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贾若祥-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下)

2020-07-11 来源:年旅网
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下)

贾若祥 国家发改委国土所区域室副主任

二O一四年二月

三、有关国内外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经验 (三)国内的经验

下面开始介绍国内的有关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一些做法。 1、京津冀半小时经济圈

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它的范围主要包括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相关城市,像河北的主要包括石家庄、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在这个范围之内,能够形成半小时经济圈的主要是北京和天津,以及北京和河北的张承地区,北京与河北的保定和廊坊这些区域。可以说这些区域是京津冀城市群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区,也是前一段时间国家推进的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区域的组成部分。

在整个的京津冀城市群中,它的国土面积在全国国土面积中的占比不是特别的高,大约是4%左右。但是它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占比以及人口的占比都是比较高的,像它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到了全国的10%左右,人口占到了全国的8%左右,都远远高于面积所占的比重。 从整个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范围来看,可以说它的规划范围基本上属于两小时经济圈的范围。像北京到秦皇岛大约是一个小时五十八分钟,两个小时的时间;从北京到石家庄大约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这是比较远的了。半小时经济圈主要是北京以及与北京紧密毗邻的一些相关城市,像天津,由于北京开通了到天津的轻轨,基本上半个小时可以通达,所以半小时经济圈是京津冀城市群中一个重要的核心区。

在整个京津冀城市群中,可以说它具有非常典型的双核结构,就是北京一个核心,天津一个核心。北京作为一个核心,主要是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天津是一个核心,主要是天津是中国北方一个非常重要性的港口城市,另外也是中国陕北地区重要的一个出海口。在整个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和天津的经济总量和人口加起来占比都非常高,现在人口占到了整个京津冀城市群的80%多,它的GDP占大66%左右,所以它的双核结构非常明显,这个双核结构基本上也成为了京津冀半小时经济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区。

另外就是京津冀城市群中的自然分异也非常明显,有太行山、燕山等山区,像张承的山区,还有滨海区,像天津、唐山、秦皇岛、沧州等等都有一部分的海域,还有一些平原地区。

另外,交通联系可以说是比较密切。我们也对京津冀相关的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进行了研究,像京津冀不同城市之间的客车、列车的班次来看,北京和保定、北京和廊坊、北京和天津联系都是非常的密切。随着距离的不断增加,和周边地区的联系程度就呈现一些不断减少的趋势,尤其是和北部的张承地区的联系相对来说比较少。从客车班次上来看,像北京到保定、北京到廊坊、到天津等等联系都比较密切;从列车班次上来看,像北京到天津、到廊坊、到保定的联系都是比较密切的。从高铁来看,因为在整个京津冀城市群中,目前大部分都已经开通了高速铁路,只有张家口和承德目前还没有高速铁路相联系,联系比较密切的有北京到保定、到石家庄、到天津、到沧州等等。所以,在北京的半小时经济圈里边,北京和周边的一些主要经济体城市的联系比较密切,尤其是随着高速铁路的连通,使得半小时城市群在京津冀城市群中的核心和引领作用更加明显。

从产业分工上来看,北京、天津和廊坊在从业人员专业化指数的分工来看,北京、天津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城市,产业专业化指数在整个京津冀中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像廊坊的专业化程度,在某些产业方面专业化指数相对来说比较明显,比如公共管理、社会组织产业、教育产业等等,廊坊的大学城的建设使得廊坊的教育产业的专业化指数比较高。

这是北京的半小时经济圈。这个半小时经济圈主要是得益于高速铁路的建设,得益于周边毗邻城市的一些相关分工和合作。

2、珠三角半小时经济圈

另外在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可以说也是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在珠三角的9个城市中,基本上形成了这么三大块,一个是广州、佛山、肇庆,广佛肇;还有一个是中山、珠海和江门,珠中江;还有一个是深圳、东莞和惠州,深东惠,基本上是这么三大组团。

