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第一章 《孟子》选读
一、原文宣读
※ 1.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① 庠序:古代的学校。②申:反复开导。③颁:通“斑”。 ② 【大意】
认真地兴办学校,反复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开导学生,头发斑白的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负重行走了。老年人有丝绵衣服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从来没有过的。
①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
②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注释】
①域民:限制人民。域, 界限.②畔:同“叛”。 【大意】
限制人民不必用国家的疆界,保护国家不必靠山川的险阻,威行天下不必凭兵器的锐利。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 3.人之有道也,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
①
忧之,使契(xiè)为司 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㈠
①
②
③
【注释】
①契:人名,相传是殷的祖先,姓子,尧帝时任司徒。
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育,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主管教育,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行为准则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骨 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①
4.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xĭ),或相什百,或相千万。
②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gǔ),人岂为之哉?(《孟子·滕文公上》) 【注释】
①倍蓰:倍,一倍;蓰,五倍。后文的什、百、千、万都是指倍数。 ③ 巨屦小屦:粗糙的鞋和细工的鞋。
各种东西的质量和价格不一样,这是很自然的,有 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您想依次让它们完全一样,只是搞乱天下罢了。粗糙的鞋与精工的鞋价格完全一样,人们难道肯干吗?
①
※ 5.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xiū)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
②
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
①咻:喧哗干扰。②庄岳:齐国的街里名。庄,街名;岳,里名。 ㈠
该读本凡有“※”号均为必读文段。
- 2 -
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喧哗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逼他说齐国话,那是做不到的。反之,如果把他带到齐国临淄庄街岳里的闹市去,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逼他说楚国话,那也是做不到的。
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语,都说‘天下国家。’可见天下的基础 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
①②
※ 7.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③
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注解】
①暴:损害,糟蹋。②有言:有善言,有价值的言语。③非: 诋毁。 孟子说:“自己糟蹋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出言诋毁礼义,就叫做自己糟蹋自己。自认为不能以仁居心,不能由义而行,就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义,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把最安适的住宅空起来不去住,把最正确的大道舍弃在一边不去走.这可真是悲哀啊!”
①
※ 8.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 长②
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注解】
①迩:近。②亲其亲,长其长:前一个“亲”和“长”作动词,后 一个“亲”和“长”作名词,宾语。
孟子说:“道在近处,却往远处求;事情本来容易,却偏往难处做:只要人人都亲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①
9.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②③
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mào)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
④
廋(sōu)哉?”(《孟子·离娄上》) 【注释】
①存:察。②瞭:明。③眊:蒙昧,不明,蒙眊。 ①廋:藏匿。 孟子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所以,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晴,他的善恶真伪能往哪里隐藏呢?”
10.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孟子说:“ 人的毛病在于喜欢作别人的老师。”
①
※ 11.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
②
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孟子·离娄下》) 【注释】
①中:指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代指品德好的人。养:培养、熏陶、教育。②其间不能以寸:省略了“以寸量”的“量”字。
孟子说:“品德修养好的人教育熏陶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乐于有好的父亲和兄长。如果品德修养好的人抛弃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抛 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所谓好与不好之间的差别,也就相近得 不能用寸来计量了。”
※ 12.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
- 3 -
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往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注释】
①资:积累。②原:同“源”。 孟子说:“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牢固掌握而不动摇;牢固掌握而不动摇,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就能够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 13.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述说大义上去。”
①②
14.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孟子·离娄下》) 【注释】
①西子:指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这里以她代指美女。②恶:这里与“西子”相对,主要指丑陋。 孟子说:“如果西施沾染上污秽恶臭的东西,别人也会捂着鼻子走过去;纵然是面貌奇丑的人,如果他斋戒沐浴,也同样可以祭祀上帝。”
※ 15.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①
16.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注释】
①逆:揣测。
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样才对。
①
※ 17.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注释】
①颂:同“诵”。
吟咏他们的诗, 研究他们的著作,不知道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上溯历史而与古人交朋友。”
①
18.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 水②
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乎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săng)③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注释】
①信:诚,真。②就:趋向。③颡:额头。 孟子说:“水诚然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流向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跳跃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戽水使它倒流,可以行于山中。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
- 4 -
①②
改变也像这样。”
①
※ 2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pù)之,十日寒之,未有能
②
生者也。……今夫奕之为数③,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注释】
①暴:同“曝”,晒。②奕:围棋。③数:技术,技巧。 孟子说:“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冷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比如下棋,只是一种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
19.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
①
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孟子·告子上》) 【注释】
①我:泛指人类。 孟子说:“耳朵眼睛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被外物所蒙蔽, 一与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个器官的职责就是思考,一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这是上天特意赋予我们人类的。”
①②③
※ 20.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gòu),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注释】
①羿:后羿,②志:期望。③彀:拉满弓。
孟子说:“后羿教人射箭,一定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著名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规矩,学习的人也必定依照规矩。”
※ 2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①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
②③
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注释】
①曾:同 “增”。②衡:通“横”,指横塞。③征:表征,表现。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苦练他的意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行事总是不能如意。这样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 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气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创造;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由此可以知道, 愁灾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22.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了。”
※ 23.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 孟子说:“行事却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都从这条大道走去却不知这是什么道路,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
※ 24.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 5 -
孟子说:“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 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①
25.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
②
愧于天,俯不怍(zu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注释】
①故:事故,指灾患病丧。②怍:惭愧。
孟子说:“君子有三大乐趣,……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乐趣;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乐趣;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乐趣。”
※ 26.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①②
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yì)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 【注释】
①财:通“材”。②淑:通“叔”,拾取。艾:同“刈”,取。也 就是说,淑、艾同义,“私淑艾”也就是“私淑”,意为私下拾取,指不是直 接作为学生,而是自己仰慕而私下自学的。这也就是所谓“私淑弟于”的意思。 【大意】 孟子说:“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沾溉万物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
①
27.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注释】
①彀率:拉开弓的标准。 孟子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工人而改变或者废弃规矩,羿不因为拙劣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张满了弓而不发箭,只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他在恰到好处的正道上站住,有能力学习的人便跟着他做。”
①②
28.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 而已
③
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Chǔ) 也?”(《孟子·尽心下》) 【注释】 ①《武成》:《尚书》的篇名。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②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一页。③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槌。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一篇,所取不过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来可以漂起木棒槌呢?”
②③
※ 29.孟子谓高子①曰:“山径之蹊(xī),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④
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尽心下》) 【注释】
①高子:齐国人,孟子的学生。②径:山路。蹊:人行处。山径之蹊泛指很窄的山间小路。③介然:本指意志专一而不旁骛,这里是经常不断的意思。④为间:即“有间”,短时,为时不久。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的小径,顷刻间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
- 6 -
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
※ 30.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
①
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尽心下》) 【注释】
①带:束腰的带子。朱熹注:“古人视不下于带,则带之上乃目前常见至近之处也。举目前之近事,而至理存焉。”所以,不下带指平常近事的意思。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操守简约而效果广博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虽然是常见的事情,而真理就在其中;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然后才使天下太平。人们的毛病往往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去替别人的田里除草——要求别人很重,自己负担的却很轻。” 二、学习提示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所著《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游说各国及有关学术争鸣的情况,记录了孟子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主张,是研究孟子思想的最主要的文献资料。全书共7篇,261章,约35,000字。篇名取开篇首句中二、三字,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又分上下,如《梁惠王上》《梁惠王下》等。孟子以“人性善”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教育内容、目标、作用以及任务。同时,对教育者、教授方法、受教育者和学习方法提出了深刻见解。 一、教育内容和目标 孟子是以‘仁义’、‘五伦’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以‘君子’为楷模的人格理想作为教育的标准内容,他的教育,基本上是人伦教育、道德教育。他施教的目标是培养“明人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他心中的君子,应当是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利,舍生取义。 二、教育作用和任务。 1、“求放心”。即把放纵出去的良知善心收求回到心中,孟子认为教育对人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教育使人区别于禽兽、使贤区别于不肖。“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3、教育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只有建立了稳定的“社会伦常秩序”,才能“治国”,才能“平天下”。而“社会伦常秩序”的建立依赖于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
4、教育是使民心得以归服的重要途径。孟子认为统一天下、笼络民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力服人,一种是以德服人。以力服人是霸道,孟子认为不可取;以德服人是王道,孟子非常赞同。所谓以德服人,关键在于得民心,使民心归服。
5、教育是实现“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者及其教授方法。 1、由博反约、诲人不倦。
教育者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修养和渊博知识,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教育者必须有“君子之守”“教者必以正”。“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离娄下》)“教育者博学多览,融会贯通知识后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和传授大义,由博反约,精思旁通”。“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公孙丑上》)教育者应该具有诲人不倦的基本职业道德。
- 7 -
2、因材施教、教亦多术。
孟子认为,教学方法是多样的,总的精神是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意思是,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种,有的像及时雨一般润泽万物,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还有以流风余韵为后人所自行学习的。他还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意思是,在各种教育方式中,还有一种是不屑于去教诲的,这也是一种教诲,是一种激励奋发的方式。
3、树立目标、坚持标准。
孟子主张对学生应该严格要求,孟子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教育者一定要确立其明确的教育目标,就像射箭、工匠“规矩”一样;“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尽心上》)对学生的要求要有标准,不能降低。
4、循序渐进、启发思维。
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又说:\"其进锐者,其退速。\" 进程过于迅速,势必影响实际效果,致使退步也快。正确的进程应当象流水一样,注满了一个洼坎之后再往下流,这就是 \"盈科而后进\"的道理。孟子还以\"揠苗助长\"的寓言来说明循序渐进的重要性,学习知识如同作物生长一样,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有自己的规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但决不能用拔苗的方法去助长,结果是适得其反。
孟子善于启发思维,通过使用问答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他善用比喻法,使学生容易明白他所讲的道理,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不急于替学生下结论。他认为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摆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 四、受教育者及其学习方法。
教与学是个双向的过程,正如儒者所言“教学相长”,除了老师的教授外,受教育者自身也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深造自得
孟子从“尽心、知性、知天”思想出发,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的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灵而有所得,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所以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左右逢原”他认为君子要得到高深的造诣,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2、反求诸己、改过迁善。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在行动和学习上,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主体要自觉反省。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人,不能埋怨他,“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也。”(《公孙丑上》)
3、立志持志、磨练意志。 孟子说:“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王之事备矣。”(《尽心上》)一个人能以“仁义”为志,才能分辨善恶,认清当为与不当为之事,“人有不为
- 8 -
也,而后可以有为。”(《离娄下》)孟子强调立志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持志”,“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尽心上》)即要求人们不管处在得意或穷困的时候,都要能坚持自己的理想。除了立志、持志外,“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一个“大丈夫”经过磨炼,应当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并且为了道义,在必要时要能“舍身取义”。
4、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冷却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孟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思想表现出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和肯定,他对教育作用的阐发,对教学、德育原则与方法的论述,无不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用的提倡。作为儒家的\"亚圣\",孟子教育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发、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启蒙作用。
第二章 《荀子》选读
一、原文选读
①②
※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③④⑤⑥⑦
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煣(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
⑧
挺者,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⑨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注释】①已:停止,终止。②蓝:即蓼篮,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经过发酵后可以提制深蓝色的有机染料靛蓝。③煣:用火熏烤。 ④轮:用微火熏烤木料使它弯曲。⑤有:通“又”。⑥槁:通“熇”,烤。⑦暴(pù):古“曝”字,晒。⑧参:检验。⑨省(醒):考察。 【大意】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半途而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炼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寒冷。木料笔直得合于墨线,但把它熏烤弯曲而做成车轮,它的弯曲度完全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火烤日晒,它也不再挺直如初,这是熏烤弯曲使它这样的。所以木料受到墨线的弹划校正才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又能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 9 -
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xī),不知地之厚也;不
②③④
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hán)、越、夷、貉(mò)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荀子·劝学》)
【注释】①谿:山谷。②干:同“邗”,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代指吴国。 ③夷:我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的通称。 ④貉:通“貊”,古代东北部的民族。 【大意】 因此,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亲临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吴国、越国、夷族、貊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后天教化不同使他们变成这样的。……人的精神境界没有比接受潜移默化更高的了,人的幸福没有比无灾无祸更大的了。
①
※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
②③
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注释】 ①跂:踮起脚后跟。②生:通“性”,指人的资质。③善假于物:这句喻指君子凭借学习贤师益友来提高自己的修养。
【大意】 我曾经整天地冥思苦想,不如学习片刻之所得;我曾经踮起脚跟瞭望,不如登上高处所见之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听见的人觉得很清楚。凭借车马的人,并不是双脚比别人便利,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凭借船、桨渡河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但能渡过江河。君子生性并非与人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①
※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②③
其渐之滫(xiǔ),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注释】 ①兰槐:香草名,又叫白芷,开白花,味香。古人称其苗为“兰”,称其根为“芷”。②渐:浸。③滫:臭水。 【大意】 蓬草长在大麻中,不去扶持它也挺直;洁白的沙子混在黑泥中,就会变成和黑泥一样黑。兰槐的根它叫做芷,如果把它浸在臭水中,君子就不再接近它,百姓也不再佩带它。它的本质并非不美,而是它被浸泡到臭水里使它变成这样的缘故。所以君子居住时必须选择乡里,外出交游时必须接近贤士,这是用来防止自己受邪恶乖僻之人的影响而接近仁、礼正道的方法。
5.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怠慢忘身,祸灾乃作。……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劝学》) 【大意】各类事物的发生,一定有它的起因;荣誉或耻辱的来临,必定与他的德行相应。……怠惰散漫而忘记了自身厉害时,灾祸就会发生。……所以说话有时会招来灾祸,做事有时会招致耻辱,君子要谨慎自己的立身行事啊!
