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第期296期202112
社会科学家
SOCIALSCIENTIST
Dec,2021
(No.12,GeneralNo.296)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
———基于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长期照护服务(是我国老年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失能老人主观幸福感尤其重要。LTC)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影响失能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外因和内因。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老年人进行1624名调查,探讨老年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社会支持和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各维度、应对方式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调节效应,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积极应对方式可显著正向调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二者之间的关系,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消极应对方式可显著负向调节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文章提出要逐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失能老人社会支持服务体系精准支持,为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护的社会支持和精准服务,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大力开展老年健康管理和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老年人积极乐观应对生活的主观能动性。关键词:失能老人;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长期照护服务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C913.6A1002-32402021)12-0017-07
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陈显友
一、引言
长期照护服务(简称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地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LongTermCare,LTC)康复护理、社会交往、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服务。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保障、养老保障、长期照护是老年人面临的三大挑战。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的制度逐步健全,失能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尚处于空
我国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2016年白的长期照护问题显得格外紧迫。
能老人约有人,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失能老人基数大、增长快,长期照护服务的相对滞后不4063万18.3%。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我国家庭规模日益缩小的背景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增加日常照护者的压力,成为家庭和政府的沉重负担,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失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
[1]
收稿日期:2021-10-18
基金项目:15G165)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网络交易秩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立项号:;
17FGL004)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养老服务供需均衡的评价与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陈显友(,湖北随州人,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研究1973-)方向为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会保障、基层治理。
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12期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支持体系对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参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人均寿命较短,家庭人口规模较大,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大家庭天然地承担着照护老人的工作,绝大多数的失能老人由家人和亲朋照料。近年来,随着家庭小型化、少子化趋势的发展,家庭人口不断减少,空巢家庭增多,传统家庭的照护功能逐步弱化。依靠家庭的资源来解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养老机构、社区、社会中介组织、慈善机构、企业、志愿者和家庭构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但是,现有文献对失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且现有文献强调社会支持这个外部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往往忽视了个体应对方式这个内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同时对应对方式这个内因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理缺乏深入研究。也就是说,在中国现实情境下,针对失能老人这个特定群体,失能老人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会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吗?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如何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失能老人的应对方式这个内因会影响社会支持的效果吗?这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及模型构建
文章所指的“老人”是指年龄为及以上的老年人。测量老年人失能程度的常用量表主要是日常生活60岁
ADL)Katz,1963)自理能力量表((,可将失能程度分为完全正常、轻度失能、中度失能、严重失能和完全失能。
(、康调查简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品此外,日常活动能力量表(IADL)Cox,1993)SF-36健Stewartse,1988)
质问卷(也是常用的测量工具。WHO,2002)(一)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社会关系网络中得到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它调节着压力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关,主要来自家人、亲朋好友、同事、社会团体或社会组织。社会支持既包括可见的实际支持,也包括体验到系
。社会支持可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是指各正式组织支持供给者的集合,如政的情感支持府、社会组织、养老机构、企业、社区等。正式支持往往有政策或法律依据,是一种个人与正式组织的联系。非正式支持是指在生活中得到的非组织支持供给者的集合。这一体系包括家人(配偶、子女)、其他亲属、邻居、朋友、志愿者等。社会支持也可分为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指个体被尊重、被支持和被理解的情绪体验支持;客观支持包括物质援助和直接服务。基于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这两个维度提出的个体对支持的主动
,即支持利用度这个新的维度,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利用情况
。具体包括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其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感受和判断
GWB)MUNSH)测量工具有主观幸福感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等。
国内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成为老年人获得帮助的重要来源,社会支持的质量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是十分。纪代,社会支持的研究逐渐转移到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上来。主观幸福感指的是个体对20世60年重要的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人格因素、人口统计学变量和情境性因素影响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是重要的情境性因素。随着老龄化进程愈来愈快,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主观幸福感是老年人心理
中国失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要显著低于健康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
