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成因与措施_数学论文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知识学科,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相关的调查,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好,学习能力稍微弱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差。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校正措施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成因;校正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不少小学生在学习上都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尤其是在数学学科表现最为明显。新课程改革之后优秀的学生越来越优秀,而学困生的比例也不断增加,教师也无法落实相应的教育目标。因此,教师应该找到学生学习上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校正措施,从而缩小两极分化现象。 一、分析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 (一)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能力,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也是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二)学生个体学习能力上的差异
学生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之后,难免会觉得数学学科的学习有难度。虽然教师也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方法不断调整课程并改变教学方式,但是很多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仍然跟不上其他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上的不同就会逐渐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从而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三)学生过于依赖教辅书籍
一般来说,教辅书籍主要是起到指导学生学习整节内容的要求,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查缺补漏等。但部分教师为了能够节约时间与精力,基本上都会给学生统一选购教辅书籍,且不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及学习能力就让学生多练习,多做题,无形之中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剧两极分化。
二、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校正措施 (一)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承认学生能力上的差异,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法以人的意志转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于后进生则要求他们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概念、算理等,夯实基础,让他们掌握基础的知识。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就可以不要求他们掌握,确保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根据学习的内容提出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体现出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少教多学
教师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该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实施个性化教学,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将数学学科学好。学生认为数学难学的原因比较多,但是假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困生,这些也是造成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都是给学生讲练习题,课后让学生多做练习,这样只会使得学生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差,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教师针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个性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学能力。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通过多与学生交流与提问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比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教学任务主动学习。 (三)充分利用分层教学法,缩小差异
基本上各个阶段都避免不了两极分化,尤其是小学阶段。因此,教师一定要正视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充分利用分层教学法缩小学生的差异。首先,教师还应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优秀层、中等层、基础层等,对于这些分层,教师不要在班级上公布,做到心中有数即可;其次,教师还应该认真备课,准确地把握数学教材的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对他们提出学习上的要求。比如,在教年、月、日的知识时,对于基础层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等基础的知识。对于中等层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掌握基础层知识的基础上再掌握一些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探索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并且掌握大小月的判断方法。对于优秀生,则让他们在二者的基础上得到突破。最后,还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方法,尽量以学生能够领悟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校正措施。相信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一定能够改变学生的两极分化现状。 参考文献:
马亚梅.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与解决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3(4):121. 刘宏.浅谈缓解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1):399. 作者:黄文杰 单位:甘肃省清水县东关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