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策略之研究

2020-03-30 来源:年旅网


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策略之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2.良好的进餐习惯又是保证幼儿营养摄入的重要前提。营养丰富的食品能否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先决条件是吃进去,若吃不进去,再好的营养食品都无法发挥作用。

3.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有的爸爸妈妈这一代就是独生子女了,孩子在家倍受宠爱。爱吃什么,家长就买什么,根本没有考虑营养的合理搭配与平衡问题。而且,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使幼儿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导致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为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的幼儿是边吃饭,边跑,边玩,从而使幼儿养成偏食、挑食、无节制的吃零食等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饮食习惯的养成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4.由此可见,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危害着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发展。

5.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需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十分关注问题。

二、课题研究核心概念及界定

1.核心概念

习惯:在一定条件下完成某项活动的需要或自动化的行为模式。可以通过有意识练习形成,也可以是无意识地多次重复而形成。

2.界定

进餐习惯:是指幼儿在进餐活动中已经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良好进餐习惯:是指幼儿在进餐时保持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

培养策略:是指在幼儿进餐教育中,教师应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寻求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幼儿园开展的“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通过对该课题近三年时间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学习理论知识,结合研究的对象开展大量的收集、探索等各项研究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对研究的结果较为满意,达到先前的预期效果。探索出有效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途径与方法以及家庭指导策略,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铜山县实验幼儿园开展的课题“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在课题研究过

程中的案例《障碍性挑食幼儿的家庭指导》已获得徐州市首届“科研杯”教育教学案例评比二等奖。90%以上的幼儿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双向教育都有明显的进步。大部分幼儿不存在挑食现象了,只有个别幼儿偶尔还有,挑食最严重的孩子也让爸爸妈妈感觉到了可喜的进步。

3.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个性倾向开始萌芽的时期,神经可塑性大,婴幼儿容易接受影响和教育,在此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培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时期的良好的教育将使幼儿终身受益。

4.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表明: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幼儿的某些行为有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内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尤其学前期幼儿,

(二)研究价值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应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健康领域内容与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

2.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身心健和谐发展。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形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前提是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幼儿园教师要学会观察每个幼儿,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纠正幼儿偏食、挑食及不良进餐习惯,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是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幼儿生长发育的前提。平衡的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物质

基础。同时也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课题研究目标、对象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幼儿进餐习惯与生长发育情况的相互关系。

2.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促进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培养。

3.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纠正幼儿的不良进餐习惯,寻求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二)研究对象

小三班全体幼儿

五、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研究的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组,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确定课题研究方向,申报课题。进行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研究分工。

2.第二阶段:(研究的实施阶段)

(1).学习有关理论、经验文章,夯实理论基础。

(2).课题组成员按计划实施研究,细化研究方案 (包括目标、内容、指导方法等方面的整合策略)。

(3).收集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调整再实施。

(4).定期组织研讨活动,定期开展典型案例集体分析、优秀案例赏析、视频案例研析等研讨活动;定期进行阶段反馈、小结、反思、调整;定期开展现场观摩研讨。

3.第三阶段:(研究的总结阶段)

(1).观摩展示,教研成果汇报等。

(2).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撰写研究报告。

(3).编制论文案例集、图片集,交流推广。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借助多种媒体,特别是互联网资源,并与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际出发,走一条适合本课题研究的道路。

2.观察法:通过观察了解班级幼儿的进餐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从中进行提炼。

3.行动研究法:教师针对实际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与计划,用以引导活动,并根据实践发展,分阶段进行总结活动效果。

4.案例研究法:找出典型事件,以研训形式分析、讨论现有问题及对策。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方法,同时采用观察研究、案例研究、总结研究等方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一)阶段成果。

1.针对各种实践探索撰写阶段性小结。

2.课题相关论文、案例的汇编。

3.图片集锦、影像资料。

(二)最终成果

对课题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总结性报告及论文和成果集(教育学案例集、活动案例集、个案研究集、论文集等),并请有关专家评审。

七、课题研究负责人

(一)人员分工

课题组主持人:顾美芳 金至妍(工作有激情并且认真负责。)

课题组成员:

顾美芳(教师,负责信息分类和资料积累,负责信息技术指导及相关资料的收集)

金至妍(教师,承担课题的活动实践研究工作。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承担观摩研讨,制作或收集整理相应教学资源,撰写专题经验总结、论文。)

(注: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按工作需要将对人员分工进行再调整。)

(二)人员保障

本课题组的位成员中均为园内各方面能力较强教师,也是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核心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