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原论述题复习

2024-03-15 来源:年旅网
马原复习

1.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及其相互转化。P44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40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P26-28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4.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P26-27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P60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P75-78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一是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一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二是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他们是同一个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 7.价值及其特性。P84-86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课题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它是对各种特殊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哲学上的价值由两反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价值的特性主要有:①客观性。②主体性。③社会历史性。④多维性。 8.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P89-90

真理与价值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真理因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普遍性而具有根本性和优先性,价值及其评价标准必须以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二者辩证统一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真理原则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价值原则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9.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在哲学史上的意义。P107-109的上半部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但社会意识既依赖于社会存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在哲学史上的意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第一,它宣布唯心主义破产。第二,他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10.如何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P144-145

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基本前提出发,既明确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杰出人物这是必然的;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但这些作用仅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现象。如果割裂必然与偶然的关系,就会夸大个人的作用,进而否定或歪曲历史发展的规律

11.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及其在当代的运用与发展。P160-163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在当代的运用和发展: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第三,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12.在自动化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P179

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增大。

13.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客观结果。P173-188

剩余价值规律是指剩余价值产生、资本增殖的规律。

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这部分价值。剩余价值的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虽有人身自由,却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只有当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并被资本家购买以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才能结合起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

客观结果:工人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被延长和提高,每个资本家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积累,最终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断积累。

14.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及后果。P180-182

原因: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是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后果:

工人不断失业。经常性的庞大失业人口存在。 15.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P179-182

本质:

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后果: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导致过剩人口的存在,工人的不断失业; 社会财富的两级分化;

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1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P186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工资表现为工人劳动的报酬,这就掩盖了资本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与表现形式。P185、P189-190

原因: 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第二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的生产都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自发进行的,具有严重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经常处于失衡状态。这种失衡和脱节经常表现为生产过剩,以至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难以顺利进行,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本质:生产过剩

表现形式: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

18.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P221-229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首先是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私人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随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在劳资关系上,资本家采取了新的制度,如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等。在分配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

和矛盾,避免社会剧烈冲突和动乱,保持社会的稳定,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③.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手中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从传统的体力劳动向现代的脑力劳动转变。

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在经济调节机制上,强化市场调节、弱化政府干预,即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来提升经济竞争力;通过福利制度改革,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通过放松对经济和金融的管制,释放经济活力。 在经济危机形态上,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下降;经济高度金融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财政严重债务化,债务危机频繁爆发;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加剧;经济增长乏力,发展活力不足,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在一起;金融危机频发,全球经济屡受打击。

⑤.政治制度的变化: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新变化的主要原因: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推动新变化的重要力量 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④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对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19.经济全球化的动因、表现与影响。P216-221

动因: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②跨国公司的发展 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表现:

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影响:

积极影响是: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第一,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二,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第三,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第四,可以借助投资自在优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消极影响是:第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第二,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第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第四,经济

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难以避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