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长沙会展业发展蓝皮书

2021-02-11 来源:年旅网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之

长沙会展业发展报告

长沙市会展工作管理办公室

中国的会展业在新世纪正展现出夺目的光彩,越来越多的人谈论会展、参与会展、关注会展。会展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对提升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其他行业的渗透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会展业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朝阳产业、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会展业发展现状

(一)国外会展业发展状况。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城市能不能跻身于国际知名城市行列,一个重要标志是看这个城市召开国际会议和举办国际展览的数量和规模,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不仅可以给举办城市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会展业的发达,还有助于加深政府、国内外团体和商界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推动城市间人员的互访和文化的交流。正因如此,会展业成为当今各国政府和国内各大城市最受关注和重视的产业之一。目前世界上定期举行的大型展览会与博览会达4000多个。这些大型会展每年不仅直接创造经济效益2800亿美元,还对其它行业有着强大的拉动效应。从国际上看,美国、德国的会展业发展水平很高,影响最大。美国的会展业每年为GDP贡献1000亿美元以上,成为美国25大产业之一。德国有世界展览王国的美誉,在过去5年中平均每年在本国举办144个国际博览会,吸引世界各地16.6万家参展商及900万至1000万参观者。2004年,德国展览公司的营业总额近25亿欧元,参展商和参观者每年为德国博览会支出近100亿欧元。博览会还为交通、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带来约250亿欧元

的经济效益,并保障了25万个就业岗位。正是这种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使会展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因此,借鉴和吸收世界上其它发达国家发展会展的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二)国内其它城市会展业发展现状。从国内来看,会展业先是在沿海城市飞速发展,并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认同。目前,中国会展业把上海、北京、广州称为第一梯队,遥遥领先;地处内陆的成都、西安、郑州、沈阳、长春、昆明等城市的会展业也发展很快。2004年长春市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01项,带动相关产业收入56亿元,拉动全市GDP增长3.3个百分点,增加税收近3亿元。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会展业已基本形成了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和中西部区域会展中心城市的框架,即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华北会展经济产业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东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华南会展经济产业带”,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和边境贸易的稳步发展,以武汉、郑州、成都、昆明等城市为龙头的中西部会展中心城市和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的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也即将形成。目前,会展经济这块芳香诱人的“大蛋糕”,引发了全国各大城市大办会展的热潮,目前全国有上百个城市在抓会展经济,提出要把本市办成会展名城的已超过30个城市。与此同时,新建或扩建会展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由政府亲自策划、组织并给予财政资助的新创“品牌”展会,也层出不穷。回眸今日中国会展业,已不局限于展馆或是企业间的竞争,更成为地方政府之间城市竞争力及城市营销能力的竞争。

(三)长沙市会展业发展现状。我市会展业虽起步较晚,基础较弱,但发展迅速,正处在由起步向成长期过渡阶段,长沙作为中部地区会展中心城市的地位呼之欲出。

1、会展活动大幅增长,综合效益初步凸显。各种展会数量、内容、规模逐年扩大,市场日趋活跃,涉及领域不断延伸。据统计,2001年我市会展活动不足70个,近三年来我

市会展业迅猛发展,2003年我市会展活动首次突破100个,2004年我市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51个,标准展位3.8万余个,展览面积达105万平方米,会展直接收入1.2亿元,相关收入达7.5亿元,拉动消费50亿元以上。2005年我市会展经济更是出现“井喷”现象,全年共举办各类主要会展活动项目223个,比上一年同比增长47.7%,会展直接收入3.1亿元,带动会展相关产业收入28亿元,相当于我市今年全年GDP总量的2%左右。全年会展活动合同或意向金额突破700亿元(其中外出办会参展签订合同金额471.19亿元),拉动消费近150亿。五年时间我市会展活动数量增加了两倍多,规模、效益更是增长迅速。“十五”以来,长沙市会展经济以每年50%的幅度递增,超过全市国民经济增幅近30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我市共举办各类主要会展活动121个,比去年同比增长35.96%,会展交易额突破600亿元,预计今年全年举办展会将达300个以上,会展交易额将过千亿元大关。

