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
2、《资本论》的研究方法 :1、唯物辩证法——根本
2、科学抽象法
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4、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3、《资本论》的中心、体系和结构: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中心:m生产问题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中心:m实现问题
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 中心:m的分配
第四卷 剩余价值理论 中心:m的学说史
4、资本论》的简要评价:
1、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它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一,《资本论》的出版对于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工人反对资本家的革命斗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它的出版在当时很快被各国理论学界所翻译,影响传播甚为广泛。
第三,它的出版,在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完成了一次巨大的革命。
2、从现实的视角出发,《资本论》所创立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方法论,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与参考价值。
第一,它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等理论对我们分析与研究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现实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二,《资本论》中所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与现实价值。
第一章
概念: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或者说使用价值就是凭借自身的某种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
2、价值:
3、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4、相对价值形式:在商品交换关系中,主动地通过其他商品来表现自身价值的商品,就叫相对价值形式或处于相对价值形式。
5、商品拜物教: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物的关系掩盖人的关系,导致物支配人的社会现象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
问答题:
1、为什么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必须从商品开始?
第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社会的财富表现在商品的形式上。
第二,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抽象的经济范畴。
第三,从商品分析开始,体现了马克思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与方法。
第四,商品、货币理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前提。
2、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劳动价值论的核心
2、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3、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其他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基础
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不熟练劳动与熟练劳动的区别:
前者是不同工种的诸劳动在发展程度上的区别,后者是同一供工种的诸劳动在发展程度上的区别;
复杂劳动的折算基础是简单劳动,而熟练劳动与不熟练劳动的划分是以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为基础,而非不熟练劳动
4、四中价值形式的内涵:
A、简单地、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5、为什么说商品的神秘性质来源于商品形式本身?
第一,从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来看,“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
第二,从商品价值量的表现形式来看,“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
第三,从生产者的劳动与社会总劳动的关系来看,“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
6、商品拜物教的根源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
“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是指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只有通过劳动产品的交换才能实现。
1、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二重性,在交换中采取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形式。
私人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其社会有用性和社会等同性。
2、商品的价值实体(抽象劳动),是凝结在商品物质外壳之中的,使人们产生物统治人的幻觉。
3、商品价值量运动规律的客观强制力,也造成了物的运动支配人的幻觉
4、货币形式加剧了商品生产者的幻觉
7、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社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
1、商品拜物教的存在基础:商品生产与交换
2、在非商品经济社会里,商品拜物教不能产生
孤岛上生活的鲁滨逊、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农村家长制” 自由人联合体
3、消灭商品拜物教的关键是消灭其产生的社会基础
第三章
1、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用来计算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2、流通手段。3、支付手段。4、世界货币
2、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区别:
⑴内容上的区别:前者是货币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后者是货币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
⑵作用上的不同:前者是衡量商品的价值,后者是计量作为货币的金本身的重量。
⑶对象上的区别:前者的计量对象是商品,后者的计量对象是金。
3、物的人格化是指商品这个物实际上体现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人格的物化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商品这个物表现出来的。
物的人格化与人格的物化之间的对立,实际上就是指商品交换中人和物的对立、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价值内容与价值形式的对立。
第四章
1、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关系:
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在流通形式上的共同点与区别
商品流通公式:W---G---W
资本流通公式:G---W---G
