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西方节日文化之比较——以春节与圣诞节为例

2022-10-02 来源:年旅网
中西方节日文化之比较——以春节与圣诞节为例

作者:容剑玲

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11期

容剑玲1,2

(1.广西钦州学院 广西钦州 535000; 2.广西师范学院 南宁 530001)

摘 要:中西传统节日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两者之间的文化横向交流不断深入,西方节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我们应行动上传承中国的节日传统和文化,态度上包容西方节日。

关键词:节日文化 春节 圣诞节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4(b)-0247-02

1 节日的起源、形成差异及习俗差异

“不同的节日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活动,但他们都能凝聚在一起。”[1]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文化节日只是其中一方面。节日文化把中西方不同地域,两个主流文化差异明显的群体的精神文化特征的鲜明体现,也反映中西方习俗表达方式的独特和历史传承的悠久。春节与圣诞节是中西方各自最为重要的节日。

1.1 春节与圣诞节的起源

(1)春节的起源: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节庆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2)圣诞节的来源: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于公元一世纪初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伯利恒出生。耶稣是为了救世俗的人,赎世俗的人罪而降为人的,所以俗称“救世主”。世界各地范围内的基督教徒将12月25日公认为耶稣的生日。直到公元440年罗马教皇正式宣布“12月25日”这一天为圣诞节。圣诞节也是合家团聚、亲切交谈,吃大餐,唱圣诞颂歌,互赠礼品,迎接新年到来的日子。这点与春节一样,但它更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1.2 节日形成的差异性对比

(1)源自农业文明的中国节日;“传统岁时节日,是民族和历史创造的文化产品。他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存;同时,他也是一种生活节奏一种形成的自我调节机制”(钟敬

文,1998)[2]。因此许多主要传统节日几乎都是以岁时节令命名,相应较多的反应农业生活模式。例如:古代“春节”迎春之际,农事伴随着春而逐渐展开;“清明节”是农耕的“气节”,“端午节”“中秋节”处于处于秋分之间,农作物已收割完毕。因此其含有庆丰收、些神灵之意。

岁时节令的变化能够直接决定农事活动,这说明时令已与人们的农事生产有着直接而必然的关系,且在中国人的认知、意识世界里已根深蒂固。因此中国人喜欢对与农事有关的对象进行把

握,在中国与农事、农业有关的许多书籍、文献、俗语为数不少,如“瑞雪兆丰年”“一年之计在于春”等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传统节日与社会根源和活动目的。春节过年的主题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是以农耕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受物候天气的周期性转换,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约定成俗,具有特定的风俗和活动内容。

(2)源于宗教的西方节日;西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西方的节日与农业生活的内容联系较少。“宗教是一种形式化的社会,社会的观念是宗教的灵魂”涂尔干,2006)[3]。西方节日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宗教成为维系西方人们生活的力量,是西方文化的一个共同点。

西方的节日大多为宗教节日性,整个西方世界的文化主体是由基督教文化联结而成的。无论是在从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在思想上、宗教的认知方式上,都充分表现出宗教在西方人的眼中处于极度的重要性。西方节日的活动内容和命名形式上有很强的宗教性。因此选取宗教传说和历史事件来作为节日的名称,例如:“圣诞节”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元旦”人们到教堂辞旧岁迎新春的活动;“复活节”源于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万圣节”纪念教会所有的圣人和殉难者;“感恩节”源于美国的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早期英国移民为感谢上帝的恩赐和印第安人的帮助而逐渐形成的。

1.3 儒家主导的中国节日文化和宗教主导的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

由儒家文化主导的中国文化和宗教统治的西方文化存在民族和社会交往的差异昭示中西方人的不同心理。

(1)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具有民族文化的集群性特征。中国人自古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在血缘基础上。“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差序格局’使人们交往的内在尺寸以此来区分亲疏关系,并确立互相交往的规则,如礼物的奉送、祭祀的神位等等。”(费孝通,2003)[4]像财神、拜年、年夜饭,炮竹、舞龙、舞狮等这些词构成了节日的仪式内容和活动方式,蕴含着中国人注重大团圆结局、喜庆热闹气氛、民族集体期待的以“家”为中心的儒家民族文化心理。而如年糕、饺子、粽子等春节的饮食词汇体现了在农业文明中“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表现出中华传统是以饮食为中心的文化象征体系。如:年糕喻高升;饺子预示新旧年交于子时。

