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东省四校2019届高三5月模拟(二模)试卷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023-02-23 来源:年旅网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山东省四校2019届高三5月生物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衰老和凋亡过程中均有RNA种类和数目的变化 B. 细胞器中不一定含有磷脂,但一定含有蛋白质 C.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D. DNA基本骨架与细胞膜基本骨架共有的组成元素有C、H、O、P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中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都存在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器中不一定有磷脂,如核糖体和中心体,但一定有蛋白质;参与DNA合成的酶是DNA聚合酶,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DNA复制;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详解】A、细胞衰老和凋亡过程中均存在基因表达过程,因此都有RNA种类和数目的变化,A正确;

B、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成分之一,没有膜的细胞器没有磷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所有的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B正确;

C、D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因此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参与DNA合成的酶,C错误;

D、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DNA的骨架,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有C、H、O,磷酸含有N、P,细胞膜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因此DNA基本骨架与细胞膜基本骨架共有的组成元素有C、H、O、P ,D正确。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染色体时,可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色 B. 促胰液素的发现实验中,稀盐酸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促胰液素 C. 用纸层析法提取和分离菠菜绿叶中的光合色素,可得到4条色素带 D. 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1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因为染色体只有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才会出现,而洋葱内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染色体以染色质的状态存在,而染色质呈细长的丝状,是观察不到的;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粘膜细胞分泌,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绿叶中光合色素提取的原理是各种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中,故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而各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因而不同色素可以在滤纸上通过扩散分开,各种色素分子在滤纸上可形成不同的色素带,故用层析法来分离色素。双缩脲试剂检测的是肽键,蛋白质变性后肽键仍然保留,故仍能反应。

A、【详解】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无法观察染色体,A错误;

B、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B错误;

C、用无水乙醇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绿叶中的色素,C错误; D、经高温处理的蛋白质变性了,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但是肽键依然存在,仍然能和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的络合反应,D正确。

3.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 ) A.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B. 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C. 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 Aa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答案】B 【解析】略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在幼嫩组织中都进行极性运输 B. 脱落酸在植物的各个部位都可产生

C. 环境因子不一定通过激素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2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D. 生长素浓度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促进乙烯的合成,二者具有协同效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即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外部环境因子(如光、温度)和内部因子(如激素)的影响;高浓度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高,会制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详解】A、生长素在幼嫩组织中进行极性运输,但并不是所有植物激素在幼嫩组织中都进行极性运输,A错误;

B、脱落酸在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B错误;

C、环境因子不仅仅是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也可以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植物生命活动等,C正确;

D、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当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高,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D错误。

5.已知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随时间变化,甲、乙种群个体数量比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

②C点之前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 ③D点时,乙种群数量达到K值 ④甲、乙两种群之间不存在基因交流 A. ①④

B. ②③

3

C. ①② D. ③④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答案】A 【解析】 【分析】

C-D段甲、据图分析,甲和乙是图中A-C段甲、乙种群个体数量比>1,即甲种群数量>乙;乙种群个体数量比<1,即甲种群数量<乙。

【详解】①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是两个物种,题图显示:随时间的推移,甲乙个体数量的比先增加后减少,最后降为零,说明甲种生物的数量先增后减,最终被淘汰,因此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①正确;

②B点到C点之间甲、乙种群个体数量比逐渐下降,说明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小于乙种群,②错误;

③D点时,甲种群的数量将为零,但乙种群数量不一定达到K值,③错误;

④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是两个物种,种群之间不存在基因交流,④正确;综上所述,符合题意有①④,A正确。

6.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物质的运动和迁移规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也可用来证明RNA是HIV的遗传物质 B. dATP(dA-Pα~Pβ~Pγ,d表示脱氧)是合成DNA的原料,32P应标记在dATP的α位上,

32

才能将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

C. 分别用H218O和H2O培养小球藻,可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H2O而不是来自于CO2

D. 将根尖分生区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

3期,细胞中一半的DNA分子含H

【答案】B 【解析】 【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不相同,前者是RNA病毒,后者是DNA病毒;ATP是直接能源物质,ATP供能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而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形成dA-Pα后才能成为合成DNA分子的原料;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后释放出氧气,即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要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中的氧来源于水而

4

的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18

不是来源于CO2,可向培养单细胞绿藻的两组实验中,分别为一组提供CO2和H2O,为另18

一组提供CO2和H2O,在相同而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检测两组最初释放的氧气是否被标记3

