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良好的素质、技术、战术,以及心理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产生的原因、造成的结果及解决方法,着重分析了影响田径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素质,以便教练员、运动员加以借鉴,在比赛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水平。 关键词:赛前状态 赛前状态因素 赛前心理
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之母,运动的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其运动成绩受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心理状态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当前训练中,心理训练仍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探讨和研究提高心理素质训练水平,对提高运动成绩有积极的意义。心理活动贯穿于整个运动过程,即赛前、赛中和赛后。赛前心理状态是重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环,它对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一项专项运动比赛中,因心理因素导致胜负者占70%至80%。
赛前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前运动员由于对竞赛的认识,并由此产生的情绪体验,使身体机能发生某些条件性变化。其中包括神经中枢兴奋改变,物质代谢过程的变化、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等。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前的情绪体验相当复杂,心理状态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心理素质对成绩的影响有以下三种因素:
1.表现因素:(1)赛前兴奋状态;(2)赛前淡漠状态;(3)理想竞技状态。
2.造成以上三种因素产生的原因:
(1)赛前兴奋状态产生的原因。从生理机制上分析,是由于大脑皮层兴奋性过高而产生了扩散,导致皮层对植物性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而造成的。
(2)赛前淡漠状态产生的原因。这种赛前状态的出现,与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减弱、抑制过程加强有关。有的是由于神经过程水平不足,有的是因为精神过度紧张而走向反面,造成了抑制状态。
(3)理想竞技状态产生的原因。最适宜于比赛的情绪状态。能形成这种状态的运动员一般都有正确的比赛动机和良好的比赛态度,对比赛任务有清楚的理解,从而出现一种稳定的增力情绪。 3.造成的结果
(1)赛前兴奋状态造成的结果。大多为情绪过早兴奋或过度兴奋。有的人是离比赛还有好几天就进入了竞赛状态,表现为情绪特别高,总想去比赛,恨不得马上比赛,而这样过早的兴奋必然过多的消耗能量,到了真正比赛时反而筋疲力尽了。还有的运动员是临赛前情绪过度兴奋,表现为头脑发热、动作忙乱、坐立不安、心率和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听不进去教练员的指导、记忆力减退等等。
(2)赛前淡漠状态造成的结果。情绪低落,四肢无力,反映迟钝,动作怠慢,意志消沉,缺乏信心,以致于不想参加比赛等。例如:有的田径运动员下午要比赛,而中午一觉不醒,醒后也总是迷迷糊糊,兴奋不起来。这种状态下参加比赛,田径运动成绩必然下降,不利于很好的动员身体各器官系统参加工作,因而机能水平低下,难以适应比赛的要求。
(3)理想竞技状态的结果。比赛前和比赛中都始终感到全身轻松、肌肉协调、
不发紧、不颤抖、感觉有力、心情愉快,既兴奋又镇静,无论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都能沉着冷静的分析形式、处理问题,遇到挫折和困难不急燥、不恼火,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能头脑清醒,取得最佳理想的结果。 4.解决的方法
(1)赛前兴奋状态解决的方法
明确比赛任务,确定适宜的目标。即制定每个田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指标。指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当是既能动员田径运动员的最大机能潜力,又能为田径运动员所接受,不至于形成包袱。为了避免增加或减轻指标给田径运动员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一般来说,所定指标应留有余地。建立赛前程序,并使之习惯化。这种程序包括行为程序和思维程序两个方面。行为程序主要指比赛时什么时候应当做什么,如准备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和顺序等等。思维程序主要是指赛前什么时候应当想什么,如什么时候默念动作,什么时候想关键的动作及技战术的配合,什么时候做转移注意力的无关活动来调节情绪等。但这些程序要因人而异,并有一定的灵活性。
(2)赛前淡漠状态解决的方法
激发良好的比赛动机。所谓比赛动机就是指驱使田径运动员去参加比赛的内部动力。只有具有正确而强烈的比赛动机,渴望参加比赛,田径运动员才能自觉、积极地动员机体最大的潜力参加比赛。但动机也不能过于强烈,要掌握适度,否则,容易造成精神过度紧张而影响比赛成绩。
增强田径运动员的比赛信心。田径运动员往往由于对比赛的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或遇到了暂时的挫折与困难,因而容易影响比赛的信心。为此,教练员应帮助田径运动员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平时训练的基础,通过鼓励、动员,或进行过去成功体验的意象演习,或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暗示等,以增强田径运动员的信心。
(3)到达理想竞技状态的方法
理想竞技状态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它是以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对比赛的高度责任感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的,只有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和做好充分的赛前心理准备,及时的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全面提高运动员心理能力,才能更好地达到赛前理想竞技状态。其主要内容有: 确定比赛任务,确定适宜的目标; 增强田径运动员的比赛信心; 培养最佳情绪体验及控制。
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战斗意志,增强竞争性和进取心。 建立赛前程序,并使之习惯化。 适应运动竞赛水平的动机训练。
适应比赛时各种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特征训练。
总之,主要应做到:理顺思路,调整情绪,摆对位置,掌握对策,树立信心,鼓舞斗志,从而形成最理想的竞技状态。
综上所述,在比赛中,成绩的好坏、胜败,在某种意义上说,主要取决于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好坏。因此,倡导运动员、教练员注重理想竞技状态的培养,防止减少赛前兴奋、赛前淡漠、赛前盲目自信等状态的不良心理因素的发生就成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