※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
①
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②
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
- 10 -
①
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áo),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
⑥
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
⑦
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
⑧
鼫(shí)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⑨⑩
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荀子·劝学》) 【注释】 ①跬步:跬,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长度单位,六尺为步。②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十驾: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③跪:脚。④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⑤蟺:同“鳝”。⑥冥冥、惛惛:昏暗不明的样子,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干。昭昭:明白的样子。⑦螣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的神蛇。⑧鼫鼠:鼫鼠能飞但不能飞上屋面,能爬树但不能爬到树梢,能游泳但不能渡过山谷,能挖洞但不能藏身,能奔跑但不能追过人,所以说它“五技而穷”。⑨仪:通“义”。⑩结:结聚不散开,比喻专心一致,坚定不移。
【大意】积聚泥土成了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兴起;积蓄水流成了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成了道德高尚的人,自会智慧聪明,而圣人的思想境界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起一步两步,就无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积细小的溪流,就不能成为江海。千里马一跃,不能超过十步;劣马跑十天也能达到千里的路程,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脚步。雕刻东西,如果刻一下就把它放在一边,就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属和石头都能雕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壮的筋骨,但它能吃到地上的尘土,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八只脚两只螯,但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栖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所以没有精诚专一志向的人,就不可能明察事理、通达人情;没有埋头苦干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成功。徘徊于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能被双方所容纳。眼睛不能同时看两个东西而全都看得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全都听得明白。螣蛇没有脚却能飞行,鼫鼠有五种技能却陷于困境。《诗》云:“布谷鸟住在桑树上,七只小鸟它专心哺养。那些善人君子啊,行止专一步走样。行止专一步走样,用心坚固如凝结一样。”所以君子行事总是把精神凝结于一点上。
①②
7.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
③
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荀子·劝学》) 【注释】 ①数:指学习的具体科目。②义:指入学的目的意义,《荀子》分为士、君子、圣人三等。③没:通“殁”,死。 【大意】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答案是:从课程程序来说,是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开始,到读完《礼》为终结;从学习的意义来说,是从做一个有知识的士人开始,到成为圣人终结。诚心积累,持久努力,就能深入,学到老死然后才停止。所以从学习的程序上将,是有终点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那么学习是片刻也不能停止的。能做到这样,人才算是人;不能这样做的人,就与禽兽无异。
①②
※ 8.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zhuó)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③④
端(chuǎn)而言,蠕(ruǎn)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
⑤⑥
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hé)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
- 11 -
③④⑤
【注释】 ①箸:通“著”,附着。②四体:四肢。③端:读“喘”,指细微的言语。④蠕:微动。⑤则:才。⑥曷:怎么。
【大意】 君子对知识的学习,西进入耳中,记在心中,贯彻到全身,表现在举止上。他小声说话,细微动作,都可以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小人对知识的学习,从耳中听进去,又从口中说出来。口、耳之间的距离不过四寸罢了,怎么能够靠它来完美七尺长的身躯呢?
※ 9.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荀子·劝学》)
【大意】 古代学习知识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品德,现在学习知识的人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君子学习知识,是用它来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学习知识,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别人没问就主动去告诉的叫做急躁,别人问一个问题而告诉两个问题的叫做唠叨。急躁,是不对的;唠叨,也是不对的;君子回答别人,就像撞几下钟、响几下声音一样(问多少就答多少)。
①
10.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
②③
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荀子·劝学》)
【注释】 ①诵数:即诵说,反复诵习的意思。②见:同“现”。 ③光:通“广”。 【大意】 君子知道学识不全面不纯粹是不能够称之为完美的,所以反复诵习以求融会贯通,思考探索以求通达明了,效法良师益友而得到其处世的方法,除掉有害学习的作风来保养学识。……因此权势利禄不能够使他倾倒屈服,人多势众不能够使他改变意志,天下任何事物不能够使他动摇。活着坚持如此,到死也坚持如此,这就叫做道德操守。有了这样的道德操守,然后才能站稳脚跟;能够站稳脚跟,然后才能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能够站稳脚跟,又能够应付自如,这就叫做成熟完美的人。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则贵重学问德行的完美无缺。
①②③
11.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
④
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 (《荀子·修身》) 【注释】 ①修然:恭敬、景仰的样子。②存:省问。③愀然:忧惧的样子。④菑:通“灾”,菑然,害怕的样子。 【大意】 见到善良的品行,一定认真地检查自己是否具有;见到不好的品行,一定心怀忧惧地反省自己是否没有;善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一定坚定不移地珍视它;不良的品行在自己身上,象被玷污了一样一定厌恶而抛弃它。所以批评我而批评得正确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肯定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贼人。因此,君子尊崇老师、亲近朋友,而极端憎恨那些贼人;爱好善良的品行永不满足,接收正确的规劝并能引以为戒,这样的人即使不想进步,可能么?
※12.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荀子·修身》)
- 12 -
【注释】 多暇日:指懒惰而不做事。
【大意】 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那些活着却经常有很多空闲不学习的人,他们超出平常人不会很远的。
※ 13.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故学也
①
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荀子·修身》)
【注释】 ①正仪:正确的准则,榜样。
【大意】 礼,是用来端正自身行为的;老师,是用来正确阐明礼的规范的。没有礼,用什么来端正自身行为心呢?没有老师,我哪能知道礼法是这样的呢?礼法是这样规定的就这样做,这是性情习惯于按礼的规定去做;老师怎么说的就跟着那样说,这就是知识犹如老师。性情习惯于按礼而行,知识有如老师,这就是圣人。所以违背了礼,就是没有法度;违背了师教,就是心中没有老师。不遵照老师的教导和礼法的规定而喜欢自搞一套,那就好像让瞎子去辨别颜色、让聋子去分辨声音,除了荒唐举动之外再也不会有别的的作为。所以学习就是学礼法;老师应当以身作则,而且重要的是自己安心于这样去做。
①②③
※ 14.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guì),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谓至文。《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此之谓矣。(《荀子·不苟》)
【注释】 ①僈:通“慢”,怠慢。②廉:有棱角。③刿:锋利伤人。 【大意】 君子宽宏大量,但不懈怠马虎;有棱角而不尖刻伤人;能言善辩,但不与人争吵;明察万理,但不偏激;正直有理,但不盛气凌人;坚定刚强,但不粗鲁凶暴;温柔和顺,但不随波逐流;恭敬谨慎并能宽容大度。这样就叫做德行完美。《诗》云:“温柔宽厚的好人,这是道德的基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①
15.公生明,偏生暗;端悫(què)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jié)所以分也。(《荀子·不苟》)
【注视】①端悫:正直诚实。
【大意】公正产生明察,偏见会产生暗昧;正直诚实产生通达,欺诈虚伪产生障碍;真诚信实会产生神明,虚夸妄诞会产生惑乱。这六种情况产生的结果,君子要谨慎对待,这就是大禹成为圣王、夏桀成为暴君的原因。
※ 16.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
①②
材悫(què)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乐易,危害者常忧险;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体也。(《荀子·荣辱》)
【注释】材悫:淳朴诚实。②易:平和,舒坦,指心情不紧张。 【大意】光荣和耻辱的主要区别、安与危、利与害的恒常规律是:先考虑道义而后考虑利益的人得到荣誉,先考虑利益而后考虑道义的奖得到耻辱;得到荣誉的人永远都会通达,得到耻辱的人永远都会穷困;通达的人永远治
- 13 -
服别人,穷困的人永远被别人治服:这就是荣和辱的主要区别。淳朴诚实的人经常满足于既得利益,放荡凶悍的人经常害怕受到伤害;满足于既得利益的人常常安乐,害怕受到伤害的人常常担忧危险;安乐的人常常长寿;担忧危险的人常常夭折:这就是安与危、利与害的恒常规律。
※ 17.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荀子·儒效》)
【大意】 “我想由卑贱变成高贵,由愚昧变成明智,由贫穷变成富裕,可以吗?”回答说:那恐怕就只有学习啦。那些学习的人:能将他所学的知识实行,就叫做士;能勤勉努力的,就是君子;能理解、融会贯通的,就是圣人。最高可以成为圣人,至少也可以成为士、君子,谁能阻止我这样去做呢?
