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攻略
作者:李佳凤
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08年第11期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浙江卷)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就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贼《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多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赏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权贵有嫌其出位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 乃放纵诗酒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D. 与刘宾客齐名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原题解析】
这道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采用给出四组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找出异同的方式进行考查。 共考查了4个虚词。设置这道题是为了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迁移到阅读中,因而沿用了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式——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子中,除原文外,其余4个全部选自中学语文课本。与往年高考试题相比,文言虚词的考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相对稳定:在考纲规定范围内,对常见的虚词作多次重复的考查,题型为选择题。本题的答案选D。解析:与:介词,跟、同。A第三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个;B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却;C介词,给/介词,与前面的“见”构成“见……于……”格式,表被动。 【解题思路】
2008年《考试大纲说明(广东卷)》文言文阅读部分第二个考点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在解读考纲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三:一是“理解”,二是“常见文言虚词”,三是“在文中的用法”,这就限定了考查的范围。其中“常见文言虚词”,就是上面所列的18个词;而“理解”与“在文中的用法”,就是说,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并不是要你死记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而是能根据文言阅读材料的上下文来准确理解常见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解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必须明确题目要求,运用排除法,由易到难进行排查。
2. 当题目用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以对照组合的形式进行考查时,解题时先将课内加点词语解释代入其对照句子中,看意思是否一致,再根据题目进行排除;当出现不确定义项时,先判断其用法(借助一定的推断技巧,如分析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语法与句式),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意义。
3. 边解题边检查,也就是把解释代入原文看是否正确。如解答浙江卷第12题时,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寻找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一旦明确对比项有不同的地方,即可排除此项。熟悉课文的考生可直接运用迁移代入筛选法解题,即:将课文所学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代入阅读材料中的句子中,结合排除法进行确定;对课文内容熟悉程度不够的考生可综合运用迁移代入筛选、语法推断、句式确认这些方法来解题。A项中“其”为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他(白居易);“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一句出自《游褒禅山记》,“其”作指示代词,指那个,排除A项;B项后一句出自浙江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师说》,句中的“乃”作“竟然”,将此意代入“乃放纵诗酒”,据上文意,不通,可排除B项(迁移代入筛选);C项“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出自《愚溪诗序》,“于”与前面的“见”构成“见……于”格式表被动,而前句“于”并无此用(句式确认),排除C项;D项中“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出自《报任安书》,“与”译为“跟、同”,将此意代入第一句中,联系上下文,句意通顺,两个“与”字意义相同(迁移代入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选);从词性上说,“与”后面的“刘”与“仆”都是代词,故“与”在两句中皆作介词(语法推断);最后将意义代入对照项目中检查。 【复习建议】
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很稳定,通常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二小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复习文言虚词时要注意:
1. 紧扣课本,并养成反复诵读文言文的习惯,以培养良好的语感。
2. 注重积累。文言虚词的复习一定要立足教材,注意把课文中典型句子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类、比较,对每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做到了如指掌。在记忆时最好结合例句理解记忆,因为高考题常常用课文现成的句子作为试题的内容。特别对“以”“于”“与”等近几年高考出现频率高的文言虚词应重点掌握。见下表:
3. 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方法。有一定的推断技巧,就能够提高答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如:①语法推断法。这是解答文言虚词最快速的方法。一般规律是:在动词后面的虚词一般是代词,在名词后的虚词一般是语气副词,如果虚词前后的词性一致,那么这个虚词就有可能是连词等;如“秦王恐其破璧”中“其”后的“破”是动词,据以上方法推断“其”是代词,译作“他”。②成分分辨法。宾语前的虚词多作介词,而谓语前的虚词则多作副词或连词等。③结构推断法。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见”“被”都作介词,表被动,译为“被”。④位置推断法。虚词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就有不同的作用。如“焉用亡郑以陪邻”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的“焉”,在句首的作疑问词;在句末的作代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明显不同,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⑤迁移代入筛选法。平时熟读课文,记住众多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当我们对所考查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较熟悉时,将它的意义代入理解,理得通的为最佳答案。(例子见“解题思路”部分)⑥句式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殊句式的标志,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判断句的标志
“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该句是“判断句”这个标志,就能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
综上所述,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将平时的积累和解题技巧有机地融合起来,就能大大地提高答题的命中率。 责任编校彭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