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本工程难点、重点分析
1、场地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监理对策
该项目规模很大,且为整个小区建设工程,各单体工程的先后施工顺序,土方的开挖顺序、土方的调配、周边道路、管网、通信的保护,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场地综合利用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为此采用如下对策:
1、彻底查清周边的地下管线类型及互相的位置关系,自来水、通信网络等总控制开关的位置,一旦发生不测,应有应急预案。
2、加强与交管、市政、自来水公司、供电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安排好作业时段,确保各种工程运输畅通且不影响主干道的交通。
3、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平面布置方案,使各施工设施与建筑物之间的临时通道布置合理,施工机械、材料堆放、排水、临时供电系统、临时设施布置既有利于前期施工,又有利于室外工程的开展,切忌室外工程开工时,有些设施产生不必要的重复迁移。
4、在桩基施工时,应合理布置桩机数量、类型、各桩机施工走向、压桩顺序。
5、在土方开挖时,应合理安排土方开挖的顺序、走向,碴土车进出场地的路线、时间等。
6、合理划分施工区域,使施工区、生活区划分合理,互不干扰。
7、对于靠近本工程的道路、高压线(如存在)应设置防护棚,确保人生安全。
8、注意场外环境保护,项目施工现场内外应隔离。
2、土方工程进度控制的监理对策
按照现在的施工技术和水平,通过对各阶段的进度进行分解后发现,在工程的土方开挖等阶段,工期的控制十分重要,一旦控制不好不仅会影响到本工程的总进度,甚至会给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土方工程的进度控制:土方工程的进度控制除了采用我们进度控制中采用的一些方法外,在本工程中应着重注意:
⑴土方开挖的顺序,土方开挖机械数量和大小的安排。
⑵土方开挖和支撑施工中的衔接。
⑶由于本工程所处地区人员流量较大,应合理安排土方外运的时间、路线和运输车辆的数量。
3、混凝土裂缝的监理对策
本工程建筑面积大,达十几万平方米、混凝土的使用量较大,因此,混凝土施工质量是本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砼工程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我公司根据本工程特点编制了详细的防治砼裂缝的监理措施如下:
1、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性
混凝土工程的裂缝问题相当普遍,这为正常使用和建筑物的耐久性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第一,降低了结构的耐久性、整体性、甚至承载能力。裂缝的普遍存在使得水分侵入结构内部,造成钢筋腐蚀。裂缝较宽时,将引起内力重分布;第二,影响正常使用,往往因裂缝的存在而丧失了使用功能;第三,裂缝的存在,尤其是裂缝比较明显时,会从心理上给使用者造成较大的恐慌感和压力,不利于身心健康,尤其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如何防止砼结构裂缝,将是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公司在以往大量同类工程监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控制防止砼结构裂缝的实际经验,并就防止砼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研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监理措施。
2、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⑴裂缝产生的内部因素取决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特点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机理。混凝土是一种人工复合材料,微观上具有不均匀性,其抗拉强度很低,在不大的拉应力作用下就可能产生裂缝。而且混凝土亚微观研究表明,混凝土在承受荷载之前应已经存在着微裂缝,如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化学收缩裂缝及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差带来的温度裂缝;
⑵裂缝产生的外部因素有二种:
第一,混凝土成形和强度增长过程中受外部作用影响而产生的裂缝,如混凝土终凝前因表面水分蒸发较快而形成的表面网状裂缝;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就拆模,或者虽没拆模但外部附件荷载及不利变形对成形阶段混凝土产生不利力学影响。这类裂缝在施工阶段比较常见,称为“非正常结构性裂缝”;第二,混凝土强度形成后,由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度、湿度、收缩和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缝,尤其是温度和不均匀沉降所产生。
⑶裂缝还应该按照参与主体的不同进行分类:
A、设计方面的原因,如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基础沉降考虑的不足等;
B、混凝土原材料和生产方面的原因;
C、施工方面的原因,如钢筋位置不当引起结构内力分布所产生的裂缝;养护不到位导致强度降低等。
3、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三个阶段控制措施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裂缝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应该从以下三个阶段着手做好事前控制。
⑴设计阶段的裂缝控制
设计阶段的控制是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基础。设计人员应在遵照现行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采取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的技术保证措施。
