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解释(4个)
1. 麦克斯·缪勒
英国语言学家,西方宗教学的创始人。将比较语言的方法运用到宗教研究中,创立了比较宗教学。他的众多著作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宗教学导论》。该书第一次提出了“宗教学”这一概念,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是西方宗教学的奠基性著作。
2. 氏族宗教
最原始的宗教形态,根本特征在于氏族性。(从宗教信仰和宗教观念看)氏族宗教以祖先崇拜为其根本形式和中心内容。(从宗教组织同社会组织的关系看)氏族宗教的特征在于它之同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合一。它有绝对的“集体性”或“无个体性”。绝对排他性。
3. 民族宗教
一定民族成员共同信仰的宗教,是随着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中由氏族宗教发展而
来,具有民族性、国家化、此世性的特点,形成了比较系统化的教义体系和初步的神学
思想。
4. 世界宗教
世界性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世界宗教是迄今为止宗教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类历史走向世界史时从民族宗教发展而成的。它突破了之前宗教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具有世界性影响。其信仰对象具有超验性和普世性,宗教具有个体性和相对独立性。
5. 自然宗教
宗教的原始形式,是以自然事物和自然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人们所崇拜的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或自然力本身,是人们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所直接感知到或感受到的自然物或自然力。主要表现为“大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图腾崇拜”
6. 多神教
同时信仰和崇拜许多神的宗教。从逻辑上讲,多神教是由自然宗教一步步发展,人们创造的神明越来越多所导致的。历史上讲,原始人类“地域局限”逐渐突破,生存、生存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因此产生不同地域神灵并存的局面。
7. 一神教
认为只有一位人格神存在并对其崇拜的宗教。这个唯一神创造了世界和宇宙万物,他既
不生育,也不被生,创造万物而又超绝万物之上。一神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8. 宗教观念
是宗教信仰的表现形态,包括宗教神话和宗教理论。宗教观念是宗教信仰的解释体系,是宗教信仰的系统化、条理化和规范化。
9. 宗教戒律
是对宗教行为的否定性规定,是宗教禁忌的规范化和条文化,是宗教行为的理论纲要。不同宗教有不同的戒律。
二. 简答
1. 简述宗教发展观形成的理论背景
生物进化论的产生和近现代历史进步观的形成是宗教发展观形成的理论背景。
从进化论来看:首先,生物进化论将自然界视为一个有机的、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为近代进化观、进步观和发展观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其次,达尔文进化论对人类思维方式
的重大影响还表现在它推动人们的规律概念发生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异”,使得规律概念得以扩展;最后,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人类思维方式的重大影响还表现在它拓宽了人们的“自然”概念,使之不仅涵摄无机界,而且涵摄有机界、人类及其文化。
从近现代历史进步观来看:首先,近现代历史进步观的典型形态为历史主义,它强调人类历史发展的“不间断性”和“不可重复性”。其次,另一个重要的理论要素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这些对于科学健全的宗教发展观的确立有积极影响。
2. 宗教的普遍本质包括了哪些基本方面
宗教的普遍本质包括社会本质和文化本质。 宗教之具有社会本质,首先在于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群体,符合社会群体的六个要素(成员间的联系,活动的共同目标,共同的规范,角色问题,地位体系,认同感)。[中观]其次,宗教科层与社会分层相互贯通(例如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基督宗教中的教士、贵族和平民“三等级”观念)。再次,宗教改革与社会改革之间相互贯通,具有内在关联性。[微观]再次,宗教社会化是获得宗教信众、维持宗教发展的必要条件。[本体论]最后,宗教世界根源于人类社会的二重化,宗教世界与世俗世界存在“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宗教之具有文化本质,首先在于它本身是一种文化形态,宗教是文化的一个“下位”概念,因为它符合文化概念的几个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其次,宗教的基本内涵与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是人的本性的一种异化、对象化和外在化。再次,宗教是文化的“纵深维度”。最后,宗教与文化变革有着相对相关性。
3. 简述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为:人类和自然关系的两重化,社会关系的神圣化。 人类和自然关系的两重化:“关系”的根本规定性在于它之为主体而存在的性质。而世界各地的原始宗教最初都主要地是从人对自然界的这种“关系”中产生的,人对自然的依赖感和恐惧感是宗教观念产生的重大动因。
