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刘琴
“知识经济”遭遇新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本”的力量将取代资本的力量。对于人,最痛苦、最不幸的将不是金钱的匮乏,而是“知识” 的贫乏。再完善的教育体系也取代不了人们的自身学习,而科技文化素质低劣、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更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知识的丰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信息和知识的大量生产和传播为主要特征的。现在每天约有10亿信息单位的信息产生,通过网络不停地传播,并以每年18-20%的递增率发展。然而,与巨大的信息和知识量相比,学习者却更加显得“知识贫乏”。人们会感到自己的知识正变得支离破碎,学习的速度太慢,也会感到像“溢满的茶杯”,没有空间去接受更多的知识等等。这实质上是个人学习的有限性、滞后性与知识增长的无限性、快速性之间存在的极大矛盾所造成的。
面对新经济,人类的学习能力受到了极大挑战。21世纪,人们只有学会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会抛弃旧东西,使自己再次变得“空虚”,才能更虚心、更快、更多地学习知识。
新经济时代没有“毕业”的概念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罗斯说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像鲜奶,纸
盒上贴着有效日期。工程技术的有效期大约是3年。如果时间到了,你还不更新所有的知识,你的职业生涯很快就要腐蚀掉。”
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50周年之际,就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终生教育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列为教育的四大支柱。
未来的终生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不限年龄,使生命的每个时刻都可以是教育的起点。“天才”可以提前学习,可以一再跳级;反之,30岁、50岁也可以读大学,读博士。如果一个人一生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地接受各种教育,而这种教育又将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机构进行,他们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地承担着不同的教育要求:
——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
——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的行业(企业)教育系统。
——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体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国际教育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和训练应贯穿于人的生命全过程,而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作为一个现代人,只有“学历证书”这一本“护照”是不能适应和通行于未来社会的。越来越多的人正达成一种共识: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的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终身学习呢?
首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要发展终身学习。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它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管理经营乃至领导决策等活动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有人估算,目前人类社会获得的科学知识,90%以上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的。据权威预测,未来30年,人类的科学知识总量将在现在基础上再增加100倍。由于科技知识的激增,新学科不断涌现,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专家指出,一个本科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所需知识的10%左右。据美国研究表明,一个1976年毕业的大学生到1986年,他的知识就基本老化。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工作的需要。
其次,终身学习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要求,更是人本身充分全面发展的要求。因为,人的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不能设想,没有终身学习能够使人进入知识全面、人格完整的境界。因为现代化分工在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严重地限制了人的眼界,使得人们被动地从属于他所服务的生产方式。因此,要想保持分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优势,又要把人们从现有的生产方式的限制中解放出来,使其具有完整、独立和自主的人格,就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因为一次性或若干次性的学习所能拓展的人的视野都难免是狭窄的,尽管终身学习也未必能使人们的视野趋于无限,但是,它却可以把人有限生命中的视野拓展到可能的极限,从而不断地把人的充分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整推向一个可能的最大值。
所以,老师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这样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