在整个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中,建设了相关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比如从广州到佛山、到肇庆,像在中山、江门和珠海,深圳到惠州、东莞之间,目前有的都已经建成,有的正在建设快速轨道交通。快速轨道基本上成为连接珠江三角洲这9个城市的重要骨架,如果这个连接成功以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它的一体化建设。和其他城市群不一样的就是,珠江三角洲这9个城市群正好是在广东省整个省域范围之内,所以它推进一体化的程度面临的行政壁垒障碍就相对来说要小的多,一体化程度的推进可能会更加的深入。

另外在珠江三角洲中,它们围绕着核心城市以及周边的相关城市,也在产业发展方面形成了各自的分工。这是珠江三角洲产业整体规划当中提出来的A字型的产业空间布局,像在东岸提出来要布局一些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在西岸布局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在沿海主要是做

生态环保型的重化工产业,这些也主要是围绕着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来形成相互错位的产业发展格局。并且在珠江三角洲的城市中,它的半小时经济圈以及相关的核心城市像广州市、东莞、深圳等等这些城市,可以说也形成了和周边的城市错位的产业分工。

广州的半小时经济圈,主要是涵盖了肇庆、佛山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周边的番禹、顺德等等。当然,随着交通方式的不断转变,它的半小时经济圈的范围可能还会进一步拓展。在广州的半小时经济圈范围之内,具有非常便捷高速公路连通以及轻轨连通。另外,在这个经济圈之内,相关的一些城市共用机场,在一些出海口方面也有共建、共享的措施。

3、长三角半小时经济圈

长三角半小时经济圈的建设,在中国也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为在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里提出了要把长三角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型城市区域。

那么在整个长三角中,它的半小时经济圈可以说是长三角16个城市中的非常重要的核心区。按照现代高铁的速度来看,半小时经济圈的范围如果以上海为核心的话,基本上是涵盖了上海到苏州、到嘉兴以及周边相关的一些城市,可以说这是整个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非常重要的核心区。整个规划的范围,因为整个长三角涵盖着上海以及两省,所以从上海到南京的动车距离大约有两个小时左右,所以规划的范围区基本上是属于两小时经济圈的范围。如果从半小时经济圈的范围来看,它是长三角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区。

4、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

另外,从中国推进半小时经济圈来说,比较典型的还有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建设。长株潭为了推进一体化建设,推进了城际铁路建设,长株潭城际铁路成为连接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的城际快速铁路。这个城际铁路于2010年城市开工建设,预计到2015年能够通车,通车以后,长株潭这三个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基本上都可以缩短为30分钟以内,为长株潭的一体化在交通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是长株潭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一个重要基础。

5、石家庄半小时经济圈

石家庄也在积极地推进以石家庄为核心的半小时经济圈的建设。尤其是石家庄为核心,向石家庄北部的正定、东部的藁城、南部的栾城以及西部的鹿泉县这四个县,基本上是在石家庄半小时经济圈的范围之内,它也是石家庄发展卫星城、推进中部城郊型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类型。

在石家庄的发展规划中,它把周边一些相关的县分了三种类型:中部城郊型、东部平原型和西部山区型。其中这个半小时经济圈的范围,基本上是属于石家庄中部城郊型。石家庄

中部城郊型经济发展是石家庄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承载区域,这个区域一方面承接石家庄相关的一些产业进行转移,另外也和石家庄联合起来做大石家庄,发挥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

(四)国内外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经验

从上面介绍国内包括国外相关城市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一些主要做法来看,主要有这么几个经验可以总结:

第一,发展半小时经济圈要有核心城市的带动,这是发展半小时经济圈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围绕一个核心城市,使这个核心城市成为带动这个区域的引擎,然后围绕这个核心城市再把周边的相关一些城市纳入到自己的半小时经济圈范围之内。

第二,要有便捷的交通、信息的连接。之所以能够形成半小时经济圈,而且半小时经济圈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拓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半小时经济圈之内核心城市和周边的一些相关城市之间有非常便捷的交通联系,特别是像高速铁路、城际轨道等等。

第三,要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分工。核心城市和周边的相关城市之间,在产业分工上有不同的分工。比如核心城市在研发、服务业发展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而周边的城市在一些加工制造方面有自身的优势。

