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业经济学讲义 第五章

2022-03-07 来源:年旅网
第五章 农业中的劳动力与资本

第一节 农业中的劳动力

一、农业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农业劳动力的概念

农业劳动力指在农业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包括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就是能参加农业劳动的人数。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变动,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有:农业人口的自然增长情况;达到或超过劳动年龄的人数等。社会因素主要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人口流动政策、农村经营形式、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它们都会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变化。

农业劳动力的质量状况取决于: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农村医疗保健条件;农村教育的普及状况;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以及专业化水平等。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质量要求是不同的。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条件下,劳动力的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男、女、整、半、辅助劳动力的划分常用来反映劳动力的质量。而在现代农业中,智力因素的作用不断增长,体力因素的意义相对降低。因此,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则成为衡量农业劳动力质量的主要指标。

(二)农业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首要的和惟一能动的要素。所谓首要的要素,是说在生产力三要素中,人是最主要的要素。因为只有通过人类的劳动,才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转变为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没有人类的劳动,自然界中的自然资源无论多么富饶也不会对社会生活起任何作用。而且,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也是以人的劳动能力的高低为转移的。

所谓能动的要素,是说在农业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惟一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劳动资料是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绝大部分劳动对象也是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虽然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但这并没有改变劳动力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归根到底都是劳动创造的。

上述这些原因,决定了劳动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特殊重要作用。决定了不论是哪一种社会,要发展农业生产都必须十分重视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充分发挥劳动力的作用。

重视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在我国还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劳动力既是生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而我国有9亿农民,其中劳动力不下4亿,这些都是举世无双的。如果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个巨大的劳动力资源,这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就会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反之,如果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它,这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就会成为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我国拥有劳动力的优势就会变为劣势。因此,在我国农业发展上,研究并解决劳动力充分合理利用问题,要比在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加具有突出的意义。

(三)农业劳动力使用上的特点

劳动力资源只有投入使用,才能发挥作用。由于农业生产有不同于其他生产部门的特殊性,因而便产生了农业劳动力使用的特殊性。 1、农业劳动时间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在农业生产中,人们要按照生产对象本身的自然生长规律的要求,在不同阶段及时投入劳动,进行耕作,否则就会贻误农时,影响生产。这就造成了不同季节的劳动项目、劳动量、劳动的紧张程度的巨大差异,产生了农业劳动季节性的特点。如何使农业劳动力得到充分而均衡地利用,既保证农忙季节的需要,又使农闲的劳动力有出路,是农业劳动力利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农业劳动的周期长,劳动效益具有差异性。在农业生产中,劳动过程及不同劳动形态(即流动形态和物化形态)的转化,是一个比较长的经济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由于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因而,农业各阶段的劳动,虽然对下一阶段的劳动有很大影响,但不直接表现在产品中,不能立即形成农产品的最终物质成果。而在较长的转化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物有机体自身生长发育规律的决定和外部条件的制约,因而使劳动效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考核农业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必然就比较复杂。这样,联系产量的责任制在农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农业劳动场所的分散性。农业生产对象的培育和成长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各种自然条件。在农业中,土地是不替代的生产手段和劳动对象。因此,处在广阔田野上的农业劳动具有分散性的特点。所以农业劳动的管理和监督比较困难,特别需要劳动者的自觉性。

4、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农业经营者必须走专业化生产与多种经营相结合的道路。农业生产各项目以及同一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劳动,一般要求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和技术措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这就要求农业劳动者必须一专多能,掌握多种技能,从事多种劳动。 农业劳动的特点,将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必须适应农业劳动的特点,确定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二、提高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 (一)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1、农业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数量,1952年为17 316万个,1978年为28 318万个,1997年为34730万个,分别占当年总人口的30%、29%、28%,占当年就业总人数的84%、71%和50%。农业劳动力还长期处在相对下降、绝对上升阶段。至90年代,绝对数才有所下降。