形式上的共同点:都有商品和货币互相对立的两个阶段 ,有卖(W---G),有买(G---W);
都是买和卖两个阶段的统一,都有买者和卖者两种经济角色的人相互对立;在每个流通过程中,都有三个当事人登场,一个是卖者,一个是买者,一个既是买者又是买者
形式上的区别:买和卖这两个流通阶段的次序相反
货币在流通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在流通中两次换位的因素不同
从货币的支出与流回的关系看,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的支出和货币的流回没有任何关系;在资本流通中,货币的流回是由货币支出的性质本身决定的。
内容上的区别:从交换的目的看,商品流通的目的是消费,是满足需要,是使用价值;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交换价值。
从交换的内容看,商品流通中交换的两极都是商品,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资本流通中交换的两极都是货币,不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
从运动的限度看,商品流通是有限度的,资本流通则是无止境的。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1、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身的劳动力
2、劳动者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存
3、劳动力价值的构成
第一,维持工人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二,维持工人家属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三,工人及其子女的训练与教育费用
第五章
1、劳动过程的三要素:⑴劳动本身 ⑵劳动对象 ⑶劳动资料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1、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2、劳动产品不是属于直接生产者——工人所有,而是属于资本家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一般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具体劳动 使用价值
商品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具体劳动 使用价值
价值形成过程 抽象劳动 价值
资义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具体劳动 使用价值
价值增殖过程 抽象劳动 价值增殖
第六章
1、为何说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一样都是转移到产品中去,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第一,生产资料的价值从一个产品转移到另一个产品中,只是保存与转移;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这些生活资料已被劳动者消费,包含在其中的价值也随之消失。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只能是再生产出来,并非旧有价值的保存与转移。
第二,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与它本身的价值在数量上相等,不会因为转移而变化;劳动力的价值不是转移,因此它本身价值的变化不会影响新价值的创造。
第三,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只是原有价值的再现;而劳动力价值的再生产并非再现,而是新价值的创造,是再生产出来。
第七章
剩余价值率的公式(p242·2-244·2)
1、剩余价值率表现为m同v的比率
2、剩余价值率也表现为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
产品价值与价值产品区别
价值产品:劳动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即v+m
产品价值:商品中包含的全部价值,即包括新创造的价值与旧价值转移部分,等于c+v+m
第八章
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与最高界限(p259·3-260)
1、最低界限
2、最高界限
工人与资本家为工作日界限的斗争(p260·2-262)
1、资本家力求延长工作日
2、工人反对延长工作日
3、权利与权利相对抗的“二律背反”
第十章
4、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超额剩余价值本质上是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共同点:
第一,都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为基础
第二,都由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
第三,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发展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基础与先导
区别:
第一,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结果
第二,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本家阶级提高劳动生产力,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
第二,超额剩余价值被个别资本家所占有,相对剩余价值为整个资本家阶级占有
第三,获取超额剩余价值使个别资本家的直接目的,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则是这一目的的最终结果
第四,超额剩余价值不仅表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同时也表现为资本家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
第五,超额剩余价值产生于相对剩余价值之前,现有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而后才有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
第十一章
1、协作的概念
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
2、协作的分类
简单协作的优越性
• 协作使个人劳动取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
物化为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平均性质的劳动,也就是平均劳动力的表现。但是平均量始终只是同种的许多不同的个别量的平均数。在每个产业部门,个别工人,彼得或保罗,
都同平均工人多少相偏离。这种在数学上叫做“误差”的个人偏离,只要把较多的工人聚集在一起,就会互相抵销,归于消失。
因此对单个生产者来说,只有当他作为资本家进行生产,同时使用许多工人,从而一开始就推动社会平均劳动的时候,价值增殖规律才会完全实现。
2、协作可以节约生产资料
其一,生产资料被更充分、合理地利用
其二,生产资料价值的增加比例小于生产资料规模扩大的比例
3、协作能创造出一种新的集体力
4、协作可以提高个人劳动的效率
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因此,12个人在一个144小时的共同工作日中提供的总产品,比12个单干的劳动者每人劳动12小时或者一个劳动者连续劳动12天所提供的产品要多得多。这是因为人即使不象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
5、协作使劳动过程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
6、协作使不同的工作可以同时进行
7、协作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
8、协作在扩大劳动空间范围的同时,又可以与生产规模相比较相对地缩小生产领域
三、资本主义协作的条件与特点(p366 ·2 -372)
1、资本主义协作的基本前提条件
2、资本主义协作的特点
其一,管理内容的二重性
其二,管理形式的专制性
3、资本主义协作产生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内在的生产力
