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24-03-12 来源:年旅网
海南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答案】(1)C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1)①篆书的笔法和结体有规可循。篆字多横竖直画,写法两头都圆,中间粗细不变。横竖连接的折笔,则用变形。所以篆书变化,多用弧画。弧有圆弧、方弧和不规则的弧。初学篆书要弄清楚它的起笔、收笔和连接处。运笔方法是回锋起笔,提笔运行,收笔略顿。小圈可一笔或两笔,大圈可分三四笔,要求连接处无明显痕迹。

②隶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隶书的结体改篆书的形象化而为点划符号化;隶书的字形改篆书的圆长而为方扁;隶书的笔划有折无转,并有波挑。方笔和圆笔兼用。

③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 ④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始于汉初。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等。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字字区别,不相纠连;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不拘章法,笔势秀丽流畅,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擅长今草;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字文》、怀素《自叙帖》等,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草书自狂草起开始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仔细观察书法作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几个字,根据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但点画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的痕迹,即可确定为行书。所以选C项。 (2)首先要认准字形,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推断字形。遇到形声字或会意字,凭经验和印象写出正确的字。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考点】书法的赏析。 2.【答案】(1)sāng 沐 (2)B A (3)B

(4)示例一:学习先辈事迹,汲取精神的力量。

1 / 9

示例二:反思历史事件,明确前进的方向。

【解析】(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沧桑”:沧海桑田的缩语。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读“cāng sāng”,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沐”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烟波浩渺:指水波渺茫,像烟雾笼罩。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语境形容的是“中华文化”,自然选择“浩如烟海”。所以选B。志同道合:志趣相同,意见一致。齐心协力:指认识一致,共同努力。语境为“在精神世界里”的对话,所以自然选前者。因此选A。

(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首先要分析上文的“密码就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自觉中;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济世信念中;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情怀中”等句,这些谈的都是文化和精神。所以“装备”一词可理解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所以选B项。

(4)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明的洗礼”,句式结构为两个动宾结构的短句。内容要阐述“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且要与前两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考点】汉字的字音和字形,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理解词语的含义,仿写句子

3.【答案】(1)我认为中考前夕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必要。理由一:举办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舒缓同学们考前的紧张情绪,调整状态,更好地投入后续的复习。理由二:可以学习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事迹,在复习备考中积蓄精神力量。理由三:户外实践活动可以欣赏优美的自然景观,叙写见闻感受,这本身也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2)①将“征集”改为“举办”或“举行”。

②补写上征稿的截止日期,如“征稿截止日期5月30日”

【解析】(1)首先要明确观点: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必要。然后给出理由,分析这样做对同学们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意义。具体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而井然。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如可从舒缓考前的紧张情绪、积蓄精神力量(传承革命精神)、培养语文能力等角度答理由。注意联系“缅怀革命烈士,传承革命精神”的主题。

(2)①搭配不当,“征集”与“活动不搭配”。将“征集”改为“举办”或“举行”即可。 ②征稿启事内容中没有征稿的截止日期。需要添加,征稿截止日期必须是2019年5月10日之后。

2 / 9

【考点】理解材料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辨析并修改病句和实用文写作。 二、名著阅读

4.【答案】(1)景阳冈武松打虎 (2)C

【解析】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读《水浒传》,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1)题干要求结合选文情节,将《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补充完整。从形式上看,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第四,切忌合掌。上联“横海郡柴进留客”中“横海郡”是地名,“柴进”是人名,“留客”为动宾结构。从内容上看,要结合选文的情节,即武松在景阳冈奋起平生之力以双拳将虎打死。所以下联可拟为“景阳冈武松打虎”。

(2)A项,“深沉”“难以捉摸”错,鲁达性格很豪爽。B项,“足智多谋”“不可多得的智者”错。林冲武艺高强,有委曲求全,救弱济贫,嫉恶如仇等性格。D项,“桀骜不驯”“鲁莽刚烈”错。吴用有沉着冷静,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知人善用的性格。 【考点】考查名著阅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5.【答案】