即可;将根尖分生区细胞置于含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第一个细胞周期3

后,每个DNA分子都含有放射性,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中都含有H

标记。

【详解】A、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不可用来证明RNA是HIV的遗传物质,A错误;

B、dATP(dA-Pα~Pβ~Pγ)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形成dA-Pα后才能成为合成DNA分子的原料,

3232

因此若用带有P标记dATP,则带有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位上,B正确;

C、分别用18O标记的水和被18O标记的二氧化碳培养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释放的氧

18

C错误; 气分别为O2和O2,可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而不是来自于二氧化碳,

D、将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培

3

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中都含H标记,D错误。

二、填空题

7.研究发现,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如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请回答:

(1)光照强度为a时野生型水稻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照强度为b时突变型水稻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速率。

(2)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该阶段______(填“野生型”或“突变型”)水稻CO2固定速率较高,原因是:______。

(3)研究表明突变型水稻更适于生长在高温、干旱环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 (1). 等于 (2). 光照强度 (3). 野生型 (4). 野生型水稻叶绿素含量高,光反应较强,故暗反应较强,二氧化碳固定速率较高 (5). 高温、干旱环境下,水稻为防止水分散失,气孔关闭,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较低,突变型水稻固定二氧化碳酶的活性显著高

5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于野生型,故更适合在该环境下生长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分析题图,突变型水稻的光补偿点大于野生型水稻,CO2的吸收量表示净光合速率,在P点之前,野生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大于突变型,而光照强度小于P点时,突变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水稻。

【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a点和b点分别为野生型与突变型水稻的光补偿点,此时二者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二氧化碳的固定速率表示总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据图可知,两种水稻的呼吸速率相等,故a时野生型水稻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等于光照强度为b时突变型水稻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速率。

(2)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水稻光合曲线处于上升阶段,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自变量光照强度,此阶段由于野生型水稻叶绿素含量高,故光反应较强,暗反应也较强,二氧化碳固定速率较高。

(3)在高温、干旱环境下,水稻为防止水分散失,气孔关闭,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较低,而突变型水稻固定二氧化碳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故更适合在该环境下生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8.如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______(填“细胞免疫先”或“体液免疫先”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时”)启动,免疫活性物质______会增多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可摧毁大多数HIV。 (2)B点以后,HIV与T细胞浓度之间呈反比例关系,试分析原因:______。 (3)科学家制备了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其作用机理是______。

6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答案】 (1).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时 (2). 抗体和淋巴因子 (3). HIV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HIV大量增殖 (4). 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解析】 【分析】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据图分析,在HIV感染人体初期,T细胞大量增殖后导致HIV病毒浓度下降,之后T细胞浓度大量减少,而HIV浓度大量增加。 【详解】(1)曲线AB段,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时启动,免疫活性物质抗体和淋巴因子会增多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可摧毁大多数HIV。

(2)B点以后,HIV与T细胞浓度之间呈反比例关系,原因是HIV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HIV大量增殖。

(3)疫苗的作用是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点睛】本题考查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要求学生识记艾滋病毒攻击的是人体的T细胞,明确T细胞的数量减少的原因。

9.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是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污染源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的工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上述材料可知,湿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2)受到干扰的湿地在恢复过程中,因植物种类增加,消费者种类也增加。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______(至少答两点)。

(3)恢复生态学主要是利用了______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充分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能力,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的______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答案】 (1). 间接和直接 (2). 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3). 生物群落演替 (4). 自我调节 (5). 结构和功能 【解析】

7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分析】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等;间接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分解者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消费者能有效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详解】(1)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湿地还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3)恢复生态学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充分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能力,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识记相关内容,难度不大。

10.(1)纤维素分解菌经选择培养后的样品需接种在_____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到几株有透明圈的菌落,其透明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量和 ________ 有关。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挑取了菌落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l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落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2)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的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若凝胶珠颜色过浅,则说明 ________________。酵母细胞固定化技术采用包埋法,而固定化酶不宜用此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榨取西瓜汁主要用到_______ 酶,该酶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 【答案】 (1). 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2). 活性 (3). 接种环温度过高,纤维素分解菌被杀死 (4). Cacl2 (5). 固定化酵母细胞数量较少 (6). 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7). 果胶酶 (8). 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脂酶 【解析】

8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分析】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以选择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只有能利用纤维素的菌株才能存活。

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果胶酶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脂酶。

【详解】(1)鉴别纤维素分解菌需要用到刚果红染色法处理,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透明圈的大小反映了纤维素酶的量和活性大小。平板划线过程中,若灼烧后接种环温度过高就开始接种,会造成纤维素分解菌被杀死而出现无菌落的现象。

