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教材 分析 走进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会感受到生命中的美好情怀。《我们爱祖国》以诗歌特有的激情抒发了心中最深厚与永恒的情感——热爱祖国。《高山流水》以一个动人的传说,诠释了“知音”“知己”的真正内涵。《海军将领邓世昌》再现了甲午海战的场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代名将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怀。《这里危险,让我来》为我们介绍了和平时代中英雄——叶欣,她以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用生命筑起了一座救死扶伤的丰碑。 捧读这一个个或扣人心弦,或如泣如诉,或惊险刺激,或荡气回肠的故事,种种美好的情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荡涤着我们的心灵,净化着我们的灵魂。我们要充分挖掘课文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美好的情感,潜移默化地领悟做人的道理。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心品读词句,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读中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单元 学习 2、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心品读词句,走进文本,目标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1、我们要充分挖掘课文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美好的情感,潜移默化地领悟做人的道理。 126
单元 教学 重点 我们要充分挖掘课文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美好的情感,潜移默化地领悟做人的道理。 单元 教学 难点 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心品读词句,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单元 教学 措施 单元 课时 安排 情景教学法 启发导学法 品读感悟法 10课时 127
高新区第一小学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8 我们爱祖国 这首诗一共有8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4节,围绕“什么是祖国”这个问题,诗人以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展现了祖国各个方面的风貌,视野开阔,一气呵成;第二部教材分析 分为5~8节,围绕“什么是对祖国的爱”这个问题,引导我们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细节中去捕捉、实现自己对祖国的爱。全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极富感染力,易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对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 2.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所展示的诗情画意,仿写诗句。 3.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蓬勃的发展,激发孩子们爱祖国,为祖国骄傲、自豪之情。 教学重点 初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理清诗歌的结构;通过诵读,体会诗歌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学着仿写诗句。 将优美的诗句通过积极的体会、想象转化为对祖国的全教学难点 新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澎湃的爱。理解诗歌词句,体会词句的美,诗歌的美。 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 启发导学法 品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学生:搜集有关赞美祖国的诗歌、歌曲。 2课时 128
个性化教 学 活 动 思 考与修改 教学过程 一、由“爱”导入,激起爱国之情,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为你们带来什么礼物呢?猜猜吧! 我想起了一个字“爱”,就将这个“爱”字送给你们吧! 师:就让我们再次面对这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大声地说一句— —我们爱祖国! 师:孩子们,让我们走进诗歌《我们爱祖国》,尽情抒发自己 对祖国的那份爱吧!(板书课题,生读) 二、预习诗歌、认识生词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三、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情况,读词语。 2.重点理解生词“巍峨”“涓涓细流”。 3.指导朗读。 (1)抽学生分小节朗读。 (2)学生评价,主要引导从字音方面评。 4.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让学生找出“这首诗歌是围绕哪两句诗句展开的”,并 勾画出这两句诗。 129
(2)师:这首诗歌根据这两句诗句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 分是“什么是祖国?”第二部分是“什么是对祖国的爱?” 四、精读诗歌,情感交流 师:下面让我们也围绕这两句诗句深入学习诗歌,感受作者的 情感,激荡起我们心中的情感。 (一)什么是祖国?(第1~4节) 师:先来学习第一部分“什么是祖国”。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 倾听作者的述说。 1.邀请男生读第一部分1~4诗节(分组读),再次感知诗节, 找到喜欢的诗节。 2.根据学生情况,相机教学。 师:孩子们找到让你备受感动的小节了吗?将这小节读出来 跟大家分享吧! 第2节(师范读) (1)教师范读,学生品味。 (2)让学生谈体会。 (3)喜欢这小节的学生再溶入情感朗读或看图片试着背 诵。(多媒体出示诗歌相应的图片与诗句) 五、拓展,升华情感 1.选择喜欢的方式表达“爱”。 (1)到台前深情地朗读或背诵诗歌中喜欢的小节; (2)表演歌唱赞美祖国的歌曲,用歌声唱出对祖国的爱; (3)提起手中的笔,写下对祖国的爱,画出祖国的明天,并 130
把心愿卡贴在黑板上。 2.总结。 师:什么是祖国?什么又是对祖国的爱?这将是我们用生命去努力诠释的一首不灭的爱之歌!此时,就将我们对祖国的爱融入读课题的声音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1
