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借物抒情 托物寓意——初中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2023-09-13 来源:年旅网
第30卷第4期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 2016年12月 Vol.30 № 4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December 2016

借物抒情 托物寓意

——初中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吴雅刚

雨城区中里中学,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 625000

摘 要:“借物抒情,托物寓意”就是通过对某种事物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表明自己的心志。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作铺垫的。写好此类文章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怎样进行这些方面的积累训练。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要注意几个方面。

关键词:技巧 指导 托物言志 想象联想 积累 注意方面

“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描绘它们的形态特征,并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是对初中生“借物抒情、托物寓意”作文的基本要求。

“借物抒情,托物寓意”就是通过对某种事物(动物、植物、人工或天然形成物)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展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也称“托物言志”。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作铺垫的。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云彩霞,瑞雪苍松等,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能拘泥于物象本身,而要通过物象的特点,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实现物与态的融合美。

写好此类文章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联想要注意什么呢?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当代作家毕淑敏在一篇散文里这样写道:“看看我们的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装;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他们都本色而自然;他们会衰老和凋谢,但衰老和凋谢也是一种真实。作为万物灵长得人类,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这段文字的托物言志,由花草树木

联想到人,质疑人类的某种行为,从而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王安石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所言何志?根据梅的特点:百花开罢它独放,不畏风雪不争春。不难看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人应有不畏风雪不争春的内在人格美。

我们再来看看“假花”与“真花”两样事物,它们又各有什么特点,又能从它们联想到什么内容?“假花”纵使再美,再逼真,也不属于任何季节;他没有生机,没有昨天和明天,没有凋零,也没有希望。“真花”即使不够完美,却有整个的成长过程,有无限的生命活力。让我们做一枝有灵魂,有热情,充满期望充满真诚的真花!

最后我们再举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萝卜”,大家又会因此想到些什么?“萝卜”平凡的外表的下面,是怎样洁白美丽的内心?外表的美固然重要,但我们若拥有光华灿烂的内心世界,那我们就是美丽的。

通过这几个例子,我们是不是体会到想象联想的一些要领了:利用事物间的相通、相近、相似、或相反的关联,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

实际动笔写作的时候,我们又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表达方式的选用一定要正确。“言志”部分要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或者抒发寄托于事物之上

— 53 —

第30卷第4期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 2016年12月 Vol.30 № 4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December 2016

的某种情感,常常会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托物”部分,要抓住事物特征,用优美的词汇,恰当的修辞手法进行具体而生动形象的描绘,往往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其次,托物寓意的立意一定要明确。“托物寓意”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作品的思想,作者的感情。所谓“情意为主,景(物)为实”,思想感情是主要的,我们要由小见大,借自然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这就是托物言志,作者借石灰“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三,事物描绘一定要具体。文章的立意明确了,怎样才能很好地表达情意,使人感到亲切自然、生动感人呢?这就首先要抓住所托之物的“形”,进行具体的描绘。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对莲的描写:“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个“形”既指它的整体特征,也指它的局部特征。

第四,由事物引发的想象和联想要恰当,过渡要自然。事物联想要恰当。既然是“托物寓意”,就必然要采用象征手法展开联想。而类比往往是引起联想、运用象征手法的基础。如《白杨礼赞》的白杨树和北方农民的类比点是“质朴,坚强不屈”;白杨树和哨兵的类比点是“傲然挺立,坚强不屈”;白杨树和我国民族解放战争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的类比点是“团结一心,力求上进”。联想过渡要自然。这类文章,要求作者插上想象的翅膀,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信笔写来,舒卷自如。这样写似乎很散,但他却要求“神不散”,因此要做到文章中除了有一根思想感情的红线外,还需要有较明显的却又是自然的句、段作为过渡。如毛泽东《沁园春 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江

54 — 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所联想到的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展示了作者想象中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当然,能写出好作文非一日之功,不是记住几条所谓“技巧”就能解决问题的,写作还得靠平时的勤学苦练。站在岸上学游泳,永远也学不会游泳!

平时,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借物”“托物”的积累、训练呢?建议从这些小事做起:多留心身边事物,善于发现并捕捉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亮点”,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善于对“物”的特征作细致描绘,抓住事物的特征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巧妙地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念;运用细致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描摹事物,在富有层次的描写中把感情恰当地融入到事物中,抒发情感;有创意地表达,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从广泛的人生现象中透视深刻的人生哲理。

总之,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时要注意几方面:第一,找准托物言志的“相托点”。相托点即所咏之物与要表达的思想意义之间相通相似之处,即物与志、物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时,自己的志要以物的特点为核心,物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第二,抓住事物的特征状物。抓住物的特征才能体现文章的立意,精彩传神的状物才能使言志有所依托。第三,托物言志的文章重头戏在描写,这就要求作者善于细心观察,角度新,表现手法要新颖多变,语言要生动形象传神。第四,寄情于物,塑造托物言志的艺术形象。在状写事物时倾注作者的深情厚意,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这份真情。做到这几方面,物就有了思想、有了灵性,而且具备了典型意义,这样我们文章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完成“借物抒情,托物寓意”的使命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