近年来我市的会展活动不仅在数量、规模和品牌上有较大的突破,而且在专业化、特色化道路上也迈出了较大的步子。目前我市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优势产业和消费热点为主,如服饰汽车、出版传媒、商贸物流、旅游娱乐、农业服务等优势产业为主的会展发展模式。教育博览会、酒文化博览会、佛文化节等会展活动依托了长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优势,农博会、植保会、稻博会依托了长沙巨大的农业优势,而卡通艺术节、金鹰节则是依托了长沙新兴的传媒和动画产业优势,从而有利于形成会展与产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各类会展活动特别是品牌展会、大型展会的成功举办,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客商到长沙参会参展,加强了我市与各地、各界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大大提升了我市的会展整体形象和城市知名度。2005年底,在“中国会展之星”2005中国会展业大奖评选活动中,长沙以最高分评为“2005年度中国新锐会展城市”,成为中部地区一颗耀眼的会展新星。今年3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会展产业年度评选活动中,我市被评为了“2005年度中国

会展业会展城市最具潜质奖”和“2005年度中国十大节庆城市”。同时,向力力副市长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会展业城市贡献人物,市会展办杜中塔主任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会展十大新锐人物。

2、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办会能力显著提高。我市目前已有湖南国际会展中心、湖南省展览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4家专业展馆,展览总面积达21.9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馆面积达13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00个标准展位。完全具备了承接2000个标准展位以内,10万专业观众以上的各类会展项目的硬件能力。全市三星级以上宾馆(含相当宾馆)近百家,拥有标准床位8万个以上。加上城市不断拓展延伸,功能日趋完善,交通网络便捷,娱乐休闲规范,有力的支撑了会展业发展。目前全市有专业会展公司达28家,相关单位办会机构近百家进入会展业。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先后举办了全国糖酒会、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全国药品交易会、全国文化用品博览会、全国体育用品博览会、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全国植保会等一系列全国性的大型会展活动,都办出了水平,办出了特色。我市已完全具备了承接和组织大型会展的条件和能力。

3、管理力度逐步加强,市场秩序日益规范。一是完善组织领导。为了优化会展环境,规范会展行为,2003年我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二十九个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长沙市会展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在全国率先设置了由市委、市政府管理的市会展工作管理办公室,归口全市会展活动的管理、规划、协调和服务工作。二是加强制度管理。为了适应我市会展业的发展形势,市政府在已颁布《关于以长沙市政府名义举办会展活动的规定》、《关于加快长沙市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会展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2005年又出台了我国第一部会展业的地方政府规章——《长沙市会展管理办法》。该《办法》从会展主、承办方的资格条件及责任和义务、会展审批和备案及相关手续办理、会展管理和服务、会展活动开展、财政扶持

的条件及申请程序等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了会展市场秩序,加大了会展的协调、管理和服务力度。三是严格行业自律。2005年8月我市成立了长沙市会展行业协会,这是我市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会展行业协会以“服务、代表、协调、自律”为基本职能,将在组织合作交流,培养会展人才,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促进我市会展业逐步形成公平、有序、规范的竞争格局起到积极作用。

二、长沙市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市会展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加之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因此会展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会展业发展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品牌会展。我市会展业的始发时间可追溯到1995年,当年在长沙举办的全国糖酒交易会将会展经济这一概念引入湖南。我市会展业虽经过10年的培育发展,会展规模、展馆建设、参展企业、城市接待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目前我市会展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主要表现是“五多五少”:小型的会展多,大型的会展少,很难形成规模;会展活动多,经贸类大型会展少,人气不旺;销售类的会展多,订货型的展会少,吸引不了大户;重复性会展多,创新性会展少,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临时申办的会展多,固定的品牌会展少,缺乏长久性。

会展举办主体不明。我市不少展会举办主体大多数是政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主办,政府的主导性太强,市场化不够。按照市场运作的原则,办会办展的主体应该是专业的展览公司,而我们的办会主体都是非专业展览公司,往往是办好一届是一届,办成一个是一个,很难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目前,我市展览公司弱小,与会展业高速发展不相适应,会展技术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缺少专门技术人才。从业人员多从外贸、广告和企业管理方面转到会展业,缺乏对行业的整体了解,对未来趋势得整体把握。

二是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管理力度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缺乏会展产业政策的指导,缺乏扶持会展企业主体的促进措施,缺乏补贴、奖励政策发挥应有的激励效应。会展审批不规范,流程不明晰,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尚处于磨合期,组委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另外省、市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对会展活动下批文、随意冠名等现象依然比较普遍,部分会展活动并没有到会展管理部门申请和备案,造成了重复办展、相互冲击、缺乏规模、偏重效益、忽视服务等会展秩序混乱问题;对会展举办者缺乏有效认证,无市场准入制度,审批的部门多,宏观调控的力度小,造成办会水平良莠不齐,从而影响了会展业的整体形象。