第四,在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时候,要注重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因为半小时经济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圈,另外在这个半小时经济圈之内,也有一些生态功区,一些农产品出产区,在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经济的同时,还要注重保护好半小时经济圈之内的生态环境,使这个半小时经济圈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五,在构建半小时经济圈的时候,要有一些相关的好的规划作为引领和指导。因为在国外包括国内的很多半小时经济圈相关的实践中,基本上都制定和编制了相关的规划来指导和引领半小时经济圈的综合性发展。因为有了规划以后,包括在一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方面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各自的分工。因为半小时经济圈是一个跨越不同的行政管理单元的区域,并不是一个大的行政区域,是跨不同行政区的经济区。

四、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半小时经济圈的理论模型

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一个理论模型,我在这里进行简单的描述。在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时候,围绕着核心城市,围绕着半小时经济圈以及由半小时经济圈向外拓展形成的这些城市群或者城市群地区,形成一个区域,另外,在半小时经济圈的一些其他区域也会形成相关的城市群区域。这些区域之间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这其中既包括半小时经济圈内部相关

城市之间紧密的联系,还包括半小时经济圈与半小时经济圈之间的相关联系,这样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化、多极化的发展模型。

(二)中国区域发展的格局

下面讲一下半小时经济圈发展的区域背景,就是中国区域发展的格局。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离不开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整体把握,要在国家区域发展整体格局的统领下来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区域发展提出了两个大的战略,第一个战略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二个就是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1、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要推进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可能要发展半小时经济圈,也要围绕着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些重点区域、重点城市进行推进;第二,要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第三,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第四,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这个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下,半小时经济圈应该围绕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点区域来进行展开,使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发挥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这一张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四大经济板块在全国经济比重的一个变化。从这个变化中可以看出来,东部沿海地区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地位,所以在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时候,东部地区也是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建设的一个重要区域。另外,在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也要围绕一些重点区域来推进半小时经济圈的建设。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也专门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比如目前有西部开发司,有中部崛起办,有东北振兴公司等等来推进。

西部开发的一些重点,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来,对于西部地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要建设国家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那么西部地区,也提出了一些重点的发展区域,比如宁夏的炎黄地区、兰西格地区、天山北坡地区、藏中南地区、滇中地区、北部湾地区、黔中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地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和呼包银榆地区,那么在西部地区如果要推进半小时经济圈,也要围绕西部地区的一些重点开发区域中的一些核心城市来进行推进。

对于东北地区,国家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要求,比如粮食安全、区域发展空间格局、资源型城市转型、国有企业改革等等。另外,对东北地区,国家也提出了一些重点的发展区域,像哈大齐地区、长吉地区、辽中经济区、大连经济区。所以在东北地区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

时候,也要围绕着东北的一些核心城市,比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积极推进,以这些核心城市为核心的半小时经济圈建设,来进一步壮大这些核心城市在支撑区域发展中的一些作用。