※ 18.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
①
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②③
见之而不知,虽识(zhì)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荀子·儒效》)
【注释】①已:止。②识:记住。③敦:多而厚
【大意】没有听到不如听到了,听到了不如见到了,见到了不如懂得了,懂得了不如实行了。学习到了实行也就到定顶点了。实行,才能明白事理,明白了事理就是圣人。圣人以仁义为根本,判断是非中肯,言行一致,不差丝毫,没有其他的妙道,就在于把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行罢了。所以听而不见,即使听到了很多,也必然有谬误;见到了而不懂得,虽然记住了,也必丁有错;懂得了而不实行,虽然知识丰富,也必定行不通。
19.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荀子·儒效》)
【大意】所以人如果懂得谨慎举措,认真地对待风俗习惯,重视长期积习和磨炼,就能够成为君子;如果放纵性情而不努力学习,就会成为小人。
①②
2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
③
凶。……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
【注释】 ①天行:大自然的运行变化。②常:固定的规律。 ③天人之分:天(自然)与人(社会)的区别。
【大意】 大自然运行变化有它固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尧是圣王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是暴君就消亡。用合理的好措施去适应自然规律就会吉利,用不合理的乱措施去适应子让规律就会凶险。……所以明白了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区别,就可以称作是最高明的人了。
2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 【大意】 国家将要兴盛的时候,必然尊敬老师而看重师傅;尊敬老师而看重师傅,那么法令制度就能保证推行。国家将要衰亡的时候,必然鄙视老师而看轻师傅;鄙视老师而看轻师傅,那么人的性情就会放纵;人的性情放纵,那么法令制度就会受到破坏。
①②③
※ 22.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
④
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荀子·致士》)
【注释】①博习:博学。②与:参与。③耆:六十岁;艾:五十岁。 ④
- 14 -
陵:超越;不陵:指遵守。
【大意】成为老师的条件有四种,而博学并不包括在这里面。尊严而使人敬畏,可以成为老师;年老而有威信,可以成为老师;诵读解说经典而在行动上不逾越、不违犯它,可以成为老师;懂得精微的道理而又能清楚阐述,可以成为老师。所以成为老师的条件有四种,而博学并不包括在这里面。水深了就会打旋,树叶落下就给树根施了肥,学生通达顺利时就会思念老师。 二、学习提示
荀子(约公元前286-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著名的学者和政论家,他既批判、也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流派的前卫观点,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思想体系,成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一书,分为32篇,广博宏深,内涵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教育等领域,在学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该书绝大部分应出自于荀子自己的手笔。但其中有几篇,像似出自其门人的记录整理。《荀子》,是研究荀子教育思想的主要材料。
一、“性恶论”及教育作用 荀子提出“性恶论”,充分肯定和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论”,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疾恶的(见本章选读材料25),人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先天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导致社会动乱。那么,人之善从何而来?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指人为,泛指一切通过人为努力使人发生变化。“伪者,为也”。这就把“性”与“伪”分开了。尽管“性”与“伪”是区别乃至对立的,但二者也是联系与统一的。“性伪之分”是为了论证“性伪之合”与“化性起伪”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荀子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只是一种可能性,要从可能变为现实,需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
荀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意义,《荀子•儒效》记载:“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见本章选读材料18)。学习是人的成长的决定因素,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肯定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
荀子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它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二、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
荀子在《劝学》篇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目的(见本章选读材料7),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君子到圣人的各种治术人才。出于他礼法兼治的政治思想,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这是对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继承。
荀子据当时的儒者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俗儒是最低一等的儒,“徒具儒者外表”,对“先王”之道,对礼仪仅会做教条诵读而已,不知其用;雅儒不侈谈“先王”,懂得取法“后王”,对自己未能解决问题承认无知,不自欺欺人,显得坦荡;而大儒是最理想的人才,知识渊博,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荀子·儒效》),自如地应付新事物、新问题,能有效治理好国家,教育应当以培养大儒为理想目标。
三、以儒经为教育内容 荀子重视《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典的传播。他认为各经自有不同的教育作用:“故《书》者,政事之记也;《诗》者,中声之所以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之教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毕也。”(《荀子·劝学》)。
- 15 -
在诸经中,荀子尤重《礼》、《乐》,他认为礼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法则,所以,“学至乎《礼》而止矣”(《荀子·劝学》)。他曾写《乐论》一文,认为乐则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音乐,就是欢乐的意思,它是人的情感绝对不能缺少的东西。人不可能没有欢乐)。乐的教育作用很大,“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他认为礼可以使上下有别,乐可以使上下和谐,礼乐并施就能“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善美相乐”。
四、注重“积”“渐”,“虚壹而静”,“闻见知行”的教学思想
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思想上,与孟子“内求”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铄”。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其教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积”“渐”
荀子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改变自己的恶性,从而成为君子乃至圣人,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君子,因而人性是随着环境和教育而向多种途径发展变化的,其关键在于人本身的主观努力,这就是所说的“积”。在荀子看来,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都是由于积累而成的。他说:“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荀子·荣辱》,大意:人们可以凭借这些本性和资质去做尧、禹那样的贤君,可以凭借它去做桀、跖那样的坏人,可以凭借它去做工匠,可以凭借它去做农夫、商人,这都在于各人对它的措置以及习俗的积累罢了)。“注错习俗”即指人对环境的影响与教育。他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见本章选读材料6)这说明了知识和道德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荀子在重视主观上“积”的同时,还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这就是他所说的“渐”。他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见本章选读材料4)荀子认为,通过主观的“积”和环境的“渐”,能够使人的本性发生根本的变化。
2.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认识过程
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为看作是最终目标。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教必困。不稳步见,则虽党,非仁也,其道白举而百陷也。”(见本章选读材料19)这段话表达了学习中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学习的初级阶段必然向高级阶段发展,而高级阶段又依赖于低级阶段,闻、见、知、行每个阶段带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也是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通过耳、目、鼻、口、身等感官与外物的接触,形成不同的感觉,又使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成为可能。但闻见只能反映事物的一个方面,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与规律。因此必须在此基础上向“尽其礼”阶段发展,即“知之”。
知的阶段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荀子说:“知通统类,如是则可为大儒矣”(《荀子·儒效》)。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功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地应付各种新事物。这实际上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然而,仅有理性认识而不去实行,虽有广博的知识,也仍然不是终结,还存在更高水平的“知道”,即“行”。
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见本章选读材料8)。在荀子看来,由学、思
- 16 -
而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成分,是否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才能得到验证,只有这样,“知”才能称得上“明”。这是教与学不可违背的法则。荀子的学习过程论相当完整而系统,特别是比较正确地阐述了知行关系,具有辩证法的因素,这在先秦教育家中是比较少见的。
3.“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荀子教学特别重视对学习态度的培养,他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阻碍对新事物的认识,对新知识和新观念的接受。“壹”即专心,“不以夫一害此一”,不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以梦剧乱知”就是不以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只有做到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会更有效。
荀子特别反对志不专注,用心浮躁。而要想做到“专”,就要持之以恒,不断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见本章选读6)。所以,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如果能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4.解蔽救偏 兼陈中衡
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因此,他提出了解蔽救偏、兼陈中衡的思维方法。所谓“弊”,就是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解除其弊,以救其偏,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因此,荀子提出了解蔽之法,这便是“兼陈中衡”。他说:“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荀子·儒效》,大意:圣人知道思想方法上的毛病,看到被蒙蔽的祸害,所以既不任凭爱好、又不任凭憎恶,既不是只看到开始、又不是只看到终了,既不是只看到近处、又不是只看到远处,既不只务广博、又不安于浅陋,既不是只了解古代、又不是只知道现在,而是同时摆出各种事物并在其中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权衡)。也就是说,把所有事物都展示出来,摆列在一起,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做全面的、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
五、论教师的地位、作用、条件
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竭力倡导尊师。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见本章选读13),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和采用起决定作用。
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见本章选读26)。教师的作用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所以,荀子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他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提高教师的地位,强调教师的作用,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和很高的条件。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见本章选读27)。要求教师一要有尊严有威信,二要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尚的信仰,三要能循序渐进、不凌不乱地进行教学,
- 17 -
四要能了解精细的道理而且能加以发挥。此外要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学问。
六、注重培养情操的道德修养说 在道德修养方面,荀子和孔孟相同之处甚至多,都重视“笃志”、“内省”,荀子还强调道德修养:一要长虑顾远。荀子以为人都“好荣恶辱,好利恶害”。可是有些人偏偏去做坏事,招来“危辱”,这是他们没有受教育,只顾眼前利益,不能\"长虑顾后\",不知为长远利益打算的结果。二要积善成德。荀子主张人要终生积善,只有这样才有“终乎为圣人”的希望。三要培养德操。荀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德操。他要求一个人要养成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德操。他说:“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见本章选读10)。
荀子的教育思想表现出一些新因素,他提出的“性恶论”引发教育“外铄说”,他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学习过程、教师地位与作用的阐发都颇有新意,予人启发。
第三章 《乐记》选读
一、原文选读 ※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②③④⑤
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
⑥⑦
旄(máo),谓之乐。
【注释】 ①音:歌曲,包括有词之歌与无词之曲。②声:声音。③成方:方,古时用来书写文字的木板。《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郑玄注:“方,版也。策,简也。”成方,犹成文,即形成乐章曲调意。参下“声成文,谓之音”注文。④比:顺从,和顺。《诗·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此有按照之意。⑤乐:音乐。这里作动词,演奏音乐。⑥干戚羽旄:干,盾牌;戚,斧头;羽,野鸡毛;旄,旄牛尾。干戚、羽旄,分别是古代武舞、文舞所用的器具。⑦乐:乐舞,即音乐与舞蹈的总称。 【大意】歌曲的起因,由人心中产生。人心的萌动,是事物影响的结果。人心受到事物的影响而萌动,因而表现为声音。各种不相同的声音相互应和,所以产生变化,变化而成为乐章曲调,就叫做歌曲。按照歌曲进行演唱,且拿着干戚羽旄进行舞蹈,就叫做乐。
①
2.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注释】 ①成文:文,有文采的。《论语·子罕》:“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成文,形成乐章曲调。《荀子·乐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 【大意】凡歌曲都产生于人心。感情激动于心中,所以表现为声音。声音变化而成乐章曲调,就叫做歌曲。所以,太平盛世的歌曲显得安详,用以表示对平和政治的欢乐。动乱时代的歌曲显得怨恨,用以表示对混乱政治的愤懑。亡国的歌曲显得悲哀,用以表示对人民困苦的忧思。音乐的道理与政治是相通的。
