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非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3.简述国际储备资产在一国经济稳定发展中的作用。 4.什么是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有何作用?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外经贸部公平贸易局官员在“2003年外经贸形势高峰论坛”上表示,由于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允许的三种保护国内市场的手段,当前各国都在研究这些手段的运用。从当前情况分析,我国今年可能会面临反倾销、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这三种贸易壁垒交叉使用的局面„„。试分析上述局面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2.论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答案部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国际贸易学专业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贸易创造:又被称为贸易创造效果。它是建立关税同盟后产生的一个重要效果。贸易创造效果是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关税同盟成立后,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行专业化分工。这样,关税同盟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便被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所替代,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使贸易量增加。贸易创造的效果是关税同盟的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2.关税配额: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以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的关税配额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附加税。与之相对的是绝对配额,他们都是进口配额的一种形式。绝对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即不准再进口。
3.欧洲美元:存放在美国境外的不受美国政府法令限制的美元存款或从这些
银行获取的美元贷款。由于这种境外存放业务开始于欧洲,因此得名。它与美国境内流通的美元是一种货币,具有同样的价值,区别只是帐务处理的不同。
欧洲美元的存在,首先要有一笔美元存款。比如,一家公司或单位在欧洲几家银行存进一笔欧洲美元,实际上是把它原来在美国银行里的一笔美元存款转存到这家欧洲银行子阿美国银行的账上。同样,一家欧洲银行贷一笔欧洲美元,归根到底也只是把原来存在美国银行里的一笔美元活期存款转给对方而已。
欧洲美元的出现和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对扩展国际贸易,帮助一些国家平衡其国际收支,促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等,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欧洲美元不受任何国家政府的管制,经常追随各地高利率而四处流动,因而助长了外汇投机买卖,促使有关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增大,导致了外汇市场的动荡不安,甚至造成规模庞大的国际金融风潮。
4.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在外汇管制下,出口商必须把他们出口所得到的外汇收入按官定汇率卖给外汇管理机关;进口商也必须在外汇管理机关按官定汇价申请购买外汇,本国货币的携出入国境也受到严格的限制等。这样,国家的有关政府机构就可以通过确定官定汇价、集中外汇收入和批汇的办法,控制外汇供应数量,来达到限制进口商品数量、品种和进口国别的目的。外汇管制一般有数量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以及混合性外汇管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非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答:(1)非关税壁垒的定义
非关税壁垒包括了除关税手段之外的一切限制贸易自由的做法。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非关税壁垒限制贸易的办法又可以分成直接和间接措施两大类:直接措施是指商品进口国强制自己或出口方,对于商品的进出口实行直接的数量或金额的限制;间接措施则是进口方国家对于进口订立非常严格的各种产品标准,使得出口国无法顺利交易。
(2)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①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
当世界上主要国家普遍加强非关税壁垒时,不仅这些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的数量要减少,而且由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将进一步使进口商品的数量减少,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主要国家非关税壁垒的加强程度与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成反比关系。
②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非关税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制成品受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程度小于农产品;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受发达国家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程度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这种差异是使战后制成品贸易的增长快于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间贸易的增长超过他们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贸易的增长的重要原因。
③引起商品价格上涨,使消费者蒙受损失
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使进口商品的数量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国内相同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提高,使消费者支出增加。
④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
对进口商品加强非关税壁垒后,加大了进口商品的成本,削弱了它与国内同类商品的竞争能力,影响了进口商品的销售,从而起到了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作用。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会带动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提高,给有关厂商带来更多的利润。对出口国来说,进口国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都会影响到出口商品出口数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下跌,使出口国遭受损失。
