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混杂,但磨圆度均较好。其构造有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主要受河流和风力作用影响而形成。
2、变质岩:庐山的变质岩主要由沉积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岩、片麻岩、角闪岩等,片岩居多。其结构有等粒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构造多为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块状构造,特点是呈块型或片型,片岩层理分明。
二、内容
1.庐山的地层
表1 庐山地层及其分布概要 地层单位及代号 全新统Q4 灰黑色淤泥 上部:棕黄色亚黏土 下部:棕黄色土巨砾层 网纹红土——砂砾层 浅棕黄色、棕红、灰白色砂砾层、砂层、灰白色砂质黏土层 砂岩、砂砾岩、砾岩 辉长岩、花岗岩 石灰岩 石灰岩 砂岩、砂砾岩 岩性 谷 庐山山上 山上:大较场、王家坡、西谷、山下 山下 山下 山下 山下 山下 分布 黄色砂砾、黄褐色粉砂亚黏土、庐山山下江湖、现代河第四系Q 白垩系K 侏罗系J 二叠系P 石炭系C 泥盆系D 志留系S 奥陶系O
晚更新统Q3 中更新统Q2 早更新统Q1 南雄组 栖霞组、茅口组 黄龙组、船山组 上统 五通组 上统 西坑组 中统 殿背组、桥头组、夏家桥组 下统 梨树窝组 中统 汤山组 下统 仑山组 砂质页岩、页岩、长石石英砂岩 山下 白云质灰岩 石灰岩 25
山下 上统 乐观组 寒武系Є 中上统 杨柳岗组 下统 王音铺组 上统 西峰寺组 冰碛岩组 震旦系Z 下统 南沱组 泥质灰岩、白云岩 炭质页岩 石灰岩、硅质岩、矽质岩 冰碛砾岩、凝灰质砂岩、页岩 上部:长石石英砂岩、凝灰岩 中部:石英砂岩、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本层又分两层:大校场层、女儿城层 下部:石英粗砂岩 东谷(中谷)、莲谷、牯峡、女儿城、玉屏峰、西谷、大较场、小天池、五老峰、大月山、虎背岭、大林峰 前震旦系A 双桥山群 片岩、片麻岩、板岩、混合岩 九奇峰—仰天坪线南 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带为界,将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出露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由前震旦纪喷出变流纹岩组成,因易受风化,故山峰略呈浑圆状,北部出露震旦系下统南沱组,该组分为上、中、下三部,各部岩性及其分布如以上表格所示。
2、地层分布
1)山体南部主要出露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地层。庐山最高峰汉阳峰为前震旦纪喷出变流纹岩
构成,因易受风化,故山峰略呈浑圆状。 2)山体北部出露震旦系下统南沱组地层。
3)庐山山体东南侧和西北侧,在温泉和莲花洞大断裂线以外,地层呈条带状分布,有愈向外时代愈新的趋势。
4)第四纪地层在山上山下均有分布,早更新统出露于山下临长江、十里铺等地。中更新统山上山下均有出露,山上主要分布在谷地、山下广泛出露多组成岗丘。晚更新统山上全新统分布于江湖地带及现代河流谷地,构成河漫滩、湖滩及心滩、边滩等,主要为黄色砂砾 5)岩浆岩主要分布于本区南部和东南部地区,以喷出岩为主,少数为侵入岩。
3、庐山的地质构造
(1)地质构造类型: 一)褶皱构造:
表现为两种构造方向,褶皱构造主要分布在庐山山体北部,褶皱轴线呈华夏系(NE)特征。 ①是北东向,如大月山背斜、三叠泉(青莲寺)向斜等; ②是北北东向,例如,通远向斜等属于短轴褶曲。 二)、断裂构造: ①正断层:
在庐山,属压扭性的断层沿横向断裂发育而成。山体之东南麓有温泉正断层,穿过五老峰东南侧,在五老峰表现为阶梯是式断层。山体之西北麓,有莲花洞正断层、仙人洞正断层。山体有大月山正断层。 ②逆断层
在庐山,属压扭性的断层沿横向断裂发育而成。东自含鄱岭、梭子岗起,经仰天坪、西
26
至九奇峰附近为一东西向逆掩断层,凡此一带的岩体,皆经历了猛烈的挤压。因此,据东西这一山体中部的逆掩断层,庐山即被分为南北两大块,南北两部地层不同,构造亦异,自庐山山体构造上看,庐山中轴线在仰天坪一带。
③纵向断裂:在山体内的表现直观显著,如五老峰阶梯状断层。 ④横向断层:山体内横断裂使得褶皱岭谷中断,如天桥、石门涧 三)、单斜构造:
在庐山北部表现为北东向,分布于背斜(或向斜)两翼。地貌表现为单面山、猪背岭、单斜谷,例如,牯牛岭、西谷。
庐山内的褶曲,有背斜及向斜两列,排列由北向南是:(A)大马颈—虎背岭背斜;(B)牯岭向斜;(C)大月山背斜;(D)三叠泉向斜。不论背斜或向斜均作NE走向。它们奠定了庐山的地质基础。 主要断层有二组,其中一组NE走向的有:①莲花洞正断层;②好汉坡正断层;③大月山正断层;④庐山垄正断层;⑤红石崖逆断层;⑥温泉正断层。另一组NW走向的