2、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力的质量是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生产的发展主要不是依靠人口\"量\"的增加,而是靠人口\"质\"的提高。我国农业劳动力\"量\"多\"质\"低,特别反映在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方面。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是文盲与半文盲占27.8%、小学占37.1%、初中占27.7%、高中占6.9%、中专占0.29%、大专以上占0.06%。1996年,上述构成依次变为11.28%、35.52%、42.83%、8.41%、1.20%、0.31%,将近一半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在小学水平以下,其

中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更低。这一状况,将明显影响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农业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分布很不平衡。劳动力与资料必须相互适应。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聚集过多,人口密度过大,就会导致劳动力数量多于可供使用的生产资料,造成人均产量和生活消费水平的下降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反之,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口聚集过少,人口密度过小,会造成劳动力不足,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会慢。我国各地的人口密度相差十分悬殊,西北部占国土面积52%,而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人烟稀少,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而东南部,尤其是珠江、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极大,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仅一二亩,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4、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按照我国农村现有的耕作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劳动力剩余60%左右,相当于2.7亿劳动力。乡镇企业与城市二、三产业已吸纳1.2亿,则还有1.5亿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土地资源有限,加上农村人口仍在继续增长,农业劳动力将不断被剩余出来。这是我国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二)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途径

农业劳动力利用率指已经利用的劳动力占劳动力资源的比例,表明有劳动能力的人实际参加农业劳动的程度。衡量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指标主要有:①实际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力占应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力人数的比例;②农业劳动者实际参加农业劳动时间占劳动者应参加劳动时间的

比例;③农业劳动者在班工作日中纯工作时间占工作时间的比例。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在于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的劳动投入量。 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农业劳动力利用率越高,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量越多,为社会生产的农产品就越多。当前我国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努力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就可以有效地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还可以解决农业人口的就业问题和提高农民的收入。

影响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因素较多,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的状况,如人口数、年龄、健康状况、知识结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二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如土地结构、气候、耕作制度、农业生产结构、集约化水平、劳动组织和劳动报酬等。有些影响因素是比较固定的,或者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起变化,有些因素则可以在短时期内发生变化。为此,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既要从长计议,又要着手当前。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在从战略上考虑劳动力资源再生产的基础上,即在认真实行计划生育,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再生产与农业其他方面的再生产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合理地分配农业劳动力资源,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劳动力在农业领域内开辟广阔的生产门路。我国目前以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劳动力利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过剩的劳动力组织到生产中去。因此,发展多种经

营,积极增加对林、牧、渔各业的劳动投工量;实行集约经营,在单位土地面积上继续增加活劳动的投入(当然要切实把握投工的适合度);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等,能有效地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

2、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走农工商综合发展的道路。单单依靠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还是远远难以容纳农业的剩余劳动力。根据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上需要的劳动力不仅要相对减少,而且在绝对量上也会大大减少。要使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就必须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针对我国的国情,在适当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积极发展农村工业(特别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商业、服务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建设小城镇,对就地解决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更具现实意义。

3、鼓励和帮助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做工、经商。最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大量劳动力离乡、离县,到城市做工、经商,承包基建工程的现象,每年约有几千万人。这种外出转移劳动力的办法不仅减轻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而且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对促进城镇建设、传播经济信息、培养农民人才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在鼓励农民进城做工、经商的同时,也必须加强指导和管理,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流动减少盲目性。

4、开展劳务输入。利用我国劳动力便宜和肯吃苦的优点,政府支持有关劳务公司积极开展劳务输出,也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的重要补充。

5、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合理利用。中国农村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原因,在许多地方往往不在于缺乏生产门路,而在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其他资源条件的配合。因此,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利用,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鼓励农民之间、农户与企业之间、城乡之间在资金、技术、劳动力和其他各种资源条件方面,实行自愿互利、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的联合。这样做,有利于加快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最后,我国农村劳动力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超过了农业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控制人口的增长是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重要战略措施。