3.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
①②
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
③
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 18 -
①
【注释】 ①众庶:众民、百姓。②审:辨别。③几:将近。
【大意】凡歌曲,都产生于人心。乐,是与伦理相通的。所以,只知晓声音而不知晓歌曲的是禽兽。只知晓歌曲而不知晓乐的是普通的人。只有君子才能知晓乐的意义。所以,能够辨别声音进而懂得歌曲,辨别歌曲进而懂得乐,辨别乐进而懂得政教,治理国家的道理也就具备了。因此,不懂得声音的人,不可以与他谈论歌曲,不懂得歌曲的人,不可以与他谈论乐。懂得了乐也就差不多知晓礼了。礼、乐都懂得,称之为有德。德,即是得到的意思。
①②
4.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
③
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注释】 ①静:谓人出生之时未有情欲的萌动,故静。意与下文的“动”相反。②知知:前一“知”为心智,名词。后一“知”为感知,动词。③节:节制。
【大意】人初生而无情欲,这是天赋的本性。受到事物的影响而产生情欲,这是本性中的欲望所导致的。事物不断地来影响人,而人对于事物的知识不断增加,然后就产生了好恶。好恶之情在人内心得不到节制,事物又不断从外界来诱惑人,使人不能回归到自己的本性,人所禀赋的天性也就灭绝了。事物对人的影响没有穷尽,而人对自己的好恶又没有节制,那就是随着事物对人的影响而人便被事物所改变。人被事物所改变,就是灭绝了天性而穷极个人的欲望。
①②
5.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cuī)麻哭泣,所以节丧纪也。
③④
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 昏姻冠笄(jī),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
⑤
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
⑥
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注释】 ①衰麻哭泣:衰,同“缞”,古代丧服的一种。衰麻,此指丧服制度。哭泣,此指丧礼。《礼记·檀弓上》:“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食,自天子达。”孔颖达疏:“哭泣之哀,谓有声之哭,无声之泣,并为哀。” ②丧纪:丧事。《礼记·文王世子》:“丧纪以服之轻重为序,不夺人亲也。”郑玄注:“纪,犹事也。”③昏姻冠笄:昏姻,同“婚姻”。冠笄,冠礼与笄礼。男子加冠,女子加笄,谓成年。④射乡:乡射礼与乡饮酒礼。《礼记·仲尼燕居》:“射乡之礼,所以仁乡党也。”孔颖达疏:“射,谓乡射也。乡,谓乡饮酒也。”⑤交接:交往。⑥王道: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霸道”对。
【大意】所以先王制定礼乐,使人用来节制自己的情欲。制定衰麻哭泣的礼仪,用来节制人的丧事。设置钟鼓干戚等乐器和舞具,用来调节人对安乐的享受。制定婚姻冠笄的礼仪,用来区别男女。制定射乡食飨的礼仪,用来使人的交往正常化。用礼来节制人心,用乐来调和人声,用政来推行治理国家的政策,用刑来防止倾邪的行为。礼、乐、刑、政畅通四方而不相背离,王道政治的要求就具备了。
①②③
※6.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④⑤
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注释】 ①同:和同、协调。②异:区别。③流:流荡、放浪。④离:疏离。⑤合情饰貌:合情,融洽感情。饰貌,修饬仪表。《乐记》孔颖达疏:
- 19 -
“合情,谓乐也,乐和其内是合情也。饰貌,谓礼也,礼以检迹于外是饰貌也。”陈澔集说:“饰貌者,礼之检于外。” 【大意】乐是用来协和感情的,礼是用来区别等级的。协和使人相互亲近,区别使人相互尊敬。乐强调得过分了会使人随便放浪,礼强调得过分了会使人疏离不相亲。融洽感情,修饬仪表,即是礼乐的功用。
①②
7.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③④
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注释】①文:礼仪。《易·小畜》:“君子以懿文德。”《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②大乐:典雅庄重的音乐。③大礼:庄严隆重的典礼。④揖让:即三揖三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周礼·秋官·司仪》:“宾三揖三让,登,再拜授币。”郑玄注:“三揖者,相去九十步揖之使前也。至而三让,让入门也。”《仪礼·乡饮酒》:“主人与宾三揖,至于阶三让。”郑玄注:“三揖者,将进揖,当陈揖,当碑揖。”此指礼乐文德。 【大意】乐从内心中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乐从内心中发出,故而使人平和安静。礼在外貌上表现,故有礼仪规范。大乐必然是平易的,大礼必然是简朴的。达到了乐的要求也就没有怨恨,达到了礼的要求也就不会争斗。能使人们互相谦让而天下得到治理的,就是礼乐。
8.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大意】所以,懂晓礼乐的内在情理的人能够制作礼乐,懂得礼乐的外在形式的人能够传授礼乐。制作礼乐的人称为圣,传授礼乐的人称为明。所说的明圣,就是传授与制作礼乐的意思。
※9.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
①
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注释】①象:象征,合符。
【大意】天地间的规律是,寒暑不适时的交替,就会产生疾病,风雨不适时的调节,就会发生饥荒。教育,对于人民而言就像寒暑,不及时对人民进行教育就会有伤世风。事功,对于人民而言就像风雨,不加节制的话就会劳而无功。然而先王制乐,正是为了提供一种治理人民的方法,乐教施行得好,就能使人民的行为合符德行的要求了。
10.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①
故先王著其教焉。
【注释】①著:显著,彰显。
【大意】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使人心向善。它感动人心很深,改变社会风俗很容易,因此先王设置专门的官吏来施行乐教。
※11.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①
,可以观德矣。
【注释】 ①乡方:乡,向。方,道。
【大意】 因此,乐得到推行了,人伦关系也就清晰了,人的耳目变得聪
- 20 -
明了,气血变得和顺了,移风易俗,使得天下都安宁了。所以说乐是用来使人快乐的。君子因为从中求得了道而感到快乐,小人因为从中满足于感情的欲望而快乐。用道来节制欲望,就会快乐而不迷乱。因欲望的满足而遗忘了道,就会导致迷惑而非快乐。所以君子回归他的本性来安和他的心志,推广乐来促成对人的教化。乐得到推行就会人心向道,这样人们就会有可观的德行了。
①②
※12.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③
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
【注释】①斯须:须臾、片刻。《礼记·祭义》:“礼乐不可斯须去身。”郑玄注:“斯须,犹须臾也。”②致:尽。此有研究之意。③易、直、子、谅:易,和易。直,正直。子,子爱,爱如己子,即慈爱。谅,诚信。 【大意】君子说:“礼乐片刻也不可离身。”研究乐而用它来提高内心修养,那么,平易、正直、慈爱、诚信之心,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平易、正直、慈爱、诚信之心产生了,就能心情愉悦,心情愉悦了就能使内心安宁,内心安宁,就能长久地修养不息,长久地修养不息,就能通达天理,通达天理了,就能与神明相通。通达天理了,就可以不说话而值得尊敬,与神明相通就可以不发怒而具有威严。这就是研究礼乐而用它来提高内心修养的结果。二、学习指导
在中国儒学传统中,教育是分层次的。面向贵族或社会统治者的教育是精英教育,目的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治理国家、社会的君子和贤人;而面对普通百姓,则以普及教化的方式,通过移风易俗等手段使民众受到一定的规训,以保障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乐记》是针对精英教育的教材,却重点讲解了如何学习音乐、利用音乐来观察社会、教化人民、治理国家的道理。文章从音乐的产生说起,从理论上阐述了音乐与人生、与社会的关系,进而说明如何通过音乐来修炼自己的身心,通过音乐来观察社会,通过音乐来调节世道人心,通过音乐来移风易俗,引导和改善民众的精神和道德水平。
本编注文、译文部分,主要参考郑玄《礼记注》、孔颖达《礼记正义》、陈澔《礼记集说》、孙希旦《礼记集解》、杨天宇《礼记译注》,但对诸家之说亦多或驳正或发挥之处。因编选者学识浅薄,错讹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指摘是幸。
第四章 《中庸》选读
一、原文选读
①②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xiàn)
③
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注释】①天命:天赋,指的人的自然禀赋。②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③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大意】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性”,顺着循性而行事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道”就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是谨慎守道,在没有人知道的时候也生怕离道。即使在隐蔽的地方,或在细微的事情上也没有离道的表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也十分谨慎。 2.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
- 21 -
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注释】①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
【大意】天下的通理有五项,用来实行这五项通理的有三德:君臣关系之理、父子关系之理、夫妇关系之理、兄弟关系之理、朋友交往之理,这五项就是天下的通理;智慧、仁爱、勇敢,这三种是天下的通德,是用来实行五理的。对这五理三德,有的人生来就知道,有的人通过学习而知道,有的人遇到困难后再去学习才知道,等到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对这五理三德,有的人心安理得地去实行,有的人为贪慕荣利去实行,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都实行成功之后,也就是一样的了。 ※ 3.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大意】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于智慧,努力实行就接近于仁爱,知道廉耻就接近于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正自身,知道怎样修正自身,就知道怎样治理他人,知道怎样治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国家了。”
①②
※4.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注释】①豫:同“预”。②跲:说话不通畅。
【大意】凡事预先计划好就会成功,不预先计划就会失败。说话先考虑好,就不会发生窒碍;做事先考虑好,就不会遭遇困阻,行为先考虑好,就不会出差错;道路预先确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5.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①
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释】①弗措:不罢休。弗,不。措,停止,罢休。
【大意】真诚是天的德性,追求真诚是人的德性。真诚的人不用费劲就能符合善道,不费思虑就能获得善道,从容悠闲之间都能符合善道,这就是圣人了。使自身真诚的人,是选择了善道就紧抓不放的人。广博地学习,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别,踏实地行动。有不曾学过的知识,学习了还不能通晓就不放弃;有不曾问过的疑问,问了还不明了就不放弃;有不曾考虑的问题,考虑了还不得其解就不放弃;有不曾分辨的问题,辨别了还不明晰就不放弃;有不曾实行过的善道,实行了还不踏实就不放弃。别人用一分的努力就能学会的,自己就付出一百分的努力;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就能学会,自己就付出一千分的努力。如果能做到这样,即使愚笨的人也一定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的人也一定会变成强者。
①
6.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 人之性,
②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 以赞天地之化育,
③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注释】①尽其性:充分发挥本性。②赞:赞助。化育:化生和养育。③参天地:与天地并列力三。参,并列。
【大意】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天性;能充分发挥他的天性;能充分发挥他人的天性;能充分发挥他人的天性,才能充分发挥万物的天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天性,就可以助天地变化繁育万物;可以帮助大地变化繁育万物,就可以与天地相参配了。
- 22 -
①
7.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
④⑤⑥⑦
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注释】①洋洋:盛大,浩翰无边。②优忧:充足有余,③礼仪:古代礼节的主要规则,又称经礼。④威仪:古代典礼中的动作规范及待人接物的礼节,又称曲礼。⑤其人:指圣人。⑥苟不至德: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苟,如果。⑦凝聚,引申为成功。
【大意】多么伟大啊,圣人的道理!浩瀚无边,生养万物,它崇高而上达于天。它多么宽裕广大啊!礼仪有三百条之多,具体仪节有三千条之多,有待于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完美的德行,完美的道理就不能实行成功。
①
※8.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注释】①问学:询问,学习。
【大意】因此,君子尊崇德性而通过勤学好问;使自己的知识达到广大而深入精微;使自己的德行极高尚光明而又常守中道。
※9.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大意】温习旧有的知识而能有新见解;为人敦厚真诚而崇尚礼。 二、学习提示
《中庸》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宋代理学家把《中庸》、《大学》抽出来,与《论语》、《盂子》合在一起,作为《四书》,成为宋以后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中庸》是儒家关于对世界、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的为人处世的伦理道德观和思想方法论,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指导思想。“中庸”的核心思想并非中立、平庸、保守、妥协,而是“中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何谓“中和”?“中”者,中而有节,强调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即适度;“和”者,和而有度,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和谐。一言以蔽之,中庸思想实则要求分析处理问题时要适度而和谐。这些教育哲学思想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它强调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的和谐。 《中庸》一开头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继承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思想。意思是说,上天所赋予人的叫做性,循性而行的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道就叫做教,这就是说,“修道”即是教育,教育的作用叫“率性”,循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并且发挥内心的先天的善端,把天赋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体现出来。这是思孟学派\"性善论\"思想,与孟子的教育作用思想是一致的。儒家把能否把《中庸》之道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选贤任能的一条重要标准,其实质是想通过中庸实践,以最佳的方式和效果处理主客体间的关系,使社会人际关系有序化、和谐化、规范化,这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确立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中“学会共同生活”中强调理解他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将德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德育作为基础的同时,强调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的共同和谐发展是达到德育目标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2.教学方法的和谐。
孔子讲过学与思、学与行的关系。荀子讲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中庸》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思想,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步骤系统地讲出来,这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步骤。“博学”就是广博地学习,“审问”即对博学中的内容审慎地设问置疑,“慎思”即对审问的内容谨慎思考,“明辨”即通过慎思而明确辨别真伪是非,“笃行”即将明辨的结论付诸踏实地实行。这是一套反省的教学方法,通过节节
