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方 音 乐
Northern Music
NO.3,2017
(CumulativelyNO.315)
浅析德彪西音乐语言特性——以《月光》为例熊潇滢(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摘要】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在作品的曲式分析、调式调性、和声等方面进行创新,抓住光线和色彩的瞬间感觉,追求精巧、飘逸、朦胧的风格特征,钢琴作品《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首《月光》被评价为“轻盈的上行琶音犹如喷泉一般涌起”。作品通过对音乐语言的运用,注重色彩的变化展现出一幅轻纱薄雾、夜色朦胧的迷人景色。【关键词】德彪西;风格;色彩;画面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涵盖了众多音乐领域,比如:钢琴、管弦乐、室内乐、戏剧等。他追求一种精巧、稀薄、飘逸的风格,在作品的曲式、调式、和声等方面进行创新,抓住光线和色彩的瞬间感觉,比起印象主义之前的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他忽略和弦之间的功能进行,把每一个和弦都当作一种独立的色彩来看待。德彪西在音乐创作中运用中古调式音阶,全音音阶,因此他的作品与其他时期的作品有着迥异的风格特征。印象主义音乐更多地描绘出音乐家通过和弦色彩变化给聆听者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并不通过音乐来直接描绘音乐家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直观看到的具体画面,相比传统音乐,印象主义音乐在乐曲的形式上不再采用绵延的句子或者对称的曲式结构,而是多采用短小的、不规则的形式,体现出印象主义音乐自由的特点。印象主义的音乐多为标题音乐,例如德彪西的《雨中花园》、《阿拉伯风格曲》、《大海》等,听者在聆听作品前能够通过标题对作品先有联想,而印象主义音乐在作品题材的选择上多以大自然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印象或感受,在音乐语言上更是突破大小调体系,多用中古调式以及游离转调的调式调性,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表现出朦胧、飘忽不定的意境。一、印象主义由来—绘画领域印象主义一词最早源于绘画领域,在1874年的法国巴黎,一群年轻的画家举办了一次画展,在画展中展出了一幅由莫奈所画的《日出·印象》,这幅油画描绘的是从远处观望阿弗乐港口晨雾中清晨日出的景象,作品不是具体写实,只是描绘出大概的景象,这幅作品被讽刺为“印象主义”,甚至音乐评论家勒鲁瓦在《喧哗》周刊上发表一篇嘲笑文章,而在当时,画家们大多数追求的是一种清晰的线条。印象主义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了法国的画坛,印象主义参考了库尔贝写实主义,在光学理论的启发下,认为由光带来了色彩的变化,所以用赤橙黄绿青蓝紫来调配颜色,热衷在户外写生,感受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而在作画时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表达出传统绘画所无法表达的对光的描绘。印象主义的绘画家将同一天不同时间段的景色画成了一个系列,表现出光线和环境微妙细致的变化,使观赏者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所以在观赏印象主义绘画时,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欣赏到画中的“美”,如果离的太近,反而看不清楚。三、德彪西与《月光》阿希尔—克洛德·德彪于1862年8月22日出生于圣日耳曼昂莱,他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世纪之交欧洲音乐界颇有影响的作曲家,在德彪西创作的早期已经显露出印象主义的特征,当他获得罗马大奖之后在梅迪契别墅学习时写出了《春天》,这首作品的灵感来自于波提切利的画《春》,而当这首作品呈交给音乐学院得到的评论是:“德彪西先生对音乐色彩的感觉如此强烈,以致使他忽视明晰的旋律线和曲式结构的重要性,他应警惕这种朦胧的印象主义”。这个评论第一次把德彪西的音乐与印象主义联系在一起。德彪西作品深受印象主义绘画、诗歌的影响,追求刻画色彩与光影在瞬间的迷离变幻。因此,在印象派的音乐中,富有丰富音响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重要。而钢琴这个具有丰富色彩的乐器之王能够驾驭和声的丰富变化,又能通过弱踏板以及演奏者技术的控制达到作品标记中pppp的效果,钢琴中泛音效果,最能表达水际云深的梦幻效果,非常适宜表现出印象主义的风格,而《月光》正是这样一首用钢琴表达的作品。