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解析
小学英语教师通常会在课堂教学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忽视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没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表现1:一说到上课,头脑里的第一意识就是怎么去设计课堂教学的活动,先从课堂教学的步骤开始思考,忽略了教案设计的第一步是对教材的分析,然后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导致的后果: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活动设计没有目的,只图课堂热闹,走形式,学生知识不落实。教学结构逻辑混乱,没有清晰的思路。有时甚至是“不知所云”。
表现2:照本宣科或脱离教材文本,忽略知识结构体系。有的课堂,一节课下来,老师就指着一本书,从头教到尾,没有其他的相关活动,像念三字经一样,不知道文本背后蕴含的语言结果或语法意义,从表面跑。有的又走极端,完全脱离了教材文本去做活动,看似活动丰富多次,没有落实到最终的文本上 ,一节课下来连教材都没打开过。
导致后果:一方面,学生只教皮毛,生硬地死记硬背,导致教材容量增大,难度加大后,由于没有形成方法和体系,导致越到高端越教不下去,学生两级分化加大。另一方面,游离于教材之外的后动,学生一时可以掌握一些句子或对话,没有落实到书面,久了就忘记,考试的时候就成了“瞎子”。
解决策略:1、分析教材要从整体单元结构入手,弄清本单元或模块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目标。比如,这个单元或模块主要有哪些单词要教、哪些句型要学生掌握、哪些语法需要
渗透;本单元或模块分几个课时教完,第一课时教什么,第二课时教什么都要弄明白。
2、制定每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是空架子,而是指导整节课的灵魂,任何时候都要追问自己的教学活动是什么目的,目的达到了吗?否则就会做无用功。教学目标的设计也不需要考究,不是写个大概,而是要落实到可以操作的层面。比如单词,学到什么程度,是“听说读写”,还是“听懂会说”,还是“认读”的程度,这些都要明确。短语、句型、语法要教导什么程度也是要确定下来的。
3、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有的课堂,从教案上看,目标设定得很好,但活动的设计却偏离了目标,甚至把目标抛于脑后。教案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是为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看教学目标达到没有。这样不定地反思和追问,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
问题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
表现1: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提问时、甚至板书时都是“一厢情愿”地从自己的想法入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愿望和需求。老师从自己的想法出发,把学生像牛一样拉着走,而且固执地从头拉到尾,直至拉不动。
导致后果:课堂没有生机,学生老师都很累。学生不来气时,老师也没了上课的情绪,有时候,出现老师上不下去课的情形。而老师很想不通,觉得学生很不“配合”。
表现2:老师又唱又跳,讲台成了老师个人表演的舞台。老师把持着课堂的大多数时间,“自娱自乐”,忘记了讲台不是“秀”自己,而是站在讲台上,让学生“秀”起来。
导致的后果:老师的表现很好,但学生无动于衷,或者只是一个看客,一个观众,久
而久之,老师的“表演套路”学生很熟悉了,看表演也索然无味了,功课也拉下来,因为,他们没有主动地去学过。
解决策略:1、真正地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就是要凡事都追问,学生要什么,学生能不能接受,学生喜不喜欢,学生参与没参与,学生有没动脑经,学生听懂没听懂。一心想着学生,目的是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自己走。就像为了“让南瓜能自己走回家,不用去抱,不用去搬,也不用去搭跷跷板,而是把南瓜的女朋友找来,让它自己跟着女朋友走回家\"一样的道理。在课堂上,我们要找的就是类似“南瓜的女朋友”这样的工具,让学生“死心塌地”地跟你走。
2、把舞台让给学生,讲台不是“秀”老师,而是调动学生一起“秀”。就像优秀的主持人,总能站在台上,让观众互动,抓住观众的心,激起观众的参与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