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案2016年(应用统计)

2024-08-10 来源:年旅网


教 案

2016 ~ 2017 学年一学期

教 学 系 部 会计学院 教 研 室 课 程 名 称 应用统计 授 课 班 级 15投资理财 15保险实务 授 课 教 师 陈宏威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教 案(首页)

授课时间 8月 31 日~ 12月 25 日 教案编写时间 8月 10日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课程类型 授课班级 应用统计 必修课 考核方式 理论+实践 授课教师 陈宏威 考试( ) 考查( √) 总学时48 周学时:3 理论学时:24 实践学时24 2014投资理财、保险实务 熟悉统计工作的含义,了解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懂得统计工作的任务和职能,熟悉统计工作过程,掌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变量、指标、指标体系等基本概念;理解统计调查概念和种类;初步掌握统计方案和统计调查问卷的设计,理解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制度的概念;掌握统计调查方法和技巧。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目的,掌握统计分组的概念、作用、统计分组的方法、统计分组形式、统计表的编制。理解分布数列的概念,能绘制直方图。理解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掌握标志总量与总体总量,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熟练掌握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均方差和离散系数的计算。了解动态数列的概念、种类和编制方法,理解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概念、特点, 掌握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增长1%绝对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指数的概念、作用,熟练掌握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平均数指数的计算方法。了解指数体系的概念,能利用指数体系进行两因素分析和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了解指数体系的多因素分析。 本课程的重点: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统计调查的方式和方法;统计分组;分配数列;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指数的编制和指数体系的分析。抽样调查资料推断总体指标;能根据抽样资料对总体进行粗略分析; 本课程的难点:动态指标的计算、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指数的编制和指数体系的分析。 课程任务及目标 课程重点及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基于工作过程的分析,实施统计教学具体方法: 工作过程分析---设计学习领域---选择典型任务---实施教学方案---学生是完成工作任务的主体,老师是导师。将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教学法、情境模拟、实战演练课堂练习等教学手段和方法紧密结合。 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四个阶段,通过对统计工作过程分析,设计学习领域,选择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这一典型的工作任务,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统计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后,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同学们在完成这一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要参与者并在工作中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的设计、调查资料的搜集、调查资料的整理和调查资料的分析。通过完成这一典型的工作任务(对学生来说也可以是学习任务)学生把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实践工作紧密的结合越来,既用理论指导了实践,又在实践中应用和拓展了知识和技能,许多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隐性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也充分的显现出来,并使学生掌握会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与设计是我们统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经验。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教材及 参考资料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教 案

第一周 第 1 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统计总论 讲授 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8月30日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1)了解统计的含义; (2)了解统计的研究对象、特点和研究方法; (4)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 技能目标:(1)掌握统计工作的任务和职能, (2)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 统计工作的任务和职能, 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方法: 讲授与讨论 手段:多媒体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进程 任务一、 统计学与统计导论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一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有不同的涵义,可以是统计工20分钟 作、统计资料或统计学。 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对统计数据资料进行设 计、搜集、整理和分析、预测等活动活动过程。统计工作通常 被划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2、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和 与之相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它的表现形式有统计表、统 计图、统计报告、统计公报、统计年鉴及其他有关统计数字信 息载体等,它是统计工作的直接成果。统计资料包括原始资料 和整理后的资料即次级资料。 3、统计学。是指导统计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是关于统计工 作的设计、数据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科学。是长期统计工 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分析解释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统计的三种涵义的关系是:统计工作是统计的实践活动;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实践经验的理论概 括和总结。统计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统计理论,统计学又反过来 指导统计工作实践,它们相辅相成。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30分钟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研 究社会经济现象在具体时间、地点、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现、

现象变动的数量关系以及数量界限,通过对这些数量方面的研究,表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等,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发展趋势,反映现象的本质。 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包括: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 (1)数量性。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数量性,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各种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来反映对象总体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效益和趋势等。这个数量性包括:1)数量的多少 2)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3)质变的数量界限。 (2)总体性。总体性又称大量性或综合性。统计研究的着眼点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而不是少量或个别现象,它是通过对个别事物大量观察,占有丰富材料,加以综合分析,来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 (3)社会性。统计对象的社会性表现在三个方,首先统计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都会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法律等诸多社会因素变化的影响,因而统计本身也就有了社会性。其次是统计认识的主体是社会的人,统计工作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数量方面统计时,还会受到本人立场、观点、计算方法的影响,因此也具有社会性。再次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和人的利益有关,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利益和利益关系,因此人们相互间的利益分割和利益冲突,必将在统计上显示出来。 (4)具体性。统计学要研究的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学与数学的一个重要区别。 (要结合社会经济现象的实际说明统计的研究对象及特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研究方法 1、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是统计学中的特有方法。它是指统计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等的数量方面时,必须对总体现象中的全部或足够多数的个体进行观察,以达到对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及其规律性的认识。 2、统计分组法。由于所研究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差异性及多层次性,需要我们对所研究现象进行分组或分类研究。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总体的内在特征,将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部分或组的一种统计方法。 3、综合指标法所谓综合指标法,是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综合的、概括的分析方法。 4、统计推断法 统计推断法就是利用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利用某一指标来推断另一指标(或利用总体的部分数值推断总体的全部数值)的方法。 5、统计模型法 统计模型法是综合指标法的扩展。它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客观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 20分钟

究方法。 任务二、 统计的职能和工作过程 一、统计的基本职能 统计基本职能包括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1、统计信息职能 统计信息职能是指统计具有信息服务的功能,也就是统计通过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和贮存得到统计资料,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反复提炼筛选,提供得到大量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价值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经济信息,为社会服务。 2、统计咨询职能 统计咨询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提供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的服务功能,也就是指统计部门利用所掌握的量的统计信息资源,经过进一步的分析、综合、判断,为宏观和微观决策,为科学管理提供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 3、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揭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偏差,促使社会经济运行不偏离正常轨道的功能,也就是利用统计信息,对社会经济的运行状态进行定期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揭示社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偏差,提出矫正意见,预警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以促使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统计工作的任务 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具体地来讲,统计工作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各级党政领导了解情况、决定政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2)为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和监督检查政策、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供依据 3)为加强业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统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 4)为开展科学研究和宣传工作提供统计资料 15分钟 15分钟 使用的 参考资料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作业及 思考题 (1) 统计的含义? (2) 怎样理解统计的研究对象? (3) 如何理解统计工作的任务与职能? (4)统计认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今天第一次上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以后的任务是如何的保持这种热情,并在学习中延伸,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教 案

第 二周 第 1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统计总论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9月6日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知识目标:(1)了解统计工作过程; (2)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 技能目标:(1)灵活的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 (2)熟悉统计工作过程的每一阶段在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统计工作过程的每一阶段在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统计的基本概念。 统计的基本概念。 方法: 讲授与讨论、实物教学,学生实际操作制表、设计统计指标。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三、统计工作过程 统计工作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以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工作。作为一种认识活动,统计工作是不断深化的无止境的。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一般要经过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1、统计设计 统计设计是对统计活动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所作的通盘考虑和合理安排。如确定调查对象、设计指标体系、编制分类目录、制订调查、整理和分析方案等。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过程的准备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龙头。科学的统计设计,是有效地组织统计活动的前提。 2、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搜集社会经济现象实际资料的活动。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来看,统计调查是搜集资料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它既是认识客观经济现象的起点,也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环节。 3、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是对调查来的大量统计资料加工整理、分组(分类)、汇总、列表的过程。通过统计调查取得的原始资料只能反映总体各单位的具体情况,不能说明事物的全貌。要揭示出总体的特征,还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便对总体做出概括性的说明。统计整理处于统计工作过程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时间分配 10分钟 教学进程

15分钟 任务三、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1、总体和总体单位 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统计所需要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全 体,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称为 总体单位,简称个体。例如,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 经营情况,总体便是该地区的全部国有工业企业,每一个国有 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要研究某校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总体 是该校所有的在校学生,每一个在校学生就是总体单位。 2、总体的特征 一个统计总体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大量性。大量性是指统计总体是由足够多的个别的事 物构成,而不是个别或少数单位构成,其数目应能够足以反映 总体的数量特征。这是因为统计研究的目的是要揭示现象的规 律性,而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只有在大量现象的综合汇总中才能 显示出来。经过综合才能使偶然因素的作用相互抵消,以排除 个别单位带来的偶然现象的影响。 (2)同质性。同质性是指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必须是在某 些性质上是相同的。例如以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为研究总体,则该总体的所有企业必须具有“该市国有工业企 业”这一相同的特征;又如以某校财会专业的学生为研究总体, 尽管总体中每位学生在姓名、性别、年龄等方面是不同的,但 他们都是“财会专业”的学生,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同的。同 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3)差异性。差异性是指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除了某个或 几个性质相同以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必须存在差异。例如, 某企业职工构成的总体中的每个职工,在工种、性别、年龄、 文化程度等方面都会有差异,这样才构成统计所要调查研究的 内容。 统计总体按总体单位是否有限分为两种:有限总体和无限 总体。一个统计总体所包括的单位数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 总体。如果是无限的,称为无限总体。区分有限总体和无限总 体,对统计调查研究方法是有影响的,例如对有限总体可以进 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调查其中的一部分单位;而对无限总体只 能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目的和总体范围的 4、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将加工整理好的统计资料加以分析研究,通过采用各种分析方法,计算各种分析指标,来揭示社会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在统计分析阶段,对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成一个总体单位,也有可能由原来一个总体单位随着研究范围 的缩小而变成了总体。 二、标志与指标 25分钟 1、标志和标志表现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例如以职工为总体单位 时,性别、年龄、工资等都是每个职工具有的标志。 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在标志名称后面所表明的属性或数 值。如某职工性别是女,文化程度是大学毕业,这里的“女”、 “大学毕业”分别是品质标志“性别”和“文化程度”的属性。 又如某职工的年龄是35岁,35岁就是数量标志“年龄”的数值 表现,称标志值。 在统计研究中,品质标志主要作为统计分组的依据,以便 计算出不同组别的总体单位数。数量标志除作为分组依据计算 单位数外,还可以直接进行许多其它计算,如计算平均年龄、 平均工资等。 2、标志的种类 (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标志按其表现性质有品质标志 与数量标志两种。品质标志表明的是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是 不能用数量表示的。例如职工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等。数 量标志表明的是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是可以用数量表现的。 例如职工的身高、年龄、工资等。 (2)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标志按其变异情况,可分为不 变标志和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上表现完全相同的标志叫不 变标志。如要研究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则每个企业的所 有制形式这个标志的表现都是“国有”,所以“所有制形式”这 个标志就是不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上的表现不完全相同的标 志叫可变标志。如上例中,各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产值、销 售利润等各不相同,“职工人数”、“产值”、“ 销售利润”这些 标志是不变标志。 3、指标 20分钟 指标是统计指标的简称。对统计指标的涵义有两种理解和 两种使用方法。一是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在这种情况 下,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三个要素。 这是统计理论和统计设计上使用的统计指标的涵义。二是统计 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如2009年我 国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在这种情况下的统计指标除包 括上述三个要素外,还包括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和指标数值三 个要素。这是实际统计工作中的统计指标。 不同而相互变化。原来某个总体可能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而变

(1)数量性。统计指标是用数字表示客观现象量的特征, 不存在不能用数字表示的统计指标。 (2)综合性。统计指标是表示统计总体特征的数量表现, 总体的数量是其所包括的每个单位的标志值进行汇总和综合计 算的,具有综合性。 (3)具体性。统计指标不是抽象的,不存在脱离实际内容 的统计指标。统计指标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事实 的反映。 统计指标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 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规模和总水平的统计指标,它用绝对数来 表示。例如,人口数、国民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 等。质量指标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 计指标。如价格、劳动生产率、单位成本、利润率、人口死亡 率等。质量指标是由数量指标派生出来的,经常用于反映现象 的内部结构、比例、发展速度和现象的一般水平,它通常用相 对数或平均数来表示。 4、指标与标志的关系 10分钟 指标和标志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二者的主 要区别是: (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的; (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和能用数值表示的 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必须是能用数值表示的。 指标和标志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直接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 值汇总而来的; (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转化的关系。由于研究目 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了,则相应的统计 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反之亦然。 20分钟 三、变异和变量 1、变异 统计指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标志在总体中的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即有变化的,这种变化的差异就叫变异。也就是说,变异就是标志在总体各单位间的差别。包括质的差别和量的差别。例如,人口的性别标志可以表现为男和女,年龄标志可以表现为20岁、30岁等,这种差别就是变异。 变异在总体内部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决定了总体的数量特征。可以说,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研究的必要了,人们正是通过认识总体的变异实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2、变量 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如对企业的全体职工进行调查,每个职工的年龄、工资就是变量。 变量的具体数值表现叫变量值,也就是标志值。如年龄是25岁,月工资3000元是变量值。 变量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按变量值是否连续性,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连续型变量,其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离散型变量,其数值以整数位断开,中间不能再分割。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2)什么是标志、变量、变量值? (3)什么是指标和指标体系? (4)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我院大学生消费调查问卷讲授统计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大家爱听,学生容易理解。 讲授指标体系学生理解的不好,还要多举些子。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使用的 参考资料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教 案

第 二周 第 2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项目一 统计设计 讲授 与讨论 知识目标:(1)了解统计设计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2)了解指标体系的含义,明确统计设计的内容和指标及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的制定统计调查方案; (2)正确的进行统计指标的设计。 重点:调查方案的设计 难点:统计调查指标的设计 方法: 讲授与讨论 手段: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模块一 统计设计的概念和内容 时间分配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9月8日 教学进程 20分钟 一、统计设计的概念和作用 (一)统计设计的概念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 和统计研究的目的,对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 安排。这里讲的各个方面指的是统计研究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如, 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言,包括人力、物资、资金和生产、供应、 销售等方面。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来 说包括人口、环境、资源等条件包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 扩大再生产过程,还包括政治、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体育等 社会活动。各个环节是指统计工作实际进行的各个阶段,如统计调 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研究和统计资料的提供、保存和公布等等。 统计设计的结果表现为各种设计方案,如统计指标体系、分类 目录、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调查方案、汇总整理方案、统计分析内 容和方法等等。 (二)统计设计的作用 统计设计是使统计工作协调地、有秩序地、顺利地进行的必要 保证,也是保证以后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诸阶段工作质 量的重要前提。统计设计对整个统计工作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

1、从认识上讲,是对统计总体的定性认识和定量认识的连接点。它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反映和研究,避免统计标准的不统一。 2、从工作上讲,它起通盘安排的作用,分清主次先后,按需要和可能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避免重复和遗漏,使统计工作有秩序地顺利地进行。 二、统计设计的内容 (一)明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确定统计对象 明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明确统计工作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是统计设计的首要环节,是决定统计内容和方法的出发点。确定统计对象就是确定统计研究的范围,明确规定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二)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这是统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因为统计研究的结果通常要用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来表述,如果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不经过事先设计,就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和搜集哪些资料,也无法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关于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本项目模块二还要作专门讨论)。 (三)确定统计分类和分组的方式,统计分类、分组方法的设计 统计分类分组的方式和统计分类、分组方法的设计,也是统计设计的重要内容,这里的分类分组主要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分类和分组。统计分类分组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定性认识活动,有些分类分组较为简单(如人口按性别分类),但有些分类是很复杂的(如产品分类),这就需要事先编制出统一的分类目录和规定出各种复杂情况的处理方法。(这方面的内容在项目三统计整理要作专门介绍)。 (四)确定统计分析内容 统计分析就是依据统计资料,按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加工整理,进行实事求是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并在剖析各种指标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在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设计之后,就要设计统计分析内容。统计分析内容是由统计研究的目的决定的,要为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服务。统计分析内容的确定,一方面可以检查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否合理,另外也对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设计提出了要求。统计分析的设计,主要是根据统计分析内容选择分析题目和方法。统计分析的题目应是统计分析内容中的关键性问题。而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综合指数法、时间数列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统计推断与综合分析法等。 (五)调查方案设计 30分钟

