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生明
来源:《前进》 2018年第5期
□ 李生明
围绕中心工作搞调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作调查研究盲目决策,就难免要“失街亭”“走麦城”。但忙要忙在点子上,谋要谋在关键处。如果脱离中心工作,远离决策需要,随意性调研,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走到哪调到哪,谈到哪就是哪,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其调研效果难免隔靴搔痒,大打折扣。于领导干部来说,时间和精力有限,走再多的地方,也难以保证调查研究的对象有足够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等等,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情况,才会使决策有更多的事实依据。
组建精兵强将的调研小分队。调研的过程是与人民群众近距离接触的过程。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拖拖拉拉、不讲效率,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不仅拿不出真正有分量的调研成果,同时也影响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调研就要沉下心,听群众说话,而群众最怕“一窝蜂”“大呼窿”,浩浩荡荡,一来一大群。面对如此“阵势”,往往难以诉苦衷、抖问题、说真话。实践证明,“大兵团”调研,不想走形式也难。轻车简从的精干小分队,三五个人,“一竿子”插到群众的地头、炕头,干群心理距离自然拉近,群众愿意说真话,民情也就自在掌握之中了。
抱着“自己也是群众”的姿态。要清楚,自己也来自群众,生活在群众之中,因而必须放下架子、走出圈子、迈开步子,拿出程门立雪的精神,虚心向各行各业的群众请教。放下官架
子、打开话匣子,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问冷暖。这样,能更真切地了解基层情况。
将调研与业务工作有机捆绑。各业务部门在推动日常工作中,要有目的地嵌入调研内容。群众在谈业务中反映的问题,就是调研要掌握的情况。要打有准备之仗,可根据需要召开座谈会、发征求意见函或个别沟通,既看“盆景”,又看“大田”,既接触先进典型,又和普通群众拉家常,这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形式主义,真正做到“把情况搞透、把思路搞准、把举措搞实”,在此基础上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精心分析和研究,进而拿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对工作有切实指导作用的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如果只调查不研究,调研依然是“半拉子工程”。
“小住拉家常”的“蹲点”调研好。针对调研目的,确定有代表性的典型乡村或企业,少人少车,进村入户入厂,蹲上十天半月,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解剖“麻雀”,随时掌握基层的最新变化、第一手资料,真正把情况摸清楚。参加“住访”调研的人员还要坚持每天“碰头”,在“点”上就拿出调研报告的雏形,材料不足当下补充。不要拘泥于固定套路,搞“盆景式”调查、“花架子”研究。
带着感情真调研。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调研,要牢记把调研作为我们党的重要传家宝,带着感情真调研。要自觉抓住老百姓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用脚步丈量民情。调研中要力戒形式主义,坚决不能事先打好招呼,更不能提前写“脚本”、搞“彩排”,然后按照约定的路线图“搭台唱戏”,那是欺哄群众。到基层要防止“被安排”,拒绝看那些虚头巴脑的“示范点”、“盆景”、“窗口”,而要多看边头边脑的“角落”。调研不能满足于走一圈、看一下、听一遍、讲一通,而要了解其中的“玄机”,如果发现基层有准备,那就另找时机另找群众盘根问底,这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达到调研的真正目的。
深入调研要诉诸久久为功。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决策者、组织者、推动者,深入调研是工作的份内事。调研的“焦距”调准了,还得将心真正放在“靶心”上,“身入”更要“心至”。不能像掉到井里的葫芦,看着深入了,其实还浮在表面。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调研,一阵风来、一溜烟去,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不过是换个地方听了听汇报、看了看简报,不仅实现不了调研的预期效果,还会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作者系原大同市委副秘书长)
责编:平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