4、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形式
第十二章
工场手工业产生的两种方式(p373 ·2 -375 ·2 )
其一,把不同专长的独立手工业者集合在同一个工场中,使他们共同生产同一件产品
一种方式是: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场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制成。例如,马车过去是很多独立手工业者,如马车匠、马具匠、裁缝、钳工、铜匠、旋工、饰绦匠、玻璃匠、彩画匠、油漆匠、描金匠等劳动的总产品。马车工场手工业把所有这些不同的手工业者联合在一个工场内,他们在那里协力地同时进行劳动。当然,一辆马车在制成以前是不能描金的。但是,如果同时制造许多辆马车,那末,当一部分马车还处在生产过程的较早阶段的时候,另一部分马车就可以不断地描金。
其二,把同一专长的手工业者联合在同一个工场中,为同一个资本家而生产
但是,工场手工业也以相反的方式产生。许多从事同一个或同一类工作(例如造纸、铸字或制针)的手工业者,同时在同一个工场里为同一个资本所雇用。这是最简单形式的协作。每个这样的手工业者(可能带一两个帮工)都制造整个商品,因而顺序地完成制造这一商品所需要的各种操作。他仍然按照原有的手工业方式进行劳动。但是外部情况很快促使人们按照另一种方式来利用集中在同一个场所的工人和他们同时进行的劳动。例如,必须在一定期限内提供大量完成的商品这种情况,就是如此。于是劳动有了分工。各种操作不再由同一个手工业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完成,而是分离开来,孤立起来,在空间上并列在一起,每一种操作分配给一个手工业者,全部操作由协作工人同时进行。这种偶然的分工一再重复,显示出它特有的优越性,并渐渐地固定为系统的分工。
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p381 ·3 -387 ·1)
其一,它使生产过程具有连续性
其二,它发展了劳动过程的质的划分,使劳动过程具有统一性、规则性和秩序性
其三,局部工人的分组与结合大大加强
其四,发展了不同工种之间的结合
三、工场手工业对工人的影响(p387 ·2 -389 ·1)
1、使工人片面发展
2、造成劳动力与工资的等级制度
3、使劳动力价值下降,剩余价值增加
工场手工业分工与社会分工的联系(p389 ·4 -392 ·1)
1、从两者产生的历史过程看,都是由两个相反的起点产生与发展起来的
2、从两者的物质前提看,前者以同时使用一定数量工人为前提,后者以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为物质前提
3、从二者的相互关系看
三、社会分工与工场手工业分工的区别(p392 ·2 -395 ·1)
1、从结果看
2、从劳动联系形式看
3、从生产资料的占有看
4、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分配看
5、从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看
第十四章
亚当·斯密和配第实际上早已对此作了区分,他们认为,凡是与资本家发生雇佣关系的劳动都叫生产性劳动,否则,叫非生产性劳动。
二、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又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2、绝对剩余价值以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为前提,相对剩余价值以劳动对资本的实际隶属为前提
3、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
4、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同一性与区别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经济基础与自然基础
1、一定程度的劳动生产率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而劳动生产率与自然条件有关。
2、剩余价值生产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3、自然条件对劳动生产力和剩余劳动影响
自然条件对劳动生产率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对能够提供多少剩余劳动也有一定的影响。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自然物质的多样化,使人类社会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分工,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发展了人类的生产力,使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良好的自然条件只是提供剩余价值的可能性,而绝不是现实性。
相同的自然条件下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存在,说明自然条件不决定剩余价值生产。
自然条件的优劣影响剩余价值生产量的大小。
4、剩余价值生产的经济基础
第二十二章
(一)资本积累的含义。
1、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来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
2、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二)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1、资本家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力。
2、它否定直接生产者对其产品的所有权。
第二十三章
一、资本有机构成
1、资本技术构成
2、资本价值构成
3、资本有机构成
4、资本平均构成
三、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
1、资本集聚
2、资本集中
3、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4、资本集中补充了资本积累的作用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资本有机构成条件下的积累
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的积累和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三、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实质
我国当前的失业状况案例:
1、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
2、求职者的新变化
3、再就业率偏低
4、结构性失业人员增加
试述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实质。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指资本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状况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1、资本积累的过程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日益扩展和加深的过程。一方面,随着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的加强,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工人阶级作为被剥削的材料日益扩大,成为机器的附属物,受剥削的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地位日趋下降。
2、资本积累的过程是财富的积累与贫困积累的过程。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家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相对过剩人口越来越多,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越来越相对地和不时绝对地趋于恶化。
3、资本财富的积累和工人贫困的积累的加深,是基于同一个根源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且,资本积累的增长和工人贫困的加深这两个极端,既是对抗的,又是互为条件、恶性循环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