高新区第一小学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19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以一曲《高山流水》结为知音的动人传说,在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故事中,让我们品味到友谊的真谛。 课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高山流水》遇知音,教材分析 第二部分为《高山流水》悼知音。 在巧遇知音这一部分中,尤其以伯牙两次抚琴为重点;在凭吊知音部分,又以伯牙摔琴为重点。整篇课文洋溢着真挚的情感,就如一曲动听的曲子,令人回味无穷。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要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10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目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10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 启发导学法 品读感悟法 132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师:准备《高山流水》乐曲。(手机播放) 学生:搜集有关钟子期、俞伯牙的资料。 2课时 教 学 活 动 个性化思 考与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直接导入 1.课前大家预习了《高山流水》这一课,会认课文里的词语 吗?一起读读吧! 2.师:高山流水,是一个成语,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 (板书)。 二、题目设疑,初读课文 (一)想象画面,导入课文。 1.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样的画面。 2.其实呀,高山流水也是一曲古筝曲,这段音乐中还隐藏 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那就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去了解本 课的重要内容。默读课文,开始吧。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俞伯牙通 过一曲《高山流水》遇到了知音钟子期。) 2.师:课文的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板书) 3.谁知道“知音”本来的意思是什么(懂音乐的人、好朋 133
友)。那课文里的意思是什么,俞伯牙和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 音的,我们运用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学习巧遇知音部分。 俞伯牙是怎样一个人,课文哪一段告诉了我们(第1段)。 抽生读。课文里还有一个词语也告诉了我们他在音乐上成绩卓 著,找找。(琴艺高超) 1.作为音乐家要找到懂自己音乐的人,容易吗?(为什么 这样说) 2.课文什么地方写俞伯牙知音难寻。(第2段) 3.抽生读。 4.读后有什么样的感受。(一直都没找到知音) 5.在第2段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音乐家知音难寻。(琴 艺高超,始终) 6.从“琴艺高超”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始终”你有什么 体会。 7.是呀,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伯牙虽“琴艺高超”,但“始 终”没有遇到能听懂他音乐的人,能用你们的朗读传达伯牙这 种“知音难求”的心境吗?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音难寻,乐曲无人赏识,作为一位音乐家来说是多大的 憾事,就像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伯牙在做官出使的途中,只 134
能面江对月,借曲抒情,弹奏起自己最喜欢的一曲《高山流水》。 1.课文3、4段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伯牙弹奏曲子时的景象,请用笔勾画。 2.让我们一起走进有美景和琴声相伴的那个傍晚,可以闭上眼想象当时的画面。 3.抽生答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正在伯牙抚琴而奏时,子期来到伯牙的身边,他听到《高山流水》又会看到些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5~7段。 1.自读5~7段,勾画出写听了乐曲后钟子期的神态和语言的句子。 2.交流,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梳理。 子期啧啧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子期意味深长地说:“真妙,我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 3.从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你是从哪些重点词语体会到的。(啧啧赞叹,意味深长,真妙) 5.“啧啧赞叹”说明了什么,“意味深长”又表示什么?“啧啧赞叹”是什么意思?赞的是什么?为什么赞叹?他是怎么赞叹的?“真妙”,妙在哪里? 6.抽生读。(谁来道出子期那发自内心的赞叹) 135
评价,从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感受到了子期在肯定伯牙的琴声,谁再来再试试。 7.齐读。 8.听了子期的赞赏,伯牙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先是看一眼,只觉惊讶,后来再也……) 9.我们能感受到这时的伯牙心情非常激动,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他此时激动不已的心情。(再也按捺不住,猛地站起来)这些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为什么会激动?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呀!伯牙和子期就这样成为知音。此时也许伯牙还会激动万分地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10.是啊,伯牙苦于无法找到知音,却偶然遇到一个能听懂自己音乐的人——钟子期,子期这样的赞赏怎不让他激动。 11.教师引读,把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通过朗读去体会伯牙激动不已的心情。 (四)学习凭吊知音部分 正因为这样,两人才会“一见如故”,有了来年的约定。第二年伯牙如期来到江边,盼望着子期的到来,而等来的是子期的死讯。 1.自读课文8~12段,说一说让你最感动的地方。 2.生汇报。 3.为什么让你感动。 4.哪些词语、句子让你受到感动,从“噙着泪水”你想到 136
了什么,从“摔得粉碎”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唯一的知音”让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5.大家在读的时候就要通过这些词语把伯牙此时悲痛伤心的心情表达出来。 师:我们听出来了,子期也许是短暂地离开,不是永别,谁再来读。 四、创设情景,强化感悟 1.自读理解。 这样的偶遇让人激动,这样的离别更让人心碎不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流传至今,碎琴山、古琴台也因此得名,成了他们友谊的见证。 2.回顾总结。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通过边读边想知道了伯牙和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同时对“知音”这个词语也有了新的理解,知音也成了……(生答)让我们再读课题,想想学了课文后对“高山流水”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37
