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沉积聚煤条件及找矿远景

2020-08-31 来源:年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沉积聚煤条件及找矿运景 口温丽常希祥郝文丽 大兴安岭地区成煤期为早白垩世至晚白垩世,主要 不均衡,造成了几个不同规模的聚煤区。盆地形成之后 含煤地层九峰山组沉积期属早白垩世。分布于大兴安岭 受构造活动影响不大,总的趋势是西部上升,东部下倾, 漠河、呼玛等县,为黑龙江一结雅煤田的主要含煤层位。 致使盆地西部的部分煤系被剥蚀。椅子圈盆地为西部区 一聚煤条件 1.含煤地层特征 、火山活动强烈而频繁地区,在火山喷发间歇时期形成了 几次煤系沉积,以扇三角洲相为主,煤系厚度不大。受构 含煤地层主要为下白垩统九峰山组,该组系正常碎 造活动影响,煤系总体向东南倾斜。 屑沉积夹凝灰岩、熔岩和煤层。其下部以中、粗粒含砾砂 3.聚煤规律 岩为主;中上部以粉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含可 盆地规模较大,含煤岩系沉积较厚,煤层较多的是 采煤层,其中有时夹有数层基性熔岩。 处于地幔隆起区,盆地规模较小、含煤岩系沉积厚度较 霍拉盆煤矿区九峰山组含22个煤层,分为7个煤 薄、煤层层数较少的均分布在地幔坳陷或幔坡区。 组,以薄煤层为主,一般厚度0.55m~1.58m,个别为中 燕山运动早期及其以前形成的北东向及东西向大 厚或厚煤层,薄煤层结构较简单,而厚煤层则结构复杂, 断裂控制了本省西北部盆地的总体分布。燕山中、晚期 有时多达8个夹矸层。含煤系数为7.79%,全区共有4 的构造活动继承了前期的构造活动,一方面促使盆地继 个可采煤层和3个局部可采煤层。 续发展形成了部分含煤地层的超覆;另一方面破坏了煤 鸥浦盆地煤矿区九峰山组分上、中、下3个岩性段。 系地层的完整性,将煤系地层分割成块段或使部分煤系 可采煤层均位于九峰山组含煤地层上段,341高地勘探 地层出露被剥蚀。 区共含4层可采煤层,煤层均为复煤层,1号煤层厚度 白垩纪时期的气候条件属潮湿温暖气候带,植物生 为8.60m,夹矸厚3.80m;2号煤层厚度为0.80m~ 2.20m;3号煤层为0.80m~1.50m;4号煤层厚度为 2.OOm~4.OOm。362高地勘探区共含15层可采煤层,以 层,煤层变化较大。 2.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及聚煤作用 长繁茂,盆地是处在内陆山间盆地型古地理环境。 二、成煤远景探讨 依据煤地层的构造一岩相一聚煤作用特征,大兴安 薄煤层为主,一般厚度为0.80m~3.85m,煤层均为复煤 岭地区及邻区找煤前景为: 霍拉盆煤盆地,已探明储量I 157.55万t。盆地受北 东、北西、南北3组断裂控制,盆地面积25.5km2(由2个 根据区内地质构造发展,中生代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亚盆地组成)。煤系为下白垩统九峰山组,厚度500m,主 在地槽与古生代未回返之后,在中生代黑龙江裂谷,形成 要含煤在第三段。在已探明334级储量块段的西部,预 了河湖相碎屑岩建造,晚侏罗世出现南北向挤压的应力 测3341级储量3808.10万t。 场,使凹陷褶皱隆起,产生了东西向挤压带和南北向的张 鸥浦煤盆地,在该盆地约15km:范围内已探明煤炭 性断裂带,形成小型山间盆地及火山岩系地层,也就是火 32业资源储量4000多万t,下白垩统九峰山组含煤地层 山岩喷发间歇期成煤。在晚侏罗世,有大量的中基性岩浆 分布面积90km ,地层厚约380m,预测334级褐煤储量  1665.2万t。 喷出活动,同时,沿大兴安岭褶皱带边缘形成断裂带、断 l陷盆地、坳陷盆地,为后来下白垩系成煤提供了空间条 椅-Y-圈煤盆地,控制煤系厚250.OOm,见煤厚 件。九峰山组岩系沉积于该类型含煤盆地中。 4.50m,在0.56km:内获储量520万t。煤系地层为下白 九峰山组沉积区有十余处,该组沉积有冲积扇相、 垩统九峰山组,煤厚度分别为1.65m、2.OOm和1.80m。 扇三角洲相。受同沉积期构造的影响,各盆地的沉积相 预测3341级储量40629.6万t。 发育不够完整,但其中扇三角洲相在各盆地中均不同程 在本区的南部有大杨树煤矿区(属内蒙);区内曾发 度的发育。如霍拉盆地受北东、北西、南北向断裂构造控 现红光、多布库尔河东山和一顶松煤点,见煤厚0.2m~ 制,形成断陷盆地,盆内主要发育三角洲相,冲积扇相主 2.3m不等,因以往地质工作程度低,对煤层赋存状态还 要赋存在扇三角洲相之下,盆地形成后,构造活动对其 不清楚,具有较大找煤前景。 影响不大,因而含煤地层基本被保存。 由于在盆地总体沉陷过程中受构造活动的影响,整 三、结论 大兴安岭地区为缺煤地区,本文根据以往资料进行 个九峰山组时期的沉积环境并不稳定,受古地理变化条 初步归纳整理,对该区中生代聚煤条件、构造和岩相古 件的影响,洪水期和枯水期呈现交替出现,造成垂向上 地理与成煤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基础地质认识, 各相交互、横向上的舌状交错现象。盆地形成后,由于北 为该区今后煤炭勘查工作提供基础地质依据。但该区区 侧含煤地层抬升而被剥蚀。西岗子盆地主要受北北西向 域研究程度较低,应加强区域古生物与地质对比,含煤 和北东向断裂控制,盆内扇三角洲相较发育。在沉积过 地质层划分和古环境研究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工作。 程中主要受盆地基底起伏的古地理环境影响,相的分布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国土资源2oo8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