基于此,本研究将社会支持分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等三个维度,研究这三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现提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以下假设:
1:老人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假设1a:假设老人的主观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假设老人的客观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1b:
老人的支持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1c:假设(二)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应对方式是个体面对问题进而产生压力时,依赖于个体的生理、认知和外界环境而产生的调节情绪的心态和行为。应对方式可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积极应对会显著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消极应对会显著降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2: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具有相关性;假设
[2]
[3]
[4][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陈显友
假2a:设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
2b: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假设文献中有关于社会支持对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具有调节作用的观点,也有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观点。研究表明: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起显著调节作用。积极应对方式情境下,离退休人员的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要比消极应对方式情境下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社会支持在城镇化老年人的消极应对和主观幸福感间起调节作用,社会支持在老年人消极应对和主观幸福感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基于此,本研究选用谢亚宁(编制的应对方式1998)问卷将应对方式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本研究中两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数分别为SCSQ,α系
将应对方式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调节作用。本文研究失能老0.79和0.72。人长期照护服务这个特定的对象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根据数据分析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故提出以下假设: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对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二者之间关系有调节作用假设3:假设3a: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向调节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二者之间关系;3b:假设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向调节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二者之间关系。基于此,本文构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模型如下(见图。1)
[15]
[12][16]
应对方式(M)
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X)
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
Y)主观幸福感(
图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模型1失
三、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
(一)研究设计
究工具。本研究使用的量表主要有:(主观幸福感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的幸福1.研1)MUNSH)感总分来描述,计分范围(应对方式选用谢亚宁(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将应对方式分为0-48。2)1998)SCSQ,
,反映积极应对体验和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反映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各5条
,积极应对方式代表积极应对方式和体验,消极应对方式代表消极应对方式和体验,总分等于7条体验的各积极应对方式分减消极应对方式分。(社会支持量表,采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量。包3)1987)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总分范围。12-66分
究对象。本研究以以上的城市和农村失能老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地域分布(中心城区、县市区、2.研60岁乡镇、农村)和居住所在地(养老机构、非机构)两个维度进行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采用抽样方法,分PPS的
村(或社区)。对每一个村(或社区)进行全面调查,即对村(或社区)的所有失能老人(包括养50个层随机抽取
老机构里的失能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因为一部分失能老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低于常人,在调查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回答问题的失能老人请近亲属或熟人代答。
卷调查。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调查于之间在湖北省的天门市、黄冈市罗田3.问2018年1月-2018年4月县、宜昌市夷陵区等地的农村村委会和街道居委会进行。研究者先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然后由调查员当场对
2500受访者进行访谈、填写、回收。在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失能老人个体的一般统计学资料。本研究共调查
2014份80.56%,1624份60-104岁份问卷,回收问卷,问卷回收率其中有效问卷共计。被访者年龄在之间,
平均年龄。男性,女性。问卷中三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数分别为77.11岁758人866人α系0.81、0.86、0.84。
为信度较好。整个问卷的为大于为小Cronbach'sα值0.83,KMO值0.760,0.5,P值0.001,整个调查问卷的
于表明量表的效度较好。0.05,
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12期二)数据分析(1.一般性描述本研究共有有效样本,积极应对方式值消极应对方式值客观支持值1624个13.85±5.83,6.40±5.62。主观支持值(见表。(年龄对失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但影响9.48±3.45,18.73±5.421)1)p<0.05)
,年龄越大,主观幸福感越低。一般年龄越大,失能越严重,自理能力越弱,对程度较小(回归系数为0.016062)
情绪的控制能力降低,消极的情绪就会增多,主观幸福感降低。(性别、养老地点对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2)
;可见性别和居住环境对老人的经济收入、得到的照护帮助没有显著的影响,因而对老人的主观响(p>0.05)幸福感也没有显著的影响。(经济收入对失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回3)p<0.01)
。月均收入越高的老人,可以通过购买医疗卫生服务、康复护理改善自己的失能状态,同0.340961)归系数为
时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顾虑较少,也可以适当地购买一些照护服务,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因而其主观幸福感越高。(失能程度与失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负相关(,但影响程度较小(回归系数为,4)p<0.01)-0.160449)失能程度高的老人自理能力越差,主观幸福感越低。
表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描述统计分析1失
样本数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N最249.679.32社会支持总分1624-22
客观支持16240209.483.45主观支持162483218.735.42
0125.922.21支持的利用度1624
02413.855.83积极应对方式1624
0246.405.62消极应对方式1624
幸福感总分1624-22249.768.28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表出了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关系,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2给的积极应对方式与客观支持,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表出了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分析,除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支持相关不显著外,主观2给幸福感各指标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都达到显著水平。
2.