高新区第一小学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20 海军将领邓世昌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那大义凛然的行为,那掷地有声的语言,那慷慨激昂的神情,无不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第1段用简短的文字为我们介绍了邓世昌。第2段讲了甲午海战爆发的时间和地点。第3~6段详细刻画了邓世昌带领“致远”舰英勇杀敌、誓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场面。第7段歌颂了邓世昌的英雄行为,表达了人民对他的敬佩之情。这教材分析 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我们的心随激战的变化与发展而被牵动着,无限的敬意涌动心间。 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描写人物语言、行为的词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去感受人物的高尚情操。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从读中体会邓世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 1.学会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目标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能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情。 138
教学重点 完成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品读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 启发导学法 品读感悟法 教师:搜集有关祖国名山大川、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等方教学准备 面的图片资料,选取几段优美的音乐,准备配乐朗诵。 学生:搜集赞美祖国的诗歌。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 学 活 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个性化思 考与修改 师: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有许许 多多的英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位。生齐读课 题。 师:将领是什么意思? 生:指挥作战的军官。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算一个好将领? 师:有智慧、会指挥、勇敢。 师:关于邓世昌,说说你想在课本里了解些什么? 板书:邓世昌。 二、初读感知 师:那就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结合预习学会 139
本课生字、生词。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邓世 昌。 师:看着老师的卡片,咱们来读读这些生词。 师:你认为“手足无措”是什么意思?“慷慨激昂”呢? “置之度外”? 师:这些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又怎么理解呢?待会儿 我们再来理解它。课文哪几段具体描写了邓世昌?通过哪件事 来表现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品读、理解课文 1.理解第3段。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这场海战中去,请你朗 读第3段, 第3段,读着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 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读。 师:想象画面和声音,自己读一读。 师:想不想去感受一下这硝烟滚滚的战场? 2.理解第4~6段。 师:战斗才刚开始,邓世昌就表现出了他的勇猛善战、顽 强。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认识的人。我们继续到战 场上去寻找邓世昌。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旁批阅读4~6段。看看 你又能感受到了什么? 140
师:来说说你又感受到邓世昌怎么样?从哪儿感受到的? 重点一:通过描写邓世昌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或词 语理解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师:寻找邓世昌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或词语。先说说 描写邓世昌神态的词语。 师:生是什么? 师:把生死置之度外是什么意思?用你的话来说说。 师: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但是邓世昌为了祖国,连生命都可以不要了。 师:你想送给他什么话? 师:同学们,我们也是中国人,在我们身上也流着和邓世昌一样的血。让你的热血沸腾起来。让我们也像邓世昌那样勇猛。带上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师:邓世昌是把什么当作回家? 师:他面对死亡,像回家一样的轻松,快乐,为什么? 师:一起来读一读。 师:意外发生了。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敌人的手足无措、惊恐万状更反衬出了邓世昌和士兵们——英勇无畏。 重点二:品读并指导在第6段批下自己的感受。 师:战斗快结束了,致远不幸中了鱼雷沉没了。让我们一起来读第6段。 141
师:此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把它们批在旁边。 生批。这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学生中写感想的,有疑问的,用符号画的。 师:现在,咱们来交流一下你的旁批。 生上展示台展示旁批。 师:说说你的旁批。先是感想、用符号勾画的,后是疑问。 邓世昌的死是有他的价值的,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师:这就是邓世昌,他勇猛善战,顽强抗敌,视死如归,舍生取义。 他是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回扣课题。记住爱国将领邓世昌,记住所有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他们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座丰碑,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20、海军将领邓世昌 抢到前面迎战 板书设计 甲午战争 驾驶船撞击“吉野”号 热爱祖国、英勇 (邓世昌) 船沉仍然杀敌人 视死如归 为国壮烈牺牲 教学反思
142
