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24-08-19
来源:年旅网
【课题成果】 基于就业导向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王汉荣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张家港215600)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培养模式,是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学历 教育、职业资格培训与劳动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及推行中需要注意的 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产学合作双证课程体系 一、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的职业资格证书级别。首先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 需求确定就业岗位,针对专业核心能力确定专业对应 的职业类别,一般一个专业可以对应2~3个职业;其次 是确定职业资格等级与学历层次的对应关系,主要是 文化水平要求的对应与职业能力要求的对应。以我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我们将外销业务助理、单证 员、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确定为国贸专业的职业岗 位,并选择系列化依次递进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项目。 我们要求所有二年级学生必须参加全国单证员和跟单 员考试,三年级学生则根据自身实际和个人职业生涯 发展规划选择参加报关员、外销员、货代员等相关外贸 证书考试。只有对同时具备完成常规学业并获得以上 所谓“双证融通”,指的是高职教育中以学历证书为 标志的学历教育与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的职业培训 之间的一种融合和沟通。其实质就是两类证书内涵(即 综合文化水平与职业技术/技能等级)的衔接与对应, 实现“一教双证”。高职教育实施“双证融通”,必须以“产 学合作”为前提。由于“双证融通”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 业属性,结合了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社会需求、市场需 求、用人单位需求、岗位需求,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实行 产学合作,帮助学生形成在某一职业领域的能力与素 养,并使其逐渐形成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观。“双证融 通、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确保在教育教学中 体现两个证书的水平,以此来同步提高高职毕业生的 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既适应了就业导向的需要,又贯 穿了“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高职 人才的培养具有普遍的、典型的指导意义。 二、高职教育实行双证融通、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 必要性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一的学生才可发放学历证书,这 样就真正实现了“双证书”制度。 2.构建“双证融通”的高职课程体系。双证课程是将 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中,将教学计划同职业标准 1.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主旋律。高 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否就业,不仅取决于社会的 有机联系起来,在培养方案中嵌入资格证书要求。我们 将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 考试大纲和试题库,作为专业制订教学计划的充分依 据。在专业教学计划巾将文化基础、技术基础、专业技 术和技能的知识点与本专业确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所要 求的应知应会一一对应起来,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对 应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将职业培训贯穿于专业教学 的全过程,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有机结合。提高 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近几年 学生一次就业率达100%,就业质量高。 3.开发适合专业要求的“双证教育”特色教材。围绕 国贸专业技能培养与证书考核开设专项能力培训课 需求,还取决于是否具有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职业资 格证书是劳动者进人劳动市场的准人证,是国家实行 就业准人制度的体现,为适应这种变化,高等院校必须 推行双证书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 2.实施“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追求。最近十几年来,高等职业教 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借 鉴国外职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行业、企业特点, 总结出多种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式”、“工学 交替式”、“2+1”模式等,然而这些模式侧重反映了高校 在人才培养上的差异性,求“特”求“异”性,缺乏示范主 导特征。“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由于其较强的标准性、 典型性和较好的共适性,并有利于高职院校针对高职 教育的共同目标和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正 程。我们编写了《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等融 “国贸专业理论、专业技能鉴定、职业培训”三位一体的 特色教材及配套多媒体课件。教材的编写以工学结合 为核心,以开发智力和调动学习积极性为目的,以添加 案例导入和实训项目为手段,形成理实一体化教材,为 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融合的目标奠定了基 础。 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 三、“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途径 1.准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确定与学历证书对应 4.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在以职业功能为模 块、开展项目式教学的同时,开展综合实践训练,强化岗 (下转124页) 一128一 【课题成果】 的心理疏导,使其重建心灵上的健康呢? 1.