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用爱教育用心灌溉

2024-03-28 来源:年旅网


用爱教育、用心灌溉

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 陈 慧

有位名人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心”是育人的核心。教师教育学生是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教师输给学生爱的血液,才能产生学生良好的情感基础。要想培养出具有良好品行的学生,首先每位教师都要把“以德育人”作为灌输到学生脑中,要把它紧密联系实际生活,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国家民族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的思想情感,以及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行为习惯,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打基础。因此,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在思想品德学科的教材、教程中得到贯彻落实,加强与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实施积极的推进。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尊重学生是对学生人格价值的肯定,这是教师的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美丽的心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因为自尊感是一个人要求得到别人肯定和重视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种积极情感,是不断追求进取向上的内驱力,也是生活中的精神支柱。人只有有了自尊感,才会自爱、自律、自重,做了错事才会自责,才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经常遇到数学成绩极差的学生,我的做法是:课堂上常设计一些易于让这些孩子回答的问题,甚至默写计算公式时,哪怕写对了一个,我都鼓励他下次继续努力,课外常有意识地安排这些孩子做点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并没有歧视他,而是在关心他,鼓励他,使他乐于和老师亲近,在孩子心中播撒快乐的种子。小学生虽然年龄小,幼稚、单纯,但他们渴望老师的尊重,希望老师能平等地善待每一位学生,学生就会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就会乐于和老师交流心声,老师的爱就会成为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之源,尤其是后进生就有可能重新找回勇气,重树自信。老师没有

理由苛求学生不犯错误,更不应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老师应从学生的错误中寻找最佳教育时机,给予及时的尊重、理解、关爱和呵护。天真、单纯、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应给予充分的信任。教师的信任感是激发学生不断进步的力量,有助于学生自觉地克服缺点,不辜负老师的期望,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进步。作为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各不相同的。作为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和学习成绩来区分学生,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增强成功的自信心,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当予以表扬和鼓励,即使是错误的回答,也应肯定孩子乐于积极思考的一面,给孩子指出解决的办法,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情,平静的心境去对待所有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是教师感染力所在,它像一缕春风吹暖后进生冰凉的心灵,抚去学生失败的忧愁,它像一泓廿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它像一缕阳光,使受到挫折的学生看到光明和希望。

一、教师要注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小学生是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他们的主体意识比较淡薄,应该说还只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待开发的主体,是处于一种未定型的但朝着一定方向、沿着一定规范前进的状态。教师就要尊重儿童的自主性;注重可塑性的培养 ,注重引导;同时注重保护。我们在尊重其自主意识的同时,又要有目的地锻炼提高其自主、自 理、自控、自治的能力。总之,引导、保护、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教师的责任。 认识到这一点,工作的这几年,我非常注意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强、喜好模仿,这就要求教师冰清,学生才能玉洁。所以,工作中我尤为注重自己的小节,从一点一滴做起于细微处见精神,每天坚持早到校、晚离校;课堂上板书字迹工整;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学校大扫除时决不光说不做,而是和学生们一起动手,清洁美化我们的校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品格。

一天早读课上,一位学生因上学路上吸入冷风,胃部受凉了,课上支持不住“哇”地一声吐了,

脏物一地都是,面对那难闻的气味,学生有的皱起了眉头,有的捂上了鼻子,没有人愿意打扫。虽然说心里话,我也很怕去打扫脏物,但我更知道作为一名教师,现在该做些什么。我先将那名学生扶到办公室,让他休息一下,自己拿着炭灰回到教室,扫了起来,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学生们看在眼里,感动了,有的主动擦起弄脏的桌椅,有的要去倒垃圾,这使我感到特别欣慰,我知道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学生们再也不会袖手旁观了。他们知道要用实际行动去关怀别人、帮助别人。在不久之后的一次外出游玩活动中,学生见到我主动让出座位给晕车的同学并帮助小个同学背干粮,一下子车上的座位都空出来了,体弱的学生、年纪大的教师都有座了,互相帮助之风慰然成形。

