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花溪导游词

2021-03-15 来源:年旅网

  也许有人会问,这里为什么名叫"花溪"?是不是因为花间有水潺潺流,溪边有花时时香呢?这也算一种解释吧。其实,花溪原名"花仡佬"。为什么叫"花仡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花溪在历史上兽杂居着汉、苗、布依、仡佬等民族,其中,仡佬族人特别喜欢着花衣,以族命名,所以这地方就叫"花仡佬"。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不是以族命名,而是以集市得名。花溪原来有个很大的苗族寨子,寨中苗族自称"花苗",后来其他兄弟民族陆续迁到附近,人口增多,这里便出现了一个购销两旺的牛马市场,人们就又把它叫做"牛场"。牛场在"花苗"语言中叫做"革略"。"革略"与"仡佬"发音相似,时间一久,便又叫做了"仡佬"。"仡佬"前面加上"花苗"的"花"字,所以就变成了"花仡佬"。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1638年曾在花溪旁边经过,他在日记中写道:"大溪自西南峡中来,至此东转,抵东峰(今大将山)下,乃折北而去。有九拱巨石梁,南北架溪上,是为花仡佬桥……"可见,至少三百多年前,这一带就叫做"花仡佬"了。

  花溪风景区的开发,始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那时,当地士绅周奎父子,在这里依山建亭,堵水为潭,叠石为坝,广植花木,一些文人雅土常在此处流连赏玩。1937年,当时的贵阳县县长刘剑魂觉得"花仡佬"其名不雅,经与地方人士共议,决定保留花仡佬的"花"字,加上溪水的"溪"字,所以便更名为"花溪"。刘剑魂当年在济番桥(今花溪大桥)桥边书写刻石的"花溪"二字,现在已不能见到了,但他吟咏花溪的许多诗文,却留了下来。比如,他赞美花溪是"水中华阁连瑶栋,云里清溪绕翠峦。万缕夕阳红杏闹,一笠春雨绿蓑寒"。这与陈毅元帅写的"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正好前后映照。花溪公园虽然在解放前已粗具规模,引来过无数达官显贵,文入学士,但是真正得到扩建、保护和发展,还是解放后的事。如今,公园面积已达55公顷,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