高新区第一小学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21* 这里危险,让我来 这篇课文围绕“这里危险,让我来”这句虽朴素却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讲述了发生在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战场上的动人故事。主人公叶欣是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在战斗过程中,面对患者,她对其他医务人员说:“这里危险,让我来。”她自己教材分析 被传染了,她在纸条上写道:“以后不要来看我,这里危险。”叶欣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从她朴实的话语和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我们无不被她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情操打动。读完这个故事,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一股热流,耳边都回响着那首歌:“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1.收集英雄的事迹资料,深刻感受英雄“无私无畏,不顾教学目标 个人安危”的崇高精神,理解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纯洁高尚的情怀。 2.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消息,知道消息的行文特点 143
教学难点 深刻感受英雄“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精神,理解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纯洁高尚的情怀。 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 启发导学法 品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准备歌曲《爱的奉献》的磁带。 2课时 教 学 活 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个性化思 考与修改 1、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邱少云严 守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在烈火中献生,成为可歌可泣 的战斗英雄。在新时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样有值得我 们敬佩的战斗英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消息,了解这位非 常时期的战斗英雄——叶欣。 2、板书课题,审题,质疑 让我们深情地呼唤这位英雄的名字,并一齐读课题。 二、学习提示 (1)你是怎样来读好标题的? (2)读读提示,说说标题的作用。 (3)再读标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说说你的疑问。 (4)总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怎么样看报。 读报看报:一要认真读标题。标题往往概括了消息的要点; 144
二要仔细读开头。开头一段,一般都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 容。 三有选择的看报,读完后想想,发这条消息有什么作用。 三、初读消息 1、自学,根据刚才怎么样读报看报的要点,自己读这则消 息。 2、学生合作交流。把一二三说清楚。 3、轮读课文,注意生字,词语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默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根据读消息交流这一则消息的主 要内容。 五、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消息的特点,谁能 来说说?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阅读这则消息,进一步体会消 息的语言特点。 二、学习感悟 1、你知道南丁格尔奖吗? 2、(出示雕像图片:这就是叶欣,这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 彻夜未眠,为叶欣雕的一座汉白玉雕像,雕像中叶欣身穿雪白 145
的护士服,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天使般的微笑。)叶欣为什么 能获得这份国际上授予护士最高的荣誉呢?请大家仔细读读课 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获奖原因。 (1)叶欣平时的表现:叶欣于1956年7月9日出生在广东省徐闻县一个医学世家,1983年任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 ①说说你的理解。是啊,在收治最危、最急、最险病人的急诊科,叶欣也干得这么出色,当然是获奖的原因了。 ②读好这两句。 (2)在抗击非典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叶欣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 ①你能抓住一些重点词,来说说你的理解吗? 然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的主人公叶欣却——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 (3)她常常对周围的人说“这里危险,让我来!” ①说说你的理解。 ②面对非典,危险和死亡是那么真切地走向了医务人员。 出示读:抗非前期,平均每抢救一个非典患者将有三名医护人员倒下。2003年1月31日,广东中山医院收治第一例非典病人,20多名医护人员直接、间接被感染了非典时期,感染的5327名患者中,医护人员占了近四分之一。 听到这儿,你发现叶欣说的这儿危险,那是一种怎样的危 146
险? 就是在这种生死抉择面前,叶欣—— ③教师引读:就是在这种生死抉择面前,叶欣常常义无返顾、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地对周围的人说——(学生接读:“这里危险,让我来!”) 学生再读,给予高度评价,反复读。 ⑤教师引读:如果说抗击非典是一曲气势恢弘的交响乐,那么叶欣的“这儿危险,让我来”就是这曲交响乐的主题曲,不时回荡在抗非战场的上空,而且,一次比一次响亮,一次比一次震撼人心。 每当有疑似病人送到急诊科的时候,她总会说:——(生)“这里危险,让我来”;每当看到病人呕吐了一地一床的的时候,她又会说:——(生)“这里危险,让我来”; 每当有毒性非常大的病人的时候,她还会说:——(生)“这里危险,让我来”;每当要给病人吸血痰的时候,她更会说:——(生)“这里危险,让我来” ⑥同学们写得多生动啊,那为什么作者不像你们那样展开写呢?难道是技不如人?(消息的特点是语言简洁,不能像记叙文那样要具体描写)这就是叶欣在抗非战场上的所言所行,让人不由地肃然起敬。让我们一起怀着敬意,再读读这句话。 3、叶欣离开 (1)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回来了,然而玉兰花开的3月,叶欣却倒下了。 147
(出示课文叶欣逝世内容:“3月4日,叶欣开始发烧,……享年47岁。”)我请一位同学读下去。 (2)如此可亲可敬的一位白衣天使倒下了,让我们一起怀着哀痛的心情读一读这一句。 三、学习结尾 1、叶欣在非典到来之前是一个普通的白衣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却演绎了不平凡的故事。(一起读第4自然段。) 2、消息的结尾往往写的是——(发表这则消息的作用。)那么,这则消息的作用是什么?(号召我们向英雄学习。) 3、所以我们在阅读消息时要注意看看结尾,关注作者写这则消息的目的是什么。 四、主题升华 吟诵诗歌《圣洁的爱字》 板 书 设 计 21、这里危险,让我来 叶欣护士长 (把安全让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 148
