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A卷 含答案

2020-01-05 来源:年旅网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A卷 含 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根据学生个人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A.诊断性 B.性 C.总结性 D.相对性 2、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班主任工作 B.学科教学 C.品德教育 D.教学管理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4、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 , 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 , 实行男女教育平等 , 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5、( )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发展 D、文化发展

6、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 。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练习法 C.作业法 D.演示法

7、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 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

8、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 )。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刺激获得 D、刺激消退

9、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是指( )。 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

10、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11、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检测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2、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

A、专业结构

第 1 页 共 5 页

B、学科结构 C、科技结构 D、生产力水平

13、按照苛勒的观点,学习的本质是( )。

A.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B.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C.构造一种“完形”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14、小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晓霞的道德发展处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15、孔子曰 : “ 上好礼 , 则民莫敢不敬 。 上好义 , 则民莫敢不服 。 上好信 ,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

A 具有灵活性 B 脱离社会生产 C 具有全面性 D 结合社会生产

16、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奋,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说明( )。

A.性格特征 B.能力 C.气质 D.认知

17、最早提出“学习过程就是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这一观点的人是( )。

A.巴甫洛夫 B.华生 C.桑戴克 D.班杜拉

18、张老师课前宣布:“今天讲的课非常重要,讲完后当堂进行测验。”随后学生们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听课,课堂秩序井然,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纪律属于( )。

A.自我促成的纪律 B.任务促成的纪律 C.规则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19、朵老师很关心学生,但对学生很严格,常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和规定,大部分学生都喜 欢条老师,也能按他的要求去做。朱老师对班级的领导类型于( )。

A.强硬专断型 B.放任自由型 C.仁慈专断型 D.民主平等型

20、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依附性 C.时代性 D.独立性

21、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中的是( )。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3、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

4、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第 2 页 共 5 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思维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3、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某初中三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

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

2、大学毕业不久,我就担任了初二(1)班的班主任,一天中午,一个学生急匆匆跑来说:“老师,小杨不知为什么事正和二班老师争吵,还骂老师了。”我赶紧过去问缘由。得知二班的卫生区有几片废纸,被学校的值日生扣了分,据说二班有学生看见他正好走过,就告诉王老师,认为他扔的。于是王老师就找到小杨,并训斥了他。小杨不服气,就骂老师“瞎了眼”,结果惹恼了老师。我当时也很生气:“小杨,就算你没扔,也要好好和王老师说明,怎么可以骂老师么?”“他根本不听我说,劈头盖脸训斥我……”见他如此冲动,我知道说什么都没用,要等待时机。

机会终于来了,在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我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引导他为班级参加的体育项目出谋划策,协助体育委员组织,我鼓励他报了大家都未参加的3000米长跑,对此,我对他提出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运动会那天,小杨的3000米长跑得了冠军,成了班级最亮的一颗星,很多同学和他拥抱,给他送水、送毛巾,为他热烈鼓掌,使他感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会后我找他谈心:“小杨,运动会证明了你的实力,说明你是一个不甘落后的好学生,我相信你也会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取得好成绩。”

“老师你真的相信我吗?”“我当然相信你。”他的眼中闪烁出激动的亮光,突然说:“那么老师,你也相信那天的废纸不是我扔的吗?我敢对天发誓,真不是我扔的。”看到他委屈又可笑的样子,我笑了:“我相信你,当时我就相信不是你干的!”“真的吗?”他很惊讶也很高兴。”“可你也有错,知道错在哪里吗?”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知道老师,我会跟王老师道歉的,您放心!”

此后,小杨同学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转变。 问题:

(1)案例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 (2)请结合案例加以分析论述

第 3 页 共 5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答案:D相对性 2、B 3、B

4、答案: :C 5、答案:C 6、答案:D 7、A 8、A 9、B 10、C 11、D

12、答案:D 13、C

14、【参考答案】D 15、答案:B

16、答案:A性格特征 17、B 18、B 19、C

20、【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存在,这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 21、答案:A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参考答案】错误。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 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此说法是正确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 3、【参考答案】错误。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而教育目的制 定的依据除了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外,还包括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制定者的教育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4、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一种感觉的丧失可由其他感觉来弥补。盲人失去了视觉机能,会增强其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感受性,以发挥其补偿作用。

2、【参考答案】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其差异主要表现在: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具有场独立方式的学生,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具有场依存方式的学生,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2)沉思型与冲动型。在解决问题中,沉思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3)辐合型与发散型。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发散型的学生表现出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特征。

3、【参考答案】学生管理的原则有:

(1)科学性原则。管理学生一定要有科学的理论和依据,不得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全面发展原则。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健康的发展、知识技能的发展、道德伦理的发展、审美素质的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发展等。全面发展的原则意味着教师应当让学生的每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3)集体性原则。集体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时,要依靠集体、培养集体、教育集体,并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充分发挥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

(4)主客体统一原则。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为顺利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在客观上要求教育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在思想上、行动上统一起来,协调一致地投入到教育管理中,共同投身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中。

(5)平等与尊重原则。教师在管理学生时,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4、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是: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参考答案】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不同个体智力或思维

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

第 4 页 共 5 页

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2、(1)①德育的疏导原则 ②因材施教原则 ③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④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2)首先,教师的做法体现了疏导原则。材料中,当小杨同学激动,与老师发生争执时,教师没有立刻发作,辱骂学生,而是采用冷处理,并不是与小杨发生争执等待时机;后来借运动会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其次,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教师根据小杨在跑步方面的特长,鼓励他积极参加运动会角逐,让小杨通过运动会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中集体自豪感,促进个人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第三,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材料中,教师在比赛前鼓励他挑战自己,积极训练;比赛后,又利用这个机会给予表扬,引导他在其它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最后,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材料中,教师一方面对于学生的体育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出了纪律要求,让学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