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我们要考虑的不是怎样单纯的更有效地传授学生知识。而是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发现。
1 “备教材”,更应该“备学生”
传统的备课,往往首先考虑的是教师怎么教,而不是考虑学生怎么学,教师关注的焦点往往是学科本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和技能。在这样一种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备课时,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精心的“备教材”,而忽视了“备学生”,即便是强调“备学生”。也最多是在教法上考虑一下不同年龄段的问题,对学生身上具有的鲜明时代特点几乎是不予考虑。新课程告诉我们:教师备课应该是“备教材”和“备学生”的统一,仅仅“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的“备学生”,真诚的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思考学生,解读学生。如果在备课时,教师只有真正的思考到了当代小学生,见多识广,自主自信,接受新信息的范围、速度往往强于成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深度、广度往往让成人意想不到,独具特色等等鲜明时代特点的话,才能真正的了解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信学生。
2 关注“教材信息”,更应该关注“儿童经验”
在众多的教学资源中,就具体的一节课来说,重要的一是教材信息,二是学生的经验,而教材信息必须通过学生的经验去内化、去“经验化”,才能被学生所接纳,被学生所吸收,变成新经验。“如果没有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习者个人经验的过程,学习就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因此,儿童的经验相对于教材信息来说,是更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努力将“教材信息”和“儿童经验”有机的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丰富多彩、精彩不断。就0的教学来说,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温度计的0刻度”、“计算器”、“电话机”、“卡通房号”等等,但是,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观察事物的角度的不同,他们的经验往往是个性化的。学生经验中的“手机、人民币、电视遥控器”,相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温度计的O刻度、计算器”更为熟悉。试想,在本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关注教学设计的“预设性”。而忽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不关注儿童的经验,被教材提供的信息所束缚,硬把学生的思维拉向教材,硬逼着学生回答出教材中提供的信息,甚至硬拿出精心找的实物、精心准备的教具,演示给学生看,课堂就只可能是索然无味的,更不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不用说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开阔”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