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信息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高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就业信息化作为其主要内容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高校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从高校就业信息化的建设现状以及问题研究,探索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提出高校信息化建设意见及建议。
高校毕业生信息化就业
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时代已经全面到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学府也在不断结合自身情况推进信息化建设。而就业工作不仅是对外联络的出口,更是学校毕业生的出口,信息化任务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就业信息化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将就业管理、就业指导、市场联络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整合,对高校大学生、用人单位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来提高高校就业管理服务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调控能力,改进高校就业工作业务流程、工作机制及工作方式。全方位地向大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教师提供简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一、当前高校就业信息化的现状
1.高校层次不一,导致现有高校的就业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国内985高校、211高校的就业信息化程度普遍比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高出不少,这主要取决于不同高校间的人员素质、管理理念、经费资源等。而信息化的建设,恰恰受制于这几个方面。
2.随着国家、教育部等地方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就业信息化的建设做为就业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越来越突出。全国各地高校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是很多高校在就业工作流程、工作机制都未完全理清的前提下,盲目推进信息化建设,并未达到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就业服务质量的目标。
3.部分高校就业信息化水平较高,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部分高校在就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根据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理顺工作机制,简化业务流程。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市场招聘、就业指导、就业管理、就业派遣的全过程管理。在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高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高校就业信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就业信息化平台,但是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平台的用户,特别是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对就业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信息化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并服务于他们的实际需求。
二、当前高校在就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
1.表面口头重视,实际投入少。由于教育部对于就业工作信息化的要求,绝
大多数高校都在做推进就业信息化工作。但是不少高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以及人员投入较少。或者只重视表面工程,所谓的信息化工作只是修改就业中心门户网站的页面而已,并未对核心的就业系统及数据库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2.高校职能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协调。由于就业信息化的数据来源于本专科学生或研究生管理部门,而这些部门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由于体制及工作机制的差异,学生数据字段标准不一、且就业信息化所需要的一些关键字段缺失,导致学生数据的正确性大大降低,极大增加就业工作信息化的工作量。
3.高校部分工作人员思维模式僵化。高校不少就业工作的老师年龄偏大,思维模式僵化,不愿意对现有工作模式进行改变,对新鲜事务较为抵触,由于这些老师的不配合,导致就业工作信息化推进缓慢。
4.高校就业主管部门部分行为限制高校信息化的推进。由于就业主管对就业信息数据字段要求的不断变化,造成现有高校需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不断修改增加数据库字段,从而给信息化平台带来不稳定性。
三、高校就业信息化的建议
虽然现在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就业信息化的推进是大势所趋。高校就业部门作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桥梁,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他们搭建信息化平台。高校就业信息化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推进:
1.对就业部门工作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传统的就业内容主要包含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就业管理三大块,需对其中的工作内容进行细分,特别是对事务性工作流程进行梳理简化,将部分工作通过信息化平台完成。
2.做好用户群体的调研工作。如何使信息化取得成功,用户群体的满意度非常重要。就业信息化的主要使用对象分别为用人单位、学生、教师以及管理者。信息化建设之初需对不同是使用对象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从而明确其需求,再根据实际情况,使信息化建设能够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
3.保证人力、物力及资金的有效投入。高校就业信息化工作不仅仅是个短期的工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就业的信息化工作也要能够不断地根据社会要求进行调整适应,所以必须保证人才、财力、物力的持续投入。在搭建好信息化平台之后,还要根据就业业务流程的调整进行系统改造,并对部分功能模块进行优化,同时根据数据量需对数据库及服务器进行适当升级。
4.做好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使用者的素质能力。相对于用人单位和学生来说,不少高校老师的信息化能力较弱,而其作为就业信息化的主要使用者需对其进行完善系统的培训,保证其能够熟练、快捷使用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
5.与学校职能部门合作,建设信息一体化大平台。就业部门需与其他相关部门统一协调,实现资源数据共享。高校就业信息化平台式专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
服务的平台,需要树立开发合作的态度,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学校巩固现有社会资源,开发新的社会资源。
总地来说,当前大多数高校就业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当前就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如何提高就业管理效率及服务质量还需花费较大的功夫。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足,当前的就业信息化水平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需要,发展道路值得进一步探索。通过实践积累一定的经验后,进行后续开发,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平台的服务功能。真正实现教育部所要求的“资源共享、信息发布、网上求职、远程面试、指导服务”五元一体的信息化就业模式,促进充分就业,并提升就业工作质量。利用信息化平台,对毕业就业生进行跟踪反馈,进而推动高校就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祝治国.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北方经济,2010,(8).
[2]范重庆.大学生信息化平台系统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7).
[3]张皓.新形势下高校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