程,而调查方法则是取得统计资料的手段。统计调查阶段的设计, 主要是制定调查方案、选择调查方法和调查工具。只有制定一个周 密的调查方案,才能保证准确、及时完整地取得调查资料。而选用 哪种调查方法,要根据统计对象、统计指标的性质、特点,统计指 标的重要程度,统计指标数值需要的准确程度,统计力量的强弱性, 调查期限和调查经费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六)制定统计整理方案 制定统计整理方案。一般的来说,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在统计 调查之前就要确定下来,统计整理设计应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统 计分析的内容要求来考虑,以确定出能反映现象本质的统计分组和 汇总指标体系,保证统计整理与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内容相互衔 接。统计整理设计的结果表现为统计整理方案、统计表等。 (七)规定各个阶段的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 在统计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阶段、环节和细节进行严格的规 定。例如,统计调查阶段包括资料的登记、复查、质量抽查等工作; 调查整理阶段包括资料的审核、编码、汇总等工作;统计分析阶段 包括资料的分析,各种指标的计算、分析报告撰写等工作。所有工 作都要规定完成的期限,以便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能够顺利相互 衔接,及时完成任务。 (八)各部门和各阶段的配合与协调 制定统一的指标体系和分类、分组方法,就要按规定的统计标 准执行,但由于各个部门,各管理层次对指标的口径、分类分组粗 细要求不同,为了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必须要处理好各部门、各层 次的关系,协调好它们之间的配合。 (九)统计力量的组织与安排 统计力量的组织安排,包括统计机构与非统计机构整个统计力 量的组织和安排;包括各项工作如何分工,各安排多少人,各安排 多少经费,物资设备如何调配使用及统计人员采用何种培训形式 等。这些方面安排是否恰当,也是保证统计工作顺利组织实施的关 键。 模块二 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 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存在联系着相互联系、相互关系,一个统计 指标只能反映客观事物一个方面的特征,若要反映事物各个方面及 其发展变化过程,就必须设计科学的指标体系。 10分钟 一、指标体系的概念 指标体系指的是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计指标所 组成的有机整体,用来说明所研究现象各个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 制约的关系。统计指标体系因各种现象本身联系的多样性和统计研 究的目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别。 制定调查方案和选择调查方法。统计调查是搜集统计资料的过

1、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有联系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数量对等关 系,例如: 工资总额=平均工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量×商 品销售价格;等等。 2、用一系列统计指标从各个侧面来反映现象的全面情况,例 如:要反映一个工业企业的全部情况,应从人力、物力、资金、生 产、供应、和销售等各方面设计一系列统计指标,这就组成了工业 统计指标体系。 科学的指标体系,可以描述现象的全貌和发展的全过程,分析 和研究现象总体存在的矛盾以及各种因素对现象总体变动结果的 方向和程度,也可以对未来的指标进行计算和预测,对未来现象发 展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 10分钟 二、指标体系的分类 (一)根据所研究问题的范围大小,指标体系可分为宏观指标 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 宏观指标体系就是反映宏观现象较大范围的统计指标体系。 如:反映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微观指标体系 就是反映微观现象较小范围的统计指标体系。如反映企业或事业单 位的统计指标体系。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可以称为中观统计指标体 系。如:反映各地区或各部门的统计指标体系。 (二)根据所研究现象的内容不同,指标体系可以分为综合性 指标体系和专题性指标体系。 综合性指标体系是较全面地反映总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的综 合情况的统计指标体系。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专题 性指标体系则是反映某一个方面或问题的指标体系。如:经济效益 指标体系就是专题性统计指标体系。 三、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 15分钟 (一)指标和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 1、确定统计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指标,哪个指标是指标体系中 的核心指标,指标之间有什么联系。 2、确定指标的名称、涵义、内容和计算范围。 3、确定指标的计量单位。 4、确定指标的计算方法。 5、确定指标的空间范围和计算时间。 (二)指标和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符合现象本身的性质、 特点、关系和运动过程,即统计指标体系要能够科学地反映出现象 的真实情况。 2、目的性原则。 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依据统计研究的目的。 指标体系通常表现以下两种关系:

社会现象本身有无数的标志,可设计很多的指标来反映,选择哪些指标来进行考核或观察,哪个作为核心指标,都要充分地考虑到统计研究的目的。 3、联系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从整体上考虑各个指标之间的联系。一个指标体系之内的若干指标在口径、时间、空间和计算方法的确定都要从全局出发,考虑到彼此间的联系。 4、统一性原则。 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力求与计划、会计和业务核算相统一,即指标体系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计划、会计、业务核算的实际情况和统计的需要,尽可能地使各种核算的原始记录统一、计算方法一样,包括范围、经济内容相同,起止时间一致。 5、可比性原则。 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考虑各地区、各部门、各时期、各国家之间可比性,同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便于相互比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不是一成变的,修改时要注意保持各个指标在时间上的可比性。 三、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统计调查方案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进行的指导性文件。设计统计调查方案时应包括的内容有:调查目的与任务、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调查项目与调查表和调查问卷、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1、确定调查目的与调查任务 制订统计调查方案的首先要问题是明确调查的目的与任务。有了明确的目的与任务,才能进一步确定调查的对象、内容及调查的方式与方法等问题。确定调查目的与任务要根据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调查对象的特点来确定。例如,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全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人口统计信息服务”。任务具体的表现为查清10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住房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是指依据调查的任务和目的确定的调查现象总体及范围。如我国第六资人口普查规定:“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即总体单位。也就是在某项调查中要登记其具体特征的单位。即调查项目的承担者。调查对象确定后,调查单位也就明确了。如。在人口 15分钟

普查每个人就是调查单位。 确定了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后,还要规定报告单位,报告单位是负责填报调查内容、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有时不一致,如在工业企业普查中,每个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又是报告单位。在进行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调查表和调查问卷 调查项目是调查内容的具体表现,是调查中调查单位要所要登记的特征。包括一系列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内容是“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具体项目是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选择的调查项目一定是调查目的和任务所需要并且确实能够取得资料的项目,对于那些不必要或虽然需要但无法取得资料的项目不应设置。 在调查中,经常将确定的调查项目用调查表或调查问卷形式表现出来,调查表就是将调查项目按一定的顺序所排列而成的一种表格形式。调查问卷是以问答的方式将所要调查项目和可能的答案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向被调查者搜集资料的工具。 4、确定调查方式和调查方法 目前我国统计调查方法是“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统计的实际工作中,有时为了深入的研究问题,还要进行必要的典型调查。 常用的统计调组织方式有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制度等。具体收集统计资料的调查方法有:访问法、观察法、报告法、问卷调查法等。 在统计调查中,采用何种调查方式与调查方法,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调查目的与调查任务;(2)调查对象本身的特点;(3)规定的调查期限;(4)调查成本与经费的多少以及调查人员自身条件等等。 5、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时间可以是时期,也可以是时点。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期现象,调查时间就是调查资料所反映的起讫时间。如要了解我国2010年上半年的钢产量,则调查时间是从2010年1月1日起至2010年6月30日止的6个月。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点现象,调查时间就是规定的统一的标准调查时点。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调查期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限定。包括搜集资料、登记调查表和报送资料等整个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上门登记时间是11月1日-11月10日,调查期限为10天。

6、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为了保证调查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必须制定一个严密细的组织实施计划。调查的组织工作有包括:调查工作领导机构的组建和调查人员的组织、人员的业务培训、调查资料的报送方式、调查经费的预算和筹集、工作进度的安排、调查文件的准备、宣传教育等工作。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统计设计的含义? 作业及 思考题 (2)统计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3)说明指标和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4)设计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本课的内容比较多,但容易理解,但讲的有些过细,时间用多了,以后要简略些。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使用的 参考资料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教 案

第三周 第 1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项目一 统计设计 讲授 与讨论 知识目标:(1)统计表设计的具体要求;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2)明确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问卷设计的原则和程序; (3)掌握问题设计的内容。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的设计统计调查问卷 (2)能够正确的编制设计统计调查表、整理表和分析表。 重点: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表的设计 难点: 调查问卷的设计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采用多媒体授课 教学内容 模块三 调查问卷设计和调查表的设计 一、调查问卷设计 时间分配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9月13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进程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是用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和备选答案来征求被调查对象 的意见,向被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工具。它具有简明、 通俗、易于回答、易记录、易于统计整理,是进行统计调查时经常使用的 工具。 10分 1、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 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即标题及标题说明、调查 内容(项目)和结束语。其中调查内容是问卷的核心部分,是每一份问卷 都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其他部分则根据设计者需要可取可舍。 (1)标题及标题说明。标题是说明此次调查的主题,标题说明是调 查者向被调查者写的简短信,主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选择方法以及 填答说明等,一般放在问卷的开头。另外根据需要还可设计编号。 (2)调查内容。问卷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各类问题,问题的回答方 式及其指导语,这是调查问卷的主体,也是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问卷中 的问答题,可分为开放式、封闭式二大类型。

(3)结束语。结束语一般放在问卷的最后面,主要表示对被调查者合作的感谢,记录下调查人员姓名、调查时间、调查地点等。也可征询一下被调查者对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本身的看法和感受,结束语要简短明了,有的问卷也可以省略。 2、问卷设计的原则 高质量的调查问卷直接关系到调查的效果,设计调查问卷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有明确的主题。根据调查主题,从实际出发拟题,问题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没有可有可无的问题。 (2)结构合理、逻辑性强。问题的排列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符合应答者的思维程序。一般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这样,能够使调查人员顺利发问、方便记录,并确保所取得的信息资料正确无误。 (3)通俗易懂,语言措辞得当。语言应通俗、亲切,应使应答者一目了然,并愿意如实回答。问卷要符合应答者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所以设计问卷的研究人员不仅要考虑主题,还要考虑受访者的类型 (4)便于统计处理性. 设计好的问卷在调查完成后,能够方便地对所采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检查核对,以判别其正确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统计分析。 3、问卷设计的程序 一般来说,设计问卷必须遵照下列程序进行。 (1)确定调查主题,搜集相关资料。明确了调查主题之后,要针对具体问题搜集能够充分反映调查主题的资料,在分析和研究基础上才能保证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设计问卷。问卷设计主要包括问卷结构、问题设计、问题类型和问题排序等。其中,问题的设计需要有很多的技巧,在后面我们要详细介绍。 (3)问卷评估与修改。问卷草稿设计好后,应组织有关人员对问卷草稿做一次评估、修改,获得认同后,在进行小范围内进行试验,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如,被调查者是否能充分理解并乐意回答,有无语句不清、多余或遗漏,答卷所需要的平均时间等。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 (4)上述工作完成后,将定稿的调查问卷进行印刷。 4、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是调查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问题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调查的质量。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根据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步骤针对设计的问题反复推敲,才能设计出高水平的调查问卷。 (1)问题类型设计 问题的类型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两大类型。 1)封闭式问题。封闭性问题是指在每个问题后面有若干个选择答案,被调查者可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现成答案的提问方式。这种问题由于答案标准化,不仅回答方便,而且易于问卷的整理、汇总和统计分析。但封闭问题也有其弱点:可能限制被调查者更精确的回答,并不能完全代表回答者的意向。设计这类问题,通常对被调查者的基本意向比较了解。封闭式 10分 10分 20分

两项选择题。也称是非题,是多项选择的一个特例,一般只设两个 选项,如“是”与“否”、 “有”与“没有”等。 多项选择题。是从多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答案,这是各种调查 问卷中采用最多的一种问题类型。 排序式问题。是在多项选择基础上,要求被调查者对询问的问题答 案,按自己认为的重要程度和喜欢程度排列顺序。如,表2-3是封闭式问 题实例。 表2-3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问卷 调查问题 答 案 将选项前面的□打成√) 1.您的家庭所在地? □ 城镇 □ 农村 2.您所在年级? □ 大一 □ 大二 □ 大三 3.您平均每月伙食费为多少□ 300以下 □ 300-500 元? □ 500 -800 □ 800以上 4.请您按购买商品最注重的因□质量 □价格 □品牌 □款式 素排序? 2)开放式问题。也称自由回答,对调查的问题不做具体的答案,要 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由回答。例如:“你购买电脑时主要考虑 哪些因素“?开放性问题可以让被调查者自由发挥,有可能得到更多的信 息,便于深入了解被调查者的意见、态度、需求等。但开放式问题的答案 不规范,回答方式各异,难以统计整理,不易作定量分析。 目前,市场调查常用的问卷是封闭性的调查问卷,但一般都在问卷 的最后加上一个或几个开放性的问题,用于搜集一些封闭式问题中不能包 含的更加生动、具体和详细的信息。 (2)问题排序设计 问卷中问题的排序,也就是问题相互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的排列顺序。 良好的排序会引起被调查者的兴趣,进而促进其积极配合。问题排序的设 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心理调试性问题要放在问卷开头和较难回答问题的后面。设置心 理调试性问题的目的在于缓解被调查者的紧张、担心、疲劳等心理。几个 简明易答、令人感兴趣的调试性问题,可以引导回答者的兴趣或松弛一下 高度紧张的心理。 2)按难易程度排列问题的次序。问卷的开头部分应安排比较容易回 答的问题,这样可以给被调查者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以便其顺利答下 去。如果一开始就遇到难答的问题,就会影响被调查者继续回答的积极性, 甚至拒答。 3)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问题的次序。按照时间顺序先提问当前情 况的问题,再问过去情况的问题,而不宜远近交错、前后跳跃,这样容易 打乱被调查者的思路。 4)同类问题尽是集中。如果问卷中出现同类问题,应想办法尽是安 排在一起,这样在被调查者回答时,其思路不至于被不同性质的问题所隔问题主要有两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排序式问题等。

劳程度和厌烦情绪,提高问卷质量。 二、统计表(调查表、整理表、统计表)的设计 5分 (一)统计表的意义 统计表是用来表现统计资料的表格。统计调查中所取得的各种数据资 料以及经过整理、汇总和分析后的资料,按一定的项目和顺序填在一定的 表格内,该表格就称为统计表。统计表可分为广义统计表和狭义统计表两 种。广义统计表包括统计工作各阶段中所用的一切表格。在搜集资料、整 理资料、积累资料及统计分析时都要用到。狭义的统计表是专门用来表现 整理汇总结果的表格。 运用统计表来展示统计工作的成果,能使大量的统计资料条理化、系 统化,因而能更清晰地表述统计资料的内容,简明易懂,节省篇幅。而且 统计表还便于比较各项目(指标)之间的关系,便于计算,利用统计表易 于检查数字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10分 (二)统计表的构成 1、统计表的形式 从形式来看,统计表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指标数值和 附加说明五个部分构成 (三)统计表的种类 20分 统计表按用途分,可分为调查表、整理表和分析表。 调查表是在统计调查中用于登记、搜集原始统计资料的表格,我们在 统计调查的设计中已经介绍过,这里只介绍整理表和分析表。 (一)整理表 整理表,也称汇总表是在统计汇总整理过程中使用的统计表,它由两 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按一定的标志分组后形成的各组,另一部分是用来说 明各组综合特征指标。整理表能够综合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是提供统计 资料的基本形式。 (二)分析表 分析表是在统计分析中,对统计整理后的资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的表格。分析表是统计整理表的延续,它可以更加深刻地揭示现象总体内 部的数量关系,反映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四)统计表的设计 15分 设计统计表首先要按照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无论是调查表、 整理表,还是分析表,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来安排调查、整理和分析的内 容,这样才能分析出研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了规范和美观,设计统计 表时还要遵循科学、实用、简明、美观的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一)统计表的各种标题,特别是总标题应简明、确切地概括统计 表的内容。同时,还应写明资料所属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二)统计表的纵栏、横行的排列内容要对应。尽是反映现象的整 体性、层次性和逻辑性。 (三)统计表中主词各行及宾词各栏的排列,应有一个合理的顺序。 一般应按先局部后整体的原则进行排列,即先列各分组,后列总计。当没 断,也不至于频繁地在不同内容之间转换,从而减少或预防被调查者的疲

有必要列出所有各组时,可以先列总计。而后列出其中一部分重要数值。 (四)统计表纵栏较多时,通常要统一编号。习惯上在主词和计量 单位各栏用(甲)(乙)(丙)等文字标明,宾词各栏用(1)(2)(3)等 数码编号。各栏之间有计算关系的,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 (五)统计表上、下两端应以粗线或双线绘制,其它线条应以细线绘制。统计表左、右两端习惯上均不划线,采用“开口”式。 (六)表中数字应填写整齐,数位对准一般是右对齐。当数字为“0”时,要写出来,如不应有数字要用符号“—”表示;当缺某项数字或因数小可略而不计时用符号“„”表示;当某项资料应免填时,用符号“×”表示。统计表中的数字部分不应留下空白。当某数字与相邻数字相同时,仍应填写,不应用“同左”“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 (七)统计表中的数字资料都要注明计量单位。如果全部指标的计量单位都相同, 可以把它写在表的右上角;如果横行的计量单位相同,在横行标题后列计量单位;如果纵栏的计量单位相同,就将其标在纵栏标题下方或右则 (八)对于某些需要特殊说明的统计资料,应在统计表的下方加注说明。例如,统计资料的来源、填表时间、制表人、审核人等。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统计表设计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作业及 思考题 (2)什么是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主要有几部分? (3)调查问卷问题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4)统计调查表、整理表和分析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结合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讲授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问卷的设计,看来效果是比较好的,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使用的 参考资料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教 案

第四周 第 1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项目二 统计调查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9月 20日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1)理解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程序; (2)了解统计整理的内容; (3)理解统计分组的含义和作用; (4)理解统计分组的原则; 技能目标:(1)能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志,科学的进行分组。 重点: 统计整理,统计分组 难点:统计分组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模块一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采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资料的工作过程。搜集的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初级资料)和次级资料(二手资料)。原始资料是指直接向调查单位搜集的未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次级资料是指已经经过某个单位、部门或某个地区搜集、加工整理过的资料,即来源于别人调查和科学实验的第二手统计资料。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对现象总体认识的开始,也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环节。通过统计调查取得了有关被研究现象的具体资料,为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提供了依据。统计调查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我们对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判断和认识。 (一)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使其能正确的反映客观实际情况,要求统计调查必须做到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1、准确性,是指统计数据要如实的地反映客观实际,这是保证统计工作质量的首先要环节,准确、真实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只有遵行科学严谨、实事求是,既不虚报浮夸,也不瞒报漏报的工作原则,才能搜集到准确的统计调查资料。 2、及时性,就是时效性,即要求统计调查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快提供统计资料,如果统计资料搜集工作完成的不及时,就会贻误整个统计整理、分析的时间进程,使统计工作失去应有的作用。失去时效的统计资料犹如“雨后送伞”,失去资料的价时间分配 10分钟 20分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进程