(1)天接云涛连晓雾 (2)烟波江上使人愁 (3)念天地之悠悠 (4)夜泊秦淮近酒家 (5)非淡泊无以明志 (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7)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抟”“扶”“沧”等字词的书写。 6.【答案】连三月 对家乡和亲人强烈思念

3 / 9

【解析】一空,考查根据题干要求提取关键词语的能力。“烽火连三月”: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现在仍然没有结束。所以“连三月”三个字,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二空,“抵万金”: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强烈思念之情。根据以上分析填充即可。

【考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7.【答案】国都沦陷而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荒草满目,这种反差强烈的景物描写手法,痛彻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解析】赏析诗句。可抓住重点词语赏析,也可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和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考点】赏析诗句。 8.【答案】C

【解析】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A项,晓雾将歇(xiē)。 B项,沉鳞竞跃(yuè)。 D项,佁然不动(yǐ)。 9.【答案】(1)交相辉映 (2)四季

(3)翠绿的藤蔓(翠绿的茎蔓) (4)忽然

【解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四时”:四季。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同时注意双音节的词语,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

4 / 9

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如“交辉”对应的是“交相、辉映”。“翠蔓”对应的是“翠绿、藤蔓”。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0.【答案】(1)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解析】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欲界”:这里指人间。“仙都”:仙境。“可”:大约。“许”:左右。 【考点】文言翻译。

11.【答案】清澈、透明、纯净 【解析】

题干要求说说两文作者笔下的水的共同特点。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可分析“清流见底”“水尤清冽”“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等句,通过正侧面描写,刻画出水清澈、透明、纯净的特点。

【考点】比较阅读。 附:(一)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二)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四、现代文阅读

12.【答案】回忆并描绘了父亲的田园以及父亲在田园中劳作的情景,抒写了我童年的快乐生活,表达了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父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5 / 9

【解析】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特别要抓住文章抒情的语句分析),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如文章通过回忆父亲的田园以及父亲在田园中劳作的情景,表达对父亲的想念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考点】文章内容的概括。

13.【答案】文章首段对田园的环境进行浓墨重笔的描写,是为了渲染田园的幽静和美丽,为下文写父亲的田园劳作及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铺垫感情基调。

【解析】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内容是写景,所以在结构上就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为下文写父亲的田园劳作及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作铺垫。在内容上,渲染田园的幽静和美丽,确定全文的情感基调。 14.【答案】示例:

(1)用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连贯的动作,细腻地刻画出父亲动作的娴熟和流畅,突出了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之情。

(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锄柄比作画笔,挥锄的动作比作画彩虹,突出了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解析】如“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使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生动细腻地刻画出父亲动作的干练和美感。而“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则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赞美之情。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对父亲的情感。

【考点】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或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作答。

15.【答案】刻画了父亲热情、好客、善良、豁达、热爱邻里乡亲的性格特征。

【解析】 “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两句,刻画了父亲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善良豁达、与人为善、和蔼可亲的性格特征。 【考点】归纳父亲的性格特征。

16.【答案】示例:父亲的园子,像一只美丽的摇篮,盛放着我无忧无虑的童年,继放着我对父亲的怀念,更盛放着我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

【解析】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文章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此题要注意补写的语句在结尾,应当有如下作用: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点明中心。从表达方式上,应该使用抒情句子,以表达“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父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考点】补写语段或句子。

17.【答案】用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海南坡鹿的形态与梅花鹿相比较,并通过具体数据,准确、

6 / 9

突出地说明了海南坡鹿的形态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解析】“海南坡鹿的形态与梅花鹿相似,但体型相对较小,而且成年个体的背部没有白色斑点”“与梅花鹿相比,雄性坡鹿的角型非常简单,只有眉枝和不分叉的主干,在主干的末端有2-3个突起的结节。雌性坡鹿不长角”为作比较。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梅花鹿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海南坡鹿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雌鹿的体重为60公斤左右,雄鹿体重130公斤左右”等句为列数字。突出地说明了海南坡鹿的形态特征,使所要说明的海南坡鹿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 【考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8.【答案】说明了海南坡鹿视觉和嗅觉出奇的灵敏这一特征。