以上分析说明,只要我们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并举,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就会逐步解决,农业中劳动力利用的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提高劳动力利用率的目的,是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因此,提高劳动力利用率必须能提高劳动力利用的经济效益。因此,不能用搞形式主义、无效劳动的办法来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在讲求劳动力利用的经济效益时,既要考虑其当前的效益,又考虑长远的效益,不能因为当前不能获利就认为是无效劳动。另外,在剩余劳动力一时尚无良好出路的条件下,即使其所从事的生产项目效益较低,也不应舍弃。因为这时使用剩余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可以说等于零。能增加一些收入,总比让其闲置起来为好。

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位产品所支出的劳动时间。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意味着单位农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减少,或在单位时间内能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在于:①它可以在不增加、甚至大量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②只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降低单位农产品的成本,增加利润,提高积累。③它可以使农业解放出大量劳动力,来满足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需要。④只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和从事休息、娱乐。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无止境的,而提高劳动力利用率要受到人的生理因素的限制,而且减少生产劳动时间也是人类的需要。因此,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 (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从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分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有:

1、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机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只有借助于劳动工具,才能使劳动对象发生预期的变化。以先进机器代替简陋工具,就可以突破劳动者生理器官功能的制约,大大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地少人多,劳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使用机器要在地区和作业项目上进行选择,力求物

化在机器中的劳动量,低于它所能代替的活劳动量中的必要劳动部分,并使被取代的劳动力也能够得到合理安排和利用。

2、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条件。由于农业生产对象的特殊性,\"在农业中……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所以加深对自然力的研究,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开展农业基本建设,保持生态平衡,使合理利用与改造自然条件相结合,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3、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直接的生产力,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在农业中,运用农业机器设备,采用农业生物技术,搞好农业的经营管理,都离不开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因此,要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智力投资,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4、建立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健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水平,对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从而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都具有重要作用。

5、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农民采取各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办法的根本保证。没有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不可能的。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保证农民务农能得到合理的经济收益。为此,要求政府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农业政策,例如财政信贷政策、农产品收购政策和价格政策、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政策、农民合理负担

的政策等。

需要指出,在我国,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时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与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关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意味着单位产品中活劳动耗费的减少,对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节省的劳动力必须注意合理安排。否则,一方面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另一方面劳动力利用却降低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失去了意义。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的变动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不一致的情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建立在土地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也可能会建立在土地生产率降低的基础上。我国人多地少,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因此,必须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增加总产的基础上,积极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便生产更多的农副产品,满足社会的需要。

第二节 农业中的资本

一、农业资本的作用及其运动规律 (一)农业资本的概念及分类

农业资本是在农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占用的物质资料以及现金和存款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单位占有的资本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发展生产和进行经济活动的综合能力的大小。资本运用的经济效益高低,则反映了其各种生产要素利用的综合经济效益水平。因此在农业集约化过程中,必须解决好农业中资本的来源和合理使用等问题。

农业中的资本按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分类:

1、按资本存在的形态划分,可分为货币形态的资本和实物形态的资本。货币形态的资本主要指现金、存款等;实物形态的资本主要指农业生产中占用的各种生产资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

2、按资本的来源划分,可分为生产单位的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自有资本指生产单位自身所有,不需归还别人的资本。它包括生产单位筹集的股本资本和生产单位自己积累的资本。国家无偿支援的资本也可以视同自有资本。借入资本指生产单位用各种方式取得的必须到期归还他人的资本,例如向信贷机构借入的贷款、向社会发行的债券本、从民间借入的资本等。

3、按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可分为生产领域的资本和流通领域的资本。前者主要指各种生产资料和在产品所占用的资本,后者主要指各种产成品占用的资本和在流通领域中的现金、存款、应收款所占用的资本。