由于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和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多样20分钟 性,决定了在组织统计调查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 调查方法。 (一)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统计报表是国家统计系统和业务部门为了定期取得系统、 全面的统计资料而采用的一种搜集资料的方式,目的在于掌握 经常变动的、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的统计资料。 专门调查是为了了解和研究某种情况或问题而专门组织的 调查,包括抽样调查、普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几种调查 方法。 (二)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调查和 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包括 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 非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包括 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三)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查 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经常性调查 和一次性续调查。 经常性调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变化进行连续不断的登记, 如工业企业总产值、产品产量、原材料消耗量等。经常性调查 所得资料是现象在一段时间内的总量。 一次性调查是指间隔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对研究对象某一时 刻的资料进行登记。如人口数、机器设备台数等资料短期内变 化不大,没有必要连续登记资料。一次性调查所得资料是现象 在某一瞬间所达到的水平。 模块二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划分,可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而专门调查又包括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一、统计报表 15分钟 (一)统计报表的概念 统计报表是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组织方 式。它是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以一定 的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 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地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 值。 3、完整性,是指调查单位不重复、不遗漏、所列调查项目的资料要搜集齐全,若统计资料残缺不全,就不可能反映所研究现象的全貌,认识现象的总体特征,最终也不能正确的认识现象的规律性。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料的一种调查方式。统计报表具有统一性、时效性、全面性、可靠性和调查周期相对稳定的特点,可以满足各级管理层次的需要。 (二)统计报表的作用 1、统计报表是国家获得统计资料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制定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主要依据。 2、通过统计报表能完整、系统地积累统计资料,可以满足各种分析研究的需要。 3、通过统计报表的资料,各级领导部门可以了解本部门、本地区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实现对基层单位进行业务指导。 另外,统计报表资料可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实现资源的和合理配置。 (三)统计报表的种类 1、按调查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的统计调查表和非全面的统计调查表。全面的统计调查表要求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都要填报;非全面的统计调查表只要求调查对象的一部分单位填报。 2、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可分为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 3、按填报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由基层单位填报的统计调查表是基层报表,填报的单位称为基层填报单位;由主管部门或统计部门根据基层报表逐级汇总填报的统计调查表是综合报表,填报的单位称为综合填报单位。 4、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分为国家的、部门的和地方的统计调查表。国家的统计调查表是根据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和统计调查计划制定的,包括国家统计局单独拟订的和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拟订的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表是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统计调查计划制定的,一般用来搜集各主管部门所需的专业统计资料,在各该主管部门系统内施行。地方统计调查表是根据有关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和统计调查计划制定的,用来满足地方人民政府需要的地方性统计调查。 (四)统计报表资料来源于 统计报表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从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中间还要经过统计台帐和企业内部报表。原始记录是基层单位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状况进行的最初的数字和文字记载。统计台帐是对原始记录进行整理汇总的工具,是基层单位根据统计报表要求和本单位经营管理需要而按时间顺序设置的一种系统积累统计资料的帐册。企业内部报表是企业根据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经过整理汇总后编制的。它是企业各职能部门和企业领导层取得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它只是在企业内部实行,是编制基本统计报表和专业报表的基础。

10分钟 (一)普查 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 查。普查一般是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 但也可以调查某些时期现象的总量,乃至调查一些并非总量的 指标。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详细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 力而采用的一种调查方式。如我国的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等。 普查的特点: 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因为普查的对象是 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 续登记。今后,我国普查实行规范化和制度化,每逢末尾数字 为“0”的年份进行人口普查、末尾数字为“3”的年份进行第 三产业普查、末尾数字是是“5”的年份进行工业普查、末尾数 字是“1”或“6”的年份进行统计的基本单位普查。 2、普查是全面调查。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 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普查所 包括的 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泛、更 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 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易经常进 行。 普查的组织方式一般有两种: 1、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大量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 位进行直接的登记,如人口普查等。 2、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颁发调查表,由 登记单位填报,如物资库存普查等。 后一种方式比前一种简便,适用于内容比较单一、涉及范 围较小的情况,特别是为了满足某种紧迫需要而进行的“快速 普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它由登记单位将填报的表格越过 中间一些环节直接报送到最高一级机构集中汇总。但是,也要 组织一定的普查机构,配备一定的专门人员,对整个普查工作 进行组织领导。 10分钟 (二)重点调查 1、重点调查的概念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以取得统计数据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总体的 基本情况。所谓重点单位是指这些单位在调查对象中只占一小 部分,但它们的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却占较大的比重,因而对这 些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所取得的统计数据能够反映社会经济现象 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例如,要及时了解全国原 油生产的基本情况,只要对全国为数不多的大庆、胜利、 长庆、渤海、延长、新疆、辽河等几个大型油田的原油产 量进行调查,就可以掌握我国原油生产的基本情况了,因 二、专门调查

2、重点调查的特点 重点调查的主要特点是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少,而又较快 地搜集到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 3、重点单位的选择 重点调查的单位可以是一些企业、行业、也可以是一些地 区、城市。选取重点单位,应遵循的两个原则: 1)要根据调查任务的要求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而确定选 取的重点单位及数量。一般来讲,要求重点单位应尽可能少, 而其标志值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应尽可能大,以保证有足够的 代表性; 2)要注意选取那些管理比较健全、业务力量较强、统计工 作基础较好的单位作为重点单位。 一般来讲,在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基本情况,而部分单位 又能比较集中反映研究项目和指标时,就可以采用重点调查。 但重点调查取得的数据只能反映总体的基本发展趋势,不能用 以推断总体。 重点调查可以采用一次性调查,也可以进行定期调查。 15分钟 (三)典型调查 1、典型调查的概念 典型调查法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 在若干同类调查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人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系 统、周密的调查研究,从而认识这一类对象的本质特征、发展 规律,找出具有普遍意义和有价值的经验和值得借鉴的教训。 其优点是了解的事物生动具体,资料详尽,对问题的研究深入 细致,调查方法灵活多样。可以长期蹲点深入实际,直接观察, 也可开调查会或个别访问。但调查的面较窄,难以反映事物的 全貌。 2、典型调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典型调查的调查单位不是按照随机原则选取的,而是根 据调查者对总休的分析和判断来确定的。 2)典型调查主要是定性调查。典型调查主要依靠调查者深 入基层进行调查,对调查对象直接剖析,并透过事物的现象发 现和分析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3)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者的主观判断,选择少数具有代表 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因此,调查者对调查单位情况的了解、思 想水平和判断能力对选择典型的代表性起着决定作用。 4)典型调查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调查,它能获得比较真实 可靠、生动具体、全面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对事物的性 质作出准确的判断。 5)典型调查方便、灵活 ,可以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3、典型调查的作用 1)典型调查可以用来研究新生事物的。新生事物处于萌芽 为这些油田的原油产量占全国原油产量的绝大部分比重。

阶段时,只是少数,但它代表事物发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典型调查,深入了解和研究事物的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及同各方面的联系,探索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形成科学的预见。 2)补充全面调查和其他非全面调查的不足。典型调查可以搜集全面调查或其他形式的非全面调查搜集不到的统计资料和情况,因为调查的单位少,可以对典型单位进行深入调查,从而查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4、进行典型调查时应注意的以下几个问题: 1)典型单位的选择。典型可分为三种:先进典型、中间典型和后进典型。当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探索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时,应选择中间典型;当我们的研究目的是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就应选取先进典型;当研究目的是为了帮助后进单位总结经验时,就应选择后进典型。 2)要注意点与面的结合。典型虽然是同类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或单位,但毕竟是普遍中的特殊,一般中的个别。要注意哪些属于特殊情况,哪些属于一般情况,慎重对待调查结论。对于其适用范围要加以说明,特别是对于要推广的典型经验,必须考察、分析是否具备条件,条件是否成熟,切忌“一刀切”。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进行典型调查时,不仅要定性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要借助定量分析,从量上对调查对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由于全面调查的范围广,工作量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有时也不需要或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但又要了解客观现象的总体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有关抽样调查的具体问题我们将在项目七统计分析(抽样推断)中详细介绍。 使用的 参考资料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什么是统计调查,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2、统计调查的种类有哪些? 3、什么是统计报表,统计报表的分类主要有几种方法? 4、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各有什么区别?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结合我院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讲授统计调查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但时间有些紧,不要忙于展开的细讲,要掌握好时间。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 四周 第 2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项目二 统计调查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9月22日 知识目标:(1)了解各种调查方法的含义; (2)了解各种调查方法的特点; (3)了解计算机汇总的步骤; 技能目标:(1)会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调查方法。 重点: 分配数列、统计图表制, 难点: 分配数列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模块三 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时间分配 教学进程 5分钟 (一)观察法的含义 观察法是指调查人员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 或观察表,深入到调查现场,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 直接观察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被调查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 一种方法。如农产品产量的测算;商品库存盘点;商场客 流量调查;售货员售货时的态度、语言、行为的观察等。 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由 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 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 等来辅助观察。 (二)观察法的特点: 10分钟 1、观察法的主要缺点: 1)直观性。观察法是直接观察、记录现象的发生,不需 其他中间环节,获得的资料及时、直接、具体、生动。 2)真实性。观察法的观察结果是当时正在发生的、处于 自然状态下的现象,没有人为制造的假象。在这种情况下取得 的观察结果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3)观察法简便易行,适应性强,灵活性大,可随时随地进 行,观察人员可多可少,观察时间可长可短。因此,它是一种 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调查方法。 2、观察法的主要缺点: 1)表面性。观察法只能观察到表面现象,或者说只能限于 对被调查者外部行为的观察,而观察不到被调查者内在的因素。 如心理活动、动机、态度等是无法通过观察获得的。 2)观察时受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实地观察的对

到限制或拒绝。如在某些家庭安装调查仪器,做电视节目收视 率和收听记录,在安装时可能遇到困难或被拒绝。 3)实地观察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获得的资料往往 不利于进行定量研究等,也是实地观察法难以避免的缺点 4)实地观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观察误差,而且观察 结果往往取决于观察者的主观状况。 5分钟 (三)实地观察法在运用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选好观察对象。应该选择那些典型对象进行观察,这样 才能使实地观察的结果具有指导意义。 2、选准观察时间和场合。实地观察时,要注意选择最佳观 察时间和最佳观察场合。 3、灵活安排观察程序。即观察程序做到主次有序,方位有 序,局部和整体有序。 5、观察记录及整理。搜集到的观察资料不仅是对观察对象 的客观描述,而且还包含观察者主观的理解、洞察和评价,需 要及时整理。 4、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被观察者应反复说 明来意,解除被观察者的顾虑,使他们认识调查的重要意义和 对他们的利益,并通过共同活动来增进了解,建立友谊。 二、访问法 5分钟 (一)访问法的含义 访问法,又称询问法、采访法,是将所要调查的事项以当 面询问、邮寄、电话、网上调查等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询问, 以获得所需要的资料,它是市场调查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通 常应该事先设计好询问程序及调查表或问卷,以便有步骤地提 问。 (二)访问法的种类 20分钟 访问法按接触方式的不同,又分为面谈询问、邮寄询问、 电话询问、留置问卷询问和网上调查。 1、面谈访问。面谈法就是调查者直接访问被调查者,进行 面对面的交谈,取得所需要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面谈访问的 方式有入户访问、定点访问、街头访问、小组面谈、集体面谈 (会议言谈)等多种。具体的访问方式应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 求而定。 面谈访问具有直接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能够直接接触被访 者,收集到第一手资料,根据被调查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 询问,从而取胜得良好的调查结果;同时,面谈访问还可以使 调查人员具体观察被调查者,便于判断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态 度以及正确的程度;另外,面谈访问了解的问卷回收率较高, 样本代表性强,有助于提高调查结果的可信程度。 面谈访问不足的地方是调查费用高,调查时间长,尤其是 面谈需要调查人员有熟练的谈话技巧,善于启发引导谈话对象, 象和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行为记录在调查时会受到会受

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面谈调查在实践中是有条件的。 2、邮寄问卷。是事先将拟定好的调查问卷或表格邮寄给被 调查者,由被调查者根据要求填写后寄回的一种调查方法。邮 寄问卷的主要优点是:调查的空间范围大、成本低,被调查者 有充分时间独立思考和回答问题。它的缺点是:调查所用的时 间长较长,问卷回收率低,因而有可能影响样本的代表性,受 调查人文化程度限制,被调查者也可能因误解问题,做出错误 的回答等缺点。 3、电话询问。是指调查人员借助电话向被调查者询问,搜 集信息和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在电话调查中,调查者以电话 为基础,进行随机抽样,电话调查的优点是可以节省时间,能 较快取得调查结果,并可节省费用支出。且不受地区的限制。 但是,电话询问存在着总体不完整的缺陷,调查结果不能代表 没有电话的消费者的意见。同时,拒答率高,不容易取得受访 者的合作。 采用电话询问首先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设计好问卷或调查表。 采用电话询问时间不宜过长,多采取两种选择法向被调查 者询问。 两项选择法,即从两项答案中选择其一,通常回答只 有是和否两种可能。例如,通过电话向被调查者询问“您是否 准备购买私家车?”“您喜欢高档照相机,还是摄像机?” (2)挑选和培训好调查员。电话调查员要口齿清析、语气 亲切、语调平和。 (3)正确选择访问时间和抽取调查样本。访问时间的选择, 一是要根据调查内容和调查对象而定。如,访问年轻人的消费 偏好,最好选在工作日的晚上。二是要考虑被调查者的生活习 惯。如,访问老年人的购买习惯,最好选择在白天。抽取访问 样本,通常的做法是随机抽取几本电话号码簿,再从中随机抽 取一组电话号码,作为正式调查抽中的样本。 4、留置问卷 15分钟 留置问卷调查是将调查问卷当面交给被调查者,说明填写 要求,并留下问卷,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由调查人员按时收 回的一种市场调查方法。 留置问卷是“面谈访问”和“邮寄问卷” 相结合的一种调 查方法。留置问卷调查的优点是,调查问卷回收率高,被调查 者可以当面了解填写问卷的要求,避免由于误解调查内容而产 生的误差。而且被调查者的意见可以不受调查者意见的影响, 填写问卷的时间较充足,便于思考回忆。主要缺点是,调查地 域范围有限,调查费用较高,也不利于对调查者的活动进行有 效的监督。 10分钟 5、网上调查 网上调查是借助互联网与被调查者接触搜集数据或资料的 善于归纳记录谈话内容,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面谈调查效果

接搜集第一手资料,如有电子邮件调查、网上小组调查、主动 浏览访问。二是利用互联网搜集二手资料等。 网上调查主要的优点:调查便捷,无时空、地域限制,调 查可以全天候进行;经济,节省问卷印刷、调查人员等人力和 物力的费用;信息及时和共享,能立即显示阶段性的调查结果; 有规模效益,适合进行规模较大的调查;个性化,问卷形式个 性化,有针对性,能够提供独特的视听效果。 网上调查主要的缺点:网上调查选择的调查对象只能是网 络用户,样本对象有局限性,所获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 判断;网上调查很容易出现拒答的现象;E-mail邀请函常常被 当做垃圾邮件删除。 15 三、文献法 文献调查法简称文献法是指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的要求, 通过寻找文献搜集有关信息资料的调查方法,文献调查的对象 是各种历史和现实的统计资料即二手资料。 文献调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文献调查是搜集已经加工 过的次级资料,而不是对原始资料的搜集;文献调查以收集文 献性信息为主,它具体表现为各种文献资料;包括动态和静态 两个方面,搜集各种反映调查对象变化的历史与现实资料。 文献调查获得信息资料的渠道有企业内部资料和企业外部 资料。企业内部资料包括:业务资料、统计资料、财务资料和 企业积累的其他资料等;企业外部资料包括:统计部门与各级 各类政府主观部门公布的有关资料、各种经济信息中心、专业 信息咨询机构、各行业协会提供的市场信息和有关行业情报、 国内外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所提供的文献资料、有关生产 和经营机构提供的商品目录、广告说明书、专利资料及商品价 目表等、各地电台、电视台提供的有关市场信息、各种国际组 织、外国使馆、商会所提供的国际市场信息、国内外各种博览 会、展销会、交易会、订货会等促销会议以及专业性、学术性 经验交流会议上所发放的文件和材料等。 随着我国信息市场的完善和统计法规的健全,以及出版印 刷行业的发展,文献调查方法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其重要性 也会更加明显。 四、实验法 10分钟 实验法是指调查人员在即定条件下,通过实验对比,观察 分析调查对象中某些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从而认识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趋势的一种调查方法。如,为了调 查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可选定一个超市,通过 现场实验来观察在商品提价或降价以后对企业销售量产生的影 响,从而作为企业调整价格的依据。 实验法可以有控制地分析、观察某些市场现象之间是否存 在着因果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程度,通过实验取得的数据比较 一种类调查方法。网上调查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互联网直