三是会展规划相对滞后,场馆利用有效不足。由于对市场份额的估算和市场前景的分析预测不够,没有发展会展的具体经济目标,重点发展的展会类型或模式不明确,会展设施及配套硬件建设仓促上马,会展设施没有充分发挥预期的作用和贡献。配套软环境建设普遍重视不够,缺乏专业管理水平,服务不规范,工作不到位,与城市建设规划不相协调。会展活动数量和使用率明显不够。

三、发展长沙市会展业的对策和措施

目前,国际国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是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要加快我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前瞻性的思维和创新理念。客观分析我市的情况,虽然从总体上看,长沙会展起步较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只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我市会展业仍然可以扬长避短,大有作为。今后,我们将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牢牢把握国内脉搏,紧紧抓住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长沙的区位优势和服务业发达的优势,做大、做强、做活长沙会展经济。具体措施是:

“十一五”规划中长沙会展发展的目标是:加强会展发展线路研究,做好中期会展发

展详细规划,建设一个符合现代化、国际化和专业化要求的各项配套设施完善的大型会展中心,进一步优化会展服务环境,加大会展申办力度,大力培育扶植本土品牌会展,加强与国内外重点会展城市的沟通与交流,吸引扶植现代会展企业,根据本地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把长沙打造成以文化交流为先导,以商贸、优势产业为支柱的中部会展中心城市。

(一)全力打造品牌会展。要依托本地优势资源,立足我市优势产业,开发、创建一些文化类和产业关联度高的节会,促进会展产业与支柱产业的互动。要重质轻量、重大轻小、重展轻销,重点培育浏阳国际烟花节、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国际农博会等已有一定品牌和影响力的会展,大力扶植动漫节、出版物等产业关联度高的节会。强力整合年博会、车博会、服装展等散、小、弱、重复的展会。同时要整合全市会展资源,将不同时期、地点举办的会展整合,举全市之力,集中精力,同时同地点举办。还要努力引进全国性、国际性会展项目,要扶持壮大本土展览企业,支持展览公司之间的资源重组,以优惠政策引进上规模的展览公司。加强与“国际展览会联盟”、“国际展览局”等国际会展组织及全国会展行业组织联系,积极收集国家各有关部门会展信息,建立健全会展信息网络,做好会展信息的整理、分析、收集和发布工作。

(二)大力培育会展主体。要充分发挥现有会展企业作用,鼓励兴建、组建有规模的展览集团公司,兴办集展览装饰、设计施工、广告宣传、展品运输、服务接待为一体的复合型展览企业,逐步形成以大型会展企业为龙头,以中小型会展企业为辅助,各类会展专业服务企业、宾馆饭店、旅游服务相配套的会展市场主体体系。加快整合展览场馆资源,加快展览公司的资源重组,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实力。引进国际大型会展公司来长落户,提高专业办展能力。完善会展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内部协调,建立资质评定制度和约束机制,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展览环境和竞争秩序。重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积极构建会展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

(三)加快会展人才的培养。由于我国会展教育起步较晚,无论是在师资培养,还是在教材的规范和课程的设置方面都还不够完善,使会展人才的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我市会展人才培养应从总体要求出发,院校培养和在职培训相结合。院校培养应定位在博、深、精,我们已与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紧密合作,准备开办会展专业。在在职培训过程中,需要与会展行业需求紧密结合,走特色人才培养之路。

(四)加强组织领导。要理顺会展的领导与促进体制,形成发展会展业的合力。制定我市会展经济发展管理办法,实行“一站式”办公,建立会展申请主办的“绿色通道”,并形成参展商品来去“一证式”快速通道。坚持会展业“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办、行业自律”的发展模式,健全“政府牵头、全社会参与、各方联动”运行机制,促进会展旅游、购物、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市政府要建立重点会展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实行会展项目汇报制度、协调会与现场办公会制度,鼓励省市直各委、办、局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多方争取承办各类会议、展览。加入全国性专业协会的各有关公司,要积极争取行业会展的承办权。