⑤除了上面的影响外,非关税壁垒相对关税壁垒还有一些隐性影响 a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税税率的制定必须通过理发程序,要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在需要紧急限制进口时往往难以适应。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制定通常采取行政程序,比较便捷,能随时针对某国的某种商品采取相应的措施,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b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能更有效地限制进口
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削弱其竞争能力,从而间接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但如果出口国采用出口补贴,商品倾销等办法来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关税往往难以起到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但是非关税壁垒措施,则更能有效地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
c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关税率确定以后,要依法执行。任何国家的出口商都可以了解,但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往往并不公开,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出口商难以对付和适应。 2.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的自由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和贸易国家。为了对外经济扩张,美国积极主张削减关税,取消数量限制,成为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
(2)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基础雄厚。战后贸易自由化席卷全球,除去美国对外扩张,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诸如生产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国际分工的纵横发展、西欧和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它们反映了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历史上的自由贸易则发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一国资本自由化扩张的利益和要求。
(3)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主要反映了垄断资本的利益;而历史上的自由贸易则代表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
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4)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是通过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此外,区域性的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等地区性的经济合作,也均以促进国际商品的自由流通、扩展自由贸易为宗旨。
(5)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批社会主义国际产生了;原来的殖民地、附属国成为新兴发展中国家。它们在贸易自由化发展中是不平衡的。
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超过了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
②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超过了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 ③商品上的贸易自由化范围也不一致。主要表现在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超过了农业产品上的贸易自由化;机器设备的贸易自由化超过了工业消费品的贸易自由化。
(6)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 3.简述国际储备资产在一国经济稳定发展中的作用。
答:各国保持国际储备,对一国经济稳定发展具有以下几种作用: (1)融通国际收支赤字
这是持有国际储备的首要作用。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通过动用外汇储备,减少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持有额,在国际市场上变卖黄金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所造成的外汇供求缺口,能够使国内经济免受采取调整政策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助于国内经济目标的实现。当然,一国国际储备不是用之不尽的,所以它应付国际收支困难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于短期性国际收支赤字,理应通过动用国际储备来弥补。对于长期性国际收支赤字,一定规模的调整是必不可少的,但为了使调整政策的实行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分布,避免过快调整所带来的国内经济震荡,就需要动用国际储备作为辅助措施,为调整政策的从容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撑,使赤字在中期能得以维持,又能维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 (2)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汇率稳定
国际储备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影响外汇供求,将汇率维持在一国政府所希望的水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储备的动用既作为支付手段弥补了国际收支赤字,同时也作为干预资产维护了汇率的稳定。1973年后,主要工业国实行管理浮动制,不再负有维持固定汇率的义务。因此,国际收支失衡与外汇市场干预对国际储备动用的要求在规模上,甚至在方向上出现了脱节。一国可以通过变动国际储备量来进行外汇干预,操纵汇率来实现国内经济目标,而不决定于国际收支失衡的规模和方向,70年代以来,国际储备的毛额变动比以前剧烈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外汇干预只能在短期内对汇率产生有限的影响,它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汇率变动的长期趋势。再者,国际储备作为干预资产的效能,要以充分发达的外汇市场和本国货币的完全自由兑换为前提条件。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汇率由官方行政制定,由此所可能造成的外汇供求缺口通过外汇管制强制性地加以控制,而不通过国际储备的动用。因此,在这些国家,国际储备基本上不具备干预资产的功能。
一国持有国际储备的多少表明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率的实力,一国拥有雄厚的国际储备不仅为当局客观上提供干预资产,而且还通过增强国外市场人士心理上对本国货币的信心,来维持本币在外汇市场的坚挺走势。一国储备雄厚,外汇市场对本国货币的信心就充足,而不致出现不利于本国货币的游资流向。 (3)充当对外举债的保证
国际储备充足,可以加强一国的资信,吸引外国资金流人,促进经济发展。国际金融机构和银行在对外贷款时,往往要事先调查借债国偿还债务的能力。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状况是资信调查、评价国家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国际上,有专门机构或重要的金融杂志每年就各国借款资信进行评定,确定贷款的安全系数,一般包括经常账户收支的趋势、外债还本付息占该国出口收入的比重以及国际储备状况等,由此可见,国际储备是向国外借款和还本付息的一项重要保证。 4.什么是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有何作用?