社会关系的神圣化:人为了从事生产活动必须成为社会存在,必须同他人发生关系,产生社会联系。这样,人们在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或欲望的过程中,便不仅感到有“神化”自然的需要,而感到有“神化”社会关系的需要。(原始人为了生存,要与他人合作,因此认可“神圣化”的氏族制度)
4. 信仰的超越性与信仰的内在性
宗教最内在最核心的内容是信仰,宗教信仰对象的本质特征是“神秘”,而“神秘”的成因就是“信仰对象的超越性”。因为信仰对象的“神秘”是由“敬畏” 、“威严”和“活力”三要素构成。由这三要素而言,必须有绝对超拔信仰者自身的东西,才会有这种感受。它离开了宗教信仰对象的超越性即宗教信仰的“万能”和“绝不可抗性”无论如何是滋生不出来的。 宗教信仰实质性内容是救赎问题,人的神性是宗教的最终目的。人类强调信仰的超越性乃是为了在自己创造性的活动中消解它,把身上的“神性”充分展现出来。洞达信仰的超越性无非是洞达宗教信仰的内在性的手段。神人差异归根到底无非是人的自我分裂,若把人性实现理解为一个过程,则人性的这种分裂就是达到人性重新整合的一种手段。这就是宗教信仰的内在性。
5. 简述现当代宗教对话的三种模式
宗教对话的三种模式:排他主义(具体内容介绍在P389_390)、兼容主义(①宗教兼容主义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天主教神学家卡尔·拉纳首倡的一种宗教对话模式。②其目的是为了破除本己宗教的优越感,以便缓解排他主义这一存在于宗教对话中的障碍。③为此,它明确肯定了非基督宗教的启示和救赎功能,宣布“诸宗教”都可以成为拯救的道路。④兼容主义与排他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强调了本己宗教与其它宗教的共同性,从而促进了宗教对话。⑤但是从根本上刊,它所强调的共同性还是以本己宗教作为参照系和标准的,因而它依然是一种宗教自我中心主义,依然有把宗教对话演绎成宗教兼并之嫌。)、多元主义(①宗教多元主义是当代宗教对话的三种基本模式之一,其主要理论代表是英国的约翰·希克。②宗教多元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破除人们对本己宗教的优越感和宗教自我中心主义,以便为真实有效的宗教对话开辟道路。③因此,它没有像宗教兼容主义那样从某一宗教之中寻求诸宗教的共同性,而是到所有宗教中寻求这种共同性。④它把通过这种方式寻求到的存在于所有宗教之后的东西称为“神圣者”或“终极实在”,并且将其视为比诸宗教的信仰对象更实在、更本原的东西。⑤然而,由于以希克为代表的宗教多元主义者混淆了哲学理论与宗教信仰的界限,脱离了宗教的历史形态和发展,所以他们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抽象性、非历史性,从而体现了明显的乌托邦性质。)
6. 简述宗教组织的基本类型及其相互区别的针对性P169
(一) 政教合一型
政教合一是指宗教权威与世俗权利的高度统一。在这种模式中,宗教领袖同时又是国家首脑。政教同体。宗教教义与宗教法典同时就是国家的法律,宗教利益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国家的行政、司法、教育完全受宗教指导。宗教领袖对制定国家的内外政策拥有绝对权威,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宗教原则,维护宗教利益。与此同时,这种模式下的宗教是指特定的某一种受到官方认可的宗教,其余的宗教是没有同样的特权和社会地位的(梵蒂冈、伊朗、沙特等)。
(二) 政教分离型
国家不支持、不禁止和歧视任何宗教。政府不干预宗教组织的事务,政府内不设管理宗教事务的行政机构。国家不征收宗教税,也不向任何宗教组织提供任何形式的财政补贴,涉及宗教的开支不得列入国家预算。宗教组织不干预国家的司法、行政、教育,也不接受政府的政治指导。政教关系完全由法律调节。这种模式下,政府与宗教的法律关系是相互平等、平行、独立的,各宗教之间也是平等的(美国)。 (三) 国教型
国家以某一宗教或教派为正统信仰,其政治、社会地位高于其它宗教或教派。国家领袖不是宗教领袖,但宗教领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特权地位。国家从各方面鼓励和支持享有特权地位的宗教,包括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宗教组织对政府的行政、司法、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享有监督指导权。政府设有专门负责宗教事务的机构和官员。在这种模式下,不属于国教的其它宗教或教派常常处于社会的边缘,或在政治上受到歧视。国家各项政策对国教的支持和对其它宗教的压制同样明显。这类国家与政教合一的国家的区别在于宗教与政府在组织机构上不是一套人马(英国、德国、挪威、丹麦、芬兰、瑞典、希腊及绝大多数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都是此类国家)。 (四) 国家控制宗教型
国家权威高于宗教,政府通过行政管理机构控制宗教,宗教组织必须接受国家的政治指导,但不能干预国家的行政、司法和教育。对于不接受政府政治指导或不与政府合作的宗教、教
派,国家不承认其合法性。宗教组织的活动完全置于政府的监控之下。政府与宗教组织的关系是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财务与人事上,宗教组织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受政府监管(前苏联、东欧国家,越南、朝鲜、古巴等国家)。 从宗教同政治或政权组织的关系看,把宗教区分为政教合一型和政教分离型宗教;从宗教同社会的关系看,区分为入世宗教和出世宗教;就宗教组织的存在形态而言,分为隐形宗教和显性宗教,制度性宗教和弥散型宗教,教堂寺庙型宗教和协会型宗教。
7. 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的人是宗教神学“斯芬克斯谜语”的“谜底”?