《月光》是德彪西《贝加摩组曲》中的第三首作品,“贝加摩”一方面是一个地区的名字,德彪西在1884年留学期间曾去过距米兰不到50公里的贝加摩地区,另一方面贝加摩起源于一种意大利舞蹈歌曲,其名字来自歌词所用的贝加摩方言,本套组曲深受魏尔伦《假面具与贝加摩》的影响,“你的灵魂是一幅精美的风景画,那里有假面具和贝加摩舞……他们的歌声融合在月光中,宁静的月光感伤而美丽……”,在《月光》中,德彪西用轻柔的笔触、清淡朴素的音调色彩,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一幅轻纱薄雾、夜色朦胧的迷人景色,意大利音乐评论家加蒂在评论这首作品时说:“轻盈的上行琶音犹如喷泉一般涌起,继之在主音和属音交替中重归平静,主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伸展开来,显得宽广嘹亮而富于表情。”二、印象主义文学、音乐领域印象主义文学是出现在法国世纪之交的一个文学流派,它的特征是用神秘隐晦的语言,曲折不确定的表述方式来强调不具体的印象,因此印象主义的文学作品表现奇特、主题令人费解,印象主义文学早期被称为象征主义者,这一称谓最早出现于1886年法国诗人勒内·吉尔出版的《言辞研究》一书中,他试图肯定自从波德莱尔以来先锋派作家们在诗歌艺术上出现的新倾向和新成就。比如波特莱尔在《凉台》中写道:“黄昏给大成的煤火照的通红;在凉台上,沉浸玫瑰色烟雾中,你的胸脯是多么温,心灵多么柔,我们曾低诉那样隽永的话语,黄昏给大成的煤火照的通红……”这首诗歌反映了诗人通过想象看到的宇宙间事物及其所产生的感想,描绘出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印象主义诗歌不关注诗歌的客观属性,强调的是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不是诗歌的客观存在,以观看者读到诗歌所获得的想象以及从诗歌中得到暗示的隐晦语言为基础,强调的是诗歌类似散文式的结构,不对称的格律形式,不再采用现实主义陈述事情的写实手法,挖掘人们微妙的内心世界,重视音的韵律,通过诗文单纯的文字和节奏构成一种模糊的、瞬间的意境。印象主义音乐与印象主义绘画、诗歌在创作理念上是相同的。四、月光的音乐语言特性(一)曲式结构《月光》这首作品为复三部曲式结构,A(1-26)B(27-50)(下转第96页)
注: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BYS019)。 Northern Music 93
2017年第3期(总第315期)
北 方 音 乐
Northern Music
NO.3,2017
(CumulativelyNO.315)
妙性地把润腔的一些技巧运用到其中。第一句中的“一、轮、明、月”和后一句“自、于、烈”等字的行腔中,都用了润腔技巧,把歌曲中的意境完美地呈现出来,同时也体现出了梅兰芳先生的明镜心境。在歌曲的后几句中则采用了播音的装饰法进行润色,以增强歌曲的抒情性和旋律的表现。(三)从戏歌音乐的风格题材进行分析作为一个戏与歌的融合体,戏歌长期扎根民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传播着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可以说,戏歌有着极其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在经过数十年的历史洗礼和锤炼后,戏歌已成为了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财富。但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推动作用下,当下的文化思潮日趋多元化,文化思潮所提倡的是“文化相对主义”,而非用“我文化”代替“他文化”,同样这种思潮也融入到戏歌领域当中。那么,在多种音乐演唱样式的冲击下,戏歌音乐风格的多元化该如何体现,才能提升多元社会下的戏歌认知欣赏程度?首要的是戏歌音乐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在欣赏戏歌节目时,不仅仅可以看到表演者精彩的演出,还可以看到乐谱,包括旋律的走向。多元文化时代的戏歌是一种信息化的传播模式。此外,现代化社会向戏歌演唱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其鼓励更多的演唱者采用更具民族音乐特色的演唱方法和表演方式。多元化媒介中所传递的丰富的民族文化更应该成为戏歌音乐风格多元化发展的源动力,通过吸收民乐文化中的演唱形式、演唱题材,可以使我们的戏歌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梅兰芳》便是吸收现代音乐演唱风格的戏歌代表作品,其不仅融入了其他音乐文化的精髓,还在自身的基础上,对演唱素材加以创新,从而造就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梅兰芳》这一步戏歌作品不仅保留原有的音乐特色,还融入了时代属性,传递出了浓郁的时代风格。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戏歌作品所演唱的形式更加前卫,更容易被现代听众和观众所接受,其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带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播。