中部地区,国家也提出了要求,就是要加快三基地一枢纽的建设,要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中部地区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时候,要围绕着中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极的要求来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围绕着中部六个省份的核心城市,主要是它们的省份城市,来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如太原、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这就是中原城市群的一个空间位置,从这个图中可以非常明显看到,中原城市群涵盖了其周边的一些相关区域以及周边相关省份的一些区域,一共涵盖了18个城市。其中半小时经济圈的范围主要是郑州以及周边的开封、洛阳及其他相关城市,这些城市可以说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为什么要进行核心城市的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呢?这就相当于一种结构的再造。比如同样是一个碳原子,那么通过结构的改造它可以改造成一个金刚石。对于不同的城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通过对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功能进行合理的分工和调控,那么可能会产生“1+1>2”的效果,使城市群的效应大于一个城市加一个城市再加一个城市的效应。通过这种城市群的建设,可以把单个的城市进行连接,化内部的竞争为合作,从而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构建网络型、组团式、多极化的城市群发展格局。围绕着不同的基点,构建不同的半小时经济圈,然后不同的半小时经济圈之间,又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这样整体上连接起来就形成一个网络型的、组团型的、多极化的城市群格局。这样使得经济活动既不会围绕着某一个核心城市出现过度的集聚,另外也实现了功能的适度分散,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在东部地区,国家提出里要使东部地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制度创新方面能够走在全国的前列。所以东部地区在发展半小时经济圈方面,可能自身的优势方面更加明显。围绕着东部地区的一些主要核心城市,在推进半小时经济圈方面,可能更有自身的优势。现在东部地区,像最北边的辽宁省到最南边的海南省,基本上每个省都有不同的区域,上升到了国家的战略。像辽宁的五点一线、河北的沿海开发、天津的滨海新区、山东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的蓝色半岛经济区、江苏的沿海、长三角的规划、浙江舟山的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福建的海峡西岸、珠三角规划、广西的北部湾、海南的国际旅游岛,那么围绕着这些东部沿海的核心城市,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将会进一步壮大核心城市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城市开发的连绵带。其实在这种不同的半小时经济圈之间,还有一些农业区等其他一些区域要进行适

当的分割,从而保证这些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环境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此外,对于落后地区,国家也进行了相关的一些规划。主要围绕11个片区出台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规划》,在这些贫困地区如果要发展半小时经济圈,也是要围绕贫困地区中的一些将来具有发展潜力、现实具有发展基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来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建设。这是中国的区域发展总体规划战略。

2、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个大的规划战略,中国提出来要实施区域主体功能区战略,这个大的战略对于发展半小时经济圈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主体功能区战略,主要是要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按照全国经济布局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2010年底,国务院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成为今后指导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现有的开发密度和未来的开发潜力,统筹考虑我国的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那么在发展半小时经济圈时,可能要围绕着优化开发、重点开发中的一些核心城市来展开,以及在限制开发区域里面围绕着适合开发的一些重点区域,按照点状开发、内聚外迁的这种模式来进行推进。另外,国家还提出要按照主体功能区来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以及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按照开发内容分成三大块。开发方式上是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按照开发内容是城镇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那么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建设,主要是围绕着城市化地区中的一些核心区域来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建设。

主体功能区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有利于从源头上来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这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列出的一些主要的限制开发区域或者生态功能保护区;这是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出来的我国主要的城市化地区,那么这些主要的城市化地区是我国今后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建设的一些主要依托区,像哈长地区、环渤海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等等,这些地区也都有一些相关的核心城市,主要是一些省会城市,那么这些城市是中国今后推进半小时经济圈的主要依托区域。另外,在主体功能区中也提出了一些农产品的主产区。国家

对于主体功能区的一个定位是战略性的规划、基础性的规划和约束性的规划。

以上就是国家在区域发展上的两个大战略,这两个大的战略对今后发展半小时经济圈都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发展背景,在今后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市场主体,政府引导。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时候,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是一种市场的行为,政府要更好地发挥引导性的作用,就是政府要做好规划,通过规划来引导区域之间更好的发展,通过规划来消除行政壁垒,通过规划来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因为发展半小时经济圈要突破不同的行政区,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行政壁垒要通过改革、创新来破除。另外,半小时经济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对内开放,对外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加强半小时经济圈内部,以及半小时经济圈之间的合作。

第三,功能分区,协调发展。在半小时经济圈里有不同的城市,还有农业区、生态功能区等等,所以这些功能区要根据它的现实基础、未来潜力,不同的功能之间要有合理的分工实现协调发展。

第四,统筹城乡,以人为本。发展半小时经济圈最根本的目的也就是要给人们创造更多的福利。另外在半小时经济圈内部,有城市也有农村,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城和乡都能够受益。

五、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一)半小时经济圈的发展思路 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一些基本思路:

第一,要集中发展,提升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城市的功能。因为在经济活动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包括一些经济要素,向优势地区集聚是一个基本的规律,那么发展半小时经济圈,也就是要围绕这些具有发展基础并且具有发展潜力的核心城市来促进相关要素向半小时经济圈进行集聚。比如辽宁、沈阳、北京、天津,山东半岛的济南、青岛,中原城市群中的郑州、洛阳,长三角的上海,海峡西岸的福州,长株潭地区、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北部湾的南宁,成渝地区的成都和重庆,关中的西安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城市,促进这些经济活动进一步的集聚也可能是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二,要集约发展,提高半小时经济圈的国土空间的利用效率。因为我国的国土空间虽然非常大,但是适宜发展的空间并不大,所以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时候我们要更加强调集约发展,在有效的空间内尽可能产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能够把有效的国土空间利用地更好。

第三,要实现人口与GDP相匹配。实现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时候,实现产业的集中和人口的集中相同步。从目前来看,半小时经济圈之内集聚的经济总量比例要远远高于集聚人口的比例。从我国三大城市群来看,我国三大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36%,但是人口只占了全国的12%,这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在今后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时候,除了要促进经济活动向半小时经济圈进行集聚之外,也要使半小时经济圈在集聚人口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半小时经济圈成为集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区域。

第四,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区域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比如在经济发达的人口和产业密集地区,在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网络式的发展模式,尽可能实现多极化的发展,适当疏解特大城市或者超大城市的功能,逐步缓解由于人口和产业过度集聚所产生的过密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采用点轴式的发展,就是围绕主要的一些据点构建半小时经济圈,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半小时经济圈中的核心城市以及周边的一些支撑性城市进行转移。在人口稀疏、产业比较薄弱的地区采用据点式的开发。对于生产脆弱地区主要是减少人员活动,促进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周边毗邻地区的半小时经济圈进行转移。 第五,要点、线、面耦合,构建城市群-发展轴-经济区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目前国家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一个主体形态,那么围绕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则是区域空间拓展的一个基本态势。那么半小时经济圈在壮大中心城市功能方面可以说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心城市向都市圈进行不断转变的非常重要的过渡空间范围。通过加强半小时经济圈建设,也有利于构建中国这种城市群-发展轴-经济区的国土空间发展体系。

第六,要理清权责,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构建半小时经济圈的时候,政府要拆篱笆,就是要拆除防止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的篱笆和藩篱,减少行政力量对于要素的障碍,为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在一些地方纳税大户,在国有企业的跨行政区域转移方面,能够提供便利。另外,政府要搭平台,就是半小时经济圈是一个合作的平台,政府要为构建这种半小时经济圈合作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政府通过规划,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第七,要加强合作,通过完善体制机制释放半小时经济圈的发展活力。加强合作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规划方面要加强合作,半小时经济圈之内的相关成员城市和相关区域,在规划的一开始就要加强合作。那么在规划的统领下来推进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大家来共同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体化,共同来保护环境,加强污染治理;推进社会管理的一体化;推进产业发展的一体化,推进市场的共享。

第八,要促进半小时经济圈多极化发展,促进合理分工与协作。在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

时候要防止无限制的摊大饼式的扩张模式。当然在一些重要城市,通过这种摊大饼式的扩张,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比较有效的方式。但是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要防止这种无限制的摊大饼,要实现多极化网络式的发展,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要在半小时经济圈之内设置合理生态隔离带,促进半小时经济圈之内的合理分工与协助,在促进半小时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半小时经济圈内部生态环境不断的改善。

第九,要发挥半小时经济圈内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十八大提出来要促进生产空间节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那么在发展半小时经济圈的时候,也要把这种理念放进去。尤其是在生态保护方面,要加强半小时经济圈内部的生态空间,要加强半小时经济圈内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并探索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在半小时经济圈内部探索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使生态功能区在生态保护资金方面,在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能够开拓更加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另外在生产和生活空间方面,也要根据市场规律,发展具有自身优势的产业,促进产和城的互动。