4、按资本的价值转移方式,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前者指房屋、设备、农机具、果树林木、役畜、种畜等劳动手段,其特点是可以在生产中多次参加生产,才能将其本身的价值完全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后者指种子、饲料、化肥、农药、各种原材料等劳动对象,其特点是参加一次生产之后就被消耗掉,其价值一次性转移到新的产品中。 不同类型的资本在使用和管理上有不同的要求,在经济管理中必须十分注意。

(二)农业中资本的作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在农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本对农业的重要作用主要是:

1、资本是农业生产单位获取各种生产要素的必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都成为了商品,需要通过购买才能获得。因此,任何农业生产单位要想发展农业生产,都需要首先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其所需要的资本问题。

2、资本的分配和使用是对农业进行管理的重要工具。不论是要搞好国家对整个农业的宏观管理,或者是要搞好农业企业内部的微观管理,都必须运用好资本管理这个工具。

3、资本的使用效益是农业生产效益的主要表现。通过对农业生产单位的资本使用效益的核算,不仅可以查明其经济效益的状况,而且可以发现其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三)农业中资本运动的规律性和特点

随着农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不断进行,农业中的资本像工业生产中的资本一样,不断变换着其自身的形态,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周转运动。这种运动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在每一个生产过程开始之前,资本处于贮备阶段,其表现形态为各种生产资料和一定的现金和存款。第二阶段,即生产过程开始之后,资本即进入生产阶段,此时原处于贮备形态的资本即转化为在生产中起作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并借助劳动将其价值向新产品转移,形成价值更大的在产品和产成品形态的资本。第三阶段,即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资本进入流通阶段或销售阶段,

此时资本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态:①由产品出售而变成的货币形态的资本;②再次转化成的企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实物形态的资本。这些都将形成下一个生产周期的贮备阶段的资本。

农业中资本运动的快慢决定了农业生产中资本利用的经济效益的高低。一般来说,资本运动得越快,其经济效益就会越高;反之,经济效益就越低。因此,加速资本周转,即尽可能缩短资本周围所占用时间,就成为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为了使用和管理好农业中的资本,除了要了解资本运动的上述一般规律外,还必须了解农业中资本运动的特点。农业中资本运动的特点主要是:

1、农业中资本的周转期长,周转速度慢。由于农业生产受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的限制,不能像在工业中那样,可以比较容易的按照人们的愿望来缩短生产周期。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农业中资本的周转速度要比工业中资本的周转速度慢得多。

2、农业中资本的运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由于农业生产一般都有很强的季节性,因而农业中资本的运动也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必须按季节贮备资本和投入生产,并且也只有到季节才能使资本回收。农业资金在投放和回收的时间上很不平衡,而且投放与回收时间不一致。 3、农业中资本利用的效益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农业生产不仅受市场变化的影响,还受自然条件变化和年成丰歉的很大影响。因而农业资本利用的效益与工业中资本利用的效益相比,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4、农业资本在循环周转过程中不完全通过流通过程。农产品既是农业生产过程的最终产品,又是重新加入再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并且有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双重用途。在我国农业处于自给半自给经济的阶段,农业生产资料的相当一部分由农业企业自身提供,而无需购买。同时,农产品成品的相当大一部分留作农业企业自身消费,而不经过流通转化为货币。这与工业资金的周转,有着显著的差别。

农业中资本运动的这些特点,使农业生产处于不利地位,而要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从宏观上和微观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克服上述这些特点给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农业资本的来源和合理使用 (一)农业资本的来源

建设现代集约农业需要投入巨额的资本。农业资本的短缺是严重的制约因素,这就需要对农业资本的来源及其增加的途径问题加以分析。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资本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户自有资金的投入。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以来,农业生产资本的来源大都主要依靠农户自身的投入。这项资本来源,今后随着农产收入的增长,还会进一步增长。为了保证这部分资本来源的增加,应当在多方面促使农户增加收入的同时,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关系,将每年收入的增长部分,较多地用于增加生产投入。

