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首》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比喻、对比等手法的表达作用; 2、领悟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清远意境和诗人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3、背诵两首古诗。
【背景知识】
1、左思(250?~305?)
西晋文学家。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生卒年不详。他家世业儒学。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辞藻壮丽,曾用一年时间写成《齐都赋》(全文已佚,若干佚文散见《水经注》及《太平御览》)。公元272年(泰始八年)前后,因其妹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曾任秘书郎。元康(291-299)年间,左思参与当时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并为贾谧讲《汉书》。元康末年,贾谧被诛,左思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后齐王召为记室督,他辞疾不就。公元303年(太安二年),左思移居冀州,数年后病逝。左思作品旧传有集5卷,今存者仅赋两篇,诗14首。《三都赋》与《咏史》诗是其代表作。左思的作品收录于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逯钦立所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2、陶渊明(365~427)
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谥靖节。《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少好读书,兼谙玄佛,志趣高洁,不慕荣利,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社会污浊和官场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解印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家居安贫乐道,以诗酒自娱,徜徉自适。赋《归去来辞》以见意。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文辞冲穆淡雅。以《归田园居》、《饮酒》、《桃花源》等为代表作,风格独特,是田园诗的开创者。有的作品也隐寓着对现实的不满和个人的政治倾向,如在《咏荆轲》中,热情歌颂其不惜牺牲生命而勇于除暴的壮举。发出“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之句。在《读山海经》中,讴歌精卫和刑天,即使身死仍不忘复仇和继续斗争,被鲁迅称颂为“金刚怒目式”的诗篇。所作《游斜川》、《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和刘柴桑》、《和郭主簿二首》、《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四十六首,辑入《古诗鉴赏辞典》,其文《闲情赋》、《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自祭文》辑入《古文鉴赏辞典》中,有《陶渊明集》。
【练习】
一、解释下列词语 1、郁郁: 2、离离: 3、世胄: 4、结庐: 5、山气:
二、诗歌理解 1、《咏诗》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一例说明。
主题学习指导·高一上·第18课·诗二首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延伸阅读】
1、 据《世说新语》记载,左思貌丑口讷。与左思同时代的潘岳是著名的美男子。《世说新语•容止》记载:“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与此相对应,《世说新语》描写左思:“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晋书•左思传》云,左思少时学书与音乐不成,其父认为他笨,左思受到刺激,发奋勤学,历十年而写成《三都赋》。《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价涨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由来于此!《文心雕龙•神思篇》称“左思炼都以一纪”,把他列为古来文思迟缓的作者之一,评为:“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
沈德潜说:“太冲(左思)胸次高旷,而笔力又复雄迈,陶冶汉魏,自制伟词,故是一代伟手。”(《古诗源》卷七)。
2、陶渊明《饮酒》组诗共二十首,这里所选是其中的第五首,也是最著名的一篇。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田园诗,反映了诗人归田前期一,闲意得、飘逸超脱的悠然心情;同时也是一首具有诗的鲜明形象和悠远境界、又蕴含某种人生之理的哲理诗。诗中直接用了“真意”“忘言”等玄学用语,明显具有朦胧的玄昧。