设定目标积极尝试 ‘ 首先要鼓励留学生勇敢面对和走出心理上的阴影 和不适感,让他们制定合理的目标去熟悉所在国的社 会文化环境,重建信心,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和社 会适应能力,尝试用异文化的视角和世界观去观察分 析事物,并最终提高自己在异文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2.双重联系积极参与 鼓励留学生加强两方面的联系,一是原有的朋友 和家人,与旧友的联系可以让他们分享自己在异国他 乡的感受,可以向他们倾诉自己的快乐和烦恼,获得他 们的支持和鼓励,另一方面,也要鼓励留学生和当地人 留学生的心理压力。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因为 沟通和交流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通过沟通和交流, 关注留学生的需要,最后使得留学生对异文化环境产 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留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 就大大减小。 4.强化服务开展学习 留学生初次来到异文化环境中,很多对本国人来 说都很简单的事情,对他们来说都是难题,很多的小问 题堆积起来可能会变成心理问题,如果能在留学生对 异文化的新奇感消失之前,通过各种渠道提供给他们 必要的生存信息,帮助他们减轻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和问题,对于留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大有裨益。同时可 深入联系,建立新的社会联系,构建新的社会支持网 以结合开设一些关于本国文化、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生 络,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获得这些人的帮助,同时也能 活礼仪等的课程、讲座或者活动,让留学生在感受到文 尽快的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化冲突之前,正确认识所在国的文化。 同时也要鼓励留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当地人生活中 参考文献: 去,多参加他们的活动,例如重大的节日,可以深入体 1.陈慧,车宏生,朱敏.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心理 会当地人的生活,同时留学生的聚会也可以邀请当地 科学进展,2003,11(6).704 ̄710. 人参与,加强与当地人的互动。 2.陈慧.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北京 3.加强沟通关注需要 师范大学学报,2003(6).135~141. 留学生需要做好以上两方面,留学生所在学校也 应切实了解每位留学生所在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 本文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基金项目结项成果。项 惯,并尊重留学生的社会文化习惯、生活习惯及宗教信 目名称为“在华留学生应激源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项 仰,为留学生营造一种比较宽松融洽的生活环境,降低 目号为52WR53。 +*+一+-+*十一+-+-+*— “+-.+一十一+”+”+一+”+”+”+“+“十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上接128页) 位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对学生的 制,并建立对办学的反馈机制,借此促进学校教育教学 职业训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 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爱、敬业、执著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 “双证融通”的实施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用人 道德、创新的职业精神。在实施“双证融通”课程时,坚持 机制、职业技能鉴定及其管理机制,以及政府的众多部 “产学合作”。我们积极与江苏国泰国际集团、江苏省进 门和社会的各行各业,其影响因素较多、难度较大;同 出口商会张家港办事处等单位紧密合作,合作开发《外 时,“双证融通”需要建立在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 贸单证实务》课程,组织全国国单员认证考试。通过实 规范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基础 施合作教育,提高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并 还不够。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先试点、完善,再逐步推广 增强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的可能性,实现企业、 的原则,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 学校、学生的共赢。 参考文献: 创新评价方法,以考查学生能力与促进学生全面发 1.劳动部,人事部.关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的通知 展为根本目的。广泛推行过程考核和项目综合考核,采 (劳部发[1994 J98号)[Z].1994—02—22. 用多种评价手段,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专题报告、口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 头与书面问答、现场操作等,突出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 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Z].2006~04—18. 作用,体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紧密结合, 3.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 建立与专业培养培养目标、职业标准匹配的职业技能考 部16号文 核制度、考试大纲,从而使考试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鉴 4.陈明.以就业为导向的双证书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l1.高 定规范相一致,加大专业技能的考试权重,建立职业技 等职业教育,2007,(5) 5月国军.树立就业理念,构建双证课程体系U】.襄樊职业 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同步的运行机制,使技能鉴定与 技术学院学报,2008,(1). 课程考试结合起来,在单证制作、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合 6.陈兴云.职业能力与“双讧”相互融通的探索【『].陶瓷研究 同制订等职业技能考核上,贯彻产学合作的操作策略, 与职业教育,2009,(2). 引入企业外聘兼职教师评价,在以职业标准取向的前提 下,逐步实现学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互动统一。特 本文为沙洲职业工学院教改课题“双证融通产学合 别在毕业综合实践,引入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的评价机 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