- 23 -
①②③
反馈,层层深入、筛选,最后形成概念、观念和信念的过程,是符合反馈理论的,有其合理的因素,包括了学、问、思、辨、行等几个主要环节。 3、教育途径的和谐。
《中庸》认为人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自诚明,谓之性”,或称“尊德性”。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称“道问学”。意思是说,学习和教育的实现需要有人性的依据,故要尊重德性,发扬自己先天的善性。同时,人性的完善又要依赖于学习和教育,故要注重后天的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意思是说,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既要熟悉旧的知识,又要不断认识新的事物;既要笃实厚道,又要娴习礼仪。这两条途径是相依并进,相辅相成的。 4、强调“主导—主体”的和谐。 《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作为在各个领域都能广泛运用的“至道”,中庸思想对实践新课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要求必须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十分鲜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此处的“中” 要求不能走向主导或主体的极端;此处的“和”强调师生情感共鸣、平等互重。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中”可达“和”,“和”可致“中”。
首先,《中庸》继承了重视主体的个别差异的思想。“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意思是说,有的人天生就能知道。有的人需要学习才能知道,有的人必须经过困难才能知道。到了知道了以后却是一样的。有的人是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安然无事地去实行,有的人为了对自己有利才去实行,有的人是需要极大的努力才能实行。到了成功以后却是一样的。《中庸》这种重视个别差异、鼓励“困知”与“勉行”的思想是可贵的。 其次,《中庸》强调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强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里明确地指出,一个人的聪明与坚强是在顽强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信,主动投入,自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了优化发展。
总之,《中庸》就是以“中”、“和”的哲学理念为指导,以自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和资源,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从学生现实的认知特点、认知发展水平与需要出发,使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出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适应不同的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从而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与自然、社会的发展达到平衡与统一。它的目标不仅是使学生具有优良的品德、灵活的知识、创造的能力、文雅的举止、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更是在新的高度上体现了教育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和与自我之间的和谐统一。
- 24 -
第五章 《对贤良策》选读
一、原文选读
* 1、自非大亡(wú)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强
⑥⑦
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xu
⑧⑨⑩
ún)至而有效者也。《诗》曰:“夙夜匪解(xiè)。”《书》云:“茂(mào)哉茂哉。”皆强勉之谓也。 【注释】
①自非:倘若不是。②亡:同“无”。③扶持:支持,帮助。④全安:使之保全且平安。⑤强勉:努力。⑥知:通“智”,心智。⑦行道:践行圣人的学说或道理。⑧还至:还,通“旋”,旋即、立即。至,达到、得到。⑨夙夜匪解:夙夜,早晚。匪,同“非”,不。解,通“懈”,懈怠,松弛。⑩茂:同“懋”,努力。
如果不是非常无道的世代,天总是想要扶持并保全他的,事情在于君主的努力罢了。努力勤勉地钻研学问,就会见闻广博,使得心智更加的聪明。努力勤勉地践行圣道,德行就会日渐的崇高起来,进而成就更大的事功。这都是可以很快得到而且很快有成效的。《诗经》说:“从早到晚都不懈怠。”《尚书》说:“努力啊努力啊。”都是努力的意思。
①
2、道者,所繇(yóu)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乐之时,乃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颂》之乐不成,故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著②③④
。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臧(cáng)于骨髓。故王道虽微缺,而管
⑤⑥
弦之声未衰也。夫虞氏之不为政久矣,然而乐颂遗风犹有存者,是以孔子在齐而闻《韶》也。 【注释】
①繇:通“由”,从。②著:显著。③臧:通“藏”,收藏。④微缺:微,衰败。缺,衰败。《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厉幽之后,王室缺,侯伯强国兴焉。”⑤虞氏:指虞舜。⑥乐颂:祭祀所用的乐歌。
道,就是由此达到治理国家的道路,仁、义、礼、乐都是治理国家的器具。所以,圣王虽亡殁了,然而他的子孙还可长久安宁地延续数百年,这都是礼乐教化的功效。君王在自己没有制作乐的时候,就用先王的乐中能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来深入教化人民。教化的真情没有获得,《雅》、《颂》这样的音乐也就不能成就,所以君王在有了事功后才会作乐,用来颂扬他的功德。乐是用来改变民风、感化民俗的。用乐来改变风俗是容易的,用乐来感化人民是显著的。所以,乐的声音从和谐中生发出来,却又以情为根本,接触到皮肤,收藏在骨髓。因此王道虽衰败了,然而管弦之声却还没有衰微。虞舜已经很久不执政了,但是乐歌遗留下来的声韵仍存在着,所以,孔子去齐国时能够听到《韶》。
①
* 3、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
②
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
③④
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
⑤⑥⑦⑧
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jiān)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注释】
①从:跟从。此有追逐之意。②完:坚固。《荀子·王制》:“尚完利,便备
①
②
③
④
⑤
用。”杨琼注:“完,坚。”③南面:古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因用以指帝位。④大学:太学。⑤庠序:学校。《孟子·滕文公》:“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⑥渐:熏染。《史记·货殖列传》:“俗之渐民久。”⑦摩民以谊:摩,通“磨”,磨砺、砥砺。此有勉励之意。谊,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此与“义”相通。⑧节:节制。此有规范之意。
万民追逐利益,就像水向下流一样,不用教化来做堤防,就不能制止了。所以,教化建立了而奸邪也就都停止了,因为堤防是坚固的。教化废弃了而奸邪也就都出来了,用刑罚也不能制止,因为堤防毁坏了。古代的君王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他们虽然坐在帝位上面治理天下,但却没有不将教化作为重大事务的。在都城里建立太学,在县邑里设置县学,用仁来熏陶人民,用义来砥砺人民,用礼来规范人民,所以,虽然刑罚很轻,人民却不违反禁令,这是教化施行而习俗美善的缘故。
①②
4、圣王之继乱世也,埽(sǎo)除其迹而悉去之,复修教化而崇起之。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行五六百岁尚未败也。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
③
失天下。秦继其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zhòng)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④⑤⑥
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灭先圣之道,而颛(zhuān)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十四岁而国破亡矣。自古以来,未尝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
⑦⑧⑨
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嚚(yín)顽,抵冒殊扞(hán),孰⑩
烂如此之甚者也。 【注释】
①埽:通“扫”。②崇起:推崇并使之兴起。起,兴起。《荀子·天论》:“一废一起。”③重禁文学:重禁,严厉禁止。重,严厉、严峻。文学,指儒家学说。《韩非子·六反》:“学道立方,离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学之士。”④弃捐:抛弃。捐,弃。⑤颛:通“专”,专门、专意。⑥自恣苟简:自恣,犹言恣自,放纵自己。苟简,草率而简略。⑦余烈:余下的火焰。烈,原指火猛,此活用作名词。⑧嚚顽:愚昧顽钝。王褒《四子讲德论》:“仆虽嚚顽,愿从足下。”吕延济注:“嚚,愚也。” ⑨抵冒殊扞:抵冒,抵触冒犯。殊,不同而有差异,此亦抵触之意。扞,抵触。⑩孰烂:熟烂。原指食物烹煮得很熟很烂,此指事态发展到严重的地步。
圣明的君王在乱世中继承帝位,会把乱世的一切迹象都扫除掉,恢复教化,并且推崇教化使之兴起。如果教化已经鲜明,习俗已经成就,子孙遵循下去,过个五六百年仍然不会衰败。到了周朝末世,君主非常无道,以致失去天下。秦朝继承周朝之后,不独没有更改,反比周朝更加严重,严禁学术,不许私藏书籍,不仅抛弃礼义,甚至厌恶听到礼义,其心想要完全地毁灭先王的道义,专用放纵自己、轻率而简略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所以,作了天子才十四年,国家就破灭了。自古以来,还没有像秦朝这样用乱治乱而严重危害天下的人民的。秦朝遗留下来的毒害,就像烈焰,到现在还没有熄灭,使得民俗轻薄恶劣,人民愚昧顽钝,相互之间抵触冒犯,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了。
①
5、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奸生,令
②③
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
④⑤
而更(gēng)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注释】
①朽木粪墙: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②汤:热水。③窃:私自。说话者的自谦之辞。④更张:改弦更张省语。更,给乐器换弦。张,给乐器上弦。有改革、变革意。⑤更化:更改变化。
现在汉朝继承秦朝之后,社会状况就像朽木与粪墙一样,虽然想很好地治理,
- 26 -
但却没有办法。法令刚一颁布,奸邪就发生了,命令刚一下达,欺诈就兴起了,就像扬汤止沸、抱薪救火一样,更加没有益处。我将它比喻成琴瑟的不协和,严重的必须把弦拆下来重新安装,才可弹奏。执政却不能得到施行,严重的就必须更改变化,才可治理。应当换弦而不换弦,即使有优秀的技工也不能很好的调理。应该改革而不改革,即使有才德很好的人也不能很好的治理。所以,汉朝得了天下以来,常想很好地治理,可是到现在也没有很好地治理,失误就在于应当改革而没有改革。
①②③
* 6、良玉不瑑(zhuàn),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异于达巷党人不学而
④
自知也。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注释】
①瑑:原指玉器上隆起的雕刻花纹,此指雕刻。《礼记·礼器》:“大圭不瑑。”②资质:犹言质地。③达巷党人:达巷,古乡里名。党人,乡人。达巷党人,指项橐(tuó),传说七岁即为孔子师。《论语·子罕》:“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朱熹集注:“达巷,党名。”《汉书·董仲舒传》:“达巷党人。”颜师古注:“孟康曰:‘人,项橐也。’”《战国策·秦策》:“甘罗曰:‘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
④文章:犹言纹章,错杂而美丽的色彩花纹。 【大意】
优良的玉不雕琢,因为它的质地温润美好,不需要雕琢,这就无异于达巷党人没有学习就能自己知道一样。然而一般的玉不雕琢的话,就不能成就美好的花纹。君子不学习的话。就不能成就他的德行。
7、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
①②
情非度制不节。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③④⑤
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 【注释】
①度制:制度。②务明教:务,致力。明教,修明的教育。③正:辨正。④修:研究。⑤大本举:大本,根本。举,举起,抬起。此有突出、显明之意。 【大意】
上天的命令叫做命,这个命,除非是圣人,否则是不能去履行的。朴实淳厚叫做性,这个性,除非是教化,否则是不能去成就的。人的欲望叫做情,这个情,除非是制度,否则是不能去节制的。所以,做君王的,在上很谨慎地对待奉承天意之事,用来顺从天命;在下致力用修明的教育来感化人民,用来成就人性。辨正法度是否适宜,区别上下使有秩序。以上的三件事是用来防止淫欲的。研究好了这三件事,国家的根本也就很显明了。 二、学习提示
《对贤良策》,是董仲舒在元光元年(前134,或说元光五年、建元元年)针对汉武帝的策问所作的答对。在答对中,董仲舒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在教育思想上,董仲舒主要针对文教政策提出三点建议:其一,罢百家以尊儒;其二,立大学以养士;其三,行贡举以选士。这对汉代文教的发展乃至政治的改革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影响深远。本编则主要节选了其中阐述教化重要性的章句,其所强调的“强勉”、“刻瑑”、“更化”等等,对于现下教育思想的改革与教师道德的培养,是颇有借镜意义的。
- 27 -
第六章 《颜氏家训》选读
一、原文选读
*1.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大意】同样的言语,因为是亲近的人说出来的就相信;同样的命令,因为是佩服的人发出来的就执行。
2.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大意】古时候的圣王,有“胎教”的做法。妇人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出去住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品美食,都要按照礼义加以节制。
*3. 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大意】到胎儿出生还在幼儿时,担任“师”和“保”的人,就要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学习。普通老百姓家纵使不能如此,也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诲,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喊他停他就停,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罚。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自然就敬畏谨慎而有孝行了。
4.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大意】我见到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常认为不能这样。孩子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纵,不加管制,该告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他们就认为家规本来就应当是这样。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了,才开始去加以制止,纵使鞭打到死也树立不起威严,愤怒一天不一天厉害反而会增加他们的怨恨,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俗谚说:“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这话确实有道理。
5.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大意】父子之间要讲严肃,而不可以嬉笑亲密;骨肉之间要有亲爱,但不可以怠慢倨傲。怠慢倨傲了慈孝就不能持续,嬉笑亲密了懈怠散慢就产生了。
*6.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大意】人们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很多。德才俊美的子女固然引人喜爱,顽皮愚笨的也应该加以怜惜。那种有偏爱的家长,即使想对孩子厚爱,反而因此害了他们。
7.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
【大意】兄弟,是形体虽分而气质相连的人。当他们幼小的时候,父母左手牵右手携,拉前襟扯后裙,吃饭同桌,衣服递穿,学习上共用一课本,游玩去同一处地方,即使有荒谬胡乱来的,也不可能不相友爱。等到进入壮年时期,各有
- 28 -
各的妻,各有各的子,即使是诚实厚道的,感情上也不可能不减弱。至于妯娌比起兄弟来,就更疏远而淡薄了。
8. 兄弟之际,异於他人,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
【大意】兄弟之间,与他人可不一样,责备重了就容易产生怨恨,而血缘的亲爱又容易消除隔阂。
*9. 兄弟不睦,则于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
【大意】兄弟要是不和睦,子侄就不相亲爱;子侄要是不相亲爱,族里的后辈就疏远淡薄;族里的后辈疏远淡薄,那僮仆之间就成仇敌了。
①
10. 娣姒(dì sì)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伫日月之相望也。
【注释】娣姒:即妯娌。
【大意】妯娌之间,是纠纷最多之处。即使是亲姐妹成为妯娌,也不如住的距离远一点,好感受霜露而相思,等待日子来相会。
11. 其后,假继惨虐孤遗,离闲骨肉,伤心断肠者,何可胜数。慎之哉!慎之哉!