响分析,对历史情况和未来变化则影响较小。所需的时间较长, 又因为实验中要实际销售商品,因而费用也较高。 实验调查法应用范围较广,一般地讲,改变商品品质、变 换商品包装、调整商品价格、推出新产品、广告形式内容变动、 商品陈列变动等,部可以采用实验法调查测试其效果。 5分钟 五、报告法 报告法是指由调查单位根据一定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 按照统计报表的格式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按隶属关系逐 级向有关部门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统计报表就属于 这种调查方法。这种调查方法的特点是,有统一的要求,并以 原始记录为依据,可以同时进行大量的调查。如果报告系统健 全,报告单位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统计核算工作完整,采 用此方法能及时的搜集到比较准确的统计资料。报告法主要适 用于对无法进行直接观察、访问的现实的和历史资料的搜集。 客观,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实验法只适用于对当前现象的影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什么是观察法,观察法具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访问法,访问法包括哪些种类? 3、什么是网上调查,网上调查的优缺点是什么? 4、什么是文献调查法,它有哪些特点? 5、什么是报告法,用报告法进行调查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这节课的时间比较紧张,以后还是要充分的准备。但大学生消费调查的案例还是很好的。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使用的 参考资料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 五 周 第 1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项目三 统计整理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9月27日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1)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统计整理的步骤; (3)明确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统计分组方法; 技能目标:(1)在实际工作中遵守统计工作程序进行资料整理。 (2)会选择正确的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重点: 统计资料整理,统计分组 难点: 分组标志的选择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模块一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与意义 时间分配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进程 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统计调查所得的原10分钟 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或对已初步加工的次级资料进 行再加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反映所研究现象 总体特征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搜集到的大量的、零散的、不系统的资料,只能 表明各个被调查单位的具体情况,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或一个 侧面,不能说明事物的全貌、总体情况,必须进行加工整理。 统计整理的任务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有组织、有 计划的对统计调查中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系 统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对总体内部规律性、相互联系、结 构关系做出概括的说明。 10分钟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一)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订正 在对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前,首先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 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调查资料的准确性、 及时性和完整性等几个方面。发现调查资料数据有差错后,要 分不同情况及时纠正。 (二)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组、登记、汇总和计算 按已确定的汇总组织形式和具体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 组。并对各项数字进行登记、汇总,计算分组单位数、总体单 位数、分组标志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三)对汇总后的资料审核 1.复计审核,即对每个指标数值进行复核计算; 2.表表审核,即审核不同统计表上重复出现的同一指标数

们之间是否衔接和符合逻辑性; 3.表实审核,即对汇总得到的指标数值,与了解的实际情 况联系起来进行检查;若发现出入,进行订正。 (四)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将整理好的统计资料用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简明扼要地表现现象在数量方面的具体特征和相互关系。 模块二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及作用 10分钟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 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 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总体中的这些组 成部分称为“组”。统计分组具有个两方面的含义:对总体而言 是“分”,即将总体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对个体而言是 “合”,即将性质相同的个体组合起来。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 组,是由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的特点决定的。统 计分组的目的是揭示各组之间性质上的差异,帮助我们认识了 解现象的本质、差异、特征。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20分钟 1、划分社会现象的类型 社会经济现象是复杂多样的,各种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 特点以及不同的发展规律。在整理大量统计资料时,有必要运 用统计分组法将所研究的现象总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组来进行 研究。例如,我国经济分为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两大类型, 工业划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类型;人口划分为城镇人口和 农村人口。运用统计分组法把现象总体划分为不同类型以后再 进行研究,我们才能知道该现象总体由哪些类型构成,各类型 的状态、关系及变化等问题,才能真正地认识了解这一社会现 象,研究才得以深入。 2、分析总体的内部结构和总体的结构特征 总体的内部结构也就是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占全部总体 的比重。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及通过结构在时间上的变化,能 正确认识现象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如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 查显示我国0-14岁人口占22.9%,65岁以上人口占7.0%,说 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 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又 上升了1.3百分点,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仍在进一步发展。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一切社会经济现象都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如,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之间的关 系,劳动生产率与利润的关系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 依存关系,通过统计分组可以表明这种关系的存在以及相互关 联程度,有助地人们全面、深刻的认识现象。如,观察我国 2000-2009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可值是否一致,对统计表中互有联系的各个指标数值,则审核它

以发现,随着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恩格尔系数都在不断下降。 二、统计分组方法 统计分组中关键的问题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而选择分组标志则是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 (一)选择分组标志 分组标志就是统计分组的标准或根据。选择分组标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分组标志。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分组标志进行分组。例如以全国工业企业为对象进行研究时,这个研究对象就有很多标志,如经济类型、固定资产原值、职工人数、所属行业等。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到底应该采用哪种标志进行分组,就要看研究的目的。如果研究的目的是要分析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在总体中的构成,那么就要选择经济类型作为分组标志;如果要研究工业企业规模构成状况,则可以选择产值、固定资产原值等作为分组标志。 2、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进行分组。研究某一问题时,往往会有多种特征,因此在选择分组标志时,要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标志进行分组。例如,研究职工生活水平高低情况,可以用职工的工资水平作为分组标志,也可以用职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水平作为分组标志。相比较而言,职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水平更能反映职工生活水平的高低,更能反映现象的本质特征。 3、结合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社会经济现象是随着时间、地点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要结合具体时间、地点、条件选择分组标志。例如,在研究企业规模现状,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以职工人数为标志表示企业规模的大小比较适当;而在技术装备比较先进的情况下,应使用产值、固定资产原值或净值等作为反映企业规模的分组标志更为恰当。 (二)确定各组界限的方法 统计分组的目的就是将总体内相同或相近的个体归属在同一组,将不同的个体分开,因此,分组标志选定后,确定各相邻组间的性质界限和数量界限。就成为统计分组是否能正确反映总体内各种组性质差异或数量差异的关键。统计总体可以按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按数量标志分组。 1.按品质标志分组 按品质标志分组就是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来分组。例如,职工按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籍贯等标志分组;企业按经济类型、国民经济按产业部门分组等等。 在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有些分组比较简单,即:组的数目很少,而且组与组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也比较明确和稳定,因而界限很容易划分。有些分组则比较复杂,即:分组数目较多,而且组与组之间的界限也难以划分。对于这些比较复杂的 20分钟 20分钟

分组,往往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对经济现象进行具体的、深入的了解,国家统计局及中央有关部门经研究统一制定了各种分类目录与分类标准,供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分类时使用,以保证各种分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2.按数量标志分组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就是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标志来分组。例如,人口按年龄分组,企业按销售收入分组,工人按技术等级分组,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等。 与品质标志不同,数量标志具体表现为许多不等的变量值,这些变量值能准确地反映现象数量上的差异,却不能明确地反映现象性质上的区别。这就要求总体内组数和组限的确定要恰当、科学。因此,在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时,首先要确定总体内的组数,然后确定各组的数量界限。使分组后的各组的数量界限能够区分现象性质差别。关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具体问题,我们将在下个模块学习。 10分钟 使用的 参考资料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什么是统计整理,它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2、说明统计整理的步骤? 3、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作用? 4、统计分组的原则是什么,怎样选择分组标志? 开始进入了计算题较多的章节了,速度太快了,有些同学跟不上,应注意节奏吧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七周 第 1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项目三 统计整理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10月11日 知识目标:(1)理解分配数列的概念,分配数列的种类; (2)掌握分配数列的编制方法。 (3)了解统计汇总方法,明确统计图的绘制。 技能目标:(1)会分配数列的编制,累计频数与累计频率的计算。 (2)学会统计图的绘制。 重点: 相对数种类与的计算方法 难点: 强度相对数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模块三 分配数列 一、分配数列的概念 分配数列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从而形成反映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分布情况的数列,又称分布数列或次数分配。 分配数列由两个要素组成:一是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二是各组的单位数(次数)。次数又称频数,各组次数占总体次数的比重,称为频率或比率。见表3-5和表3-6。分配数列直观地表明了总体单位的分布特征和结构状况,在此基础上过可研究其构成、平均水平及变动规律,它是进行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分配数列的种类 (一)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两种。 1、品质分配数列。品质分配数列是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简称品质数列。 2、变量分配数列。变量分配数列是按数量标志分组所编制的分配数列,简称变量数列。 (二)变量数列按分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单项式变量数列和组距式变量数列两种。 1、单项式变量数列。单项式变量数列是指以每一个变量值列为一组形成的数列,简称单项数列。在单项数列中,有多少个不重复的变量值应有多少个组。它仅适用于变量值个数较少、变动范围较小的离散型变量。 2、组距式变量数列。组距数列是指以两个表示一定范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按各组顺序排列而编制的变量数列。简称组时间分配 10分钟 20分钟 教学进程

距数列,在组距数列中的每个组不是用一个具体的变量值表示,10分钟 而是用两个变量值限定的区间来表示。 (二)组距式数列 编制组距式数列,一般先要把变量值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 列,并确定全距;其次,确定组数和组距;在此基础上确定组 限;最后,汇总出各组的次数及比重,编制组距式数列。 1、组数与组距 1)组数是指某个变量数列划分为多少个组。在同一变量数 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组数越多,组距越小; 组数越少,组距越大。确定组数与组距时,先要找出全部变量 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距离(即全距),然后根据标志变量的分 散程度以及项目多少等因素来考虑组距和组数的问题。 实际工作中确定组数时,需要对研究总体进行认真的分析, 才能做出准确地判断。例如,某班50名学生《统计基础与应用》 的考试成绩,在编制数列前,首先确定不及格、及格、中等、 良好、优秀五个不同性质的组,然后把组距数列分为60以下、 60~70、70~80、80~90、90~100五个组。 2)组距是指在组距数列中每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凡 是上下组的组限不相连的,称为间断组距式分组。见表3-8所 示。凡是上下组的组限相连(重叠)的,称为连续组距式分组。 见表3-6所示。 间断式分组的组距计算公式:组距=本组上限-前组上限 (通用公式) 连续式分组的组距计算公式:组距=本组上限-本组下限 在确定组距时,可以根据标志值变异状况不同将各组的组 距确定为相等的或不等的,相应形成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 等距数列是各组组距都相等的数列,一般在社会经济现象 性质差异的变动比较均衡或标志变异比较均匀的条件下采用。 在等距分组时,一般先确定全距、组数,然后用全距除以组数 得出组距,并据以划分各组的界限。全距、组数和组距的关系 用公式表达如下: 组距=全距 全距=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组数 以上计算结果只是一个参考数值,为计算方便,实际工作 中一般组距取5或10的整数倍。当然也可以先确定组距,再确 定组数。 异距数列是各组组距不等的数列,也叫不等距数列,通常 适用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不均衡且很难用等组距的办法实 现区分事物不同性质的情况。 2、组限与组中值 1)组限是划定各组界限的两个变量值,即每组两端的变量 值。每组的最大值为上限,最小值为下限。在组距式数列中常 有最小组无下限和最大组无上限的情况,这样的组叫开口组,

间断式分组的组中值=本组下限后一组下限 2 连续式分组的组中值=上限下限 2 对于开口组,由于缺少上限或下限,因此确定组中值一般 以相邻组的组距作为自己假定的组距,利用相邻组组距的一半 来调整计算组中值。 邻组组距上开口组中值下限 2 邻组组距下开口组中值上限- 2 用组中值来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存在一个假定,即 假定各单位变量值在本组范围内呈均匀分布,而实际上,各组 变量值往往不是均匀分布,组中值与各组的实际平均水平仍有10分钟 一定的差距,它只是各组实际平均值近似代表值。 四、累计频数与累计频率的计算 为研究整个变量数列的次数分配状况和进行统计分析,统计 工作中还常计算累计次数及其频率分布。将变量数列中各组的 次数和频率逐组累计相加而成累计次数分布,它表明总体的某 一变量值在某一水平上下总共包含的总体次数和频率。 累计次数和累计频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向上累计和向下 累计。向上累计,是将各组的次数或频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 量值高的组累计,各累计数的意义是各组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或累计频率是多少;向下累计,是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变量值 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组累计,各累计数的意义是各组下限以上20分钟 的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是多少。 五、统计汇总 统计汇总是在统计整理的后期,把分组后的数据填写、汇 总到有关表格中,并进行计算和加总,集中、系统地反映调查 对象总体的特征。资料的汇总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是手工汇总, 其中只有上限无下限的称为下开口组,有下限无上限的组称为上开口组。 确定组限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组限应是决定各组事物之间不同性质的数量界限; 其次,是最小组的下限应略低于最小的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应略高于最大的变量值; 再次,是用离散变量划分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可以间断,也可以重叠。用连续变量划分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只能用重叠的方式。变量值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时,为避免重复计算,一般遵循“上组限不在内”的原则。 2)组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组中值反映了各组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手工汇编技术的特点是所需工具少,方便灵活。因而即使 在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手工处理信息资料技术在某些 调查项目中仍是主要采用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统计数据量不 太大的情况下使用,常用的手工汇总方法有划记法、折叠法、 过录法、卡片法等。 1、划记法,也称专题片点线法,就是在汇总表上采取划点 或画线的方法进行汇总的方法。常用的记号有“正”、“卅”等, 一般在总体单位不多的情况下常使用这种方法。 2、过录法,是将需要汇总的资料过录到事先准备好的整理 表上,然后加总的一种方法。 3、折叠法,就是将若干调查表所要汇总的某一项目的数值 折在边上,一张压一张地重叠起来,仅露出需要汇总项目的数 值,然后进行汇总的方法。 3、卡片法,是事先准备好摘录卡片,将每个单位需要汇总 的项目和数值摘录至卡片上,然后根据卡片进行汇总和计算。 (二)计算机汇总 计算机汇总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计算机软件包或自编程序。 2、编码。信息资料一般分为两类,即数字信息和文字信息。 数字信息可以直接录入计算,文字信息则需要根据分组情况进 行编码,将文字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 3、数据录入。数据录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从 问卷上将编好码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另一种是先将问卷上编好 码的数据转录到专门的登录表上,然后再从登录表上将数据输 入计算机。 4、编辑审核。利用SPP软件包,对录入后的数据进行查 错、纠错。查错包括幅度检查和逻辑检查。幅度检查主要是检 查问题的答案是否都在规定的幅度范围内。逻辑检查主要是检 查同一份问卷中,不同问题的答案是否相互矛盾。 5、制表打印。是指所有数据经过逻辑检查之后,由计算机 按照事先规定的汇总表式和汇总层次进行制表,并通过输出设 备打印出汇总结果。 模块四 统计图 统计图是利用几何图形或具体形象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10分钟 式。这里主要介绍曲线图、条形图和圆形图。 一、曲线图 曲线图是在平面坐标上用折线表现数量变化特征和规律的 统计图。在描述两个变量或等距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常使用曲 线图。曲线图包括简单曲线图和复合曲线图。前者适用于描述 一段时间内单个变量的发展趋势,后者适于描述两个或两个以10分钟 上变量的发展趋势。 二是计算机汇编。 (一)手工汇总

二、条形图 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数据变动的图形。条形图可以横置和纵置,纵置时也称为柱形图;其长度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图中项目的排列可以按照问题中的顺序,也可按照大小的顺序;条形图可以简单条形图和复合条形图,前者适用于说明一段时间内的一个变量,后者适用于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对比关系。 三、圆形图 圆形图也称饼形图,是以圆的整体面积代表被研究现象的总体,按各构成部分占总体比重的大小,把圆面积分割成若干扇形来表现部分与总体的比例关系。圆形图一般只能用于单选题,整张圆饼算100%,每一部分的面积就表示了某个变量对应取值的百分数。圆形图不能分成太多的部分一般不要越过7份。 10分钟 使用的 参考资料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什么是分配数列?它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2、分配数列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其基本的类别又有哪些? 3、在什么情况下编制单项数列?在什么情况下编制组距数列?? 4、统计汇总通常采用哪些和方法? 结合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问卷中的结构相对数,让同学们计算,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对数指标的重要性,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八周 第1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授课时间 10月18日 项目四, 总量指标、相对指标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1)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掌握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含义及区分方法 (3)掌握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4)正确理解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技能目标:(1)会运用总量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2)会总量指标的计量、推算、估算。 重点:会运用总量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难点:总量指标的计量、推算、估算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模块一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总量指标用绝对数来表示,所以也叫统计绝对数。总量指标就是“开篇”中讲到的数量指标,其特点是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比如全国人口总数、国民生产总值、某学校的在校生人数、某公司的工资总额等指标都是总量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作用 时间 分配 10分钟 15分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进程 1、总量指标是认识事物的起点。我们认识某一事物,总是从了解其总量指标开始的。 2、总量指标是制定政策、计划和实行科学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检查政策、计划执行情况,反映经济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 3、总量指标是计算其他指标的基础。后面要讲的相对指标、平均指标都是在总量指标基础上计算而得的。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量指标按照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就是总体单位数,用来反映总体内包含的总体

