、1.08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1100户、10万平方米的任务。二是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防控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继续巩固完善和贯彻落实好领导包案、领导接访、干部下访等制度,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增强公众安全感,提高群众满意度,确保测评高于全省平均值,力争进入全市前3名。三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重点抓好实验中学危房改造、城南幼儿园等教育项目的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重大疫情防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控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和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39‰以内。大力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县。与此同时,统筹推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理念,以勤政廉政、提高效率、优化环境、执政为民、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突出为民施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提高行政效能,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更加注重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做到科学理政。以更宽的眼界分析形势、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更高的标准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以超常规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牢记富民强县的重责,牢记加快发展的重任,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保持勇于进取的朝气、自加压力的勇气、奋力开拓的锐气、负重奋进的志气,敢闯敢试,敢抓敢管,敢想敢干,敢做敢为。

  (二)更加注重提高民主管理能力,做到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增强行政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全面推动社会生活在法制规范下有序运行,矛盾纠纷在法律框架内有序解决,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序开展,提高依法行政工作能力。

  (三)更加注重提高执行落实能力,做到从严治政。坚持群众路线,大兴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深入一线,直面困难,解决问题,推动落实。加大工作督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健全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便捷高效、封闭运行的跟踪问效、效能监察、考核问责机制,对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要工作,做到责权到位、专项督查,严格考核和兑现奖惩。

  (四)更加注重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做到廉洁从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严格规范规划、用地、工程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工程质量监理等公共资源管理权力的运行。坚决落实“一把手”责任制,以改进作风、惩腐治庸为重点,令行禁止,严肃纪律,突出问责,提高效能。

  各位代表,新一届政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x科学发展、进位赶超、争创一流而努力奋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