【大意】后世那些做后母的虐待孤儿,离间前妻之子和其生父的骨肉之情,弄得伤心断肠的人多得数不清。对此要小心啊!对此要小心啊!
*12.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大意】风俗教化这件事,是尊者长者对卑者幼者实施影响的。因此父不慈子就不孝,兄不友爱弟就不恭敬,夫不仁义妇就不顺从了。
*13. 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大意】这样说来是可以节俭而不可以吝啬了。节俭,是合乎礼节的节省;吝啬,是对穷困急难也不体恤。当今常有讲施舍就成为奢侈,讲节俭就变成吝啬的情况。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好了。
①
14. 世间,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馕(nǎng)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
②
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dù)矣。
【注释】①馕:拼命往嘴里塞食物。②蠹:蛀虫,这里当祸害讲。
【大意】世上的名士,只求宽厚仁爱,却弄得待客赠送的食物,被憧仆减少,允诺资助的东西,被妻子克扣,怠慢宾客,刻薄乡邻,这也是治家的大祸害。
*15. 然天生烝民,先人传体,其如之何?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
【大意】但天生众民,都是先人遗传的躯体,能对她们怎么样呢?世人常常生了女儿不养育,残害亲生骨肉,这样还能盼望上天降福吗?
16. 婚姻素对,靖侯成规。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
①
祖,计较锱铢(zī zhū),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或猥婿在门,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
【注释】①锱铢:古代的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现在常常用来比喻琐碎的事或极少的钱。
【大意】婚姻要找贫寒人家,这是当年祖宗靖侯的老规矩。近代嫁娶,就有接受财礼出卖女儿的,运送绢帛买进儿媳妇的,这些人攀比门庭家势,斤斤计较,索取多而回报少,这和市上做买卖没有区别,有的下流女婿进门,有的倨傲的媳妇操纵家室,贪荣求利,反而招来耻辱,这样的事能不审慎吗?
17.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 【大意】借别人的书,都必须爱护,原先有缺失损坏的卷页,要替他修补完好,这也是士大夫百种善行之一。
①
18. 吾家巫觋( xí )祷请,绝于言议;符书章醮亦无祈焉,并汝曹所见也。
- 29 -
勿为妖妄之费。
【注释】①觋:男巫。
【大意】我们家里从来不讲女巫男觋祈祷神鬼之事,也没有用符书设道场去祈求神道之举,这都是你们看见的。切莫把钱花费在这些妖邪虚妄的事情上。
*19. 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已下,则加贤字,尊卑之差也。
【大意】大凡和人谈话,称人家的祖父母、伯父母、父母和长姑,都加个“尊”字,从叔父母以下,就加个“贤”宇,以表示尊卑有别。
20. 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孙氏。
【大意】古时候,名用来表明本身,字用来表示德行,名在死后就要避讳,字就可以被孙辈称呼。
21. 四海之人,结为兄弟,亦何容易。必有志均义敌,令终如始者,方可议之。一尔之后,命子拜伏,呼为丈人,申父友之敬;身事彼亲,亦宜加礼。
【大意】四海之内,结拜为兄弟,也何等容易。一定要志同道合,始终如一的,才谈得上。一旦如此,就要叫自己的儿子出来拜见,称呼对方为丈人,表达对父执的敬意;自己对对方的双亲,也应该施礼。
*22.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
【大意】因此和善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养育芝兰的花房,时间一久自然就芬芳;若是和恶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一久自然就腥臭。墨子看到染丝的情况,感叹丝染在什么颜色里就会变成什么颜色,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须谨慎。
23.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借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
【大意】世人大多被蒙蔽不能通明,重视听说的而轻视看见的,重视远处的而轻视身边的。从小到大常往来的人中,如果有了贤士哲人,也往往轻慢,缺少礼貌尊敬。而对身居别县他乡的,稍稍传闻名声,就会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如饥似渴地想见一见,其实比较二者的长短,审察二者的优劣,有时那人还不如身边这个人。
24. 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
【大意】采用了他人的话却把他本人放在一边,古人以之为耻。凡是采用了别人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明显称道,而不应该盗窃了别人的好东西反而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即使是低微卑贱的人,也一定把功劳归于他的身上。偷了别人的财物就会受到刑罚的惩处,盗窃了别人的好东西就会受到鬼神的责骂。
25.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大意】有志向的,就能因此磨炼,成就清素的事业;没有成就功业志向的,从此怠惰散漫,就成为庸人。人生在世,应当有专业,农民计划思量耕稼,商人就研究货财,能工巧匠就致力于精造器用,做技术的人就深思方法技术,习武者就经常练习骑马射箭,文士就研究议论经书。
*26.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大意】人在幼小的时期,精神专一锐利,长成以后,思虑分散闲逸,这必须早早教育,不要失掉机会。
①
*27. 人有坎壈(lǎn),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注释】①坎壈:不平,比喻困顿不得志。
- 30 -
【大意】人有坎坷困顿,在壮年失意,还该晚年勤学,不可以自己放弃。 *28.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大意】幼年学习的人,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学习的人,像擎着灯烛在夜里走路,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贤能。
29. 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
【大意】学问有敏利和迟钝,文章有巧妙和笨拙,学问迟钝的人积累功夫,不妨碍达到精熟;文章笨拙的人钻研思考,终究难免陋劣。
30. 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今世相承,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与理竞,辞胜而理伏;事与才争,事繁而才损。放逸者流宕而忘归,穿凿者补缀而不足。
【大意】文章应当以义理思致为根本,气韵格调为筋骨,用典和义理为皮肤,华丽辞藻为冠冕。如今相因袭的文章,都是弃本趋末,大多浮艳,辞藻和义理相竞,辞藻优胜而义被掩伏,用典和才思相争,用典繁琐而才思受损,放纵的奔流骀荡而忘却归旨,穿凿的牵强补缀而情韵不足。
31.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构,非所以得名也。
【大意】名与实的关系,好比形与影的关系。德艺双馨,那名就一定好;容貌美丽,那影就一定美。如今不修身而想在世上传美名,就好比容貌很丑而要求镜子里现出美的影。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就是体道合德,享受鬼神的福佑,而不是用来求名的;立名,就是修身慎行,生怕荣誉不能彰显,而不是为了让名的;窃名,就是外表忠厚而内心藏奸,谋求浮华的虚名,不是真能得到名的。
32. 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辨也。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于六涂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
【大意】士、君子处世,贵在能够有益于事物,不能光是高谈阔论,左琴右书,浪费君主赐予的俸禄官位。国家使用人才,大体不外六个方面:一是朝廷的臣子,用他能通晓治理国家的体制纲要,筹划广博雅正;二是文史的臣子,用他能撰写典章,不忘前贤古训;三是军旅的臣子,用他能决策谋划,刚强干练熟习军事;四是地方大员之臣,用他能熟悉风俗,廉洁爱民;五是出使的臣子,用他能随机应变经权适宜,不辱君命;六是兴建制造的臣子,用他能考核工程节省费用,开合繁简有方:这都是勤奋学习、认真践行的人所能分辨的。人的秉性各有短长,怎可以强求这六个方面都兼具完美呢?只要对这些都通晓大旨趋向,而做好其中的一个方面,就不惭愧罢了。
33. 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
【大意】处在累代太平之世,不知道有丧乱之祸;身在朝廷之上,不知道有战阵之急;保有俸禄供给,不知道有耕田稼穑之苦;任意居于官吏百姓之上,不知道有劳役之勤:这样就很难应付时世和处理政务了。
34. 铭金人云:“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至哉斯戒也!
- 31 -
能走者夺其翼,善飞者减其指,有角者无上齿,丰后者无前足,盖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鼫(shí)鼠五能,不成伎术。”
【大意】铭刻在金人身上的文字说:“不要多话,言多必失;不要多事,多事会多招祸患。”这个训诫对极了啊!能跑的剥夺他的翅膀,善飞的减除其指头,长了双角的缺掉上齿,后部丰硕的没有前足,大概是天道不叫生物兼具这些东西吧!古人说:“做得多而做好的少,还不如专心做好一件;鼯(wú)鼠有五种本事,可都成不了技术。”
*35. 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尔。
【大意】《礼记》上说:“欲望不可以放纵,志向不可以满盈。”宇宙还可到达极限,情性则没有尽头,只有减少欲望而知满足,为此立个限度而已。
36. 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耳。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
【大意】人生穿衣的目的是覆盖身体以免寒冷,吃东西的目的是填饱肚子以免饥饿乏力而已。形体之内,尚且不奢侈浪费,自身之外,还要极尽骄奢过甚吗?
