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北京的民俗文化

2023-11-25 来源:年旅网
这是我找的一些资料,三个分支,这样7天就差不多了,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可以畅所欲言。

老北京的民俗文化

一、胡同、四合院

胡同,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一个充满文化魅力的话题。在现代化建设的潮流中,北京的胡同面临着尴尬的命运。北京胡同目前的情况如何?怎样留住日渐减少的胡同?一直是北京人的一个关注点。 已拆的胡同:流水落花春去也

据有关资料显示,50年前北京大约有3200条胡同。而今天,被直接称为胡同的,只剩下400多条了,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一天一天减少……

在老北京的眼里,胡同的消逝,意味着一段丰富悠久的历史的消逝,一种亲切温馨的生活方式的消逝。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0年4月30日,北京市开始实施成片的危旧房改造。危改立项从旧城周边渗透到中心部位,从分散的点、片发展到连点成片、连街成片。1992到1997年间,北京市立项的危改片达到114片,近11.8平方公里,占整个旧城面积的五分之一。一些王府和保存较好的胡同、四合院因为地段好、人口少、拆迁费用低而被首先选中。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岳升阳博士说,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市市区建设的重点由外沿扩展向旧区调整改造转移时,没能将历史风貌保护作为旧区改造的前提,在没有对危旧房与历史风貌作出明确界定和认真调查的情况下,提出在“20年内完成旧城及关厢地区的危旧房改造,改变落后面貌”的任务,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又进一步提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旧城改造的任务,以至在随后的数年中,出现了大面积剃光头式的城市改造,使得大片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被拆除,众多的胡同遭到破坏,北京的古都风貌受到严重影响。

代之以胡同、四合院的,是大量没有个性的新建筑,其实际效果,吴良镛先生总结为“好的拆了,滥的更滥,古城毁损,新建凌乱”。

将拆的胡同:不得不拆

在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记者了解到,当地89.7%的家庭使用院外的公共厕所,82.1%的家庭采用土暖气作为冬季取暖的方式,51.3%的家庭没有浴室,43.6%的家庭有简单的淋浴设施。

在宣外大街,记者看到众多大大的写着“拆”字的白圆圈,拆迁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拆迁主要包括宣外大街、上斜街、校场口、达智桥、车子营等斜街,主要用于宣外大街的扩建。

校场口三条胡同的郑大爷告诉记者,他已经在这条胡同住了50多年了,院子共住了8户人家,几十口人,平常很是拥挤。而且当年的房子都是用小碎砖头垒起的,经过了几十年,很多家的屋顶都用了苫布。平常时候很潮,而且经常掉土渣。记者注意到,在郑大爷房后,有一根木头在支撑着已经有些下塌的房檐。

像郑大爷这样想搬而经济困难的不在少数,上斜街的谷大妈一家6口人,有一间12平方米的正房,其他就是搭建的棚子。在一个院子里共用水管、平摊电费,免不了磕磕碰碰,她说,当然愿意住楼房,只是没有钱,所以大部分还是愿意在原来的地方。 居委会的张主任告诉记者,一些老人很留恋胡同,故土难迁,而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希望搬出去,毕竟太破了,生活条件差。而且这个地区以前穷人居多,也没有很完整的四合院,所以一些有价值的像一些会馆可以留下来,一些一般的胡同该拆还是拆了。

宣武区的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普通居民绝大多数更关注自身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拆迁能够得到的补偿,对与自己生活的物质空间,包括房屋、院落、胡同等看法十分实际,期待着能够早日得到改善,满足现代生活的面积、设施等基本要求,不会脱离这些问题谈论物质空间和历史文化的保护。 保护和改造的胡同:将在老城中存留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姜中光教授对南池子街道、胡同和居民房屋情况作了调查,他认为南池子有许多民国时期的民居保存完好,只是由于人口的增多出现了一些乱建的小房,只要把这些违章建筑拆除,古老的四合院的格局就会完整地显露出来。 新近出台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定了北京旧城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中有14片分布在旧皇城区内,另有7片分布在皇城外的内城。还有4片分布在外城。根据这一规定,北京旧城内42%的地区将得到整体保护,而不是拆除重建,其中绝大部分是四合院保护区。这一规划还要求,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必须以“院落”为基本单位进行保护与更新,危房改造和更新不得破坏原有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 北京市文物局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25片保护区,一要根据保护区的性质与特点,保护其整体风貌;二是保护街区的历史真实性,保存历史遗存和原貌,如文物建筑、传统四合院、胡同和其它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建筑构件等;三要采取“微循环式”的改造模式,循序渐进;四要积极改善环境质量及基础设施条件,以提高居民生

活质量。他说,去年5月,市政府做出决定,从2000年到2002年,市财政将拨出3.3亿元专项经费,用于修缮本市百余项市级以上危旧文物古建。这在新中国北京文物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二、小吃

见《_草根_老北京的饮食文化》 三、民间工艺

天桥,作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曾经的天桥鼓曲,演艺名家,吸引了许多人驻足流连。京韵大鼓创始人刘宝全、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西河大鼓马派创始人马连登父女、奉调大鼓演员魏喜奎等一批鼓曲艺术大师,成就了那个时代的辉煌。然而时过境迁,随着大师们的离去,天桥的鼓曲艺术,逐渐消失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几乎销声匿迹了。

近年来,在文化部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宣武区一直在积极挖掘、整理、挽救民俗文化,特别是老天桥艺人留下的绝活儿。日前,宣武区文化馆联合天桥曲艺茶社举办了首届曲艺鼓曲培训班,面向全市“海选”弟子,免费学习鼓曲,其中包括京韵大鼓、单弦、岔曲、河南坠子、北京琴书、西河大鼓等,给天桥曲艺的未来注入了新的希望。

老北京民俗工艺:古老的记忆

12月24日,老北京民俗手工技艺展演在新北纬饭店举行,当天下午不到3点钟,就陆续有民间艺术家前来展演。天桥皮影雕刻的艺人路宝刚、制作毛猴的艺人萧掌柜、雕刻核桃饰品的艺人核桃卢、胡同张,以及剪纸张、内画鼻烟壶、绢人、老北京木车的制作等宣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艺人,纷纷亮相,意欲现场制作,给宾客一展老北

京绝活儿。

展演还没有开始,师傅们像变戏法一样,从自己带来的皮箱里搜罗出自己精心制作的老北京手工艺品,一一摆放好,等待来客。这些师傅,都是老北京手工技艺的传承人,个个身怀绝技,不容小视。剪纸艺术家张晓林,为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创作了一幅题为《奥运之光照中华》的作品,据说用纸140张,面积达到了90平方米,还因此荣获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北京京城百工坊的刘星,凭借精湛娴熟的技艺,现独揽北京料器第七代传人宝座;玩核桃出“道”的卢晓荣,用核桃切片制作的花瓶、笔筒等工艺品独具特色;历经10年亲手打造“京城百米

老街”的“胡同张”张毓隽,笔下的醋铺、鞋铺、蒸锅铺,几乎完全还原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市井风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