答:(1)远期外汇交易的定义
远期外汇交易(Forward Exchange Transaction)是指买卖双方预先签订合同,规定买卖外汇的数额、汇率和将来交割的时间,到规定的交割日期再按合同规定进行交割清算的外汇交易。在远期外汇市场中,外汇买卖的交割日可以是在即期交割日(即成交第二个营业日)之后的任何一个商定的日期。在远期外汇市场中,远期交易的预约时间按月计算,或者说远期交易的期限一般以月计算,有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不等,但通常为3个月。只要远期交易双方同意,远期交易可以延期,也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前交割。
在外汇市场上,购买远期外汇的主要是:有远期外汇支出的进口商、负有即将到期的外币债务的债务人、输入短期资本的牟利者,以及对于远期汇率看涨的投机商等。卖出远期外汇的主要是:有远期外汇收入的出口商、持有即将到期的外币债权的债权人、输出短期资本的牟利者,以及对于远期汇率看跌的投机者等。
(2)远期外汇交易的作用
利用远期外汇交易的主要作用是避免汇率变动的风险和获取投机利润。此外,外汇银行为平衡其远期业务头寸也开展远期外汇业务买卖。
①通过远期外汇交易防范交易风险
在进行远期外汇交易时,企业与银行签订合同,在合同中规定买人卖出货币的名称、金额、远期汇率、交割日期等。从签订合同到交割这段时间内汇率不变,可防范日后汇率变动的风险。远期外汇交易的一个变种是具有日期选择权的远期合约,其允许企业在一个预先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的任何一天执行外汇交易。当然,远期外汇交易本身是存在风险的,企业能否避免损失和获得好处,关键在于汇率预测是否正确。同时,远期外汇交易在避免了汇率不利变动风险的同时,也丧失
了汇率有利变动而带来的获利机会。
②通过远期外汇交易获取投机利润
在进行远期外汇交易时,投机商可以根据自己对未来外汇汇率波动的预期进行投机操作,以获得投机利润。例如,一个投机商如果预期未来某种外汇的汇价将会上升,他会买入远期外汇,建立一个远期多头,这样一旦这种外汇真的升值的话,就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当然,远期纯粹的远期外汇投机交易也会带来巨大的风险,一旦投机者预测错误,必将给其带来很大的损失。
③外汇银行平衡交易头寸的手段
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银行需要稳健的经营。这就要求银行不能随便将自己的资金基于一种危险的敞口之中,它需要通过远期外汇交易将自己的远期头寸置于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以避免汇价出现巨大波动导致银行不可忍受的损失。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外经贸部公平贸易局官员在“2003年外经贸形势高峰论坛”上表示,由于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允许的三种保护国内市场的手段,当前各国都在研究这些手段的运用。从当前情况分析,我国今年可能会面临反倾销、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这三种贸易壁垒交叉使用的局面„„。试分析上述局面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答:产生上面的原因可以通过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1)产生的外因
①从国际大环境来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盛行。近10年来,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不断上升,于是欧美等国家不断加强反倾销的立法,扩大反倾销的调查范围,提高反倾销税的税率,与此同时,时不时的利用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来保护本国国内工业。
②从一定意义上讲,是规则本身导致了以上局面的出现。比较WTO成员国保护国内市场所能采取的几种方式,反倾销是最好用的。程序简便易行,便于实施,能够有效排斥进口又不易招致报复,因此被各国视为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最佳办法之一而被频繁采用。而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是世贸协议中明确加以规定的,则是更具有杀伤力。
③国外反倾销法大多对我国采取歧视态度。一些国家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中国的进口产品的成本认定适用所谓的“替代国”或“类比国”制度。而在选用替代国时随意性非常大,经常运用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国的国家作为替代国。这样认定的结果必然是中国的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与出口价格处于事实上的不可比状态,最终导致中国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或做出价格承诺、限制出口数量。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的也可以通过歧视我国的出口产品来限制我国的出口,例如一旦达到了一定的比例就认为我国的产品对该国相似的产业构成了危害,即使最终调查的结果是否定的,但是已经对我国的出口产品构成了危害。
(2)产生的内因。
①我国近年来出口发展快、顺差大也是导致反倾销诉讼、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增多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出口的迅猛增长往往会导致上述措施的大幅增加,这种状况在其他国家也曾出现过。
②国内企业的无序竞争为国外提出反倾销,及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提供了口实,这也是我国企业屡屡遭诉的重要原因。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使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天然的比较优势。问题是我国一些企业行为不规范,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往往是得知同行在某一国际市场出口获得成功便蜂拥而上,结果导致出口产品过分集中于某一国家或地区。据统计,我国约有75%的出口产品(含香港转口)集中在北美和西欧市场。“扎堆”现象加之缺乏协调,导致本国企业互相杀价,恶性竞争,给国外以反倾销口实;而过于集中某个地区又为进口国采用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提供了口实。