A、针对不均匀沉降的因素,采取“放”与“抗”相结合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同承载能力的土体变形的一致性。建议设计时采用地基加固和设置后浇带的方法;
B、控制荷载裂缝和荷载次应力裂缝。设计人员除了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外还应根据各个结构构件的使用环境、使用部位和重要性等因素确定相应的裂缝控制等级;
C、温度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因素,在此建议屋面板应该采取双层双向配筋,周围
处还需设置加强筋。屋面裂缝控制还应该采取“避”的措施,如屋面使用反光材料或者做出绿色屋面等。
D、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施工过程中水化热较大,往往需要配置温度筋,但现在的温度筋大都是按构造设置的,没有反映出板厚的增加引起温度效应的增大,在此建议应对此进行核算,以达到有效控制裂缝的目的,而且必要时还需在上、下板筋之间设置竖向拉筋。
⑵混凝土施工阶段的裂缝控制
混凝土施工阶段导致裂缝产生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不仅仅会诱会裂缝的产生,还影响到结构或者施工等其他方面,在本工程监理过程中,我方监理人员将从以下方面采取控制措施:
A、督促施工单位对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实行动态管理,控制原材料质量,选择合适的水泥、外加剂品种,控制配合比。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清理石子的粉尘,控制砂子的含泥量、杂质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同时,在选择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前,应协同业主、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共同对其综合考察,要求在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的前提下,优合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含碱量,选择合适的水泥、外加剂品种,
优化外加剂的用量,以减少内因产生的裂缝;
B、模板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和控制
模板是保证混凝土构件尺寸及形状的工具,但是,如果模板本身没有足够的强度、刚
度和稳定性,势必产生混凝土构件的“先天变形”而改变构件的受力情况,尤其是水平构件和压杆构件其影响更大。如混凝土板、梁等构件会因模板变形而产生局部向下弯曲变形,在后期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就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混凝土本身抗拉强度就很低,结果容易产生裂缝。因此,施工过程中,监理将加强对模板的检查,避免不必要的构件变形。
C、钢筋对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影响
钢筋布置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影响到结构构件受力时的应力分布,这种情况产生的裂缝在混凝土板中最为常见:一般设计时,板筋直径小,易变形,混凝土浇筑时,易造成板底筋和面筋间距减少的现象,从而降低了板的有效承载力,这也是楼板出现裂缝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监理将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控制钢筋绑所和节点部位的钢筋布置,同时浇筑期间监理将加强旁站力量,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对钢筋的成品保护,并派专人看护板筋以便于及时调整变形或者走位的钢筋;
D、在砼浇筑前,要求施工单位上报浇筑方案,监理将重点审查浇筑方案的可行性并旁站监督实施,保证浇筑的连续性、振捣的密实性和有组织施工。现场浇筑时,往往由于组织不到位、混凝土供应跟不上而造成隐形的施工缝,而且这些施工缝不是实现确定的,大都带有随机性,如果发生在构件剪力较大部位,就会降低结构构件的有效承载力而产生裂缝。此外还要确保振捣的密实性,防止漏振过振。加强混凝土终凝前的收光找平工作,避免水分散发所产生的网状裂缝。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要采取合理的浇筑方案,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分层处混凝土的整体性(如分层处设加钢筋),并做好温控措施。
带有随机性,如果发生在构件剪力较大部位,就会降低结构构件的有效承载力而产生裂缝。此外还要确保振捣的密实性,防止漏振过振。加强混凝土终凝前的收光找平工作,避免水分散发所产生的网状裂缝。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要采取合理的浇筑方案,分层浇筑时
应保证分层处混凝土的整体性(如分层处设加钢筋),并做好温控措施。
⑶混凝土强度形成的裂缝控制
A、督促施工单位采取针对性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增长。养护工作不仅有利于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还有利于水分不足产生的微裂缝。针对性的养护措施应该根据水泥品种、外加剂的品种和用量、配合比及施工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尽量减少不利于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因素,以降低强度期间所产生的微裂缝。
B、建立合理的拆模申请制度,确保拆模时,混凝土构件强度的变形,改变构件的受力情况。此外,由于这里混凝土强度还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容易因过早承受荷载而出现裂缝。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监理过程中,将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作为拆模的依据。
C、防止混凝土构件,尤其是楼板过载。由于此阶段混凝土强度还没有完全形成,承载能有限,过量的堆载会产生同“过早拆模”一样的结果,造成结构上的隐患,因此该阶段应该控制新浇混凝土楼面上堆载,尤其是集中荷载,使之即能保证正常施工,又不产生不良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