15分钟 10分钟 如果要研究的现象总量在不可能,或者没有必要采取直接计量法 进行统计时,可以用推算和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比如对某块耕地上 生长中的庄稼进行估产,只能估算;再比如会计上用“实地盘存制” 确定财产物资账面结存数量时,本期财产物资减少数就是采用推算法 得出的。 模块二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10分钟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统计指标的 比值,它表明各种社会经济现象间的数量对比关系。例如我国2010 年 粮食总产量、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9年分别增单位数目的统计指标。总体单位总量能够反映统计总体的规模。总体标志总量是反映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方面数量标志值总和的统计指标。比如以A公司的全部职工为统计总体,该公司的职工人数是总体单位总量;而某月职工工资总额就是总体标志总量。对某一指标而言,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比如某市工业职工总人数指标,在以全市工业职工为总体时是单位总量,而在以全市所有工业企业为总体时,就变成总体标志总量了。 (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总量指标按照反映总体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是反映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变化过程的总量,比如国民生产总值、净利润等指标必须是经济现象某一段时间上的总量表现。时点指标是反映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时点上的状况的总量指标。如我国首次基本单位普查显示1996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法人单位440.2万个,有产业活动单位635.1万个,这仅能说明我国1996年12月31日这一天的基本单位的数量情况。再如人口数、商品库存量等指标也都是时点指标。 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划分的十分必要,其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时期指标的指标值登记必须具有连续性,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登记不一定具有连续性。比如某公司的产量、产值指标,只能连续登记才会准确。而公司的职工人数、产品库存量指标,可以连续登记,也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登记一次。 2、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可以累计相加,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能累计相加。 3、时期指标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时期越长,其指标值必然越大;而时点指标指标值的大小与登记的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 (一)直接计量法 直接计量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计数或测量等形式统计其总量的方法。比如,统计公司的产值、利润、职工人数;人口普查时统计人口数都是采用直接计量法。 (二)推算和估算法

15分钟 计划完成程单位 主要产品 计划产量 实际产量 度 甲企业 服装 4000(万套) 4200(万套) 105% 乙企业 钢铁 100(万吨) 108(万吨) 108% 如果要比较两个企业产量情况,单纯根据实际产量这一总量指标 很难做出准确结论。但是通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就可以清楚地得 出乙钢铁企业的生产任务完成得比甲服装企业要好。 3、相对指标是进行计划管理和考核企业经济活动效果的工具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要求,社会 主义国家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要运用相对指标进行检查和监督,同 时也要运用相对指标来分析问题或进行动态对比,以考核企业的经济 活动成果。可见,相对指标对实行计划管理和考核企业经济活动效果 具有重要的作用。 25分钟 (三)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相对指标有两种表现形式:无名数和有名数两种。无名数是一种 抽象化的数值,可用系数、倍数、成数、番数、百分数、百分点、千 分数、千分点等来表示;有名数主要适用于强度相对指标,其常用复 名数表示。 1、系数和倍数 系数和倍数是将对比的基数作为1。两个数对比,分子与分母数 值相差不多时,可用系数表示,如标准实物量折合系数、工资等级系 数等;反之,两个数对比相差很大时,则常用倍数来表示。 2、成数 是将对比的基数作为10 来表示各种经济现象间的对比关系。如 某地区棉花产量2011年比2010年增长二成,即增长十分之二,百分 之二十。 3、番数 m番数是指两个相比较的数值中,一个数值是另一个数值的2倍时, 则m是番数。 长2.9%、10.3%、23.8%,这些都是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作用 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相对指标来反映的。相对指标在统计分析和经济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作用具表现为: 1、反映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通过数量之间的对比,可以清楚地反映现象内部结构和现象之间的数量联系程度,描述现象的相对水平、差别程度和普遍程度,以弥补总量指标的不足,对现象进行更深入的说明 2、为总量指标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提供了比较基础 一些社会现象由于总体规模不同、结构不同、客观条件不同,其总量指标经常无法直接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将总量指标转化为适当的相对指标,才能对比。例如,有甲乙两个企业,其生产资料如表4-2所示。 表4-2 甲、乙两个企业生产资料

4、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是将对比的基数作为100来表示各种经济现象间的对比关系。它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表现形式。当分子分母相差不大时可用百分数表示,如学生就业率为95%,计划完成程度为105%等。 百分点是百分数的另一种表述形式,1个百分点即是1%。它在两个百分数相减的情况下应用。例如,央行决定,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将由原来的21.5%回落至21%。 5、千分数、千分点 千分数是将对比的基数作为l000。它适用于对比的分子数值比分母数值小得多的情况,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等,均可用千分数表示。1个千分点代表千分之一。 此外,有的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是复名数。它将对比的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组合使用。如人口密度单位为“人/平方千米”,平均每人分摊的粮食产量单位为“ 千克/人”等。 使用的 参考资料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什么是总量指标?它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2、举例说明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值总量 3、什么是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举例说明二者有何区别? 4、什么是相对指标,它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5、简述相对指标的意义及种类。 结合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中的问题,计算学生平均消费水平,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平均数的运用就在自己的身边,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八周 第 2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项目四 相对指标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10月20日 知识目标:(1)相对指标的种类、意义和相互区别; 技能目标:(1)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的计算 重点: 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及作用; 难点: 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的计算。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 常见的相对指标分为以下六类: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和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一)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对总体进行统计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相对指标。比如产品的合格率、员工的出勤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恩格尔系数等指标,都是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用百分数表示,计算结构相对指标能够反映总体内部结构和现象的类型特征。结构相对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时间分配 教学进程 20分钟 各组(或部分)总量结构相对指标 =×100% 总体总量 结构相对指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结构相对指标能够反映事物的构成特征。比如恩格尔系 数可以反映居民的富裕程度;大学生身体素质达标率可以反映 在校生的综合身体状况。 2、结构相对指标能够反映事物构成的变动规律。将不同时 间上总体结构相对数的表现进行对比,能够反映事物构成的变 动特征和变化规律。 (二)比例相对指标 20分钟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指 标,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 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比例相对指标表示为比例式,所以 叫比例相对指标,表4-1中的“GDP结构”就是比例相对指标, 人口性别比例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

对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 总体中其他部分数值和结构相对指标一样,比例相对指标也能够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只是它们对比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三)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性质的事物在不同空间上的对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在不同主体上的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例如用各种质量指标在企业之间、车间或班组之间进行对比;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家规定的标准对比,与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或世界先进水平对比,借以找差距、挖潜力、定措施,为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比较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比较相对指标= 甲空间某类现象指标数值 乙空间同类现象指标数值比较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可以互换。比较相对指标可以用倍数(系数)表示,也可以用百分数表示。项目引入中分析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用到以下的指标:“苏南2009年的人均GDP是苏中1.77倍,是苏北的2.91倍”都是两个比较相对指标 (四)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用来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相对指标。比如用人均GDP反映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高低;用人口密度反映反映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用每百名同学拥有电脑台数反映电脑的普遍程度。这里用于对比的两个统计指标,属于性质不同的指标,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强度相对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 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强度相对指标带有平均的性质,但又不是平均指标,两者的区别将在下一个项目中给予说明。 2、强度相对指标表现为有名数,相对指标中唯一一个可以用有名数表示的就是强度相对指标。但是也有一些强度相对指标用无名数表示,比如人口死亡率、流通费用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就是用百分数表示。 3、有些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可以互换。这时强度相对指标有正指标和逆指标之分凡是强度相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所研究对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有正比例的,称为正指标,反之,凡是强度相对指标数值大小与所研究对 10分钟 20分钟

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反比例的,称为逆指标。比如反映医疗保障程度的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数就是一个正指标;而每名卫生人员服务人口数就是一个逆指标。 (五)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是把某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表现对比,用以反映现象变动程度的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的水平×100% 基期的水平动态相对指标就是发展速度指标,我们将在下一项目中重点介绍。 20分钟 使用的 参考资料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结构相对数、比较相对数、比例相对数,计算方法和各有什么特点? 2、强度相对数的计算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3、强度相对数与静态平均数的区别? 4、动态相对数的作用? 可结合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中已计算的平均数,在这个基础上计算平均差,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九周 第1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模块四 相对指标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10月25日 知识目标:(1)了解计划完成相对数的作用,特点和对计划完成的评价 (2)明确相对指标应用时应注意的原则 技能目标:(1)掌握计划相对数的种类并会计算各种相对指标计。 重点: 相对数种类与的计算方法 难点: 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教学进程 (六)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分钟 1、意义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是把一定时期内的实际完成数与相应的计划 完成数对比,以表明一定时期内某种计划的完成程度,一般用百分 数表示,又称计划完成百分比或计划完成百分数。其基本计算公式 为: 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0% 计划完成数 超额(或未完成)的绝对额=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数 2、特点 (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其分子和 分母的指标含义、计算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以及时间长度和 空间范围等方面必须完全一致或相适应。 (2)采用计划完成相对指标进行评价时,要区分计划指标的不 同性质,给出不同的结论。一般情况下,计划指标以最低限额规定 的,如产值、利润、销售额等,计划完成程度大于100%为超额完 成计划;计划指标以最高限额规定的,如产品成本、原材料消耗量、 商品流通费等,其计划完成程度小于100%为超额完成计划。 15分钟 3、应用 (1)短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 短期计划是指计划期较短的计划。企业通常按月、季、年进行 短期生产、销售、经营等方面的规划。如果计划指标数值是以绝对 数或平均数表示的,则采用前述基本公式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即 可。 例:某企业2010年计划生产甲产品2 000万件, 实际完成2 240 万件, 则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

实际完成数 2240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0% = ×100% =112% 计划完成数 2000 超额完成计划的绝对量=2240-2000=240(万件) 例4-6,某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达到8 000元/人, 某种产品计 划单位成本为100元,该企业实际劳动生产率达到9 400元/人, 该 产品实际单位成本为90元,分别评价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成 本计划完成的情况。 实际完成数 9400 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0%= ×100%=117.5% 计划完成数 8000 实际完成数 90 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0%= ×100%=90% 计划完成数 100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超额17.5%完成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 10%完成产品成本计划。 如果计划指标数值是以相对数表示的,即以前一期的实际数值 为基数,规定本期计划数值比基数提高或降低的百分比。此时计算 公式则变形为: 100%±实际提高(降低)百分比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0% 100%±计划提高(降低)百分比 10分钟 例4-7,某企业2011年计划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 比上年提高了12%。计划某产品成本降低8%,实际降低了6%,则 计算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数值,并判断 计划完成的好坏。 1+12% 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0%=101.82% 1+10% 1-6% 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0%=102.17% 1-8% 计算结果说明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完成了1.82%,而产品成本 计划未完成,相差2.17%。 (2)计划执行进度检查 15分钟 对于计划执行的进度检查可逐日、逐旬、逐月、逐季地进行, 用以保证计划执行的均衡性。其计算公式为: 累计完成数 计划执行进度= ×100% 本期计划数 公式中的分子数值指从计划规定起始日期到检查之日的实际完 成数累计,分母数值指全期计划数。 例4-8,某贸易公司计划全年商品销售额达到2500万,第一季 度实际每月销售额资料为:1月150万,2月200万,3月210万。 计算截至到处 第一季为止,全年度计划执行进度为: 150+200+21 全年销售计划执行进度= ×100%=22.4% 2500

10分钟 水平法下,计划期内只要有连续一年时间(无论是否在一个日历年 度,只要连续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实际完成数达到了计划期末 年规定的水平,就认为完成了任务。则剩余的时间就是提前期。 2)累计法。累计法就是把计划期内各年累计实际完成数与同期10分钟 计划规定的累计数对比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数的方法。它适用于检查 计划期内构成国民财产存量的经济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投 放、住宅建设等计划的完成情况。计算公式为: 计划期内各年累计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0% 计划规定的累计数 累计法下,将计划全部时间减去自计划执行之日起至累计完成 计划任务的时间。 (6)相对指标应用原则 1)正确的选择对比基数 相对指标是通过指标与指标的对比,来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10分钟 而基数是对比的基础和标准,基数选择不当就会使指标没有实际意 义。计算相对指标,基数的选择必须从统计研究目的出发,结合研 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加以确定。例如,要对比羽 绒服、水果、蔬菜等季节性强的商品的指标时,就要考虑淡季与淡 季相比,旺季与旺季相比,今年同期与去年同期相比,这样才合理, 才能充分发挥相对指标的作用。 2)要保持两个对比指标数值的可比性 由于相对指标是两个有关指标之比,因此,这两个指标的可比 性是计算相对指标的重要条件。所谓可比性就是对比的两个指标所 包含的内容、范围、时间和计算方法等必须一致。这样的对比才能 符合统计分析研究的要求,对比的结果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现象 的实质。如果两个对比的指标没有可比性,对比之后不仅不能反映 事物的真相,反而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西方国家的国民收入 指标和我国的国民收入指标过去就不能直接对比的,因为两者的经10分钟 济内容和计算方法不同,必须对指标数值进行调整后才能比较。可 见,指标的可比性是正确计算相对指标的前提。 3)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运用 由于相对指标把现象的绝对水平抽象化了,从而掩盖了现象间 4)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 分析长期计划(如五年、十年计划)的完成情况时,由于计划规定的任务有两种,有的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有的规定全期应完成的累计总数,因而有水平法和累计法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 1)水平法。水平法是指在下达长期计划时一般只规定计划期最末一年达到的水平,如产值计划、产量计划、工资计划等,检查此种计划的完成情况,通常采用水平法。其计算公式为: 长期计划最后一年实际达到的水平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0% 计划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

绝对量的差别。因此,在许多场合利用相对指标进行分析时,必须与计算相对指标所依据的绝对水平联系起来考察,才能使我们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如果只凭相对指标的大小来判断事物,就不能对客观现象有正确的认识。因为在大的相对数背后其绝对值可能很小,而小的相对数背后却有可能隐藏着较大的绝对值。例如,1950 年我国钢产量为62 万吨,比1949 年的15.8 万吨增长292%;而2004 年的钢产量为29.723 万吨,只比2003 年的24 119 万吨增长23.3%,从速度上看,后者远不如前者。但从绝对数来看,后者增长1%的绝对数是241.19 万吨,而前者增长1%的绝对数仅有0.158 万吨。所以,在统计分析中,相对指标必须和绝对值结合运用,才能对事物有较全面的正确认识。 4)各种相对指标要结合运用 为了全面认识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不仅要把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起来运用, 而且还要把多种相对指标结合起来运用。前面所讲6 个不同的相对指标, 在统计分析中各有其特点和作用, 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事物的本质。 在分析事物过程中, 利用多种相对指标的结合, 一定会使分析结果更准确、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有效避免了盲目性和片面性。 10分钟 使用的 参考资料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3、什么是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作用? 4、相对指标的种类与计算。 5、计算相对指标应注意原则。 结合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问卷中的结构相对数,让同学们计算,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对数指标的重要性,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十周 第1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一、平均指标 (一)平均指标的意义、作用和种类 (2)平均指标的概念 平均指标是社会经济统计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综合指标,又称平均数。广义的平均数有两种,即动态平均数和静态平均数。动态平均数用来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下的一般水平,将在动态数列一章介绍。本章只阐述静态平均数(下文简称平均指标或平均数)。 平均指标(静态平均数)用来反映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地点、时间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其数值表现为平均数。例如,某小组工人的平均工资,某班学生统计学科的平均成绩等都是平均指标。平均指标一般是具有单位名称的数,它的计算单位和标志值的计算单位是一致的。 平均指标的显著特点是,把同质总体内各单位在某一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了,是对各单位具体数值的平均,它不是某一单位的具体数值,而是代表总体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是总体各单位的代表值,需要说明的是,掩盖总体内部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差别,是平均数的局限性。 (2)平均指标的作用 平均指标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如下: 1)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从总体中各单位某一标志在数量上的变化是有差异的,变量值从小到大形成一定的分布。从多数现象变量值的分布情况来看,通常是接*均数的标志值较多,而远离平均数的标志值较少,整个变量数列形成了以平均数为中心的左右波动的态势。由此可见,平均数反映项目四 平均指标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11月1日 知识目标:(1)理解平均指标的含义、种类及作用; 技能目标:(1)掌握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重点: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加权算术平均数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10分钟 10分钟 教学进程