表观幸福感各指标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各维度的相关分析2主
1
2
3
4
5
6
分别以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为自变量,以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采用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出了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各维度对幸SPSS23.0软3、4给福感的回归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正向影响显著;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客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对主观幸福感正向影响显著;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积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正向影响显著,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消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负向影响显著。故假设假设成立。1、1a、1b、1c,2、2a、2b均
表会支持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3社
Std.Error
.163.110.269
Beta.132.148.206
社会支持总分1客观支持.673**1主观支持.818**.235**1支持的利用度.527**.224**.354**1积极应对方式.226**.089.216**.252**1消极应对方式-.391**-.278**-.221**-.263**-.567**1幸福感总分.321**.223**.234**.277**.868**-.887*
注:示示下同。**表P<O.01,*表P<O.05,7
1
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B
.386.285.972t2.3742.5873.614Sig.018.010.000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陈显友
表对方式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4应
3.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二者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分析
(积极应对方式的调节效应分析1)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检验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积极应对方式(调节变量)对社会支持(自变量)与主观幸福感(因变量)的调节作用。首先分别是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进入回归方程,然后是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的交互项进入回归方程。结果发现积极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显著(见表,假设立。5)3a成
表极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效应检验5积
SE)βF值ΔR回归步骤与变量B(变化3.5*0.03*第一步社会支持(0.240.63)0.03
1.050.57)0.16积极应对(第二步4.98*0.03*
0.180.82)0.03社会支持(积极应对(1.530.65)*0.18*社会支持极应对(*积1.070.48)*0.15*
2
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B.175-.435
Std.Error.066.146
Beta.155-.169
t2.646-2.980
Sig.009.003
(消极应对方式的调节效应分析2)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检验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消极应对方式(调节变量)对社会支持(自变量)与主观幸福感(因变量)的调节作用。首先分别是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和消极应对方式进入回归方程,然后是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交互项进入回归方程。结果发现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消极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显著(见表,假设立。6)3b成
表极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效应检验6消
BSE)βF值回归步骤与变量(变化ΔR
0.44**29.54*0.02*第一步3.410.49)**0.33**社会支持(2.640.65)**消极应对(第二步44.26**0.13**
-4.180.53)**-0.53**社会支持(2.150.55)**0.28**消极应对(社会支持极应对3.35(*消0.49)**0.37**
2
影响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社会支持因素通过使用E-Views软logistic回7)件进行多元归分析(见表可以得出结论:养老地点、年龄、失能程度、月平均收入和健在子女数对失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性别、居住地址、户籍类型、职业、有无配偶、由谁来照顾、受教育程度、是否有医疗保险、政府救助对失能老人的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
4.
表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与诸变量的归检验结果7失logistic回
自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差z统计量
养老地点0.9187920.1369096.710947地址0.2616060.1351151.936177
0.0448390.1039380.431405性别年龄0.0160620.0062482.570605
0.0402841.781103教育程度0.071750个人因素受户籍类型0.0260090.1626760.159881
-0.0341910.034009-1.005353职业失能程度-0.1604490.025302-6.341441
0.037548-2.908905失能持续时间-0.109223
显著度
0.00000.05280.66620.01020.07490.87300.31470.00000.0036
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12期
月平均收入有无配偶健在子女数社会支持因素是否家庭照料是否有医疗保险是否有政府救助(LIMIT_2:C17)LIMIT_3:C18)((LIMIT_4:C19)(LIMIT_5:C20)PseudoR-squared
Schwarzcriterion
Hannan-Quinncriter.LRstatistic
ProbLRstatistic
(续表7)
0.340961
0.0922580.098117-0.1112690.3470760.105050
Limit
0.4759632.3703214.0212086.5595290.0506852.7325952.689725221.34280.000000
0.0552320.1105440.0340750.1208700.2060410.109047Points
0.6999430.6970270.7024280.717469
AkaikeinfocriterionLoglikelihood
Restr.loglikelihoodAvg.loglikelihood
6.1732080.8345762.879462-0.9205621.6845020.9633430.6800023.4006175.7247259.142590
0.00000.40400.00400.35730.09210.33540.49650.00070.00000.00002.664365-2072.859-2183.530-1.319452
()
四、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主观幸福感的影响1.社失能老人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自理能力弱,身体和心理等多方面都处于很脆弱的不健康状态,疾病缠身,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生存环境自我调节的能力比正常人差。所以他们需要系统的社会支持体系,一方面需要稳定的物质条件以保障其日常基本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对长期照护服务有迫切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提升长期照护服务的利用度、转化率。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包括来自家庭、政府、社会、社区和养老机构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都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物质或精神的帮助,提高老年人的自尊、自信心和社会归属感。具有良好社会支持的失能老人会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和较低的消极情感。