通观全诗,开头四句,说只要心境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下面说采菊东篱,神志萧散,无意中一抬头而目遇南山,境与意会,情与景会,诗人之精神、意趣与此时之情境浑然谐合。在夕阳的余晖下,大自然生机充沛。飞鸟呼朋啸侣,结伴归来,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正和归田的诗人之心情合拍。于是诗人在暮岚紫霭、归鸟倦飞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参透了人生的真谛。苏轼《题渊明饮酒诗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能写出如此绝妙的佳句,除了写作技巧,更重要的还在于陶渊明散淡孤高的人格,正如黑格尔所说“文学是人学。作品是作家心灵物化的表现。透过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作家的心灵之光。”是陶渊明的人格、精神和心灵使他此诗的创作臻于化境,成为代表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绝句》)风格的含英咀华之作。
3、对生命本真状态的真切体念 ——《结庐在人境》意象剖析
弗洛伊德等西方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本我”,还有一个“超我”。“本我”,就是老子哲学中的归根反本,它摆脱了文化符号的异化与扭曲,如婴儿自然而和谐的生命的本来面目,它接近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所标举的生命的本真状态。“超我”则是社会文化塑造,特立而成自我,是存在于社会现实中,充当种种特定的社会角色,按照群体规范和要求行动的自我。“本我”和“超我”是一对矛盾,和谐地统一在人的灵魂深处。一时“本我”占据上风,一时“超我”表现明显。“超我”和“本我”的交错呈现,显示了人
主题学习指导·高一上·第18课·诗二首
在不同时期里的不同行为表现甚至整个人生追求。放眼封建时代,许多文人在妥协世俗、扩展生命以用世;努力追求“超我”的同时,其实内心深处也时时流露出对险恶官场及叵测社会的厌弃,在竭尽心机地回归“本我”,力所能及地体念着生命的本真状态,如竹林七贤、谢灵运、陶渊明、李白、王维、苏轼等,但其中在追求“本我”道路上走得最远的,对这一状态体念得最真切的,恐怕要数陶渊明了。陶氏不但敢想,而且敢做;不但做了,而且做得那么彻底。他的这一出世心态在他的许多诗篇中均有所表露,在《饮酒》系列中尤其发挥到了极致。本文便以《结庐在人境》为例略作阐释。
《结庐在人境》一诗,是陶渊明诗歌意象的顶峰。在这首诗中,“本我”摆脱了“超我”的纠缠,澄明无碍地存在于诗歌意象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远”与“静”的境界是“本我”战胜“超我”后才可能出现的。“心远”并不仅仅是因为“地偏”,最关键的恐怕还是陶氏在心灵上的真正忘世,倘若心为物役,尘根未了,则即使身处“无车马喧”的偏地,也仍然会为凡事俗情所羁绊,像唐朝王维辈那样像模像样地隐居终南,但他心里图的依然是那条加官晋爵的捷径。在王维身上,“本我”仅仅是追求“超我”的一种手段。而陶渊明则完全不同,他的“超我”已然被排斥在心灵之外,“本我”即生命的本真已呈现出一种完完全全的展开状态。这个时候,不管形体在田园还是在闹市,“心远地自偏”,这种澄明无碍、自由自在的心灵使万物都展现出宁静悠远的情韵。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至此,诗人与“本我”融为一体。采菊的陶渊明,已是解脱了各种尘世纷扰,以生命本真状态呈现的陶渊明了。他心灵的悠然空明,投射在菊花与南山的意象中。他的整个身心已融入山气和美丽的夕阳之中,又似乎化作了飞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翱翔。如此心平气和、心无旁骛地与大自然相承合,体味着大自然本身无穷的韵味。在这种观照中,物是原态的,心是宁静的,心物交汇在内心里,在和谐意识中,认认真真地进入了一种物我同一的“忘我”状态。
前四句,诗人摆脱“超我”从世俗回归自然;中间四句,诗人又以一种超脱虚静的心态,真切地体念着生命的本真状态;到了最后两句,诗人则更似乎进入了一种神情恍惚、虚无缥缈的仙幻之境。“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谓的“真意”即是对回归生命本真的体念与感受。这种体念与感受想要说但说不出来。古人说得好,“得意必忘言”,已然得了“真意”的陶氏,合情合理地“忘言”,绝不是故作高深,只是这种感受确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首诗中无酒,诗人却将其归入饮酒二十首,且成为其中冠冕,原因就在于其意象的捕捉与构成具有直觉无意识的酒神精神的特点。诚如古人所说:“这首诗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俱偶尔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其一点‘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道书千卷,佛经完万叶,犹不能尽厥蕴,故但以‘欲辩已忘言’五字喝断‘此中有真意’之间。虽然,固已言之矣,不曰‘采菊东篱’云乎?”“偶尔之兴味”,即审美的直觉无意识状态。从此状态中蜕化而出的诗歌意象,才能获得“境在寰中,神游象外”的悠远不尽的意味。这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这里,相与归还的鸟儿和悦欣慰,它们没有了彷徨,没有了迷茫,也没有了离群之悲伤。它们投射着诗人摆脱“超我”的孤独迷惘后,精神获得巨大的归属和依托感,从而呈现出自由而宁静欢畅的心情。
对生命本真状态的真心体念是这首诗真意之所在,也是《饮酒》诗及陶渊明诗歌的终极目标。
4、课文链接
左思《咏史》之四
主题学习指导·高一上·第18课·诗二首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左思《咏史》之七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陶渊明《读山海经》之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