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煤质分析中影响灰分测定的因素

2023-10-29 来源:年旅网


煤质分析中影响灰分测定的因素

摘 要:煤的灰分是指煤在规定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残留物的产率。煤中灰分含量的高低,不但影响着煤炭的发热量和使用质量,而且对煤炭的经济成本有着很大关系。本文从影响灰分测定的要素:升温与控温要求、设备的形式和大小、试样容器及试样量的规定、灰化条件等几方面,依据仲裁测定方法——缓慢灰化法,阐述了灰分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便得到更准确的测定结果。

关键词:灰分测定 升温控温 煤样厚度 检查性灼烧 煤质分析

前言:灰分是评价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灰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煤炭质量的优劣,继而对煤炭的销售价格和工农业利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煤的灰分并不是煤的固有成分,而是煤中矿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经各种物理和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在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中对煤的非固有成分和特性的分析试验方法,也称煤的规范性试验方法。煤的规范性试验方法,其试验结果是随着试验方法、条件、仪器设备而变,因此在灰分分析试验中,条件不同,灰分产率也不同。

一、煤质分析中影响灰分测定的因素

1.灰分测定对仪器设备的规定

高温电阻炉:测定灰分用的高温炉,最高使用温度不超过1000℃,采用电阻丝加热,故称为高温电阻炉。因其炉丝多呈箱形,故又称箱形高温炉或马弗炉。马弗炉要求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能保持温度为(815±10)℃,马弗炉的恒温区不是固定的,会随马弗炉的使用状况不同而改变,所以应定期测定恒温区。马弗炉的恒温区应在关闭炉下测定,并至少每年测定一次。高温计(包括毫伏计和热电偶)至少每年校准一次。

马弗炉后壁的上部带有直径为25-30mm的烟囱,下部离炉膛底20-30mm处有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炉门上有一个直径为20mm的通气孔。用不装烟囱的马弗炉时,由于通风不好,生成的硫化物排除不畅,一部分被灰中的碱性氧化物—主要是氧化钙固定,使灰分偏高。若马弗炉门未留有测恒温区时的热电偶插孔,可用厚石棉板或其他保温材料制成上有大小适当的圆孔的挡板,代替马弗炉门。按照计量部门的规定,高温计应定期检定,至少每年一次。

2.灰分测定中升温与控温要求

3.样品的放置与测定要求

标准规定,煤样应置于灰皿中,并摊平,其厚度不应超过每平方厘米0.15g,而不应使用各类坩埚代替灰皿。如使用各类瓷坩埚放置煤样,必然煤层厚度较厚,即使完全灰化,也会因煤样底部生成的硫氧化物被表面灰中氧化钙所固定,从而

使灰分值测定结果偏高。

4.灰化条件与结果计算

煤样灰化时,如多个试样置于同一炉中,由于灰化过程中反应产物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影响灰分值。特别是煤中含硫量较高及灰中氧化钙含量较大时,影响则更为明显。如果进行重要试验,还是对1个煤样单独进行灰化测定,以避免其他煤样对测定的干扰。

如果燃煤灰分含量大于15.00%,则应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后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0 g为止。用最后一次灼烧后的质量来计算灰分含量。在一般性试验中,灰化时间可适当延长,确保灰化完全,这样就免于进行检查性灼烧,以节约时间,又简化操作。当然,对于重要试验,必须进行检查性灼烧,以确保结果准确。

二、煤质分析中对灰分测定的合理化建议

煤质灰分含量高,煤的发热量就低,使得煤炭成本相对增加,同时多灰分的煤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加强煤质灰分的测定和控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划分了严格的质量等级(如图1),用以检测和提高煤质质量。

图1 煤的灰分分级

另外,对于灰分测定过程中,仪器设备、升温与控温要求、设备形状和大小、试样容器及试样量的规定、灰化条件等影响因素做了详细分析,指出在煤质分析中,灰分测定必须严格执行分析方法规定的操作条件和程序。其次,重视灰分结果的分析,以提供更准备的参考依据,指导煤炭开采。其次在测定方面,要重视先进技术的引入,加强机械自动化设备的研发,进一步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结合起来,应用高性能的灰分检测仪器,过程中严格规范手法、技能的应用,必要时提供技术人员跟踪和咨询服务,确保灰分测定的规范性操作,提供正确的煤质分析数据。

三、结束语

灰分是煤炭中的有害物质,使煤炭质量降低,因此灰分对于评价煤的质量和加工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灰分是煤炭贸易计价的主要指标。在炼焦工业中,灰分过高会降低焦炭的质量,消耗更多的原材料,作为燃料燃烧时,灰分过高会降低热效率,并增加排渣工作量。由此可见煤的灰分测定对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煤炭市场的激烈竞争,加强开采过程控制,努力提升灰分检测技术,综合提高煤炭质量,是现有企业得以立足和发展之本。我相信,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新型自动化的灰分测定仪器将会代替人工作业模式,减少测定中的影响因素,提供更正确数据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全生.煤炭中干基灰分测定不确定度的分析[J].煤质技术,2007(1).

[2]王世彬,郭厚亮.煤层厚度变化地质成因分析[J].煤炭技术,2005(6).

[3]王钰,罗子付.昭阳煤矿岩浆侵入特征及其对煤层的改造[J].煤炭技术,200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