(2)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酶更适合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酶的分子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故酶不适于包埋法。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的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若酵母细胞过少,会出现凝胶珠颜色过浅。

(3)榨取果汁要用到果胶酶,是一类酶不是一种酶,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脂酶。

【点睛】酶常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而细胞多用包埋法固定的原因是:细胞体积大,而酶分子小;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11.如图表示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制备抗体的两种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制备抗体1和抗体2过程中用到的生物技术手段主要有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从小鼠的______细胞中先获取抗体基因的mRNA,再通过逆转录得到cDNA,cDNA中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内含子。抗体基因还可通过PCR技术扩增获得。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dNTP(dCTP、dATP、dGTP和dTTP)的作用是______。

2+

(3)方法二中,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利用Ca处理大肠杆菌制备感受态细胞,

原因是______。

9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4)抗体1和抗体2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两者的生理活性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

(1). 动物细胞培养、 (3). 【答案】动物细胞融合、转基因技术 (2). B细胞(浆细胞)不含有 (4). 提供合成DNA原料和能量 (5). 不需要 (6). 噬菌体可以侵染大肠杆菌,将重组DNA分子注入大肠杆菌 (7). 不相同 (8). 抗体2是大肠杆菌产生的,其形成过程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抗体1是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其形成过程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制备抗体的两条途径:①以小鼠骨髓瘤细胞和从免疫小鼠体内分离出的细胞B即浆细胞融合形成细胞A即杂交瘤细胞,最后产生单克隆抗体即抗体1;②以细胞B即浆细胞中mRNA为模板,经过逆转录过程,获得cDNA,与噬菌体形成重组噬菌体后,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产生抗体2。

【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上述两种方法制备抗体1和抗体2过程中用到的生物技术手段主要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转基因技术。

(2)从小鼠B细胞(浆细胞)中先获取抗体基因的mRNA,再通过逆转录得到cDNA,cDNA中不含有内含子。抗体基因还可通过PCR技术扩增获得。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dNTP(dCTP、dATP、dGTP和dTTP)的作用是提供合成DNA的原料和能量。

2+

(3)方法二中不需要利用Ca处理大肠杆菌制备感受态细胞,原因是噬菌体可以侵染大肠

杆菌,将重组DNA分子注入大肠杆菌。

(4)抗体1和抗体2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两者的生理活性不相同,原因是抗体2是大肠杆菌产生的,其形成过程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抗体1是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其形成过程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点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等基础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解答。

12.回答下列遗传学问题:

(1)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完全显性。假定未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让隐性纯合体(aabbee)与显性纯合体(AABBEE)杂交得F1,对F1进行测交

10

的的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的结果如下: 表现型的基因型 Aabbee AabBeE aaBbee AabbEe 个体数目 201 199 202 198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基因______是自由组合的。基因______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填“是”、“否”)发生了交换,原因是______。

(2)另有昆虫的三个纯合品系:①ddFFGG、②DDffGG和③DDFFgg,假设D/d、G/g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

【答案】 (1). A、a和B、b,B、b和E、e (2). A与E (3). 否 (4). 因为表现型的基因型AaEe:aaee=1:1 (5). 选择①×③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子一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子一代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子一代中雄性个体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隐性纯合体(aabbee)与显性纯合体(AABBEE)杂交得F1,F1是AaBbEe,对F1进行测交,子代中有Aabbee:AaBbEe:aaBbee:AabbEe=1:1:1:1,可推知AaBbEe可产生abe、aBe、ABE、AbE,据此推测,a和e、A和E连锁,故A、a和E、e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b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想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某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可通过设计正反交实验,观察子代表现性状是否一致即可。

【详解】(1)让隐性纯合体(aabbee)与显性纯合体(AABBEE)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Ee,对子一代进行测交,后代基因型有Aabbee、AabBeE、aaBbee、AabbEe,所以子一代产生的配子有Abe、ABE、aBe和AbE四种,由此分析可以看出,A、a和E、e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b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基因A、a和B、b,B、b和E、e是自由组合的。基因A与E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没有发生了交换,原因是表现型的基因型是AaEe:aaee=1:1。

11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2)假设为D/d、G/g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实验思路可将验证D/d和G/g这两对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拆分为验证D/d位于X染色体上和G/g位于X染色体上分别进行验证。现有①ddFFGG、②DDffGG和③DDFFgg,选择①×③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子一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子一代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子一代中雄性个体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