*37. 夫养生者先须虑祸,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勿徒养其无生也。 【大意】养生的人首先应该考虑避免祸患,先要保全身家性命。有了这个生命,然后才得以保养它;不要白费心思地去保养不存在的所谓长生不老的生命。
38.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
【大意】生命不能不珍惜,也不能苟且偷生地珍惜。走上危险可怕的道路,卷入祸害灾难的事情,贪求欲望的满足而伤害生命,进谗言藏恶念而致死,这些都是君子所应该珍惜的教训啊!履行忠诚守孝的事而被戕害,行仁义的事而获罪,丧一身而保全家族,泯灭身体而拯救国家,这些都不是君子的过错。
39. 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
【大意】江南俗谚说:“一尺书信,千里相见;一手好字,人的脸面。” 二、学习提示
颜之推(公元531—约595年)字介,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教育家。传世著作有《颜氏家训》《还冤志》等。
《颜氏家训》是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以保持自己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共七卷,二十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家教的集大成之作,被誉为“家教规范”。
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宣扬性三品说,把人分为上智之人,下愚之人和中庸之人,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性,增长知识。
关于教育的目的,颜之推指出:“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已,修身以求进也。”行道的“道”自然是儒家之道,即儒家宣扬的那一套政治理想和道德修养的内容;“修身以求进”渊源于孔子的“修已以安人”,善于“为已”(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更有效地“利世(治国平天下)也”。从这一教育目的出发,颜之推批判当时士大夫教育的腐朽没落,严重脱离实际,培养出来的人庸碌无能,知识浅薄,缺乏任事的实际能力。他认为传统的儒学教育必须改革,培养的既不是难以应世经务的清谈家,也不是空疏无用的章句博士,而是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的统治人才,它包括:朝廷之臣、文史之臣、军旅之臣、藩屏之臣、使命之臣、兴造之臣。从政治家到各种专门人才,都应培养。这些人才应专精一职,具有“应世经务”的能力,是国家实际有用的人才。颜之推的这种观点,冲破了传统儒家的培养比较抽象的君子、圣人的教育目标,而以各种实用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 32 -
为了培养“行道以利世”的实用人才,颜之推提倡“实学”的教育内容。他认为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德艺同厚”。所谓“德”,即恢复儒家的传统道德教育,加强孝悌仁义的教育。所谓“艺”,即恢复儒家的经学教育并兼及“百家之书”,以及社会实际生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艺。关于“艺”的教育,当然是以五经为主。他认为学习五经,主要是学习其中立身处世的道理,“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但读书不能止限于《五经》,还应博览群书,通“百家之言”。此外,他还重视学习“杂艺”。他认为在社会动荡的非常时期,学习“杂艺”可以使人在战乱“无人庇荫”的情况下“得以自资”,保全个体的生存和士族的政治、经济地位。颜之推倡导的“杂艺”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文章、书法、弹琴、博弈、绘画、算术、卜筮、医学、习射、投壶等,这些技艺在生活中有实用意义,也有个人保健、娱乐的价值。但这些“杂艺”“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值得注意的是,颜之推强调士大夫子弟要“知稼穑之艰难”,学习一些农业生产知识,这与孔子轻视农业生产的态度有所不同。
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颜之推提倡:
1.虚心务实:颜之推提倡虚心务实的学习态度,他反对妄自尊大,骄傲浮夸的学风。
2.博习广见:颜之推指出:“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他认为只有尽可能地扩大获取知识的范围,并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鉴别,才能更接近客观的真理。他提倡既要博览群书,又要接触世务,籍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所谓“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
3.勤勉惜时:颜之推强调学习要刻苦钻研,勤勉努力,他罗列了历史上许多动人事例,说明即使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也可以达到精通和熟练的程度。同时,他认为人的一生都要学习,应珍惜时光,年幼“固须早教”,少年也不可“失机”,晚年如果“失之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他说早年学习“如日出之光”,前途无量;而“老而学者”,虽然如“秉烛夜行”,但总比“瞑目而无见”要好得多。
4.相互切磋:颜之推赞赏《尚书》中的“好问则裕”和《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说法,提倡师友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启明,认为只有在学习上好问求教与切磋交流,才能较快地增进知识而避免错误。
《颜氏家训》涉及的方面很广,训蒙不可谓不严细。最大的贡献莫过于把家庭教育提升到显著位置,极其系统、全面的论述了家庭教育。关于家庭教育,颜之推认为:
1.尽早施教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有条件的还应在儿童未出生时就实行胎教。儿童出生之后,便应以明白孝仁礼义的人“导习之”。稍长,看他“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之时,就该加意“教诲”,该做的事就引导他去做,不该做的就不让他做。如此教育下去,到9岁以后,自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之所以重要,至少有两条原因:其一,幼童时期学习效果较好,得益较大。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他根据幼童阶段与成年以后的不同心理特征,说明幼年时期受外界干扰少,精神专注,记忆力旺盛,能保持长久的记忆。而成年人思想复杂,精神不易集中,记忆力逐渐衰退。其二,人在年幼时期,心理纯净,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大。颜之推认为这个时期,儿童受到的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抑或坏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儿童心灵上打上很深的烙印,长大以后也难以改变。 2.严格教育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应当从严入手,严与慈相结合,不能因为儿童细小而一味溺爱和放任。父母在子女面前要严肃庄重,树立一定的威信。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他认为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应意识到自己
- 33 -
对幼儿行为的导向作用,把对子女的爱护和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没有处理好两者关系,“无教而有爱”,让孩子任性放纵,小时养成不良习惯,必将铸成大错。他还提出,父母对子女要一视同仁,不能偏宠,并以北齐第五个皇帝高湛之子高严自小受宠诸事受优待,由此养成骄奢自恣的性格,长大终死于非命的事例,说明子偏宠是有害的。 3.注重环境习染
颜之推继承孔子、孟子等儒家学者关于“慎择友”的教育思想,十分重视让儿童置身于比较优良的社会交往的环境之中。他认为家庭教育要注意选邻择友,是因为儿童的心理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定型,而儿童的好奇心和模仿性都很强,总在观看模仿别人的一举一动,无形之中,周围人的为人处世给儿童以“熏渍陶”、“潜移暗化”。因此,邻友对于儿童的影响,有时甚至可能比父母的作用还大。这就是“必慎交游”的道理。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择友确实不是一件易事,贤人是难以找到的,但有优于我者,便很可贵的了。对他就应景仰倾慕,与之交友,向他学习。
4.处理好家庭关系
颜之推主张以孝悌处理复杂的家庭关系。他认为在宗法大家庭中,兄弟关系仅次于父子。兄弟关系,除了血缘之外,还有游处伙伴之意。比起父子,尤少禁忌,故其亲密程度,又较父子为甚。兄弟之爱是子侄间关系、妯娌间关系、奴仆间关系的基础,兄弟不睦,就会淡漠各种关系,破坏整个家庭的和谐,所以尤需着力维护。他还告诫后人慎重“后娶”,如果不得已后娶,要以礼让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家庭纠纷。
5.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
他认为语言的学习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一事一物、不经查考,不敢随便称呼。学习语言应注意规范,不应强调方言,要重视通用语言。 6.注重道德教育
颜之推承袭了孔孟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十分注意对子女道德的教育。他认为士大夫子弟的教育应该“德艺周厚”,以德育为根本。他指出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并为道德教育服务。由于德艺二者关系的密切,因此有可能、也有必要通过阅读记载前人道德范例书籍的途径来进行道德教育。
颜之推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是以孝悌等人伦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树立仁义的信念为主要任务,以实践仁义为最终目的。他教育子女为实践仁义道德的准则,应不惜任何代价,以至牺牲生命。他认为立志尤为重要,孩子只有树立远大志向,才经得起任何磨难,坚持不懈,才能成就大业。他说:“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他教育子女以实行尧舜的政治思想为志向,继承世代的家业,注重气节的培养,不以依附权贵、屈节求官为生活目标。
颜之推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与当时的现实,还特别重视为人之道的教育。他所强调的为人之道,首先是“厚重”(“轻薄”的反义)。他认为“自古文人,多陷轻薄”,历史上许多文人都由“轻薄”而终为败累。他认为要吸取这个惨痛的教训,就必须养成忠君、孝顺、谦恭、礼让这些“厚重”的道德品质。其次,他主张“少欲知足”。如果“不知其穷”的情性任其发展,不加以限制,就是如秦始皇、汉武帝“富有四海,贵为天子”的大人物,也会自取败累,至于一般士庶更不用说了。其三,“无多言”、“无多事”。颜之推欣赏“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的铭言,认为“天道”,原来如此。所以,“论政得失”、“献书言计”等,都属于多言性质。同理,也不应该多事。如果不是你份内的事,你就不必想它,不必做它。至于主持公道,打抱不平,“游侠之徒,非君子之所为也”。由此可见,颜之推所传授给子女的为人之道,是他历官四朝的经验总结,在政治腐败、朝政多变的封建专制社会里,不失为一种在丧乱之世明哲保身,以免“杀身之祸”的处世哲学。然而,在今天看来,这种做人处世方法是不足为训
- 34 -
的,它反映了消极遁世、利己主义的思想情绪,与先秦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也有很大的距离。
第七章 《朱子语类》选读
一、原文选读 1、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灭乱之道,这道理方见得周密。
【大意】接待四方的贤能之士,观察四方的事事物物,浏览各地山川的形势,考察古今兴亡灭乱的道理,如此来做,便可把所学的道理见解得周密。
※2、将天下正大底道理去处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处之,便私。 【大意】用天下光明正大的道理去处理事物,便是为公;用利于自己的心意去处理事情,便是为私。
3、须是表里皆实,无毫虚伪,然后有以为进德之地,德方日新矣。
【大意】(一个人)必须里面(心中)和外面(形象)都实实在在,没有丝毫虚伪,然后才能有不断培养自己良好道德的基础,自己的道德水平才能天天提高。
4、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没个下梢。
【大意】做官没有大小,凡事就只是一个公字。如果一切为公,做起事来便精彩。即使是个小官,人家听说后也敬畏、折服。假若不公,即使是宰相那样的大官,做来做去,最终也是没有好下场。
※5、凡人所以立身行正,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
【大意】凡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做事,对待各种事物(待人待物),没有比诚和敬更重要的事了。什么叫诚呢?不自己欺骗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情的意思。什么是敬呢?对人不怠慢,不纵情放荡自己的意思。 ※6、蒙养弗端,长益浮靡。
【大意】若儿童时期教养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后就更加轻浮奢靡。 7、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
【大意】敬字的工夫,是圣人之门的第一要义,要彻头彻尾,不可片刻间断地修养。
8、博学指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
【大意】博学是指天地万物的发展规律,还要有严格修养自身和治理提高他人的方法,这些都是应当学习的。
※9、 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
①
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抽绎玩味。如未通透,却看前辈讲解,更第二番读过,须见得身分上有长进处,方为有益。
【注释】①抽绎玩味:抽绎,引端伸义;玩味,探索体味。
【大意】凡是读书,必须有次序。如果一章有三句,先领悟第一句,等彻底明白了,再领悟第二句、第三句,等所有都理解了,再把全章的内容合在一起,反复推究探索。如果仍不能彻底明白,便去看前辈的讲解。经读过第二遍,必须感到自身有所长进,才算有益处。
- 35 -
※10、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大意】大体而言,读书的方法,首先必须读熟,使书中所说的话如同出于自己之口,继之以精密的思考,使书中所述之意如同出于自己之心,然后可以有所得。广泛观读,多方汲取,不如熟读而精思。
二、学习提示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祖籍歙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县(今属福建),后徙居建阳(今福建)考亭。朱熹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继孔丘之后的又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教育宝库,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朱子语类》共一百四十卷,其中四书五经部分有八十卷,哲学问题、治学方法部分有四十卷,历史、政治、文学部分有二十卷。 (一) 朱熹的教育思想
首先,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人所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其次,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他说:“古者小学已自养得小儿子这里定,已自是圣贤坯璞了”。同时指出,“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因而,他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大学教育任务也与小学教育不同。小学教育是培养“圣贤坯璞”,大学教育则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步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他写道:“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 (二)朱熹的师德修养
朱熹强调“居敬”。他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还说:“敬之一字,圣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为小学者不由乎此,固无以涵养本原,而谨夫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与夫六艺之教。为大学者不由乎此,亦无以开发聪明,进德修业,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也。”由此可见,“居敬”是朱熹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
(三)朱熹的教育方法
第一,朱熹在长期的大学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教学原则。 1.自动和适时的启发。朱熹很重视学习的自动性问题,他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别人不能代替的。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千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别人理会,来放自家口里\"。依他的看法,做学问主要靠自己主观努力,以积极的态度去掌握知识或寻求真理。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占有重要地位,但终不能代替学生的
- 36 -
作用。教师只是做一个\"引路人”,在学生开始学习时给予引导指点;在一个阶段学习完结时,检查学生学习是否正确,是否有成效,给予适当的评价、证明和裁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一同商量。在商量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启发。
2.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所谓\"勇猛奋发\",是指在学习开始时,动员全部精力,以勇猛奋发的精神去学习,应如兵士在开始战时,抱有进无退、有死无生的决心一样。他说,\"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拨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功夫。若半上半下,半沉半浮,济得甚事?\"