了总体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代表了总体各单位变量值的一般水平。 2)用于不同总体之间同类现象的比较 平均指标可以消除因总体大小不同而造成的数量上的差异,从而使大小不同的总体可以对比。例如,由于播种面积不同,不同地区的粮食总产量不便直接对比,如果计算平均亩产量,则可以比较不同地区粮食生产水平的高低。 3)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例如,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与职工平均工资之间有一定的依存关系,若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挑选几个偶然数据是很难说明问题的,这就需要在分组的基础上,计算各组的平均指标加以对比分析。 4)利用平均指标计算、推算其他有关指标。例如,利用平均指标计算平均差、标准差等标志变异指标;在抽样推断中,利用样本平均指标推断总体平均指标等。 (3)平均指标的种类 平均指标按其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为数值平均数与位置平均数,如图4-1所示: 算术平均数 数值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平均指标 中位数 位置平均数 众数 图4-1平均指标算法图 二、平均指标的种类与计算 (一)简单算术平均数 1、简单算术平均数 1)公式形式 如果掌握总体中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资料,可以将各标志值相加,再除以标志值的个数,得到该标志值的平均数。这种算法称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xx1x2xnx nn式中:Σ为求和符号, x代表算术平均数,x代表各单位的标志值,n代表总体单位数。 例4-12,某统计学习小组有6 名学生,其考试成绩分别为98,82,94,87,86,75分,则该组6 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 xx98829487867587(分) n62)适用条件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式中:x代表各组标志值,f代表各组次数,其他符号同前。 在单项数列的情况下: 例4-13,某车间10名工人工资资料及计算过程如下表4-5所示: 表4-5 某车间10名工人工资资料 工资总额/元 月工资/元 工人数/人 xf f x 2500 2 5000 2800 7 19600 3000 1 3000 10 27600 合计 则该车间工人的平均工资为: xf27600(元) x2760 f10 在组距数例的情况下: 例4-15,某班级学生身高资料及平均身高计算过程如下表4-7: 表4-7 某班级学生身高资料及平均身高的计算过程 身高/cm 组中值 学生数/人 人数比重/% 总身高/cm f f x xf f 155 6 15 930 160以下 165 10 25 1650 160—170 175 20 50 3500 170—180 185 4 10 740 180以上 40 100 6820 合计 该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为: xf6820 x170.5cm f40 (二)调和平均数 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仅受各单位标志值大小的影响,它适用于未经分组整理的统计资料以及整理后各组次数都相同的资料。 2.加权算术平均数 1)公式形式 如果掌握的是分组资料,则应将各组标志值与相应的次数相乘之后再求和,计算出总体标志总量,再用总体标志总量除以各组次数之和,得到平均指标。这种算法称为加权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xfx1f1x2f2xnfnx f1f2fnf

调和平均数是各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叫倒数平均数。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由于缺乏总体的单位数资料,而不能直接计算平均数,这时就可采用调和平均数计算。调和平均数也有简单调和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两种形式。 1、简单调和平均数 简单调和平均数是对各变量值的倒数求简单算术平均数,再求倒数而得的调和平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H=n111...x1x2xnn 1x式中:H—调和平均数。 例4.9 市场上某种蔬菜的价格早、中、晚的价格分别是每千克0.8元、0.5元、0.2元,若早、中、晚各买一千克,其平均单价是多少?若早、中、晚各买一元的蔬菜,其平均单价又是多少? 第一问用算术平均数计算: xx=0.80.50.2=0.5(元) n3第二问未知蔬菜的数量用调和平均数计算: Hn33==0.36(元) 11118.25x0.80.50.22、加权调和平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是对各变量值的倒数求加权算术平均数,再求倒数而得的调和平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Hm1+m2+...+mnm m1m2mnm...xx1x2xnm—权数,即各组的标志总量。 上例中,早中晚各买一元,支出金额相等,用简单调和平均数。但是如果早中晚购买蔬菜的支出金额不等时,就要用加权调和平均数了。 例4.10 接例4-9,如果早中晚购买该种蔬菜的支出额分别为10元、20元、30元,则当天购买该蔬菜的平均单价计算如下: H=m10203060=0.30(元) m102030202.5x0.80.50.2计算结果比例4-9的计算结果小了,这是因为早上价格高而支出少,晚上价格低支出多,总体价格水平受此影响而下降所致,不同时间上的支出额起到了权数的作用。 10分钟 25分钟

可见简单调和平均数也是加权调和平均数在各组权数相等时的 特例。 例4.11 例4-10中,如果已知早中晚购买量分别为12.5千克、 40千克、150千克的话,则当天购买该蔬菜的平均单价是多少? 蔬菜的数量已知,用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 xf0.812.50.5400.2150x==0.30(元) 15分钟 f12.540150 在同一资料中,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权数 和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权 数 具有以下的关系: mxf。将该公式带入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 公式得: mxfxfHx mxff xx所以,调和平均数也是总体标志总量除以总体单位总量的商,算 术平均数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调和平均数仅是算术平均数的一种变 形而已。那么它们各自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呢?由例4-10和例4-11 总结如下:当已知基本公式的分母(总体单位总量),未知分子(总 体标志总量)时,用算术平均数公式;当已知基本公式的分子,未知 分母时,用调和平均数公式。这一结论在对相对数和平均数求平均时, 也经常用到。 例4.12 某总公司下属10各分公司2011年一季度销售计划完成 程度汇总如表4-9。 表4-9 某总公司一季度销售计划完成程度汇总表 计划完 分公司 组中值(%) 实际销售额 计划销售额 x 成程度% 个数 (万元)m (万元)m/x 90-100 3 95 475 500 100-110 5 105 3150 3000 110-120 2 115 1725 1500 合计 10 - 5350 5000 求10个分公司平均的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销售额 基本公式:计划完成程度%= 计划销售额 本例中,已知基本公式的分子(实际销售额),未知分母(计划 销售额),所以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公式计算如下: m53505350H107% m475315017255000 当m1 = m2 =„= mn时,Hmnmn 1m11m1xxxx0.951.051.15

如果已知计划销售额,而未知实际销售额则应当用加权算术平均 数公式来计算了。其实,求10个分公司平均的计划完成程度也可以 理解为求公司总的计划完成程度,用10个分公司实际销售额总和除以10个分公司计划销售额总和即可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什么是平均指标?它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2、平均指标的种类与计算方法。 结合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中的问题,计算学生平均消费水平,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平均数的运用就在自己的身边,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使用的 参考资料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十周 第 2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项目四 平均指标 讲授与讨论 知识目标:(1)理解平均指标的含义及作用; (2)理解众数、中位数的含义及作用 技能目标:(1)掌握众数、中位数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11月3日 重点:位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加权众数和加权中位数的计算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教学进程 5.2.3众数 1)众数的意义 5分钟 众数是一种位置平均数,它是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用 M0表示。由于众数是最普遍的标志值,因此众数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 的一般水平。通常只在总体数据较多,而且又存在较明显集中趋势的数 列中才存在众数。否则,所得到的众数缺乏代表性,将失去意义。 众数的应用的范围很广,实践中可以通过了解如集市贸易中某种商 品大多数的成交价格,来掌握该商品销售价格的一般水平;可以通过了 解某地区大多数家庭的人口数来掌握该地区家庭人口规模的一般水平, 等等。 2)众数的确定方法 10分钟 (1)资料未分组或分组资料为单项数列 此时众数的确定方法较简单。可通过直接观察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找出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即为众数。如下表中,标志值2800出现的次 数最多(7次)所以工资额2800元为众数。

某车间10名工人工资资料 月工资/元 工人数/人 f 工资总额/元 x 2500 2800 3000 合计 xf 5000 19600 3000 27600 2 7 1 10 (2)分组资料为组距数列 根据组距数列计算众数,需采用插补法。一般步骤是:先在组距数列中确定众数所在的组,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众数。其计算公式为:(利用上限或下限任一公式即可计算众数) 下限公式:M0L1i 122i 12上限公式:M0U式中:M0为众数 L为众数所在组的下限 U为众数所在组的上限 1为众数所在组的次数与上一组次数之差 2为众数所在组的次数与下一组次数之差 i为组距好 例4-22,某地区职工家庭人均月收入资料如表4-12所示。 表4-12 某地区职工家庭人均月收入资料 人均月收入/元 1000以下 1000—2000 2000—3000 3000—4000 4000—5000 5000以上 合计 家庭数/户 280 640 1720 5000 2400 360 10400 从表4-12可看出,家庭户数最多的是5000户,对应的人均月收入为3000—4000元为众数所在组。利用公式确定众数的近似值为: 下限公式: M0300050001720(40003000) (50001720)(50002400) 20分钟 10分钟

上限公式: 50002400M04000(40003000) (50001720)(50002400) 2600 40001000 32802600 3557.82 3、众数的特点 5分钟 (1)众数是根据变量值出现次数的多少来确定的,其数值不受极端 变量值的影响 (2)根据组距数列计算众数的前提是该组距数列各组组距相等。因 为组距数列中各组次数的分配受组距大小的影响,只有等距分组才能保 证各组次数分配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从而相对准确地计算众数。 (3)可能出现多个众数或无众数的状态。当一个分配数列中有多个 众数时称多重众数,此时说明总体内存在不同性质的事物。当数列没有 明显的集中趋势而趋于均匀分布时,不存在众数。 5.2.4中位数 1)中位数的意义 中位数是将总体各单位的某一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5分钟 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中位数把全部标志值分成两个部分,两部分的标 志值个数相等。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当数列中出现极大标志值或 极小标志值时,中位数比数值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在缺乏计量手段时, 也可用中位数近似地代替算术平均数。例如,估计一群人的平均身高, 而无测量身高的仪器,则可对人群按身高排队,中间那个人的身高就是 平均身高的近似值。 2)中位数的确定方法 5分钟 中位数的确定需要遵循三个步骤:先根据资料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 到小的顺序将标志值排序,其次确定中位数所在的中间位置,最后根据 中间位置确定中位数。 (1)未分组资料 未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很简单,只需按上述步骤进行即可。一般中 间位置的确定公式为: n1 中间位置= 2如果计算出的中间位置为整数,则该位置上的标志值即为中位数; 如果为小数,则取该中间位置前一位和后一位上两个标志值的平均数作 为中位数。 例:某小组8个工人看管机器的台数如下:8,6,10,5,6,5,8,8。则 中位数确定过程如下: 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序:5,5,6,6,8,8,8,10 300032801000 328026003557.82(元)

n1814.5 22687(台) 则,中位数=2中间位置=(2)分组资料为单项数列 根据单项数列计算中位数,第一步,以计算累计次数代替排序。第二步,以f为中间位置。第三步,确定中位数,包含22f的最小累计次数所在组的变量值即为中位数。 例4-23,某校学生2010-2011年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有50人,其分布情况及计算如表4-13所示: 表4-13 某校学生奖学金分布情况资料 奖学金金额/元/人 300 500 800 1000 1500 合计 根据资料计算向下累计次数和向上制累计次数如表所示。计算中位数位置为50/2=25(人),即排队后的第25个同学为中位数位置,则可以看出包含25的最小向上累计次数38所在组(或包含25的最小向下累计次数32所在组)就是中位数所在组,其对应的标志值800元,即为中位数 (3)分组资料为组距数列 根据组距数列计算中位数,其步骤与单项数列相同,只有第三步,要利用下列两个公式估算中位数的值: 人数/人 6 12 20 8 4 50 人数累计/人 向上累计 6 18 38 46 50 --- 向下累计 50 44 32 12 4 --- f下限公式:MeL2Sme1fmei f上限公式:MeU式中:Me为中位数 2Sme1fmei L为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U为中位数所在组的上限 Sme1为中位数所在组上一组的向上累计次数 fme为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 10分钟 20分钟

i为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例4-26,某单位职工身高的分组资料见表4-14。 表4-14 某单位职工身高分组资料 人数累计/人 身高/厘米 职工人数/人 较小制累计 较大制累计 160以下 8 8 58 160-170 15 23 50 170-180 28 51 35 180以上 7 58 7 合计 58 根据资料计算较小制累计次数和较大制累计次数如表所示。计算中 位数位置为58/2=29(人),即排队后的第29位职工为中位数位置,则 可以看出包含29的最小向上累计次数51所在组(或包含29的最小向 下累计次数35所在组)就是中位数所在组。说明中位数在170-180厘 米之间。按下限公式可得中位数的近似数值: 2923 (180170) Me17028 617010 28 172.14 297(180170) 或:Me180 28 2218010 28 172.145分钟 3、中位数的特点 (1)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唯一的,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也 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 (2)求中位数时,先将数据有小到大顺序排列,若这组数据是奇 数个,则中间的数据是中位数;若这组数据是偶数个时,则中间的两个 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3)中位数的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 5分钟 5.2.5计算和运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Sme1为中位数所在组下一组的向下累计次数 (一)在同质总体中应用和计算平均指标 只有对于同质的总体,才能计算、应用平均指标。这是运用平均指标的基本前提,也是运用平均指标的一个基本原则。例如,在分析研究商品的平均价格时,应对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加以区别,因为二者具有不同的经济性质或经济用途。如果不加区别计算平均价格,是不可能真实地反映出这些商品价格的一般水平的。 (二)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总平均数有时受到总体单位构成的影响,使总平均数与组平均数变动方向不一致。 (三)用分配数列说明平均数 在使用平均指标对具体问题进行实际分析时,不能只看反映总体一般水平的平均数,要同时看分配数列的次数分配情况和最高及最低标志值。这是因为平均指标把总体各单位的差异给抽象化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及其分配情况,表4-16是某管理局所属企业计划完成情况资料。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什么是众数?它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2、什么是中位数,它朋哪些方面的作用? 3、众数与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4、计算和运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中的问题,计算学生平均消费水平,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平均数的运用就在自己的身边,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使用的 参考资料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十一周 第 1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项目四,平均指标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11月8日 知识目标:(1)理解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 (2)理解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技能目标:(1)掌握极差、平均差的计算方法: (2)会计算标准差、标准差系数。 重点: 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作用及各种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 难点: 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教学进程 6.1标志变异指标 6.1.1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 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的10分钟 指标,它反映总体变量的分布特征、变动范围或离散程度。 标志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是一对相互联系的对应指标,是从 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同质总体的数量特征。平均指标是将总体 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了,以反映这些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所以,平均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共性,反映总体变量 分布的集中趋势。标志变异指标则表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 差别大小程度和变异状况,说明总体变量分布的离中趋势。 5.1.2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1)标志变异指标是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尺度 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其代表性大小 取决于标志值之间的离散程度。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标志变 异指标越大,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大,平 均数指标的代表性越小;标志变异指标越小,说明总体各单位 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小,平均数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例4-25,假设有两个个学习小组,各有5 名学生,统计学 考试成绩如下: 甲组:60,70,80,90,100 乙组:76,78,80,82,84 两组的平均成绩都是80分,但学生成绩的差异程度不同,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甲组学生成绩差异较大,因此甲组学生的平 均成绩代表性较小,乙组较大。 (2)标志变异指标能够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

节奏性或稳定性 标志变异指标的这个作用,使之成为企业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和说明经济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例如,根据表4-17,甲乙两车间都已经完成了本月的计划产量,但计划执行的质量是不同的,甲车间全月比较均衡地完成了生产计划,各旬之间计划完成程度差异较小;乙车间则不然,各旬计划数量完成前松后紧,计划完成程度差异较大。说明甲车间计划执行的质量更高一些。 (3)标志变异指标的大小是科学地确定必要的抽样单位数目的重要因素。(详见任务七)(略:表太大,在教案上显示困难) 5.2标志变异指标的种类与计算 5.2.1全距 (1)全距 全距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称极差,用来表示标志值的变动范围。全距的计算公式如下: R = 最大标志值 - 最小标志值 全距计算简便,容易理解,在实际中,常用于检查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进行产品质量控制,使质量指标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由于计算全距只考虑最大值和最小值,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不能反映各标志值之间的离散程度,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下面甲、乙两个数列,其平均数都是51,全距都是90(100-10),但两个数列中的差异程度差别很大,因此,用全距不能真实反映出数列标志值的变动程度。 甲:10,20,30,40,45,50,55,70,90,100 乙:10,50,50,50,50,50,50,50,50,100 5.2.2平均差 (2)平均差 平均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也叫平均离差,以AD 表示。由于各个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离差有正负号,其和为零,因此,必须采用离差的绝对值来计算。 平均差的作用主要是综合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平均差越大,标志变异程度越大,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反之,平均差越小,标志变异程度越小,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 平均差的计算分三步骤进行:首先计算各标志值的平均数x,其次计算各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的绝对离差xx,最后对这些绝对离差计算算术平均数,即得到平均差AD。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不同,平均差有两种计算方法。 1)简单式平均差 对于未分组资料计算平均差,采用简单平均式,其计算公式如下: 10分钟 15分钟

ADxxn 例4-26,某企业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的日产量资料如下: 甲组:50,60,70,80,90 乙组:68,69,70,71,72 则甲组平均日产量为和平均差: x506070809070(件) xn5ADxxn20100102012(件) 5乙组平均日产量和平均差: xx686970717270(件) n5xxADn210121.2(件) 5通过上述计算可知:乙组平均数的代表性比甲组平均数的代表性要高。 2、加权式平均差 对于分组资料,应采用加权平均式来计算平均差,其计算公式为: ADxxff 例4-27,某班学生期中考试成绩及平均差计算资料如表4-18。(略) 则计算平均数和平均差为 xxff306076.5(分) 40f3187.95(分) 40ADxxf 5.2.3标准差 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又称均方差。标准差既能把变量所有数值的差异情况都包含进去,又避免了平均差采用绝对值人为地解决正负抵消的缺点,同时,标准差的计算应用了最小平方原理,使标准差成为反映标志变异的最理想的计算方法。 标准差的计算分四步骤进行:首先计算各标志值的算术平均 15分钟 15分钟