2、乡镇企业对农业的支持。这是改革以来农业资本的又一重要来源。乡镇企业的收入直接、间接地对农业进行投入的资金,每年都有相

当大的数额。今后应当不断完善乡镇企业\"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机制,以实现其对农业支持的目的。

3、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这项资本来源指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业的各项投资支出。它包括国家财政每年对农垦、农业、畜牧、林业、农机管理、水利、水产、气象部门的各项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流动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项拨款;国家直接投入农业经营的各项支出;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补助和农村社会救济等。

4、信贷资本。在这方面包括国家银行的贷款、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农村的社会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信贷资本特别是国家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在农业资本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后,为了解决农业中的资本问题,必须继续扩大农业信贷资本的投入。

5、其它直接投资。所谓直接投资即以取得红利为投资的报酬形式,而不以取得利息为投资的报酬形式的投资。这方面的资本来源主要包括直接投资经营农业的国内工商企业、外资企业等。它是我国改革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筹资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今后应当在农村资本的筹措上,很好地利用这种形式。 (二)农业资本的合理使用

从宏观上说,农业资本的合理使用,就是根据筹集到的农业资本,正确确定农业资本投放的方向、时间、数量和结构,把有限的资本合理分配到一定的地区、部门和项目,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长远来看,国家要重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智力投资,逐步加强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以保证农业长

期稳定地发展。从近期来看,则要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总体上说,农业资本的投放应遵循下列原则:

1、讲求效益。力求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农业资本投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必须遵守的根本原则。农业资本投放的效益表现是多方面的,必须尽可能做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统一,长远效益与近期效益的统一。

2、因地制宜。在农业生产中,自然力自始至终都在发生作用。农业投资活动无疑要服务于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利用与改造自然的具体内容也就不一样。农业资本的投放,只有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突出重点。要使为数不多的农业资本能较快地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分别轻重缓急,避免平均分配。一般来说,应当选择那些生产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地区或项目,作为资金投放的重点。对边远落后地区、穷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老革命根据地,也应重点予以照顾,以便促进农业生产力平衡发展,合理布局农业生产。 (三)农业资金的管理

农业资金管理的概念和任务,在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不尽相同。农业生产单位对其占有的资金如何管理的问题由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等课程解决。金融机构的资金管理由于银行管理、信贷管理等课程解决。这里仅谈一下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

国家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筹足支农资金。财政预算资金和各种专项资金一定要到位。

2、要按照上述资金投放原则合理分配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单位。改变目前财政资金无偿使用和各地各单位向上级跑资金的情况,采取地方和单位自有资金配套、财政贴息贷款等方法。

3、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的监督。保证支农资金的到位和作用效益。

第五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80年代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及其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是人类社会正确认识环境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标志。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和签署的《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则标志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阶段: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要促进发展,就必须同时考虑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而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也必须通过经济的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加以解决。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生产过程又直接依赖于自然资源并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985年美国加州议会通过了《可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2000年: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报告。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了\"持续农业生产:对国际农业研究的要求\"的文件,1991年在荷兰召开了\"农业与农村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登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上述会议和文件掀起了全球研究和实践持续农业的热潮。

对于什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英文缩写SARD),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趋于定型。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荷兰丹博斯召开了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发表了《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宣言》对可持续农业做出了如下定义: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久的农业(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能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并不造成环境退化;同时,这种发展在技术上是适当的,在经济上是能持续下去的,并能为社会所接受。\"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和目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1、经济上可持续性。可持续农业必须能在较长时间维持一个较高的产出水平。已经高产的,需要维持已有的水平;产出不高的,需要保持持续增长的速度。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可持续农业必须在经济上能获得赢利,可以自我维持、自我发展,保持

持久的经济活力。缺乏经济可持续性的农业不是可持续的农业。 2、社会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指维持农业生产、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的农村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主要包括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水平,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村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农村劳动力以适当速度不断从农业领域转移出去。