(二)半小时经济圈发展的重点领域

半小时经济圈发展的重点领域,就是要围绕哪几个方面来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建设。 第一,要构建多极带动的区域发展格局。因为半小时经济圈都是围绕着主要的核心城市来进行推进,那么在半小时经济圈之内,要实现这种多极点式的发展。当然,围绕一个核心极点发展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像东京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包括在北京有过度的集聚,目前也面临很大的压力,要防止这种要素在核心城市过度集聚,适度疏解核心城市的功能。在疏解核心城市功能的时候,要注重一些高端要素的疏解,不能光疏解一些低端要素,比如东京就把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也要向外疏解。要疏解核心城市中具有这种磁铁功能的部分,就是疏解的时候不仅仅要向外疏解一些吸引过来的铁块,要把磁极也疏解到相关的一些区域,这样能够从根本上缓解特大城市过密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第二,要强化枢纽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因为枢纽城市可以说在半小时经济圈建设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引领性作用,那么在建设半小时经济圈的时候,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些核心城市,不断完善、提升、强化它的功能,并带动周边一些城镇城市的发展。

第三,要壮大节点城市的支撑性作用。在核心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和完善的同时,也通过合理承接核心城市的一些产业经济活动的转移,来壮大节点城市的支撑作用。发挥这种节点性城市在整个半小时经济圈中的一些支撑性作用,从而一方面能够疏解承接大城市的一些功能,另外也促进了节点城市的发展。

第四,要发挥边远城市,尤其是生态区域的生态屏障作用。因为在不同的半小时经济圈

内部都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区,那么要加强这种生态功能区的自身建设。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功能区加强生态生态环境保护,开拓更多的资金来源渠道。因为生态功能区这一块在整个半小时经济圈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第五,要加快构建便捷的交通体系。半小时经济圈之所以能够成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半小时经济圈之内有非常便捷的交通体系,比如城际轻轨、高速公路等。另外加快推进通信、电力、能源等等其他一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第六,要建立协同发展的机制。包括规划领域、基础设施领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社会领域和产业领域也要建立协同发展的机制,积极推进不同领域的一体化建设。

一体化建设并不是说把多个城市合为一个城市,并不是合多为一的发展模式。一体化更加强调特色,就是在整个半小时经济圈之内,不同的城市发挥不同城市的特色和优势,形成非常紧密的联系,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要提升半小时经济圈中核心城市的中心地位,使核心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其他的城市共同配合核心城市来做大做强,并且通过核心城市做大做强的过程也拉动其他的相关城市来做大做强。

还有要推进基础设施的同城化,因为在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建设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可以说发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包括交通基础设施、通信、环境保护等等基础设施,要推进共建共享。此外要积极推进产业的一体化,也就是能够发挥不同区域城市的比较优势,减少半小时经济圈之内的产业重复建设。通过产业链、价值链等不同模式,使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占据不同的位置。大家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另外加强市场的一体化建设,使要素在城市群内部形成无障碍的自由流动,构建半小时经济圈内部的FTA自贸区建设。通过制度的一体化,通过市场监管的一体化,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

另外要有全方位开放的观念,形成共同的开放,包括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围绕核心城市的开放,推进城乡的一体化建设。在半小时经济圈内部,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体化,要推进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要加快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内部社会治理的一体化,包括社会保障、异地流转,社会管理信息的共享等等。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体化,按照整个生态系统一体化的规律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设。

(三)相关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第一,要建立半小时经济圈内部的市长或者县长的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协商,就是从领导层面为推进半小时经济圈建设沟通和衔接构建一个协调机制。

第二,要消除行政壁垒,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合作。半小时经济圈之所以能够成形,就是因为相互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那么

要发挥这种作用,在半小时经济圈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是要消除行政壁垒的影响。 第三,要协调不同城市在半小时经济圈之中的利益关系,尤其是要加快探索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为半小时经济圈之内的生态功能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金来源渠道。 第四,要加强规划的衔接,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因为加强半小时经济圈建设,不仅仅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那么政府主要在哪些领域来发挥作用呢?主要在规划领域。就是通过规划来明确哪些领域需要重点推进,通过推进哪些领域能够更好地破解半小时经济圈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能够更好地促进半小时经济圈的发展,能够使半小时经济圈中的相关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共同获益,能够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合作效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