四、结语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艺术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而戏歌作为时代发展催化下衍生出来的新产物,是音乐艺术苑坛上的一块瑰宝。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中,戏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逐步走向国际发展舞台。显而易见,就戏歌的发展及其必备条件出发,展开对戏歌音乐风格的研究,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将能更好地促进音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钟沈冰.人生如戏——评方方的《水在时间之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0).[2]潘先伟.论电影中戏曲元素的运用及审美意义[J].四川戏剧,2008(01).[3]李婧,李强.浅谈歌剧《唐璜》中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中女中音的声音处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2).[4]李保家.柳琴戏《四声娘》音乐创作点滴体会[J].剧影月报,2009(02).[5]李扬,郭丽微.我国民族歌剧的特点[J].大舞台,2012(07).(上接第93页)
A′(51-65)尾声(66-72),为降D调。旋律如歌、悠缓,大量的装饰外音将旋律点缀的宛如月光透过树叶洒落地面的星星点点月影,向下漂浮的平行三度恰似悬挂在半空中皎洁的月亮,在作品中Ⅰ级Ⅲ级Ⅴ级属于稳定的音级,而德彪西在15-26小节中强调Ⅱ级Ⅳ级Ⅵ级的副三和弦,同样是为了营造音乐缥缈的特性。B段开始左手变成了分解和弦,抛弃大小调使用了中古调式爱奥尼亚与利底亚调式,这一段犹如喷泉一般涌起,从37小节开始,乐曲由降D大调转到了E大调,在6小节之后又回到了降D大调,德彪西的调式布局常常有插入式的特点,只是把调性作为音乐色彩的对比性素材运用,放在与其它素材相互平等的位置上。在51小节乐曲回到了A段的主题,旋律移高了一个八度,使音响效果更为飘渺,从59小节开始乐曲回到了开始的节奏形态,66小节进入尾声。《月光》中运用了大量的八度平行进行,音色朦胧干净柔和。结尾终止式Ⅰ级-降Ⅲ级-Ⅰ级的超传统功能进行使作品中的月色显的更加安谧恬静,在宁静的曲调和轻柔的分解和弦中,乐曲逐渐淡化,在一种缥缈的气氛中结束。(二)和声传统和声进行是由不协和的和弦进行到和谐的和弦,而德彪西“他认为不协和和弦是完满的,他们的最后归属不一定要解决到一个协和的和弦上。”为了回避传统的和弦关系,德彪西通常用五度叠加八度或五度叠加九度和和音构造并使之平行运动,这种和弦实质上是两个泛音列或两个和弦的重叠,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现出对五度音阶中特性音程关系的一种强调,《月光》中25-26小节包含了七和弦与十一和弦,音响色彩异常丰富。月光的55—58小节左手分解七和弦与右手上方的音形成高叠置的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只强调音乐的色彩,表现出变换的斑斓色彩。(三)节奏本首作品为八九拍,传统音乐中八九拍很少出现,它是由三个三拍子组合起来的复拍子,强弱规律应为强弱弱、次强弱弱、次强弱弱,而德彪西在A段的主题中为了减少强拍的出现,甚至在强拍的位置使用了休止符以及同音连线,营造出寂静的氛围,第三小节出现的二连音的使用拉宽了音响,表现出月亮的若隐若现。五、结语印象主义音乐也是一种标题音乐,具有象征性意义,表现的目的就是通过和声、音色唤起意境和朦胧的气氛,有些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揭开了另一个世界”,洛克斯皮塞尔在回顾塞尚评论莫奈的文中写道:“他的艺术已经成为一种对光感的准确说明,这就是说,他除了视觉别无其它”。同时表明:“对德彪西来说,他也有同样高度的敏感,因此他除了听觉别无其它。”参考文献
[1]朱晓蓉,张洪模,译.汤普森.德彪西——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2]让·巴拉凯.德彪西画传——印象派“音乐画家”与象征主义“音乐诗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弗兰克·道斯,克纹,译.德彪西的钢琴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4]沈旋.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作者简介:熊潇滢(1987—),女,河南信阳人,信阳农林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音乐教育。96 Northern Musi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