(一)从宗教发生学与宗教信仰的生存论维度看:马克思和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本质上是人的一种“自我异化”。这种异化源自最本质的生存论渴望和生存论恐惧。而把自己异化出去的原因是寻求生存意义上的可靠保证和根本意义。
(二)从宗教信仰与人生救赎的角度看:这种救赎无非是“人类生存”从“个人(信仰主体)中心”向“实体(信仰中心)中心”的“转变”和神人之间的“同一”。
(三)信仰阳的内在性和人的“自我意识”看:当我们说“神是人”之后,我们还必须进而说“人是神”,如此才可以说了解了宗教的奥秘。确立神-人差异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进一步看到神人之间的差异性归根到底是人性的自我分裂:自然存在的人与灵性存在的人的分裂,作为实然的人与作为应然的人的分裂,日常状态的的人与理想状态的人的分裂,作为现存的人与作为未来的人的分裂。这样的分裂是为了达到人性的重新整合与提升。费尔巴哈认为人是宗教的始端,中心点和尽头。而神圣化的终点即是人化。
(四)从宗教意识的演进看:把对宗教奥秘的解读理解为“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理解为“向人自身的复归”,是宗教意识或宗教观念长期变革的结果。
恩格斯所言的即是说“人只需认识自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评价这些关系,根据人的本性要求,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来安排世界”,这样,“他就会解开”宗教的“谜语”了。
8. 简述宗教的哲学功能
宗教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助推功能 宗教对人学(人生哲学)的助推功能 宗教对认识论(方法论)的认识功能
三. 论述(1个)
1. 为什么宗教世俗化具有“自我限制特征”
所谓宗教世俗化,就是宗教同社会,宗教组织同社会组织间的一种张力结构,是宗教赋
予社会组织的超越意义的褫夺,是一种非神圣化或去神圣化。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现当代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层面、意识层面的世俗化与宗教本身的世俗化,会引发“宗教有一天是否消失”的思考。通过考察我们认识到,世俗化不会导致宗教的消亡,反而宗教世俗化是滋生或再生宗教的土壤,因为宗教世俗化具有“自我限制特征”。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自然界丧失了作为被崇拜对象的地位,转而变成被征服的对象。在此之前,宗教是包容整个人类生活的机构,使人类得以表述自己到达精神整体的渴望;而随着宗教这种包容机构的丧失,人类逐渐失去了精神寄托与归属感,产生孤独情绪,成为“上
帝的陌生人”。其次,理性使人类增强了支配自然的力量,社会不断进步,物质不断丰富,但新的社会矛盾也层出不穷,因此导致了战争、经济危机、政治动乱;再次,人在一个官僚化的,非个人的大众社会里,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无助感和异化感,因此需要心灵的寄托。只要这些现象存在,会使社会各阶层的宗教情绪继续存在下去,因此宗教也会继续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自我限制特征”,就是说随着宗教世俗化的进行,人们的宗教情绪不会消减,反而会继续存在甚至增强,使得宗教继续发展。 另一方面,导致宗教世俗化的科学,其本身也不断体现出人类理性的不确定性与局限性。只要人摆脱不了自然和社会的奴役状态,消除自身的有限性,宗教情绪就无法消失,宗教也会一直存在下去。
2. 为什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社会主义国家最基本、最核心的宗教政策
首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目标在于维护公民宗教信仰的自由权利。一方面,宗教
信仰自由权利是一种基本人权,所以国家注重维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就是一件相当自然的事了。另一方面,宗教将在社会主义长期存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具有群众性,社会主义社会的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一样,也具有历史创造性,也是社会的主人,因而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就该承认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去承认信教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和历史主人地位,从而承认其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基本权利,因而要将宗教新药自由政策作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宗教政策。