教 学 反 思 高新区第一小学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积累与运用(五) 了解有的成语带有比喻性质的特点,积累成语;感悟、积教材分析 累名言名句。 能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劝阻”这一话题,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了解有的成语带有比喻性质的特点,积累成语;感悟、积累名言名句。 教学目标 2、能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劝阻”这一话题,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能抓住人物特点,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教学重点 1、了解有的成语带有比喻性质的特点,积累成语。 2、体会名人名言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3、能抓住人物特点,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149
教学难点 能抓住人物特点,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 启发导学法 品读感悟法 老师:搜集带有比喻意义的一些成语、有关美好情怀、修教学准备 养的名言名句;准备一篇写人的范文。 学生:预习“积累与运用五”,搜集带有比喻意义的一些成语、有关美好情怀、修养的名言名句。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 学 活 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温故知新”、“语海拾贝”、“点击成语”部分。 教学目标 : 1、了解有的成语带有比喻性质的特点,积累成语。 个性化思 考与修改 2、朗读有关美好情怀、修养的名言名句,使学生在感受和积 累优美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 3、了解成语“口若悬河”的出处,使学生对成语的认识更 深刻,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有的成语带有比喻性质的特点,积累成语。 2、 体会名人名言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流程 一、教学“温故知新”部分。 1、自由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并注意成语中带点字的意 150
思。 2、抽生读成语,注意纠正字音;然后齐读成语。 3、抽生交流三组成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4、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抽生交流。 5、朗读、积累“温故知新”中的成语。 二、教学“语海拾贝”部分。 1、自由读读名言名句,注意读准字音。 2、抽生朗读名言名句,注意纠正字音;然后齐读。 3、抽生交流自己读了名言名句后的感受。 4、熟读背诵名言名句。 5、拓展练习:你平时还积累了哪些名言名句?抽生交流。 三、教学“点击成语”部分。 1、自己读书中提供的材料,了解“口若悬河”的出处。 2、 用“口若悬河”说一句话。 四、作业: 1、背诵成语和名言名句。 2、积累带有比喻意义的一些成语、有关美好情怀、修养的名 言名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口语交际”、“自主阅读园地”部分。 教学目标 1、 能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劝阻”这一话题,展开口语交际 151
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毛遂自荐》的故事,感受毛遂的 机智勇敢,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劝阻”这一话题,展开口语交际活动,学会互相沟通与交际。 教学流程 一、教学“自主阅读园地”部分。 1、回忆已学过的阅读方法。 2、学生自主阅读,进行批注、勾画。 想一想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学生互相交流阅读感受、体会、收获。 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5、用自己电话说说“毛遂自荐”的意思。 6、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二、教学“口语交际”部分。 1、创设情景,激发谈话愿望。 请小组学生上台讲述家庭小纠纷。学生上台讲述时,提醒其余学生注意倾听、观看。 2、小组合作,多向交流。 (1)选择本组同学感兴趣的1~2个“纠纷”,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解决此类纠纷的好办法,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 (2)大家讨论,哪些解决纠纷的办法更好。 152
3、全班交流,评议提高。 (1)四人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介绍本组解决纠纷的好办法。 (2)集体评议。 (3)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点拨提升。 (多引导学生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习作园地”部分。 教学目标 能抓住人物特点,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教学重点 能抓住人物特点,并能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 教学流程 一、读题,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边默读边思考,勾画提示中的重点词,明白习作要求。 2、抽生交流本次习作的要求。 二、启发回忆,筛选内容。 (一)扩展视野,读写结合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描述的重要人物的特点。 邓世昌:不畏惧强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 153
叶欣:这里危险,让我来。(不惧死亡,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人。教师适时注意对学生中好材料进行详尽的点评。 1、全班交流 (1)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他为什么给你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说说具体的事例。 (3)范文引路。 三、指导习作 1、选取一篇范文读给学生听。 2、学生听后交流:小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具体的呢? 3、老师小结: ①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 ②写出人物的具体事例。 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把事例写具体。 四、学生习作。 1.学生列出习作提纲。 2、根据提纲,学生自己练习写作。 五、指导修改。 1、全班交流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老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然后学生根据评讲 154
2、自读自改。 六、誊抄习作。 习作5 写一个印象最深的人 板书设计 怎么写:①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 ②写出人物的具体事例。 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把事例写具体。 教学反思
1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