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传承与创新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2024-08-07 来源:年旅网
在传承与创新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作者:张明辉

来源:《成才》 2014年第7期

湖北省武汉市育才中学张明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武汉市育才中学在创立初期(上世纪90 年代初),抓住机遇,特色办学,创造了曾经享誉三镇的英语特色教育。步入新世纪,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形势的变化,地处城乡结合部的育才中学,生源发生了显著变化。2000 年,在江岸区教育布局调整中,原育才中学高中部被分离出去,初中部与江大附中合并,成为一所实施义务教育的初中学校。义务教育本来就是面向普通大众子女的,原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英语特色班自然淡出了历史舞台。“英语特色班”的优势不再,是否意味着新的育才中学从此一蹶不振了呢?在促进公平成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今天,学校如何抢抓机遇,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成为全体育才中学人在新时期苦苦思索的问题。在深入学习、讨论、思考的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清晰的认识:学校特色发展,离不开学校历史文化积淀,离不开学校现实状况,更离不开教育发展的时代精神。

一、优质均衡内涵发展的时代精神为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教育发展之路,并正在经历教育发展方式的艰难转型。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百废待兴,国力贫弱,人才匮泛。出于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成为当时教育的历史使命。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引导下,中国教育走了一条聚集式快速发展之路,即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调控下,集中优势资源,优先快速发展一批学校。于是,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应运而生。重点学校政策,在一定历史时期,确实发挥过“领头羊”的带动作用,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然而,这种政策的“关注少数,忽视多数”的先天不足,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公平等问题日益凸显,“择校热”至今仍是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难言之痛。

虽然背负“穷国办大教育”的沉重负担,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教育事业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1 年全面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解决了1.5亿左右适龄青少年儿童“有学上”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公平正义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关注公平正义”,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公平”,十七大再次强调

“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破解择校难题”;调整分配政策,引领社会各项事业转向“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的轨道上来。在这种形势下,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命题,自然而然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也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在此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发展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就宏观层面而言,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正在由“聚集式快速发展”向“优质均衡内涵发展”转变。江岸区教育局局长汪新形象地将其称之为“由聚变向裂变”的转变,这将是义务教育发展新阶段的一次新的革命。着力于办好每一所学校,着眼于培养好每一个学生,成为当前义务教育共同的价值追求。就微观

层面而言,以上变化也将促使学校办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根本性改变。

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每一所学校实现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使规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在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可能。

二、由学校特色向特色学校转型是教育发展方式发生转变大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教育平均主义。提高质量始终是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均衡,只有优质基础上的均衡,或者叫高位均衡,才有积极意义。否则,可能会出现“无所作为”的情况,伤害教育的健康发展。

那么,在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背景下的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在哪里

呢?我以为,学校个性化发展,或者叫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每个学校的品牌、历史、文化和现实状况千差万别,而这千差万别的品牌、历史、文化和现实状况又为我们每所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发展资源,基于这些个性化资源而又优化、利用好这

些资源发展起来的学校,一定个性鲜活、生动活泼、特色鲜明。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特色发展。

特色发展必须厘清两个概念,一是学校特色,二是特色学校。我认为,所谓学校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就是与众不同,胜人一筹。往往是学校工作的特别突出的某一部分,它在学校内或区域内有一定的带动作用,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往往表现为某一项目特色,如英语特色(学科特色)、科技特色、体育特色(乒乓球特色)等。这些所谓特色,的确可以技术性、阶段性地促进学校发展,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构建,全局性不够,引领力不强,一般走不长远,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特色学校,则是基于学校文化构建的整体办学特色。特色学校的“特色”,是学校个性化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的整合。它关照和浸润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功能和系统的具体可操作性,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特色发展,应该实现由单一的学校特色打造向多元化的适合更多学生发展的特色学校建设的突破,才更能体现其真正价值。

三、基于学生生活实践的开放性特色育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学校特色发展的启示

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特色育人,育素质全面、个性发展之人。人的教育,始终绕不开一个基本要素,那就是生活,因为人一出生就处于其中,接受生活的启蒙。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据此,陶先生提出了三大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就是陶行知先生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基本内涵有二:一是“生活即教育”的本质就是终生教育,是与个人生活共始终的教育。二是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教育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当然,“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个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基本主张是:要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生活单位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同时,学校必须突破围墙之限,要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实行开放式办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这种主张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

大环境中去办,使学校和社会息息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成为了社会生活的必需。

陶行知先生曾对当时中国教师的教学方法作过调查研究,认为有相当多的教师“只会教授,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来记,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针对教育界普遍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现象,陶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改革主张,强调“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是教学法上的一大改革。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和促进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符合教育本质规律的科学理论,对当下教育转型背景下的学校特色育人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一是学校特色育人必须基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生活实际的教育不是真正的好教育。

二是学校特色育人必须坚持教育的开放性,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和育人氛围;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在自然中强健体魄,在自然中放飞思想,在自然中陶冶心灵;加强教育与世界的联系,扩大交流,拓宽视野。

三是学校特色育人必须坚持教育的实践性,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做中教,在做中学,“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生活实践、学习实践中培养人、发展人。

四是学校特色育人必须坚持有教无类,公平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以“爱满天下、教育为公”的博大情怀,履行学校教育的社会责任。

在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过程中履行教育的本职———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均衡发展;在实现学校特色发展过程中回归教育本质———育人为本,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优质均衡,特色发展,将成为教育转型时期义务教育学校的新追求。

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规划纲要》精神,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切实促进教育公平,传承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坚持“爱满天下,教育为公,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围绕“健康育才、人文育才、优质育才、和谐育才”的新育才办学目标,努力创造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育才教育。

责任编辑向保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