依朱熹的看法,\"时习\"是重要的。他说:\"人而不学,则无以知其所当知之理,无以能其所当为之事。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习而不时,虽日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暴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这就是说,如果不学习,就不能获得必需的知识技能;如果不随时复习或练习,就不能巩固其所获得的知
3.教人有序不可说等。朱熹继承了张载的思想,也提出\"教人有序不可说等\"的原则。他说:\"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序,而不可说等。他认为只有遵循由易而难、由近而远的阶段,且努力学习,则自有进步。
4、笃行。朱熹继承了儒家关于笃行的思想,在教学上重视行的作用。他说,\"徒明不行,则明无所有,空明而已;徒行不明,则行无所问,冥行而已\"。他的意思是说,知而不行,其知为空知,行而不知,其行为冥行。所以知行应该是并进的,不可偏重或偏废。如果从发生的时间上说,致知在先,力行在后;但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上说,致知为轻,力行为重。所以他说:\"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行为重\"。
5.博学与专精结合。朱熹认为,为学应当从博学开始,进而使博学与专精结合起来。所谓博学是指什么呢?他说:\"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已治人之方,皆所当学\"。\"为学修己治人,有多少事在。如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军旅、刑法,皆是着实有用之事业,无非自己本分内事\"。他还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
第二,朱熹总结出六条“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第八章 《习性诸论》选读
一、原文选读
※1. “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
【大意】 习与性成,是说习形成了,性也就形成了。 ※2、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大意】性是生理,天天在生长形成。 3. 气日以滋,理日以成。
【大意】气一天天得到滋长,理一天天地形成。
※4. 目日生视,耳日生听,心日生思,形受以为器,气受以为充,理受以为德。
【大意】眼睛天天要看,耳朵天天要听,心天天要想。形受之成为器官,气受之更加充实,理受之就成为德。
5.于是有生以后,日生之性益善而无有恶焉。
【大意】 这样有生以后,每日生长形成的性,就会越发善良而没有邪恶了。
- 37 -
※6. 唯命之不穷也而靡常,故性屡移而异。
【大意】命是无穷的、无常的,所以性情常常变化而有不同。
※7. 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则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大意】学对思并不妨碍,学习的知识越广博,人的思想就越远大;思对学也有帮助,思考遇到困惑,就越会更加勤奋的学习。
※8.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大意】行的过程中可以兼而获得理论知识,但是理论知识却不能兼容践行。 ※9. 夫学以学夫教,而学必非教;教以教人学,而教必非学。 【大意】教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不等于教,而教也不能替代学。 ※10. 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
【大意】 善教的人必定具有善学的能力,而后他的施教效果更大。教的人只能显示出他所施教的内容方法的完善。而进德修业的功夫,则在于学生自悟。
※11. 学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俯从,终其身于不知不能而已矣。 【大意】学的人不自勉励勉。,而是想让教的人降低要求来将就自己,那只会使自己终身停顿于“不知不能”罢了。
※12. 苟非本心之乐为,强之而不能以终日。
【大意】如果不是学生内心乐意想学,即使整天强迫他学习也不能使他学好。 二、学习提示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湖南衡阳人,汉族。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清三大学者(与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四大学者)。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以唯物主义思想、社会进化论和“日生日成”的人性论学说为基础。他阐明并发展了中国古代关于“学”与“思”、“知”与“行”相结合的教育原理,提出了“学思相资”、以“心思”为主和“行可统知”、以“行”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理论。他根据变化日新的理论,认为“习成而性与成”,他还把教育比作冶炼大炉,说明教育对人成长过程的作用,将人的形成和发展与知识的积累和德行的养成统一了起来。他的这些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习性诸论》和《书院》两篇中。
(一)论性与习
从先秦诸子至宋明诸儒,在人性问题上都立足于先验论,纠缠于善恶的分辨。而王夫之的论述则完全不同,他主张:“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在《尚书引义》中,王夫之把人“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所谓“先天之性”,即人的“自然之质”,主要指耳、目、口、鼻、心等感官的功能。所谓“后天之性”,即通过后天的“习”获得的知识、才能和道德观念,善恶均有,也可以说无所谓善恶。“性”应该是先天与后天的结合,人生长、发展全在于“习”的作用,这就是他所说的“习成而性与成”。
具体而言,“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影响人的“先天之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增强和发展;二是使人获取知识才能,形成道德观念,王夫之称之为“习性”或“后天之性”;三是革除因“失教”或教育不当而成的“恶习”(主要指人们的思想品德问题)。王夫之认为,人性就是“习”的
- 38 -
过程中“日生日成”的。可见,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二)论学与思
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主张“学而知之”,并且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他在《四书训义》卷六中指出:“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二者不可偏废,而必相资以为功”。他指出:“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而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学的优点是“不恃己之聪明”,即不怀成见和自以为是;缺点是“惟先觉而是效”,即盲从而缺乏独立思考。思则正好相反。所以学和思可以相互促进,博学是思远的基础,而思遇到困难,就会更加勤学。王夫之的观点,是对儒家学思结合的精辟总结。
(三)论理与欲
王夫之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教育目标。他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天理”就在“人欲”之中。从人们对声、色、味的倾向性追求中,“廓然见万物之公欲,而即为万物之公理”。没有脱离“人欲”的“天理”,所谓“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 。所以,靠革尽“人欲”来求得“天理”是荒谬的,人欲完全没有了,也就不是活生生的人了,哪还有什么天理?王夫之认为“理与欲皆自然而非人为” ,即人欲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要求,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合理要求,禁欲是违反人性的。 (四)论知与行
知行关系问题是古代哲学家、教育家们的重点论题。在这一问题上,王夫之的观点与朱熹的“知先行后”说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都不同。他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相互为用。他说:“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就是说,行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知,离开行,就无以知。他又说:“知行相资以为用,唯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他认为知与行是不同的,各有其功用,二者相互为用,才能取得更大的效力。他还指出“力行然后知之真”,知的目的也是为了“行事”,即力行不仅是获得真知的可靠途径,而且是知的目的。
基于这一认识,王夫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力行实践,即“教必著行”。教的知识,虽不能完全付诸行,但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努力实行。学以致用,才达到了教学的目的。王夫之的知行观以及“教必著行”的思想,是合乎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教学论的,是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及其“读书穷理”和“格心”的教育的批判和修正。
(五)论教与学
以往的教育界谈教学原则,往往多是笼统而言或只涉及一个方面,而王夫之谈教学原则注意同时对教学双方提出相关的要求,这是王夫之教学思想最有特色的地方。他指出:“夫学以学夫教,而学必非教;教以教人学,而教必非学。”阐明了教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不等于教,而教也不能替代学。这是相当具有辩证法的。王夫之说:“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他指出了教学过程归根结蒂是教为了学,教师主要起指引的作用;进德修业的工夫,则靠学生\"自悟\"。教师当然要教,但“教在我而自得在彼”。
王夫之要求学生一定要勤勉。他说:“学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俯从,终其身于不知不能而已矣。” 反过来说,为了使学生自勉,教师就不应该降低标准去迎合学生不求上进的要求。而要作到“自勉”,关键在于有内在的动力。“若未有自修之心而强往学之,则虽教无益” 。
同时,他也要求教师须是“善教者”。只有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兴趣,觉得有收益,从而“本心乐为”,才能自勉。“苟非本心之乐为,强之而不能以终日。故学者在先定其情,而教者导之以顺”。教师必须顺应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加以
- 39 -
引导,使之乐学,而不能一味地强迫学生勤勉刻苦。作一个好教师的基础是要有充实的学识和深刻的理解,即教师“必昭昭然知其当然,知其所以然”,强调“欲明人者先自明”。这也是将教与学紧密结合的体现。王夫之具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一系列观点和命题,将古代教学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第九章 梁启超作品选读
一、原文选读
※ 1. 患难与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校。
【大意】人生中经历的患难和困苦,能够磨砺出一个人的优秀品格。 2.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志未酬》) 【大意】男儿以国家的大事业作为志向,只有前进而不能困顿。如果(谁)说“已经实现了志向”,(那)就是失去了志向。
※ 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 【大意】少年聪明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国家就称雄于世界。(一般认为文中的“少年”,即指青年。)
※ 4.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故善为教者,必使举国之人,无贵贱无不
①
学。……先识字,次辩训,次造句,次成文,不躐(liè)等也。识字之始,必
②
从眼前名物指点,不好难也。……日授学不过三时,使无太劳,致畏难也(《变法通议·论幼学》)
【注释】①躐:超越。②时:时辰
【大意】人生一世,要有所成就,必须在儿童教育时期树立目标,习好品行,打好基础。……所以善于策划教育的人,一定要让全国的人,不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都要读书学习。……(幼儿)要先认识字,其次学习分辨词义及其来源,再其次学习造句,随后才学习作文,不能超越幼儿的智力发展顺序。最初开始识字,一定要从眼前具体存在的事物来指导,不能教那些困难的知识。……每天教幼儿读书不能超过三个小时,让小孩儿不要过于劳累,导致(他)产生畏难的情绪。
5.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大意】人一生时刻都需要担负责任,只有历尽了担负责任的种种艰苦,才能够体味到战胜困难后的欣慰和受人敬佩的幸福。
6.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大意】大凡作事情,将要成功的时候,其困难的程度最高。行走百里,走到九十里才到达一半,后面十里的艰苦程度与前面九十里相当。立志在当世有所作为的人,不可以不警戒自己因懈怠而半途而废,甚至功亏一篑,要不断勉励自己坚持到底。
7. 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新民说》 )
- 40 -
【大意】如果有了具有新思想的国民,何必担忧没有新的制度,没有新的政府,没有新的国家。
8.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论不变法之害》) 【大意】法律,是维护天下安定的公开利器;变法,是世界推陈出新的公开的道理。
※ 9. 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欲强中国必兴学校》) 【大意】救亡图存,百废待举,智化愚昧,由弱变强,要理出一切世事变化的头绪,都必须以学校教育为本源。
10. 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今世竞争以智胜》) 【大意】世界的运行演变,由混乱而逐渐趋于平和;国家兴盛和衰败的决定因素,由强力逐渐演变为智慧。所以在今天要谈国家自立自强,就必须把开启国民的智慧作为第一要务。
①②
※ 11.国民教育之道之端,而家庭之教与居一焉。儿童当在抱时,当绕膝时,最富于模仿之性。为父母者示之以可法之人格,因其智识之萌芽而利导之,则他日学校之教,社会之教,事半功倍。(《新民议》)
【注释】①道:途径,方法。②端:始,首。
【大意】在国民教育整个过程的最初,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环。教育儿童,应该在他还被抱在怀里的时候,还在他扶着长辈的膝盖学走路的时候,那时,他是最有模仿学习的天性的。作为父母,要把可以效法学习的正确人格示范给他看(改:要以身作则,作表率),顺着他的智慧、认知的萌芽状态来因势利导。那么,以后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实行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二、学习提示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系清末光绪举人,1898年起追随康有为,由此接受维新变法思想。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戊戌变法”的主要领袖之一。他与老师康有为主张一致,两人并称“康梁”。“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先后主办《时务报》、《清议报》、《新民报》、《新小说》等,在推动维新运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等方面起过积极作用。后来又提倡立宪保皇。辛亥革命后,历任司法总长、财政总长、教育总长等职。晚年任清华大学研究教授。梁启超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作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史学、文学、新闻、语言、文字、宗教等多种学科。他对晚清文学界有多方面的影响,他提倡“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对诗歌和小说发展起过推动作用。经他改造的“新文体”,以“平易畅达”、“纵笔所致不受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等特点,一时风靡天下。他的文章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自成一体。代表作品集有《饮冰室文集》。
在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中,体现了较为明确的国民素质教育观。他认为正确的教育宗旨应该是“在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使结团体,以自立竞存于列国之间”。因为国家的强弱、存亡是由整体国民的素质决定的,要养成特色之国民,就必须从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入手,务使全体国民“备有资格,享有人权”,具有自动、自主、自治、自立的品质,融民族性、现代性、开放性于一体,“为本国之民”,“为现今之民”,“为世界之民”。
梁启超对于“新民”的解释,从本义上讲,就是要全面改造中国国民在几千年的专制社会里形成的国民性的缺陷,诸如爱国心之薄弱、独立性之柔脆、公共
- 41 -
心之缺乏、自治力之欠缺、团结力之相差等等,使之成为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的新型国民。梁启超新民学说的形成,适应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潮流。他第一次直接地完整地提出国民性改造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人的近代化问题,把振兴中国的根本出路寄托在新国民的形成上,并把教育看作是振兴民族精神、铸造新国民的最重要的途径,从而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救国”社会思潮的进一步深化。
梁启超认为教育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最为特殊的,培养专门政治人才的教育。第二种是广泛的社会教育。梁启超致力于培养新民,所以十分重视社会教育。梁启超社会教育的目的有两条:一是教民众做现代人,二是教他们学做共和国的国民。梁启超认为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而且社会教育更为重要。第三种是学校教育。早在策划变法时期,梁启超就提出要开民智必须大办新式学校。他把学校看作是一切新兴事业的基础。
- 4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