③此外,对国外的倾销指控应诉不积极或应诉不力,导致别人更加“得寸进尺”,与此同时,对国外制定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反应不足。你越害怕我就越用此道对付你,从而引起反倾销的“连锁反应”。最典型的莫过于1994年美国裁定“中国大蒜倾销案”之后,起诉方律师抓住中方企业不愿应诉的弱点,又鼓励美国蜂蜜行业对中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同时,这家律师事务所又说服美国自行车生产企业对中国企业提起诉讼。接下来是蘑菇罐头,然后是靛蓝染料。虽然是小行业的“连锁反应”,但也总共影响了中国高达3亿美元的出口。虽然这些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对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越来越重视,但是手段单一,并且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来应对,这也为频繁遭到别国利用这些措施来限制我国的出口。
(3)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①我国已经成为这些限制措施的最大受害国
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国,自1978年至2001年,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498起涉及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到160多亿美元的出口。2001年,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6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创历年最高。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这一趋势并未改变。
②涉案商品范围日益扩大
80年代,国外对我国提起的反倾销、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指控大多是小商品和农副土特产品,后来扩大到矿产品、工业制成品等,目前已扩大至化工、轻纺、机电等4500多种商品,几乎涉及到我国出口商品的所有类别。
③涉案的国家和地区日益增多
80年代,对我国实施反倾销、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的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欧共体国家、美国等。进入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墨西哥、伊朗、智利等也纷纷对我国提起这些指控。
④迫使我国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我国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了上面的危害,正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继续深入、均衡开拓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同时,有步骤、有选择地积极开拓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尼、韩国、波兰、土耳其和南非等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使我国出口市场在全球形成合理的、有层次的多元化布局,从而分散市场风险,扩大了出口。
⑤ 迫使政府建立健全一套应诉机制来规避上面各种措施实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是尽快建立预警机制。提前发现,商务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便防范上述措施的可能出现。同时,建立了大宗商品、重要商品的出口监测系统,完善了信息通报制度,争取到产业保护的主动权。二是加大了奖惩力度。坚决落实“谁应诉、谁受益”原则,对积极应诉和胜诉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不应诉或在应诉中表现消极的企业给予处罚,形成有效的奖惩机制。 2.论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答:一国汇率的变动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既包括经济因素,又包括政治因素与心理因素等。而各个因素之间又有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更何况,同一个因素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间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所以汇率变动是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问题。下面选择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来集中分析它们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影响汇率的变动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状况是一国汇率变动的直接原因,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长与外国货币供应的增加,顺差国的汇率就上升;反之,一国国际收支逆差,它的货币汇率就下降。例如,美国对前西德的贸易逆差使美元兑西德马克的汇率从1985年的3.439跌至1989年底的17689,跌幅高达48.6%。因此,有些经济学家至今还坚持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说。