数x,其次计算各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xx)2,最后对这些离差平方计算算术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即得到标准差。 根据掌握资料的不同,标准差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1)简单式标准差 根据未分组资料计算标准差,应采用简单式计算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xx) 2n例4-28,承接例4-28,计算甲组平均日产量为和标准差为: xx506070809070(件) n5乙组平均日产量为和标准差为: xx686970717270(件) n5(xx)n2(2)2(1)2012225 101.4145(2)加权式标准差 如果掌握的是分组资料,则应采用加权式计算法计 算标准差, 其公式为: (xx)f2f 例4-29,承接例4-29,某班学生期中考试成绩及标 准差计算过程资料如表4-19。(略) xxff306076.5(分) 402(xx)ff4110102.7510.14(分) 405.2.4离散系数 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是反映标志变异的绝对指标。其中,平均差和标准差数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标志值的离散程度,还取决于数列平均水平的高低。因此,在比较两个计量单位不同,或计量单位相同而平均水平不同的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时,就不能直接用绝对量比较,需要剔除其自身水平和计量单位的 15分钟 5分钟

影响后才能进行比较。 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将标志变异指标除以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计算出标志变异系数,也称离散系数。离散系数有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两种。 1.平均差系数 平均差系数是平均差与相应的平均数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VADAD100% x式中:VAD表示平均差系数。 2.标准差系数 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相应的平均数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10分钟 15分钟 Vx100% 式中:V表示标准差系数。 例4-30 某地区成人组和幼儿组身高资料如下: 成人组:164,166,168,170,172 幼儿组:71,72,73,74,75 则成人组平均指标和标准差为: xx164166168170172168(厘米) n5(xx)n402.82852(4)2(2)2022425(厘米) 幼儿组平均指标和标准差为: x7172737475x73(厘米) n5(xx)n2(2)2(1)2012225(厘米) 101.4145标准差系数: 成人组:Vx1.68%100%2.828100% 168

幼儿组:V x1.94%100%1.414100% 73使用的 参考资料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它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2、标志变异指标的种类与计算方法。 可结合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中已计算的平均数,在这个基础上计算平均差,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十二周 第 1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项目五 动态分析指标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11月15日 知识目标:(1)理解动态数列的概念; (2)了解动态数列的种类; (3)理解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的含义; 技能目标:(1)掌握动态数列指标的计算和的编制原则。 重点: 动态数列的概念和动态数列指标的计算和编制原则 难点: 动态数列的种类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模块一 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编制 一、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编制 1、动态数列的概念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统计不仅要对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进行静态分析,而且还必须对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发展过程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动态分析。 动态数列是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序列,又称时间数列。 动态数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个是资料所属的时间,另一个是各时间上的统计指标数值,习惯上称之为动态数列的发展水平。编制动态数列是计算动态分析指标,考察现象发展方向和速度,预测现象发展趋势的基础。动态数列分析有助于了解过去的活动规律,评价当前,安排未来,所以它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分析方法。 动态数列按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三种。其中,绝对数动态数列是基本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则是绝对数时间序列派生而形成的序列。 2、动态数列的作用 时间序列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 根据时间序列所进行的动态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不可缺少的主要统计分析方法。其作用表现在: 1)可以了解某一指标数值所反映的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动态及历史状况, 通过计算各种动态指标数值, 能深入地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数量特征, 探索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可以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同类时间序列进行对比分析。 3)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未来趋势,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时间分配 15分钟 15分钟 教学进程

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统计预测提供依据。 3、动态数列的种类 动态数列按其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三种。 (1)绝对数动态数列 把一系列同类的总量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动态数列,称之为绝对数动态数列。按照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的不同性质,绝对数动态数列又可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两种。 1)时期数列 所谓时期数列是指由时期指标构成的数列,时期数列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第二,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第三,数列中各个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表5-3为某企业产值资料的时期数列。(略) 2)时点数列 所谓时点数列是指由时点指标构成的数列。时点数列具有以下特点:(1)数列指标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时点数列中的观察值只需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即可。(2)数列中各个指标值不具有可加性。时点数列的观察值除计算需要外,一般不进行加总,即使相加,其结果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3)数列中每个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表5-4为某企业一周每天商品库存量资料的时点数列(略) (2)相对数动态数列 把一系列同类的相对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动态数列,称之为相对数动态数列。它可以用来说明社会现象间相互联系的发展变化情况。在相对数动态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是不能相加的。 表5-5为我国第三产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相对数动态数列。(略) (3)平均数动态数列 把一系列同类的平均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动态数列,称之为平均数动态数列。它可以用来说明社会现象在不同时期的一般水平的发展变化情况。在平均数动态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也是不能相加的。表5-6就是一个平均数动态数列。(略) 4、动态数列编制原则 编制时间序列的目的是通过同一指标不同时间的数值对比反映社会现象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因此,保证序列中各个指标之间的可比性,就成为编制时间序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应注意下列四点。 1)时间长短应该前后一致 在时期序列中,由于各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一般要求时间序列指标值包含的时期前后一致,以利于对比。在时点序列中,各指标数值的大小同所属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即使各指标的间隔时间不相等也可以进行比较,但为了便于从动态上比较分析,准确地把握现象的发展规律,时点序列中各指标数值的时间间隔最好相等。 2)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20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时间序列中各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总体范围有密切的关系,在计算时总体范围应当一致。若各时期指标值的总体范围不一致,同样,它们彼此之间也缺乏可比性。所以,编制时间序列时,为了保证序列中各时期发展水平的可比性、连续性,当指标的总体范围前后不一时,应当将它调整一致。 3)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 指标的内容和含义不同,不能混合编制成一个时间序列。时间序列中的各期发展水平应当是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取值,这样才能进行比较分析。 4)计算方法应该统一 时间序列中指标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前后应当一致。例如,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从理论上讲,它们计算的结果应当相等。但是,由于资料来源不同,实际上三种结果往往存在差异,那么,在编制工业增加值时间序列时一定要考虑这个因素。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什么对动态数列?它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2、动态数列的种类。 3、.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 本节的理论问题较多,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动态数列的含义,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注意的问题,只要讲清楚就可以了。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使用的 参考资料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十二周 第 2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项目 动态分析指标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11月17日 知识目标:(1)理解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的含义; (2)理解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的区别; 技能目标:(1)会计算绝对数动态数列; (2)会计算相对数动态数列; (3)会计算平均数动态数列。 重点: 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计算 难点: 平均发展水平计算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教学进程 模块二、动态数列水平指标 一、发展水平 10分钟 发展水平, 又称发展量, 就是时间序列中的每一项具体的 指标数值, 它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状态下所达到的规 模或水平。通常用小写字母a表示。发展水平可以是绝对数水 平(如表),也可以是相对数(如表)或平均数水平(如表)。 1、发展水平按其在时间序列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 最 初水平、中间水平、最末水平。最初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第一 项水平,用a0表示。最末水平就是时间序列中最后一项水平, 用an表示。除了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以外的各项水平称为中间 水平,分别用字母a1,a2„an1表示。 发展水平按其在动态分析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报告 期水平和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是指所要分析研究的那个时期 的发展水平。基期水平是指作为比较的基础时期的发展水平, 通常选择报告期的前一期或某一固定期作为基期,相应的发展 水平为基期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也叫序时平均数, 是对时间序列中不同时间 单位上的发展水平求平均数, 也叫动态平均数。 (1)由绝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10分钟 1.时期数列 由于时期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所以, 由时 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方法, 就是把

aa1a2an ann 式中:a表示序时平均数,a表示各期发展水平,n表示时 期数列的项数。 例5-1,根据表5-2计算甲企业2001年—2005年的平均产 值为: a180205210208246 a209.8(万元)n5 2.时点数列 (1)时间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 10分钟 这种资料的特点是相邻两个时点的间隔都是1 日, 即具有 连续每日登记的时点资料。计算序时平均数也用简单算术平均 数的方法, 即将各时点的指标数值相加, 然后除以时点的个数 或日数。其计算公式为: aa1a2an ann 式中:a表示序时平均数,a表示各时点数值,n表示时点 数列的项数。 (2)时间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数列 10分钟 这种资料的特点是相邻两个时点的间隔日数不相等, 即没 有每日连续登记的时点资料, 只有现象发生变动时登记的时点 资料。计算序时平均数时, 须以两个时点的间隔日数为权数进 行加权平均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ata1t1a2t2antn a tt 式中:a表示序时平均数,a表示各时点数值,t表示相邻 时点间隔日数。 (3)时间间隔相等的非连续时点数列 10分钟 根据间隔相等的间断性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一般是 假定所研究现象在两个相邻时点之间的变动是均匀的, 这样可 以采用简单平均的方法, 把相邻两个时点指标数值相加后除以 2 , 求得两时点之间的序时平均数。然后, 再根据这些相邻时 点之间的序时平均数, 求得整个序列的序时平均数。其计算公 式为: 时期序列的各项指标数值相加,然后除以时期序列的项数。其计算公式为: 

式中:a表示序时平均数,a表示各时点数值,n表示时点 数列的项数。 (4)时间间隔不等的非连续时点数列 如果时点指标之间间隔不相等。计算其序时平均数的方法 为: 假定两个时点指标之间变动是均匀的, 用简单平均法求出15分钟 它们的平均数, 然后用各相邻时点之间的间隔时间(如天数、月 数、季数) 为权数, 对此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 a2a3an1ana1a2t1t2tn1 222a t1t2tn1 式中:a表示序时平均数,a表示各时点数值,t表示各时 点间隔时间。 三、根据相对数数动态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相对数动态数列一般是由两个互有联系的总量指标时间 序列相应项对比派生而来的。计算其序时平均数时, 不能根据15分钟 数列中的相对指标直接计算, 而是先分别计算该相对指标分 子、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然后加以对比, 求得相对数动态 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a c b 例5-6,长江机械厂2011年上半年工人人数比例情况表如 表5-10所示:(略) 计算该厂2011 年上半年工人人数占职工人数的平均比例。 工人人数比重是相对指标,其分子(工人人数)和分母(职 工人数)均是时间间隔相等的非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工人人数 的平均比重如下: 14001760 1440163414801575163822a 71 93471557.83 6 (人) aaa1a2a2a3aa1n1na2an1n22n22 a2n1n1

(人) a1557.83 c75.08% 2075b 四、根据平均数动态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 (1)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 静态平均数动态数列,如前所述,各项指标数值也是不能相 加的,其指标数值也是由两个总量指标数值对比计算得到的,10分钟 因此,其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与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发展水平 的计算是完全一致的。 例5-7,某地2001—2005年粮食单产情况如表5-11。(略) 计算该地2001—2005年粮食平均单产为: 110012001300140015006500 a1300 55 (吨) 122114108103100547 b109.4(公顷) 55 a1300 c11.88(吨/公顷) b109.4 (2)动态平均数动态数列 1)时间间隔相等的动态平均数动态数列 根据动态平均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如果数列中各个10分钟 发展水平的计算时期和时期的间隔相等,则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20002200200021502000210021002b2711245020756a1a2ana ann2)时间间隔不等的动态平均数动态数列 根据动态平均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如果数列中各个发展水平的计算时期和时期的间隔不等,则可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ata2t2antna11t at t

使用的 参考资料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什么是动态数列水平指标? 2、什么是平均发展水平? 3、平均发展水平的种类和计算。 结合大学生消费水平的调查,计算平均发展水平。这总分应多作习题了。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十三周 第 1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项目五 动态分析指标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11月22日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1)理解增长量、平均增长量的意义; (2)理解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的含义; (3)理解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的含义; 技能目标:(1)会计算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2)会计算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3)会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重点: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难点: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模块三、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一、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动态指标, 它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量。计算公式如下: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当报告期水平大于基期水平时, 增长量为正值, 表示现象水平的增加。当报告期水平小于基期水平时, 增长量为负值, 表示现象水平的下降。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 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两种。 (1)逐期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是以报告期的前一期为基期所计算的增长量, 它等于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 说明现象逐期增减的绝对数量。 逐期增长量: a1a0,a2a1,anan1 (2)累计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是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所计算的增长量, 它等于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 通常为最初水平) 相减的差额, 说明现象在较长时间内的总增长数量。 累计增长量: a1a0,a2a0,ana0 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存在着如下数量关系: 1.各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对应的累计增长量。即 时间分配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15分钟 35分钟 30分钟 20分钟 教学进程 (a1a0)(a2a1)......(anan1)ana0

2.相邻两个累计增长量之差, 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即 (aia0)(ai1a0)aiai1 此外, 在统计工作中, 还常常用本期发展水平减去上年同期发展水平, 计算年距增长量指标, 表明今年某一时期发展水平比上年同期发展水平的增减数量, 即: 年距增长量 = 报告期发展水平 -上年同期发展水平 (3)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是动态数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用来说明某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量。它用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项数求得,其计算公式累计增长量 为: 平均增长量 = 逐期增长量之和 = 逐期增长量的项数 逐期增长量的项数 (aiai1) nana0 n式中:表示平均增长量,n表示逐期增长量的项数,其他符号同前。 二、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发展速度 以相对数形式表现的动态分析指标,称为发展速度,它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的结果。发展速度用来说明报告期的水平是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若干倍。它的计算公式是: 报告期水平 发展速度 = 基期水平 (1)定基发展速度 在计算发展速度时,如果将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期水平)对比,则称为定基发展速度,它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aa1a2a3,,,,n a0a0a0a0(2)环比发展速度 如果用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对比计算发展速度,则称为环比发展速度.它反映现象在前后两期的发展变化,表示现象的短期变动。 环比发展速度:a1a2a3a,,,,n a0a1a2an1

在同一时间数列资料下计算的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存在着以下的关系: 1.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aaa1a2a3nn a0a1a2an1a02.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anan1ana0an a0a0a0an1an1在统计工作中,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常常通过计算年距发展速度指标来观察今年某一时期发展水平与上年同期发展水平的对比情况。年距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报告期水平 年距发展速度 = 上年同期水平 2、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是反映现象增长的相对程度的动态比较指标。它的计算可以用报告期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求得, 也可用发展速度减1 求得。计算结果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增长量 增长速度= 基期水平 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 基期水平 = 发展速度-1(100%) 增长速度有正负之分,当发展速度大于1 时, 增长速度为正值, 表明现象的增长程度, 说明现象的发展方向是上升的;当发展速度小于1 时, 增长速度为负值, 表明现象的降低程度, 说明现象的发展方向是下降的。 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相对应, 由于计算时采用的基期不同, 增长速度也分为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两种。 (1)定基增长速度 定基增长速度是累计增长量与固定基期水平之比, 或是定基发展速度减1, 表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增长的相对程度。 累计增长量 增长速度= 固定基期水平 报告期水平-固定基期水平 = 固定基期水平 = 定基发展速度-1(100%) (1)环比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是逐期增长量与前一期发展水平之比, 或是

环比发展速度减1 , 表明现象逐期增长的相对程度。 逐期增长量 增长速度= 前期水平 报告期水平-前期水平 = 前期水平 = 环比发展速度-1(100%) 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这两个指标之间没有直接的换算关系。如果进行换算, 先要将环比增长速度通过加1,转化为环比发展速度后, 再连乘,得到定基发展速度, 然后再减去1, 才能求得定基增长速度。同理,相邻两个定基增长速度也要先加1转化为定基发展速度后,再相除,得到环比发展速度,然后再减去1,从而得到环比增长速度。 (3)增长1%的绝对值 由于速度指标都是相对数, 它会掩盖现象的绝对水平。因此, 在经济分析中必须把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结合应用, 才能全面说明问题。增长1% 的绝对值指标就是把速度指标和发展水平结合运用的一个动态分析指标。增长1%的绝对值, 是指在环比增长速度中, 报告期水平比前期水平每增长1%所增加的绝对数量, 它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 即前一期水平的1%。其计算公式为: 逐期增长量 增长1%的绝对值= 环比增长速度×100 报告前期水平 = 100 例5-14,有甲乙两个工厂,其利润资料如表5-18所示:(略) 三、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 (一)平均发展速度 1、平均发展速度的意义与作用 平均发展速度是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它是动态数列中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即总速度的平均数。 平均发展速度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平均发展速度是进行经济预测的重要方法,是编制中、长期计划的重要依据;其次,平均发展速度可以比较分析国民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一般发展情况;最后,还可以在不同国民经济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对比分析平均发展速度指标,从而找出差距、加速经济发展。 2、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 平均发展速度是总速度的平均数,而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