3、生态的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指农业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所影响的生态环境的良好维持。在资源方面,包括土壤肥力的稳定或提高,耕地总量的稳定或动态平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生物多样化的保护。环境方面,是指保持良好的农业场内与场外的土壤、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农民工作环境的健康卫生以及农产品的安全无毒。

以上三个持续性既相对独立又是相辅相成的。

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确保达到的三个基本目标是:

1、积极增加粮食生产,既要考虑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的基本原则,又要考虑适当调剂与储备,稳定粮食供应和使贫困者获得粮食的机会,妥善解决粮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粮食储备量占年需要量的17-18%为最低安全系数)。

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特别要努力消除农村贫困状况。

3、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

以上是《登博斯宣言》对农业持续发展提出的基本目标。简而言之,

就是粮食持续增产安全目标、农村综合发展脱贫致富目标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良性循环目标。这三大目标是一个整体,要全面解决,全面实现。它的基本精神:一是要把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结合起来,把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二是必须把\"资源与环境\"和\"生存与发展\"结合起来,把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把保护资源与环境同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二、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的发展方向

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也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影响和依赖性最大的部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没有正确和全面的认识,认为大自然赋予人类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财富。人类生存的需要,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人们只管对它索取而不去哺育。由开始为了生存的滥垦乱伐,到后来为了获得更大利益而采取最简捷、最快速的\"现代\"手段来榨取自然资源,结果造成一种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随着人口的膨胀和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诸如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资源短缺、农村剩余劳动力日趋增多、农村脱贫致富速度减缓等重大问题,发达国家农业则出现了\"短缺农业\"走向\"相对过剩\"的态势。随着生态危机的来临,人们认识的深化,以及生物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农业上提出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等新观念,从而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观,以寻求自然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同绝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也曾有过滥垦乱伐的年代,由此带来的

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不可低估,继续下去后果更不堪设想。我国人均耕地和园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数的30%,森林仅为世界平均数14.3%,河川径流总量为世界平均数25.7%。我国始终肩负着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养活22%人口的重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严重制约着其他产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因此,要想妥善解决我国长期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摆在我们面前惟一可选择的就是实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1994年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农业行动计划》也已于1998年底以农业部文件的形式印发各地贯彻实施。

三、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及其实现

可持续农业以及如何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农业共同面临的课题。中 国是个农业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在 世界上都处于低水平。因此,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国情,走自己的路子和发展模式,必须针对独特的资源环境条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 一系列综合措施,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国际合作,才能实现。中国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难点与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类似的问题,但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人口众多,但素质不高。按照人口的发展的惯性,据预测,到2000年、 2010年我国人口将分别达到13亿、14亿。到2030年人口将

达到16亿多,以后会有所下降。与人口激增相伴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骤增,据估计近年来其 数量在2亿左右。我国人口总体素质较低,成人中还有近20%是文盲与半文盲,且主要集中在农村。另外,截止到1997年底,我国还存在5000万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1/25,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域偏远、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生态环境很差,甚至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极为艰难。人口的庞大和较低的科技文化素质严重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村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和贫困人口直接延缓了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2、农业生产能力低,农业经济落后。主要表现在:①农业生产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的规模小、分散;②农业生产环节比较效益低下,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投入不足;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地区间农民个人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④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还未形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衔接协调的结构,不利于农业持续发展;⑤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市场不健全。 3、生态环境恶化且未得到抑制。主要表现在: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剧;资源锐减且分布极不均匀;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结构遭受严重破坏。

4、科技能力低弱。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含量及科技转化率偏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薄弱;农业高新技术运用的制度环境,如产权制度、价格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和市场制度等尚待确立和完善。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动态变革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投资的规模与方向、技术进步和导向以及体制的变革等都应协调一致地进行。对可持续农业的实现来说,更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结合中国的实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开发可耕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乡镇企业的环保;加强国家的宏观管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保障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在有关章节均有详述,这里从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