(2)经济增长率。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往往构成汇率变动的基础,因为它会影响对外贸易和外汇市场交易活动的变化。一般而言,经济增长加速,国内需求水平提高,会引起更多的进口,从而造成本国货币汇率向下的压力。
(3)通货膨胀。一国货币价值的总水平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一国商品、劳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由于通货膨胀,国内物价上涨,一般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的增加。这些变化通过影响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信用地位,导致汇价下跌。例如:1974~1975年,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率从11%降为9%,同时,美元汇价保持上升趋势;1977~1978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上升立即引起美元汇价下跌。
(4)财政赤字。政府的财政赤字常常用作预测汇率变化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国家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意味着政府支出过度,一方面可能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可使国际收支恶化,二者都会导致汇率的自动下浮。
(5)利率。利率下降,国内资本流出;利率上升,国外资本流入。这种由两地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动是国际资金流动的一种主要方式。资本流动将引起外汇市场供求变化,从而对汇率发生影响。在通常情况下,一国利率提高、信用紧缩,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反之,则引起货币的贬值。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提高利率,西欧大量游资流入美国,导致美元汇价上涨,并特别坚挺。
(6)外汇储备。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表明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的能力,所以它对稳定汇率有一定的作用。英国政府从1932年起就用部分外汇储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当英镑汇率下跌时,就卖出外汇买入英镑,促使英镑汇率上升;当英镑汇率过高时、就买入外汇,卖出英镑,使英镑汇率下跌。
后来,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纷纷效法,设立外汇平准基金。
这一作法也一直沿用到现在,需要指出的是,只有一国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才能有效地干预外汇市场,影响汇率短期变动的方向与程度。
(7)心理预期。现实生活中,投资者往往根据自身对未来汇率的主观评价来决定资本转移的数量和方向,这对外汇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往往起到加大外汇波动幅度的作用。如1995年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持续上升,其中市场交易者的心理预期起到了很大作用。
(8)投机活动。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外汇投机活动。有时能使汇率波动的超出了预期合理幅度。
(9)政治事件。国际上突发的重大政治事件,对汇率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考试科目:国际贸易专业综合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14分)
1.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 A.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 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 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2.如果进口国是小国,它所面临的外国出口产品的提供曲线与国际价格线( )
A. 重合 B. 垂直 C. 交叉 D. 平行
3.根据斯托尔泊.萨缪尔森定理,自由贸易将( ) A. 提高价格上升产业所密集使用要素的实际收入
B. 降低价格上升产业所密集使用要素的实际收入 C. 降低价格下降产业所稀有使用要素的实际收入 D. 提高价格下降产业所密集使用要素的实际收入
4.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损失程度是( )
A. 前者大于后者 B. 不可能确定 C. 两者应相等 D. 后者大于前者
5.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入国( ) A. 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B. 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C. 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D. 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6.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 ) A. 技术转让战略
B. 商品出口战略
C. 海外直接投资战略 D. 海外间接投资战略
7.以下情形中,哪个不属于货币局制度所具有的特征? ( ) A. 国内金融体系非常脆弱
B. 货币政策不具有高度的可信性 C. 名义汇率僵化 D. 中央银行只能弱化
8.远期外汇交易和外币期货交易的区别在于 ( )
A. 前者没有标准的合同规格,后者有 B. 前者可用来防范外汇风险,后者不能 C. 前者属于场内交易,后者属于OTC交易
D. 前者有固定的到期日,后者没有