(五)注重政策促进。在会展业刚刚起步、市场发育不成熟阶段,政府应当动用行政资源,以营造会展氛围,打造会展发展平台,这并不有悖于市场规律。然而随着我市会展业的逐步成长、成熟,政府应该及时转变角色,在会展市场中由前排退入到后排,通过制定发展规划以加强引导,制定会展政策以加强管理、监督、扶持、服务和协调,把会展的具体运作交给市场,走市场化的路子。因此,我们要在大力宣传推广和严格贯彻实施《长沙市会展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会展法规制度,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制定《实施细则》和相关的会展促进政策。同时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会展和全国性大型重点会展的总体形象宣传以及基础性、保障性的公共支出,对规模大、社会效益好、有发展潜力、能定期在我市举办的会展活动给予扶持和奖励。加强财税扶持, 市财政要支持申办全国性、国际性大型展会。对我市主办的会展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奖励,对主(承)

办单位给予扶持。鼓励企业办展,凡国家部委、有关机构举办的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大型和专业展会,可以市人民政府名义主办,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与市产业结构和支柱 产业相关的品牌展会。对新成立的会展企业可给予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来我市创办展览企业。并尽快建立和完善会展评估、会展统计、会展培训、会展投诉等机制,引导和促进会展业规范、快速发展。

(六)逐步完善我市会展业的科学发展规划。首先要找准定位,明确目标。我市近年来会展经济发展迅速,年均以近20%-30%的速度递增。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看,距北京、上海、广州等第一梯队的会展中心城市还有较大差距,即便是在中部,与武汉、郑州等城市相比,长沙的会展优势地位也并不突出。长沙的会展最终要实现走出全国、走向世界的目的,必须奠定其在中部的优势地位,做“中部会展名城”,这是目前我市会展发展的首要目标定位。其次是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目前我国会展业发展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重新洗牌”的转型时期,会展业逐渐从传统的政府包办过渡到市场运作模式,各个城市对会展的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发展定位等方面都还处于探索阶段,除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会展中心外,其它的会展城市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中国会展城市格局尚未完全形成。长沙完全有可能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经济基础等优势,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引导规划,在竞争中异军突起,实现远景目标。第三是要明确思路,制定规划。在全国各地争先恐后的发展会展经济的同时,长沙的会展经济该如何定位,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道路?站在“十一五”的门槛,我们要加强会展的理论研究,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强政策扶持与规划引导,加大管理和服务协调力度,规范会展市场秩序,优化会展发展环境,大力培育和引进与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工程机械、传媒娱乐、商贸物流、食品农业等我市支柱和优势产业相关的展会,整合资源,外引内联,逐步扩大国际性、全国性品牌展会的比重,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把我市打造成为立足本省、辐射周边的中部地区会展中心城市。

四、今后会展业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加入 WTO 会使中国会展业在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上发生一系列变革。概括而言,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市乃至全国会展业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八大趋势:

1、全球化趋势。加入 WTO 后,能给国内会展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办展技术,尤其是在会展业的配套服务部门怎样分工协作、会展业与旅游业如何实现有效对接等问题上可以提供新的参考依据,这势必会提高我市会展管理部门的调控水平。

2、信息化趋势。首先是加强与国际会展组织或世界知名会展公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定期向国内外发布我市的会展信息,以及时掌握全球会展业的最新动态。其次,在会展业中积极推广现代科技成果,逐步实现行业管理的现代化、会展设备的智能化和活动组织的网络化。

3、集团化趋势。推进会展业集团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会展企业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我市会展业的竞争力。

4、品牌化趋势。品牌是会展业发展的灵魂,也是我市会展业在 21 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增强我市会展业的国内甚至国际竞争力,品牌化是必由之路。我市会展业的品牌化应主要围绕两个内容来进行,即培育品牌展会和扶持领导企业。

5、专业化趋势。专业化是我市会展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展会内容的专题化。二是场馆功能的主导化。除了会议或展览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外,场馆也应该有比较清晰的主导功能定位;三是活动组织的专业化。

6、创新化趋势。会展业的创新可分为四个主要方面,即经营观念创新、会展产品创新、运作模式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

7、生态化趋势。会展业的生态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注重场馆的生态化设计。二是大力倡导绿色营销理念。三是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四是以环保为主题的展览会将倍受欢迎。

8、多元化趋势。从整体上看,世界会展业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具体包括产品类型的多行业化、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和经营领域的多元化。首先,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对会展产品类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次,会展形式正在从传统的静态陈列转向融商务洽谈、展会参观、旅游观光、文化娱乐等于项目于一体,这是全球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六年七月二十四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