二、教师要热爱学生,关爱学生,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孩子们就像一棵棵幼小的树苗,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知识的雨露滋润,还需要爱的阳光照耀。教学时,时时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热情,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用热爱和尊重学生的行为,去赢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我自担任教师以来,十分注重于孩子们友情的培养,要想顺利与学生建立起友谊之桥,教师不仅要有心意,还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因此采用的沟通方式就十分重要,做到不卑不亢,尊重孩子们,适合孩子们,起到桥梁的作用。

一天一位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课后我点名批评了他,他当时沉默不语。这时他的同座同学嘲笑起他来,说他笨得连听课也不会,这时他很气愤,两人吵了起来,这些都被我看见了。我看见这位同学不能平静地接受别人的嘲笑,我认为这位学生身上存在强烈的自尊。我又当着学生们的面充分肯定了他的这种维护人格尊严的骨气,这位学生今后的表现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他被批评遗忘了。我发现如果一个学生在他的学生时代,没有体验过这种被肯定而产生的庄严高尚的心理,那么,很难说他的心理是健康的。

真善美乃人品之最高境界,而真为其首。特别是对生活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一定要真心帮助,真情感化。书信是过去朋友间常用的一种沟通方式,现在经常用的是信息时代的书信---EMIL,

只要了解到这些,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性格特征确定具体的方式。例如,原来班上有位女孩,不爱说话,由于家庭的因素比别的孩子缺少一份快乐,我就想到了寄亲笔书信给她,让她在收到书信时就感受到属于她独享的关心,短短几句话语,但我看出第二天她的眼神中的掩饰不住的激动,下课时,她递给我一份书信,满满的爱心图案和决心好好学习之类的话语,我知道是什么流进的她的心中。所以利用书信形式沟通师生之间感情,达到心与心交流,情与情相融,此举缩短了师生感情上的距离,是一座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课间活动的时间也是同学生沟通交流的好时机,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好时机,不知身为教师的你,可想到离开教室和教师办公室严谨的氛围,当你走进孩子游戏的队伍,他们欢呼雀跃的样子,此时的你在他们眼中,从老师成为玩伴,新角色的身份会让我们一下子融进孩子之中,缩短心里之间的距离。所以在大课间,教师可以在班级队伍里走动,欣赏孩子的运动适时表扬,或和学生聊聊天,开开玩笑,这样可以调节气氛,融洽感情。于是学生们笑,我也笑,这样的小插曲不仅会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而且会充实学生的课间生活,还会关注到孩子运动时一些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教师要建立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

我认为身为任课教师也要抓一个班级的整体,抓风气,抓互相影响,培养班级精神,创造群体向上的氛围,形成一个万分奔腾、你追我赶的局面。

本学期刚开学一段时间,班级里屡次发生作业不写现象。我马上利用一节思品课,为此和学生进行了一次公开,诚实的讨论:作业你们认为多吗?太枯燥了吗?不写会怎么样?同学们敞开胸怀,畅所欲言,发表各种观点。从中我给学生解释五年级数学的重中之重就是集中大量习题,光学不练是不可能识记的,但是我也从中悟出教学都得变换不同方式,让学生保持新鲜感,课后无须雷同的抄写,反而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写学习心得体会。这样学生既能认识到了课后巩固练习的必要,还能反省自己的“偷懒”。通过这样民主讨论,学生有机会为自己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使他们获得了极其宝贵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我呢,谈论过程中不以权威者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中去,通过民主的交

流和合作,相机引导、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指定目标,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是体验到自己和老师是平等的,使他们集体友爱精神得到充分发展,无疑之中也把老师我当了朋友。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老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敝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师师德修养,不仅是社会、家长的需要,也是新时期下时代对我们的需求。陶行知先生的师德修养是我们每一代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就得时刻学习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认识,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锤炼师德意志,养成师德习惯,真正以德立身,为人师表。让我们继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的师德思想,努力为我们钟爱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