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健康行为、健康促进、健康管理
(一)行为与健康
综合运用:根据特定健康行为理论设计健康干预的方案。P67
领会:
1. 健康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
1) 可降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死亡率
2) 能起到延缓死亡时间的作用,因此可以提高个人寿命和人口的平均寿命。
3) 可以推迟慢性疾病所致的并发症的出现。
4) 成功的行为矫正可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发生,从而缩减大量用于健康和行为方面的费用。
2. 健康呼吁理论、健康信念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原型/意愿理论、社会整合理论、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预防采纳的过程模型等健康行为相关理论的各自视角和观点。
5) 健康呼吁理论,认为如果人们获得了正确的信息,他们将会改变他们的健康习惯。因此,健康教育是让人们从事健康行为的有效途径。
6) 健康信念理论,人们是否进行预防疾病的行为,直接取决于他们听作的两个判断:
一个是评估自己对特定健康问题所感受到的威胁;另一个则是对采取预防行动的好处和障碍进行衡量。
7) 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试图把态度和行为联系起来,认为关于某种特定行为的态度、关于行为的主观标准以及行为控制感三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行为意图,并且促成了行为改变。(P67)
8) 原型/意愿理论,原型/意愿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对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来说,健康行为往往是对社会情境所作的反应。该理论引入了两个新的结构来解释个体的健康行为:行为意图和社会原型。
9) 社会整合理论,突出了家庭在鼓励健康行为和反对高危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婚姻和做父母是目的在于将个体综合进社会并且提供意义感、目标以及社会义务的社会关系。
10) 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认为,有目的行为改变要历经5个不同阶段:无意图期→意图期→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每一阶段个体的心理社会特征各不相同,有效的干预策略要与每一阶段人们的重要特征相匹配,以帮助他们进展到下一阶段。
11) 预防采纳的过程模型,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在健康增进的阶段间取得进展。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们采纳预防性健康行为的过程中,会经历七个不连续的阶段:忽视→乐观偏向→卷入→无改变→想要改变→践行→维持。
识记:
1. 健康行为
人们为了增强或保持健康状态所采取的行为。
2. 健康习惯
健康习惯是与健康行为有关的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已经根深蒂固,并且常常下意识地自动表现出来。
3. 生活方式
个体所作的影响健康的各种决定的总和,因此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更加广泛的概念,也是一个更加综合的概念。
4. 危险行为
是与健康行为相对的,是有损于当前或未来健康的行为。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领会:
1. 健康教育与一般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
健康教育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从根本上讲,有别于以防病为主的一般教育与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强调行为的改变,而卫生宣传通常是卫生知识
的传播。
2. 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区别。
健康促进是健康民众为了过更健康的生活而从事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所以其对象是健康的人,采取的是有益健康的行动,比较积极;而由于疾病是开始于某项危险因子的,所以疾病预防是去除危险因子或行为,相对消极。
3. 健康促进模式。(P78 图3—3)
4. 我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P83)
识记:
1. 健康教育
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每个人都尽力做好本身和集体应作的努力,并知道在必要时寻求适当的帮助。使人们改掉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2. 健康促进
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是把个人选择和社会对健康的责任综合起来,以创造更健康的未来的一种人和环境之间的调节策略。
3. 健康促进的五个主要策略和活动领域
1) 制定能促进健康的公共策略。
2) 创造支持的环境。
3) 加强社区的行动。
4) 发展个人的技能。
5) 调节卫生服务方向。
4. 健康促进规划的组成部分
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社区、健康促进医院。
5. 健康促进规划设计的步骤和要点
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组织诊断→管理与策略诊断→过程评价→近期效果评价→中期效果评价→远期效果评价。
(三)健康管理
领会:健康管理的意义
使病人以及健康人更好地拥有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并节约经费开支,有效地
降低个人的健康风险,有效地降低医疗支出。
识记:
1. 健康管理的概念
是指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
2. 健康管理的组成部分
收集个人健康信息(基础)、评价个人健康与疾病危险性(核心)、实施个人健康计划及健康改善的指导(目的)。
3. 美国健康管理的类型
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服务、残疾管理、综合人群的健康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