有:⑦息肩亭逆断层;⑧九奇峰逆断层;⑨仰天坪正断层。其中最主要的有二列:即北侧的莲花洞正断层和南侧的温泉正断层。二者将庐山包围,成为庐山断裂上升的主要机制。 4、地质构造图
5、庐山地质发育史
庐山地区是一个古老的陆块,在杨子准地台的南缘。准地台比较稳定,其中的庐山地区前期下沉,后期缓慢上升,发育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Ⅰ 地台褶皱基底发育阶段
在前震旦纪(An)时,即距今10亿年前,庐山地区已经下沉,成为滨海及浅海(<200m)环境,沉积了厚约3000m以上的碎屑岩。An末期的吕梁运动,使An地层发生了褶皱、变质和流纹岩喷出,构成了该区的褶皱基底。
Ⅱ 地台盖层沉积阶段
27
由震旦纪(Z)—二叠纪(P),地壳仍然下沉,海水有时加深,故沉积层中除了碎屑岩外还有白云岩和石灰岩岩层,共厚约5000m,因受加里运动和海西运动的影响,产生一些假整合。成为地台的盖层。在此期间,曾经有过二次短暂升起,即晚奥陶纪及志留纪末—中泥盆纪,后者是加里东运动影响所致。
Ⅲ 地壳上升和褶皱断裂阶段
二叠纪沉积以后,在海西运动影响下,地壳稳定上升,从此脱离了海侵历史。侏罗纪(J)—白垩纪(K)时,由于受到剧烈的燕山运动影响,使盖层(Z—P)发生褶皱、断裂和微弱的花岗岩侵入(花岗岩零星分布在五老峰以南至温泉一线,呈岩株状或岩盆状产出)。庐山亦由此断裂升起,但其四周在晚白垩纪(K2)时下降,发生过陆相沉积。
第三纪(R)喜马拉雅运动时,庐山地区再次全面上升(因而缺失第三纪地层)。
28
Ⅳ 地壳急剧上升成山阶段
自中更新世(Q2)至现在庐山的新构造运动十分明显,使庐山主体沿南北断裂带急剧上升,从而造成了目前断块山的形态。上升证据:
⑴ 从网纹红土的分布高度上看:目前庐山的红土发育高度在海拔300m左右,但古红土(中更新统)在山上分布的高度为800~1200m,上升幅度为500~900m。说明高度800m以上的Q2红土沉积之后随地壳上升而成。
⑵ 分布在1100m 左右的古河谷(宽谷)和古谷中沉积的中更新统红土层,仍然得到良好的保存,说明上升的时间不长。
⑶ 由断裂上升而成的断层仍然很明显,高度大(1000m以上),未遭强烈破坏,只有少数河流切过断层崖伸入山内而形成峡谷和深沟。说明断层崖的生成时代比较新近。
⑷ 山麓四周广泛堆积了第四纪的砾石层,它与该山快速上升以及高差大有关系。
庐山地区土壤调查报告
一、调查路线及其内容:
1、 仙人洞:海拔900~1000m,东南坡向。自然土壤剖面点的选择和修整,土壤剖面层序划
分、形态描述和记录.山地黄棕壤成土条件很让成土过程分析,土壤类型初定。 2、 庐山博物馆附近(海拔1050m,朝向西南)、含鄱口(海拔1100m,北坡向),山地黄棕
壤的剖面特征及其形成条件,土壤发育与气候、地质、地貌的关系。 3、 黄龙寺(海拔800~900m,东北坡),山地黄壤剖面性状和特征,土壤发育和植被、母
质、年龄的关系。
4、 五老峰:海拔高度大于12000m,山地草甸土、山地黄棕土的剖面形态,山地草甸土、
山地黄棕土的发展趋势。分析山地草甸土、山地黄棕土的发育与成土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m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给予南、北坡的气候、生物和土壤的分布以一定的影响。山体内部由于内外力作用塑造的各种地貌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土壤性状的差异和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
由于庐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因此由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带的更替,从而直接影响着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分布。
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如仰天坪一带,地形平缓,地面相对低洼处,因排水不畅,多喜湿沼泽植被,普遍发生沼泽化的过程,从而发育着山地沼泽土。在江边和湖滨平地地区,因地下水的影响,往往形成草甸土。
本区成土母质类型多种多样,在山区剥蚀和侵蚀作用强烈,成土母质一般以坡积,坡积—残积为主,其上发育的土壤一般土层浅薄,且多含碎石块。在丘陵和山坡平缓之处,却广泛分布着一定厚度的残积母质,其上发育的土壤较深厚,质地较细,向下粗骨部分逐渐增加。在湖滨及河谷地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的沉积物,其上发育的土壤组成物质较细,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