9.比较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和资产组合理论,其差异体现在 ( ) A. 前者属于流量分析法,后者属于存量分析法
B. 前者假定国内外金融资产可完全替代,后者假定不可完全替代 C. 前者假定UIP不成立,后者假定UIP成立
D. 前者假定以货币数量理论为基础,后者以凯恩斯主义理论为基础 10. 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托宾税的困难不包括 ( ) A. 难以评价投机在外汇市场中的作用
B. 国际协调方面的障碍
C. 实施这种税收可能会扩大全球性收入差距 D. 很难区分不同性质的外汇交易
11. 为防范来自反担保人的风险,原始担保人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反担保函的有效期不应长于原始担保函的有效期 B. 反担保函的金额不应大于原始担保函的金额 C. 反担保人必须是政府主管部门 D. 以上均不对
12.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卖方的义务是 ( ) A.付货物、移交一切与货物有关的单据、转移货物所有权 B.交付货物、出口清关、转移货物所有权
C.交付货物、出口清关、移交一切与货物有关的单据 D.交付货物、办理运输及保险事项、转移货物所有权
13. 我国某公司从日本进口货物,如按FOB条件成交,需由我方派船到日本口岸接运货物;如按CIF条件成交,则由日方洽租船舶将货物运至中国指定港口.所以 ( )
A.我方按FOB条件进口所承担的货物运输风险,大于按CIF条件进口 B.我方按FOB条件进口所承担的货物运输风险,小于按CIF条件进口 C.我方按FOB条件进口所承担的货物运输风险,等于按CIF条件进口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14. 受惠国在利用普遍优惠制时,受惠商品减税幅度的大小取决于 ( ) A. 普通税率和普惠制税率之间的差额 B. 最惠国税率和普惠制税率之间的差额 C. 普通税率和最惠国税率之间的差额
D. 给惠国税率和受惠国税率之间的差额 二.多项选择题 (12分)
1.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 ) A. 货币危机的根源是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恶化
B. 货币危机是贬值预期自我实现的结果
C. 政府被迫放弃评价,是因为外汇储备已经枯竭 D. 防范危机的关键在于提高政府政策的可信性
E. 货币危机的发生是政府与投机者之间的博弈过程 F. 以上都不对
2.根据IMF《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格式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 )
A. 不再使用借贷记账法 B. 与国际投资头寸表进行合并 C. 取消“错误与遗漏”项目
D. 将“单方面转移”分解为“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
E. 淡化了资本流动期限的重要性 F. 设立了“资本与金融帐户”
3.关税同盟比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程度更高,体现为 ( ) A. 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非关税政策
B. 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 C. 消除了成员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差异 D. 消除了贸易转移效应
E. 实现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4.制定一个最佳的国际卡特尔产品价格,所需考虑的影响因素有 ( ) A. 非卡特尔的世界市场份额 B. 卡特尔的世界市场份额
C. 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 D. 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 E. 商品的世界总需求弹性
5.根据Mundell-Fleming Model,如果资本可以完全流动,那么, ( ) A.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有效,但货币政策无效 B.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有效,但财政政策无效 C.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有效,但货币政策无效 D.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有效,但财政政策无效
E. 无论采取什么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均无效 F. 无论采取什么汇率制度,财政政策均无效
6.根据外币期权的定价原理,下列何种情形是真实的 ( )? A. 相对于协定汇率,即期汇率越高,买权费越低
B. 相对于协定汇率,即期汇率越低,买权费越高 C. 相对于协定汇率,即期汇率越高,买权费越高 D.相对于协定汇率,即期汇率越高,卖权费越低 E.相对于协定汇率,即期汇率越低,卖权费越高
F.相对于协定汇率,即期汇率越低,卖权费越低 三.计算题 (每题4分,共8分)
1.假设A国为发展中国家,该国的出口部门199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生产率指数均为100。
1995年该国出口价格上升10%,进口价格上升20%,生产率指数上升40%。请计算: (1) 1995年该国的商品贸易条件 (2) 1995年该国的单边贸易条件
2.截止2002年底,某国外债总余额为980亿美圆,商品与劳务出口收入为840亿美圆,2002年全年的外债还本付息额为320亿美圆,请问:该国2002年的负债率和偿债率分别为多少?
四.案例题(每题8分,共16分)
1.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基本上是一个“短缺”经济。稀缺资
源的配置,实际上是由政府特别是大藏省和通产省控制的。政府对重要资源的控制,使这些部门具有影响经济增长方向的巨大权力。这种权力又通过使用关税和其他进口限制来保护选定的产业而得到进一步加强。以钢铁行业为例,从1963年到1970年,日本的钢铁生产增长了3倍,这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