再次,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也都是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的。最后,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宗教的长期性、民族性、国际性决定了我国更应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将其作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宗教政策,由此来维护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 试述宗教社会功能的主要表现及其复杂性
宗教的社会功能内蕴着两个层面的内容:①对整个社会的作用——维系(分为整合、控制、调适)和创建②对其他亚社会体系(政治法律、经济、道德伦理、民风民俗)的作用——解释、规范、建构功能。宗教的社会功能具有二律背反的性质。P283_390)
简述宗教的文化本质与文化功能。【第七章第四节】 吠陀教、缘起性空、五斗米道、塔纳赫、三位一体、伊玛尼
吠陀教:古印度宗教之一。西元前二千年前,由古印度西北部雅利安游牧部落之信仰演化而成。属多神教。崇拜种种神化之自然力与祖先、英雄人物等。如天界之天神伐楼拿、太阳神苏利耶;空界之雷神因陀罗、风神伐由;地界之火神阿耆尼、酒神苏摩等。上记天、空、地等三界之诸神,大多为雅利安人从波斯所引入者。至后期,渐趋一神教之发展,而有抽象神之出现,如造一切神、祈祷主神、原人等。” 它虽有灵魂观念,但还没有产生灵魂轮回的思想和信仰,对以后的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佛教用语。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的因果定律,称之为「 缘起 」。因、缘、果
五斗米道:早期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于东汉时由张陵创立。顺帝时学道于鹤鸣
山(今四川)中,称得到太上老君亲授,制订了一系列宗教仪式,要求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病人请医生诊治也要出五斗米,以符水为医疗手段。后人称张陵为“天师”,他的儿子张衡、孙子张鲁被称为“系师”和“嗣师”。五斗米道的组织系统称作“治”。在巴蜀一带设立了24个“治”,这是处理道教事务和祭神的地方。仪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经常仪式,静室思过,让病人或教徒在静室忏悔自己的过失。第二种是请祷仪式,称“三官手书”,即在纸上写病人姓名,表示服罪的意思。第三种是祭神仪式,偶像是太上老君及九卅土地之神。主要教义思想是:“道”为“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就是“道”的化身,五斗米道的尊神。创立较为系统的道教斋戒仪范,为南天师道。唐、宋以来,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到元代演变为“正一道”。 塔纳赫:《塔纳赫》,又称《玛加伯》、《泰纳克》或《希伯来圣经》,为犹太教第一部重要经籍,后来的基督教称之为“希伯来圣经”或“旧约圣经”,但在犹太人来说,Tanakh 显然并不是“旧的约”,而是始终如一的。希伯来文音译。三部分:《妥拉》Torah意思是教导、训诲,基督徒常常称其为律法书,一套共5卷,普遍称摩西五经、《先知书》Navim意思是“先知们”,共8卷,分上下两部分,记录了曾教导和带领犹太人的先知事迹、《圣录》意思是作品集,共11卷,,内容主要关于礼拜仪式、诗歌、文学、历史,又称为《哈吉奥格拉法》(Hagiographa)。整部《塔纳赫》共24卷,所以又称二十四书。而根据这三部分经卷名称的略语,组合了“Tanakh”(塔纳赫)作为典籍总称。 《塔木德》:,作者塔木德,流传三千三百多年的羊皮卷,一本犹太人至死研读的书籍。犹太教口传律法的汇编,仅次于《圣经》的典籍。主体部分成书于2世纪末~6世纪初,为世纪~公元5世纪间犹太教有关律法条例、传统习俗、祭祀礼仪的论著和注疏的汇集。
三位一体:基督教术语,上帝是创造并掌管宇宙万有的独一真神。上帝包括(圣父、圣子、圣灵)三者合而为一,三位一体的上帝。一位上帝,却有三个位格 神是独一的,只有一位神,却有三个位格。神在圣经中是这样启示他自 己的,这三个不同的位格乃是独一、真实、永恒的神。
伊玛尼:伊斯兰教义学术语。阿拉伯语音译,意为“信仰”,口头承认、内心诚信先知穆罕默德奉主命所传的一切。其内涵即《作证词》所表达的“安拉独一,穆罕默德是安拉使者”。也是伊斯兰教划分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标准,有“伊玛尼”者为穆民(Mumin,虔信者),没有者为“卡非尔”(Kafir,异教徒)。这是伟大而纯洁的象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