速度, 不等于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而是等于各年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因此,在计算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时, 不能采用算术平均数的方法, 只能根据需要采用几何平均法和方程法计算。 1)几何法 几何法又称水平法,是通过对各期环比发展速度计算几何平均数的方法来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指标。其具体公式如下: xnx1x2x3xnnx 式中:x表示平均发展速度, xi表示各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n 表示环比发展速度的项数,为连乘符号。 因为动态数列中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故,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还可表示为: xnaaa1a2a3nnn a0a1a2an1a0以上两个算式,可根据提供的具体资料选择应用。如果已知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前一个公式,如果仅仅已知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则采用后一个公式。 (二)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又称增长率,是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序时平均数。其与平均发展速度统称平均速度指标。平均增长速度比平均发展速度更能明显地说明现象的发展变化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 (或100%) 当平均发展速度大于1 时, 平均增长速度为正值, 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平均增长的变化程度, 称为平均递增速度;反之, 指标为负值,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平均下降的变化程度, 称为平均递减速度。 例5-17,承接例5-15,计算1990—1995年我国原煤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表略) 平均增长速度=104.73%-100%=4.73% 参考案例5—2 “十二五”计划可以完成吗 Mr Li是KFAC公司的销售经理,负责公司主营G产品的销售工作。“十一五”期间,销售部已经出色完成了企业的销售计划,具体的销售资料如表5-19。2011年,销售部又完成2100万元的销售额,请问,若以2011年为基期,如果按照“十一五”期间的销售发展速度,“十二五”期间销售部能否完成总额16亿元的销售任务?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发展速度指标?什么是增长速度? 2、什么是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 3、平均发展和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4.、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的计算 5、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计算 有点着急了,课堂上学生练习的题作的有点少了,还是应少讲多练。 使用的 参考资料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十四周 第 1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项目六 指数分析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11月29日 知识目标:(1)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2)重点掌握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技能目标:(1)熟练运用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重点: 掌握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难点: 掌握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模块一 统计指数的意义和种类 一、统计指数概念 统计指数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与发展的。指数是从物价的变动中产生的,由反映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指数发展成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的指数,由反映物价变动的指数发展成反映经济领域各个方面变动的指数,由反映现象动态变动的指数发展成反映现象静态变动的指数。当前,指数被广泛地用来进行社会经济现象变动的因素分析。 统计指数简称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指数是指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对比的相对数,如前面讲过的计划完成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动态相对数等都属于广义指数的范畴。狭义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是指用来说明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如综合反映所有商品销售价格变动的相对数,就属于狭义指数的范畴。狭义指数是本章研究的重点。 二、统计指数的作用 1、反映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现象变动的方向和程度,可以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个方面来说明。变动的方向从相对数上说,是大于100%还是小于100%;从绝对数上说是正数还是负数。变动的程度从相对数上说,大于100%大于多少,小于100%小于多少;从绝对数上说,正数增加多少,负数减少多少。指数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说明现象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2、分析复杂现象总体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直接或者间接的与其他事物联系着。因此,现象的变动总是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影响因素是以积的形式对现象进行影响的。如商品销售额受销售量和销售价格两个因素的影响,且销售额等于销售时间分配 10分钟 10分钟 教学进程

量与销售价格之积。指数可对现象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就是对这种现象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即利用指数分析商品销售额的变动中受商品销售量变动和商品销售价格变动的影响 3、研究现象的长期发展变化趋势 由于指数可以反映全部现象动态变动的程度,所以,将全部现象不同时间的指标值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按时间先后排列成指数数列,借助指数数列就可对全部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预测未来。 三、统计指数的种类 1、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指数按说明对象的范围不同分,有个体指数数和总指数。 个体指数是说明个别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常用的有: 个体产品产量指数 kq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q1 q0个体成本指数 kzz1 z0个体销售额指数kpqp1q1 p0q0kq表示销售量个体指数;q1表示报告期销售量;q0表示基期销售量 kp表示个体价格指数;p1表示报告期价格;p0表示基期价格。 总指数是综合说明所有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如反映全部商品价格变动的相对数,称为价格总指数。总指数具有两个性质:一是综合性,即总指数反映了全部现象综合变动的结果;二是平均性,即总指数反映的是全部现象相对变动的一般水平。 另外,当现象复杂,分类层次较多时,还有处于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中间的一类指数组(类)指数。组(类)指数是介于个体指数与总指数之间的指数,实际上它是一定总体范围的总指数,如反映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的指数。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指数按说明对象的特征不同分,有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是指反映数量指标变动的相对数,如反映商品销售量变动的指数、反映工业产品产量变动的指数等。 质量指标指数是指反映质量指标变动的相对数,如反映价格变动的指数、反映单位产品成本变动的指数等。

3、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按其采用的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定基指数指各个时期都采用同一固定时期为基期计算的指数,定基指数反映现象总体的长期变化及动态发展过程。 环比指数是依次以前一时期为基斯计算的指数,环比指数反映现象总体逐期变化的情况。 模块二 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综合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基本形式,它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即当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标固定下来,只反映其中一个因素指标的变化,这样的总指数就是综合指数。 一、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1、先综合后对比。即先解决总体中个别现象由于计量单位等不同,其数据不侧直接相加对比的问题。为此引用一个媒介因素,使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现象过渡到能够直接相加的总量指标。然后再进行对比而求得的总指数。即先解决不能相加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对比。 2、选定指数化指标和同度量因素。指数化指标是指在编制综合指数时,所要测定与分析的因素。例如,商品销售量是所要测定与分析的因素,则商品销售量就是指数化指标。同度量因素是指在编制综合指数时,把不能直接相加的因素转化为能够直接相加的量的媒介因素。例如,计算商品销售量总指数时,利用销售量×价格=商品销售额的关系,价格把不同商品的销售量转化为销售额,各种商品的销售额是能够直接相加和对比的。价格就是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同度量(媒介)作用和权数作用。 3、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某一时期。编制综合指数的目的是测定指数化指标的变动,因此在对比的过程中应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才能达到反映指数化指标变动的目的。例如,若要测定两个时期多种商品销售总额中的销售量的影响,需要把两个时期各种商品的价格固定在同一时期。 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在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一般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在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一般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综合指数有两种,即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两种综合指数在计算形式和基本道理是一致的。 二、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是说明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指数。如商品销售量指数、产品产量指数、农副产品收购量指数等。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这一原则有二层含义:一是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应以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二是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这一原则保证了相对分析和绝对分析一致的平衡关系。计算公式如下: 10分钟 20分钟

kq 00 kq —— 数量指标总指数 q1p0——按报告期销售量和基期价格计算的销售额。 q0p0——基期的销售额 下面以商品销售量指数的编制为例来说明数量指标综合指 数的编制方法。 例6-1,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资料见表6-1 (略),要求(1)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个体指数,(2)计算三种 商品销售量的总指数。 解:(1)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个体指数。 计算销售量个体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q1 kq= q0 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个体指数分别如下: 甲商品:kq甲=110=110﹪ 100 乙商品:kq乙=114=95﹪ 120 丙商品:kq丙=180=120﹪ 150 (2)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的总指数 q1p011081144180103136===112 Kqq0p010081204150102780 .81﹪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商品的销售量,甲商品增长了10%, 乙商品减少了5%,丙商品增长了20%。综合分析三种商品总的 销售量增长了12.81%,即平均增长了12.81%. 从例6-1可以看出,用综合指数形式编制总指数有一个优 点,它不仅可以综合地表明复杂总体变动的相对程度,而且由 于用来对比的两个综合总量有着明确的经济内容,因而有利于 从绝对数上分析指数指标变动所带来的绝对效果。若把上式的 分子、分母结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分子(q1p0)是报告期商 品销售量按基期商品价格计算的假定商品销售额,分母20分钟 qpqp10

(qp1000)是基期的商品实际销售额,分子与分母之差,即:=3136―2780=356元,说明按基期商品价格qp―qp00计算,由于报告期商品销售量的增长而增加销售额356元。 三、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是说明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指数。如商品销售价格指数、工业产品成本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等。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这一原则有二层含义:一是编制质量指标指数应以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二是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这一原则保证了相对分析和绝对分析一致的平衡关系。计算公式如下: kppqpq1101 kp —— 质量指标总指数 pq11——报告期的销售额 pq——按基期价格和报告期销售量计算的销售额 01下面以商品价格指数的编制为例来说明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例6-2,仍以表6-1,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资料为例,要求(1)计算三种商品销售价格个体指数,(2)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 解:(1)计算三种商品价格个体指数。 计算价格个体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kpp1 p0 三种商品的个体价格指数分别如下: 9=112.5﹪ 85乙商品:kp乙==125﹪ 49丙商品:kp丙==90﹪ 10甲商品:kp甲= (2)三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计算如下:

Kppqpq1101=9110511491803180==101.4﹪ 81104114101803136上述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商品的价格,甲商品增长了12.5%;乙商品增长了25%;丙商品减少了10%。综合分析三种商品的价格增长了1.4%,即平均增长了1.4%. 用综合指数公式计算价格总指数,不仅表明了价格的综合变动,而且还可以从绝对数上分析由于价格的变动所带来的对销售额的响。若把上式的分子、分母结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分子(pq11)是报告期的商品实际销售额,分母(pq01)是基期商品销售价格按报告期商品销售量计算的假定商品销售额,分子与分母之差,即pq11―pq01=3180―3136=44元,说明报告期销售的三种商品,由于销售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商品销售额是44元。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什么是指数,指数的作用与种类。 2、编制质量指数综合指数的原则。 3.、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则。 4、综合指数的编制与计算。 课后小结是指授课结束后教师对本次授课的体会,包括自身和学生的状态,存在问题及今后注意事项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使用的 参考资料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十四周 第2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项目六 指数分析 讲授与讨论 知识目标:(1)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种类和作用 (2)重点掌握平均指数的编制原理 技能目标:(1)熟练运用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重点: 平均指数编制方法 难点: 平均指数的实际运用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模块三 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在统计工作中,利用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总指数,会受到掌握的资料是否全面等条件的限制。因此,编制总指数时,还采用平均指数的计算形式,在一定的权数下,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指数形式,平均指数在统计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一、平均指数的概念 平均指数也称平均数指数,它是总指数计算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是通过对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而编制的总指数。 平均指数的计算分两步进行,首先是从个体指数出发,计算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的个体指数,然后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编制总指数。 平均指数基本式有两种:一种是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另一种是加权调和平均指数。通常所说的平均指数都是指加权平均指数。 二、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1、讲授:在计算数量指标指数时(比如商品销售量指数)如果各种商品的基期和报告期的销售量资料难以取得,而只有各种商品销售量的个体指数和基期销售额资料时,就用基期各种商品的销售额作为权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算计总指数。 设:kq为各种商品销售量的个体指数,则 kq时间分配 10分钟 20分钟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12月1日 教学进程 q1 q1kqq0 将q0其代入商品销售量的综合指数公式则可推导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 kqpqpq0010kpqpqq0000 即 kqkpqpqq0000 下面举例说明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例 6.3 现仍以表6—1资料为例,用加权算术平均数法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 表6—2 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资料表 销售量 商 品 名 称 计 量 单 位 基期 基期销 售额 报告期 (万元) 基期销售个体销售 额 量指数 ×个体指数 q0 180 200 550 -- q1 220 180 650 -- p0q0 45 160 110 315 kqq1kqp0q0 q054.9 144 (万元) 甲 台 乙 件 丙 吨 合-- 计 1.22 0.9 1.18 -- 129.8 328.7 将表中资料代入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公式得: kqkpqpqq0000328.7100%104.35% 315kqp0q0p0q0328.731513.7(万元) 20 分钟 20 分钟 这表明三种商品销售量报告期比基期平均增长4.35%,由于销售量增加而增的销售额为13.7万元。 2、操作训练: 三、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1、讲授:在计算质量指标指数时(如商品价格指数)如果直接采用质量指标综合指数计算,必须掌握不同时期各种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资料,才能计算出p1q1q和p0q1的值。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只有各种商品价格的个体指数资料和报告期商品销售额的资料,就用报告期各种商品的销售额作为权数,采用加权调合平均法计算总指数。 设:kp为个体价格指数,则 kpp1 p01 将其代入质量kpp0指标的综合指数公式则可推导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公式: kppqpq1101pq1kpq11p 即kp11pq1kpq11p 11

销售额价格(万元) 报告期销售 (万元) 个体价格 额除以个体 商 计 指数 报告指数(万元) 品 量 基期 报告期 期 名 单 1p称 位 p1q1 p0 p1 p1q1 kp1 kpp0 甲 台 0.25 0.45 99 1.80 55 乙 件 0.80 0.80 144 1.00 144 丙 吨 0.20 0.16 104 0.80 130 合-- -- -- 347 -- 329 计 将表中资料代入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公式得: p1q1347 kp100%105.47% 1329 p1q1kp 1 p1q1p1q134732918(万元) kp 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商品销售价格指数报告期比基期上涨了5.4%,由 于价格上涨而增加的销售额为18万元。 20分2、操作训练: 钟 算术平均数指数、调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与应用。 3、综合训练: 10分 质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质数的计算与应用。 钟 下面举例说明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例 6.4 现仍以表6—1资料为例,用加权调和平均法计算三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 表6-1 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资料表 使用的 参考资料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作业及 思考题 1、什么是平均指数,指数的作用与种类。 2、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3.、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4、什么是指数体系?指数体系有什么作用?? 课后小结是指授课结束后教师对本次授课的体会,包括自身和学生的状态,存在问题及今后注意事项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课后小结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教 案

第十五周 第1次课 授课题目 授课方式 教学目的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项目六 指数分析 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授课时间 12月6日 知识目标:(1)理解指数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2)能利用指数体系进行两因素分析 技能目标:(1)会用因素分析法,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重点: 能利用指数体系进行两因素分析 难点: 会用因素分析法,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方法: 讲授与讨论、演练 :多媒体技术 教学内容 模块四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一、指数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统计指数体系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广义上的指数体系”指若干内容上相互关联的指数所构成的整体。例如: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等构成了“市场物价指数体系”。“狭义的指数体系”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经济上有联系、数量上存在对等关系的指数所构成的整体。最为常见的指数体系是一个总量指数等于两个因素指数的乘积。 例如: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销售量指数 粮食总产量指数=单位面积产量指数×播种面积指数 指数体系的分析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进行“因素分析”;二是进行“指数推算”。 (一)、进行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即分析现象的总变动中个有关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各构成因素的变化对复杂经济现象变化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及其绝对值。如下图6—1 时间分配 20分钟 30分钟 教学进程

商品销售额 = 商品销售量 × 商品价格 总成本 = 总产量 × 单位成本 对象指标 因素指标 因素指标 数量指标 质量指标 图6—1 各因素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 (二)、进行指数间的推算 根据指数体系中各指数间的相互关系,当已掌握指数体系中若干个指数,对剩下的其中某个未知指数,就可以运用指数体系的关系进行运算。 二、指数体系双因素变动分析及应用 因素分析是依据指数体系的理论,分析多因素影响的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的方法。 进行因素分析一般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分析目的,按照研究的目的,正确选择影响因素。 例如:产品产量变动=劳动力人数变动×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产品产量变动=设备投入量变动×设备生产率的变动 第二步,对分析对象进行因素分解,形成指标体系。 第三步,确定指标性质,合理安排因素指标的排列顺序,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 第四步,建立指数体系。 例6.5 根据表6-4的资料,通过指数体系分析单位产品出厂价格的变动对总产值变动的影响,产品产量的变动对总产值变动的影响。 表6-4 某地区几种产品出厂价值与产量 产品 出厂价格(元) 基期 报告期 产量 基期 报告期q1 100 62 240 -- 900 1612 1440 3952 800 1000 640 2440 1000 1240 960 3200 按不同价格计算的产值(元) 30 分钟 p1q1 p0q0 p0q1 p0 甲 乙 丙 合计 10 20 4 -- p1 9 26 6 -- q0 80 50 160 --

p1q13952==161.97% kpq p0q02440 报告期比基期增加的产值: p1q1p0q0395224401512(元) 2、分析单位产品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总产值变动的影响 p1q13952kp123.5% p0q13200 因产品价格变动而增加的产值: p1q1p0q139523200752(元) 3、分析产品产量变动对工业总产值变动的影响 p0q13200 kq=131.15% p0q02440 p0q1p0q032002440760(元) 161.79%=123.5%×131.15%、 1512=752﹢760 通过计算可知,该地区报告期产值比基期增长了61.97%,是由于价格 增长23.5%,产量增加31.15%二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产值增加1512元, 是因为单位产品出厂价格增长使工业总产值增加了752元;产品产量变动 使工业总产值变动的影响增加了760元。 以上分析方法可以推广到多个因素指数的分析。 三、综合实训: 20分因素分析的计算与应用 钟 解: 1、求三种产品产值总指数 使用的 参考资料 教材: 《统计学基础》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书: 《基础统计与应用》陈宏威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04。 高职高专“十二五”经济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统计学基础》(资源库)赵海荣 李青阳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8 1、什么是平均指数,指数的作用与种类。 2、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3.、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编制方法。 4、编制价格指数时,如何选择代表性规格品? 5、怎样利用指数体系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作业及 思考题

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是指授课结束后教师对本次授课的体会,包括自身和学生的状态,存在问题及今后注意事项 教研室主任要在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审核、签字 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 主任意见 在授课结束后将教案交到教研室存档 任课教师签字:陈宏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