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识人“九征”
人力资源管理中,选、用、育、留是基本的环节,而选人识人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困难的。近期翻故纸堆发现,中国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如今管理学的教科书中讨论的种种管理艺术、策略和技巧,也就是常说的驭人之术,在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典籍中,或是理论,或是案例,都早有过详尽的论述。
《庄子•列御寇》篇中,就说人有“九征”,即识人有九种方法:
“远使之而观其忠(又曰:远使之以观其不二);近使之而观其敬(又曰:近之以昵,观其不狎);烦使之而观其能(又曰:烦之以事,以观其理);卒然问焉而观其智(又曰:设之以谋,以观其智。太公曰:事之而不穷者谋);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太公曰:使之而不隐者谓信也)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又曰:纵之以视,观其无变)”。翻译一下,就是:
远使之而观其忠——派他到远处任职,观察其忠诚度;
近使之而观其敬——让他在身边任职,观察其敬慎;
烦使之而观其能——派他做繁杂之事,观察其能力;
卒然问焉而观其知——突然问其问题,观察其是否机智;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仓促约定见面时间,以观其信用;
委之以财以观其仁——托付大笔钱财,观察其是否是仁人君子;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告诉他情况危急,观察其节操;
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故意灌醉他,观其本性;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与众人杂处中,观其为人处事态度。
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对古人的驭人之术,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单靠所谓的“驭人之术”是难以长久的,甚至是与现代人文理念背道而驰的。
驭人之术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区别,就是体现在是把人当目的还是手段。如果仅仅从“用”的角度,把员工简单当成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必然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隔阂,难以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管理者在吸收古人驭人之“术”的同时,更要懂以人为本之“道”。真正把管理的落脚点定在“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是人”的根本理念上,走出就管人而管人,甚至“治”人整人的怪圈。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记者寿。”对于管理者,更需要的是“自知者明”。 能够对他人有所了解的人,称得上是聪明人。但只有能了解自己,才算得上“心有明镜”。知人者不一定能自知,胜人者也不一定能自胜。了解自己的优劣而能去面对的人,才能算是
能够体认大道的“成道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