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有调节效应2.失当失能老人采取健康的应对方式面对负面生活事件时,可以阻止或缓解负面反应,从而增加主观幸福感。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应对方式不仅对失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而且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二者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无论主观支持还是客观支持,失能老人都应当积极应对并提高支持的利用度、转化率。
响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社会支持因素3.影老年人失能以后,身体机能下降对个人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大,个人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条件和与照护服务有关的家庭支持显著影响主观幸福感。与个人生理机能有关的因素是:年龄、失能程度、养老地点、月平均收入和健在子女数。其中,健在子女数是社会支持中的主要因素,对失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二)提升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主观幸福感的对策建议要提升失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既要重视社会支持这个外因,也要关注应对方式这个内因。关键是要家庭、政府、社会、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共同建立失能老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体系,从养老资金、养老设施、长期照护等方面给予失能老人物质上的客观支持。对失能老人提供精准支持和精准服务,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同时要广泛开展老年健康管理,积极创造老年人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便利条件,加强老年宣传教育活动,推动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失能老人面对生活时的积极的个人主观情绪。
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失能老人社会支持服务体系1.逐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陈显友
一方面要保障失能老人所需的物质支持:建立独立于医疗保险之外的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以现金或养老服务劵的形式发放的失能津贴;长期照护的商业保险;长期照护服务专项基金等。通过低保扶持、慰问金、困难补助等形式,对经济困难的失能老人家庭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另一方面要通过家庭成员、社区和志愿者服务组织为失能老人提供精神慰藉、临终关怀、情绪管理、社会参与等精神上的帮助,提高老年人的自尊、自信心和社会归属感。
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护的精准支持和精准服务,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2.为通过长期照护服务调查和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失能老人的服务需求,为老人提供精准支持和精准服务,
家养老”模式,以社区服务中提高长期照护服务的利用度,服务供给和需求的耦合度。积极推行“社区服务+居
心为依托,为失能老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爱、紧急救援和喘息服务等服务内容。增加“护理型”养老床位的数量,加强高标准护理型养老机构的建设,大力推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力开展老年健康管理和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老年人积极乐观应对生活的主观能动性3.大依托社区加强健康教育,重视老年病的早期预防,提升老年健康水平,减少减缓失能的发生。同时从精神慰藉、社会氛围营造、尊老敬老等方面给予失能老人一定的帮助。大力弘扬和宣传“孝文化”,营造家庭和睦、代际和顺、社会和谐、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树立失能老人积极向上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结语
本文研究了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同时将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拓展了研究视角,这对现有的理论是一个补充,研究结论有较好的解释力。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本文将社会支持分为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比较粗略和抽象,如果分为自我支持、家庭支持、社区支持、社会支持、政府支持等维度,将更能反映社会支持的实际情况,解释力更强一些;第二,本文采用成熟的量表,但是在量表针对失能老人的实用性方面有待进一步的考察和改进;第三,将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未进一步细分为多个维度,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深入;第四,对失能老人的面谈访问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总数据集京:华龄出版社,[1]全.第[M].北2018.芳,冯冬燕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吴.城[J].浙2015,4204)483-488.
[3]BOURNEVJ,FOXHC,STARRJM,DEARYIJ,WHALLEYLJ.SocialSupportinLaterLife:ExaminetheRolesofChild-
(:hoodandAdulthoodCognition[J].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2007,4304)937-948.
[4]LANGFORDCP,BOWSHERJ,MALONEYJP,LILISPP.AConceptAnalysis[J].JournalofAdvancedNursing,
(:1997,2501)95-100.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床精神医学杂志,(:[5]肖.《[J].临1994,02)98-100.
[6]BRüLDE,BENGT.HappinessandtheGoodLife.IntroductionandConceptualFramework[J].JournalofHappinessStudies,2007.
若松,韩红静,王卫东,蒋海鹰年人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州:广州大学教育学院,[7]姚.老[D].广2017.俊红,梁昌勇,陆文星,顾东晓会支持影响社区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实证分析东经济管理,(:[8]朱.社[J].华2018,3207)164-173.小敏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基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分析口学刊,(:[9]瞿.社[J].人2016,3802)49-60.绍果,王健荣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精神健康因素的多重中介效应北人口,():[10]翟.社[J].西2018,390443-50.博,张丽娟,宋艳丽,王雪市社区随迁老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理研究,(:[11]董.城[J].护2019,3305)766-769.晓镇化老年人的压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国心理学会十八届[12]于.城[A].中.第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国心理学会,[C].中2015.2.晓翀能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护理对策波:宁波大学,[13]赵.失[D].宁2012.丹丹,邢强学生学习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康研究,(:[14]陈.中[J].健2012,3202)117-124.琛徽,于姗姗会支持对离退休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济管理,(:[15]赵.社[J].经2013,3503)173-182.瑽瑽镇化老年人的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6]韩.城[J].山(:2015,6005)143-149.
[责任编辑:阳玉平][实习编辑:王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