【解析】可分析第4段的观点句,即语段首句“海南坡鹿视觉与嗅觉出奇的灵敏”一句,即可整理出这一语段说明的是海南坡鹿视觉和嗅觉出奇的灵敏这一特征。 【考点】概括文章内容。 19.【答案】答案示例:

(1)“箭一般”形容速度非常快,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坡鹿的机警和敏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2)“几乎”表示十分接近,是差不多的意思,说明历史上海南坡鹿的分布之广,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1)“箭一般”是一种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容速度极快,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坡鹿的机警和敏捷。 (2)“几乎”本义:差一点,差不多,接近。语境义:准确地说明历史上海南坡鹿的分布之广。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解题时,从使用的恰当以及删除后的不准确,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语的重要性。 【考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0.【答案】示例一:随着海南各界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不断增强,海南坡鹿越来越受到重视,生存环境日益得到改善,因此不必担心海南坡鹿会灭绝。

示例二:海南省委、省政府正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实施“坡鹿迁地野放保护工程”,扩展坡鹿分区,改善坡鹿的生存环境,给坡鹿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因此不必担心海南坡鹿会灭绝。 【解析】如可提取第7段“随着海南各界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不断增强,海南坡鹿越来越受到重视,生存环境日益得到改善”,第8段“为此,海南省委、省政府正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实施‘坡鹿迁地野放保护工程’,扩展坡鹿分布区,改善坡鹿的生存条件,给坡鹿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综信息。 五、写作与表达

7 / 9

25.【答案】示例:

担当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有各自所应完成的任务,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都需要一种东西——“担当”。

但也许很多人都会疑惑:“担当”到底是什么呢?

担当可以说是一种气量与胸怀,它彰显了一个人身上的勇气。胆怯与懦弱不会在有担当的人身上出现,因为这是小人才会有的表现。担当,就是敢于承担。敢于承担生活中的风浪,敢于承担事业路上的风险,敢于实现自己的那份承诺,敢说敢做,敢做敢当。

担当是我们立足的基本。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担当,那么他将无法面对挑战,因为他不自信,他想得太多,他觉得他不应该承受某种后果,于是便选择了逃避。那么,恭喜,他也就与成功无缘了。同样,长年累月这样下来,也就没有人愿意让他做事,他会失去朋友和同伴的信任,孤独一生。

不仅人需要担当,国家也同样需要担当。

和平崛起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国际维和到远海护航,从“中非合作”到“埃博拉”援助,从“亚投行”开业到“亚欧班列”开通,哪儿没有体现中国的担当?我们的国家已经站在了世界人民面前,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敢承担,我们承担的起!”

一个国家的担当,可以使其突破重重障碍,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伟大进步;就如抗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正因为有了坚定的必胜信念,要完成对百姓承诺的理想,背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才成功地战胜了敌人,解放了人民。

回望古今,多少名人创就了辉煌的荣誉。那些古代高官们,在高堂之上也须担当,稍有差错,便有可能株连九族;伟大的发明家们,也要承起百姓浓浓的期望,为文明进步做出贡献。我们由此可见,成功是离不开学会担当的。为了使国家更繁兴,生活更和谐幸福,担当才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了下来,而为了迈向更美好的明天,我们也需将这振兴了中华的品格传承下去!

【解析】(一)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本题以郑学勤这先进人物的事迹为材料,充满正能量,贴近学生生活。如可分析“为了这一梦想和使命”“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责任和担当”“虽历经千辛万苦,但初心不改,信念从未动摇”等句,即可确定选择的立意点为“使命”“信念”“责任”“担当”“坚守”“追求”“不忘初心”等。可以写记叙文,叙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和故事,抒写真情实感;也可以写议论文,提出论点,展开论述。

(二)本题要求围绕材料设置的情境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想象,可以突破时空、重现历史、展望未来。此作文可将未来的人事设想得好像已经摆在眼前一样,给人的感觉是应该如此,将来可能是事实的。这种想象可以无所顾忌,可以让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学生要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尽

8 / 9

量让其想象呈现多样化趋势。材料中的“智能”“唤醒”“指令”“校园”和“奇妙”是想象的关键点,写作时要围绕这些关键点,通过想象,补充背景,叙述经历和故事,抒写感受和体验。重要的是想象合理,叙事完整,表达顺畅。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