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怎样上好作文课

2020-12-02 来源:年旅网


怎样上好作文课

一、要帮助学生克服写作畏难心理

谈到作文教学,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谈及兴趣之前,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状:许多学生不但不喜欢写作文,甚至对于写作文有恐惧心理。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学生觉得无物可写,另一方面是部分学生认为写作必定承担着写好的义务,以至于不敢动笔。这些认识都是不充分的。

一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作文“怕得要死,恨得要命”,总是拖拉不交作文,勉强写出三二百字就拿来交差。他说“我不会写第一句”,也不明白怎样“构思”和“布局”。他像是把作文当成立生死状了,以为必要有高不可攀的能力和决心。事实上,怕写,比‘写不好’更糟糕,克服恐惧心理,先把想到的一切写在纸上,然后就没事了。在老师的指导下,这名学生把自己的“胡思乱想”全写到纸上,再整理和删减,最后成了一篇不错的文章。

由此可见,当学生克服畏难心理,解放了自己,作文也就慢慢“顺”了。

二、鼓励学生抒真情、说真话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想法,抒发真实情感,进行“真”写作。

在考场作文中,总是能见到许多学生在文章首段引用排比句式。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去思考:在作文的首段大量使用排比句式是否得当?一篇文章,不知什么兴起,文章开头,劈头盖脸一组排比句式,更像是模板化的考场作文,而非学生的真情实感。

这启示青年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告诫学生切忌说大话,说空话,避免因为追求形式,而花里胡哨。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抒真情、说真话、质朴为文。虽然青少年中任何风气的形成都会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具体在文风问题上,语文教师自身的认识,往往特别重要。

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

在写作教学中,不少老师发现学生往往对写小说很感兴趣,而对写生活见闻缺乏表达欲。我们常教导学生写作素材要适当创新,而部分学生则会抱怨自己的生活两点一线,无东西可写。

就这一问题观点如下:

学生有属于学生的生活,如果能够学会观察和思考,也会发现生活其实很丰富。不是学生缺乏生活,而是忽视了生活,或者是误解了“生活”。

诚然如此,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行万里路,我们亦可通过学习、读万卷书去体验和经历,通过思考和观察去研究和深化。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没有周游列国,但他的智慧超越了同时代那些东奔西走的人,而像诸葛亮那样的人,每个时代都有很多;康德更不可思议,他一生没离开过科尼斯堡。每个人都应当珍视自己的生活价值,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习发现和创造。之所以觉得笔下无物,可能在于我们对当下的生活认识不足。学生不能忽略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也许还在于知道如何去建设自己的生活。

四、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有方向地读,有积累地写。中学阶段学生“读写结合”的经验,可能更多地发生于个人的阅读积累。写作较好的同学,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有阅读习惯,有一定的语言积累。

作为教师,我们应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重视学生的阅读质量。另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将课文的主题思想、文本内容等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可模仿、可借鉴。

五、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摆脱作文教学困境,关键在于提升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才能做到“不怕写”。人的思想是天马行空、没有边界的,当学生的思想能够自由驰骋,就能创造出个人的见解和表达的愿望。

就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建议如下:

(1)要丰富视野,拓展思维路径。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可根据文本内容适当延申,拓宽学生视野。

(2)鼓励不拘一格的见解。写作教学不只在写作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应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3)积累闻所未闻的经验。思维品质的培养不仅在课堂,也在日常生活。作为教师,

我们要多鼓励学生去现实世界多体验、多经历,丰富自己的见闻。

要真正实施这三条建议,一方面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阅读文本拓展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在日常鼓励学生多阅读,多观察,多经历。

六、保证合理的作文练习量

就中学作文的练习量问题,应当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6次”,在此基础上,可安排一些“小作文”,主要考虑通过多写多练,以达到“不怕写”的目的。

具体到初中的语文写作教学,一学期也应该有适量、合理的作文练习量,练习可分为课堂限时训练和课下写作训练,也可根据作文字数分为正规大作文和小作文。谈到小作文,吴非老师提到,小作文的形式可以活泼点,文学的种子要种一点,可以写小说,写散文,写写诗歌,让学生疯一疯。

保证合理的大作文训练量,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练习考场作文,而小作文的适当安排,则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敢写、想写。

七、作文批改形式要重效果、多样化

作文是不是全要批改?是否有多样化的作文批改形式?

第一,评语要重视有效,讲质量。让学生从评语中获得启发;写得中肯,一两句话能铭记一生。(举例:曾给学生下“你的作文题目让我落泪”的评语,学生毕业多年记忆犹新。)其次,作文评价要客观,坚持不提过高要求。不要总是给学生打低分,造成恐惧或

倦怠。第三,小作文的批改,应当有新的方法。提出小作文的批改:不设范式,增广见闻;多做少批,加强交流;比较判断,自行修改;体会感悟,熟能生巧。第四,要降低批改量,提升批改讲评效果。小作文可采取学生小组互评的方式。学生从写作者变身为评价者,在相互评判的过程中也相互学习。

例如,日常小作文写够五篇后,每小组推选一篇最美佳作,这样一个小组,每个人都要把这20篇文章看一遍,并且精心评判优劣。在互评的过程中,学生也渐渐培养了读者意识。

实践证明“想当然”“拿眼瞅”是无法拿到主观题的高分的,思路正,想得全,动手写才是硬道理,而引导学生自主评分或小组互评,恰恰是提高学生得分能力的最佳途径。

八、写作教学可以采取“只想不写”的形式

部分作文题目,可以用来做审题训练。

有一些作文题目本身具有创新型,可以作为训练学生思维的素材。例如,“你好,陌生人”,教师可以引导:我们从小被父母教育要小心陌生人,但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看待日常生活中的陌生人呢?另一方面,作文题目也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这种方式尤其适合初三、高三的学生使用。在这一阶段,学生们的课业压力较大,选取合适的作文题目进行审题训练,显得更加高效。

九、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作文教学对于教师本身的语文素养有较高的要求。

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培养和发展以下能力:(1)独立拟题的能力。教师应该要有一些自己原创的作文题,而非全靠教材提供。独立拟题能力体现教师的业务修养。(2)正确解读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教师应该结合学情,更新、深化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内容,不断审视、改进自身的教学。(3)写作能力。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就一些较难的题目开展下水写作,一方面能够切身体会到试题的难点,另一方面也能给学生一个示范作用。

十、作文分享要考虑学生的意愿

我们往往认为学生乐于展示自己的优秀习作,却鲜少去思考作为教师,我们是否有绝对的权利去分享学生的作文。

写作不同于一般作业,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心灵活动。教师阅读学生的作文,能了解到学生的生活状态、喜怒哀乐、所思所感。教师阅读作文,就像在和一个个孩子展开对话。这种对话有时是带有私密性的。

公开性强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应当作正面引导,尽可能不要读选材涉及个人心灵而又不太成功的作文,不要让那些学生难堪,要保护学生的自尊,以发展他们的自信。

作文教师,我们可以在作文课上问学生,“我可以读一读你的作文吗?”“你愿意读一读自己的作文吗?”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尊重,学生写作的内容反而比以前自由开放,因为他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他的权利会得到尊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