(2)西方文化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外向性的特征,注重群体间的沟通与交流。西方圣诞节的词语如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袜等多注重在交往上。圣诞老人喻快乐的使者,西方文化精神的传达使者;圣诞礼物、圣诞袜和圣诞卡体现人际交往、交流中给予与获取的乐趣的实现形式。而圣诞节多以社区活动为范围,大型的圣诞节日游行、圣诞节日庆祝会,淡化家庭的氛围,表明西方以个体为本位,重视个人参与的团体文化倾向。

2 西方节日文化的应对和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

西方节日文化影响日益加深,而中国传统节日融合了我们传统的价值理念和情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应对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呢?

2.1 圣诞节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发展,中国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脚步加快。许多领域如电影、电视节目、书刊杂志、流行音乐、快餐食品以及外语教育和学习等都融入了许多西方文化因素。甚至中国许多地区的年轻人兴起圣诞热,商家也大肆渲染圣诞气氛。

圣诞节受到商业化时代的影响已削弱了其本有的宗教意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圣诞节的影响有其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存在:(1)早期的殖民影响在某些方面客观上的促进世界各地对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西方国家在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处于主导地位;(3)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西方与中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和相互依存。(4)文化交流的深入和频繁缩短了世界各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客观上对于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逐渐被也让更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人们了解、认同并包容。随着通讯和信息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交通设施的提高和改进以及地域限制的逐渐消失,人们主观上渴望文化的交流得以实现。

2.2 中国人心中“年”的传统意义

春节的社会意义巨大,不可能被圣诞节取代。被儒家文化熏陶着的中国人们把春节作为中国人数千年的核心节日。节前,采购年货物品。除夕夜在大门上或屋里粘贴财神、门神像、倒贴福字以及红纸金字的新年寄语的春联和寓意吉祥的年画。大红灯笼门前挂,放鞭炮、祭灶、祭祖等仪式,吃年夜饭,熬年守岁等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等典礼。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还延伸至大街小巷。街市上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和逛庙会等习俗。节后半月是元宵节,届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

“祭灶、祭祖等仪式、吃年夜饭、儿童压岁钱、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表现出受儒家文化支撑的影响,在农耕社会里形成独有的节日文化。儒家文化中,家族、宗族制度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人的存在不是作为个体存在,而是处于家族、宗族关系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中“礼尚往来”和“祭祀活动”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从而出现了讲辈分讲情意、讲团聚来增进家族、宗族间的团结。这样的思想已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成为一种传统文化。正因如此,每年农历腊月,数千万在外打工的民工如滔滔江水涌回家构成从古到今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永恒的壮丽景观。即使是在漫漫羁旅风雪夜,回家团聚、对父母尽孝、珍视亲情、合家欢乐是中国人对家乡故土的认同。

中国人把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传统的节日里使其价值化,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让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传衍不断、合而不分、创造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2.3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节日和包容西方的节假日

圣诞节的娱乐、全民参与、狂欢、浪漫和商业化运作,使得近年来中国各大中城市都兴起圣诞热,尤其是学生、年轻人中最为盛行。随着中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西方的节日也加倍升温。西方节日似乎正冲击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我们改如何应对此种担忧呢?

我们要在行动上真正传承我们的节日文化,态度上接纳西方节日。春节隐喻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潜意识的加强中华民族的身份识别,加强民族向心力,让其文化内涵、文化底蕴的支撑得以延续。西方圣诞节宗教性的减弱而趋于无神的全民性,许多人仅把过圣诞节作为一种时尚、浪漫、的享乐节日推崇,远非原生意义上的圣诞节。因此对于外来的“圣诞节”带来的快乐、热闹的气氛,中国人应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包容。

3 结语

在对“春节”和“圣诞节”进行对比、分析后不难看出两个节日隐喻着中西方文化的鲜明差异。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中西方文化交流和难以避免的碰撞但并非冲突。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需要的是民族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和精神传承,而不是形式上的单一传承。

参考文献

[1] 董晓萍.说话的文化—— 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53.

[3]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52.

[4] 费孝通.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4~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