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途径分析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科学的学生管理工作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保证。党中央不断发表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文件精神,当前形势下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创建新的学生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改革辅导员工作方式、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等方法,构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的管理模式, 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在大学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
我国学者金国雄、范庆瑜定义,三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指在学校的领导下,学生把自身当做管理、教育、服务的对象,按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发挥主体能动性。通过自主、自立、自为、自律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活动。
从以往高校学生管理现状来看,学校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经常处于一种“他制”的角色中,这样不仅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发展自我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这也是现在大多数学生理想目标缺失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大学生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特定条件和环境是学生成长的外因。而内因的形成除学科专业的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机制,即素质培养模式。在相同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下,内因对学生在校的素质准备和对社会的适应性方面作用尤为显著。适应这种需求及学生特
定心理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应是一种弹性机制,本质即为充分发挥学生自身能力,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在特定的心理状况下,具有特定的心理渐成熟期的外在表现,如逆反心理、超乎能力的目标定位、自以为是、纪律松散等,并随着离家和与高校节奏及社会环境的某些不和谐而产生悲观、厌学、封闭、忧虑、失落、心理素质差及精神衰弱等一些心理疾病。在这一状况下,不能放松管理,但是过于强化突出管理,就会出现学生不适应、不配合的问题,这样反而弱化了管理的效果。三自机制的核心则是在强化学校作用的同时,将管理、教育和服务由显象化为浅象,由有形变为无形。
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系从大的方面要分为党务工作与政务工作两个部分。
党务工作方面,党委下设团委办公室,各年级设团总支。团委办公室组织、管理各种学生社团、志愿者组织。另设立学生事务中心。
团委办公室可以吸纳、培养优秀的入党积极份子和优秀团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管理工作。处理日常事务和管理各学生社团事务。
鼓励学生创建和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学生社团。学生社团在团委的监督下独立策划并开展各种活动。各类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最活跃、最广泛的组织。
学生事务办公室是由各系各年级选拔出来的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有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好的学生组成。是学生与老师、学校之间的纽带。学生事务办公室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地点,接受同学们的各类咨询并在各个方面关注和帮助贫困学生。
政务工作方面,学生综合管理中心是负责政务部分的大学生管理机构的一个顶层组织,下设辅导员和辅导员助理两个办公室。并设立学生会。
学生辅导员由熟悉本校的年轻教师或毕业生担任,主要负责学生工作中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
辅导员助理由选拔出来的优秀高年级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的设立不仅能大大分担了辅导员的工作,而且由于生活在学生中间,更了解学生生活,更容易开展学生工作。辅导员助理的工作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的机会。
学生会下设各个部门,负责辅助管理学生,开展各种学生活动。学生会吸引大量同学的参与,与学生社团一样,是最基层、最广泛的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
各班级班委、团委在上述部门的领导下,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为了保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系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高校学生工作者管理理念的转变是前提。2005年3月29日,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新《规定》的出台改变了旧《规定》单纯地“管理”学生的做法,而是通过规定学生的相关权利,使《规定》为学生服务,保护其合法权益,并进而通过激发学生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来创造和谐、有序的管理环境,体现了高校管理“以人为本”的趋势。高校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从单纯强调学生服从学校的需要,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转变为承认大学生在高校管理环境中也有自我发展的需求,高校的发展本质上是学生个体的发展。高校的管理者把大学生当作了平等
的主体,不再把大学生放在被动的被管制的地位。当高校承认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的时候,学校和大学生之间的对话时代就开始了。马斯洛说:“人只有受到尊重才能做到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从而成为自由的人并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构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障新的管理方法顺利实施。这些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机构能够有效的按章办事、行使职权,使学生工作得以科学的、规范的、有效的、稳定的运行。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做到因事、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真正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逐步进行修改完善,使其更加行之有效。尤其要建立科学的学生干部队伍工作制度,使学生干部的工作和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没有有效的制度和规范,就会出现无序和混乱,就不会产生井然有序、纪律严明、凝聚力很强的团队。合理的制度与机制建设包括:团队纪律、部门的职能范围、团队的激励与约束。有严明的纪律,工作就会井然有序;规划、明确各部门职能范围,就既能明确责任和义务,又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的激励约束,就能做到人尽其才,既可充分实现成员的个人价值和团队价值,又可杜绝团队中因责、权、奖罚不明而导致的摩擦和冲突而损害团队的整体利益。
要营造公平竞争、有序引导的学生工作氛围。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必须做到以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学生思潮,对学生的多元思想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进行有序引导,使学生工作保持公平、公正,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对学生工作的信任度,从而保证学生工作开展顺利。
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干部工作能力。高校学生干部是繁荣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生力军和带头人;高校学生干部是教师的得力助手,也是群体中的“学生领袖”,他们在组织管理、服务沟通、以身示范等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素质、作风、能力必须是优良的:勤于学习,既要学好文化课,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并要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培养良好的个人操守和健康高尚的人格,正直、诚信、表里如一;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要起表率作用;增强责任感、服务意识,讲究工作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要营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学生人际关系。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道德规范和品格修养,具有合作精神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当代的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必须遵循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明白合作是做人做事的基础、学会合作就是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这一道理。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合理引导的同时促成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即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和谐竞争。
进一步拓宽社会实践的途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将社会实践分为教学计划内和教学计划外两部分。前者是指生产实习、公益劳动、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等。后者包括社会调查和考察、科技文化服务、勤工助学、义务劳动、挂职锻炼及社会事务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情境,也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发展拓宽了空间。社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是要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个基本途径。大学生通过服务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他们早日了解社会存在的潜在规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有利于磨练他们的心理和意志,有利于锻炼他们解决问题和面对挫折的能力,有利于他们扩大社交范围。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通过社会实践来感知怎样进行自我管理。当大学生接受社会大课堂的直观教育的时候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在抓好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外,还要积极开展好大学生的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大学生的社会调查、社会服务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大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感受生活,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
鼓励大学生参加社团和学生会举办的各种活动。大学生参加社团可以开阔视野,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利用资源和机会的能力,。人大学里的社团和学生会活动吸纳的是来自不同年级和不同系别的学生,大学生能接触到各种性格的人,人际交往的范围就扩大了,需要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方面也会增多。同时,参与活动的同学多了,不仅对于参与组织的同学的能力有很多的提高,也吸引了其他同学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兴趣。
在活动中,指导老师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要及时、准确地引导大学生消除消极的心理障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竞争全球化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普遍地感觉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于是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心理障碍。自卑感、浅薄、目标庸俗化、缺乏创新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的大敌。辅导员老师,有很多的机会接触学生,能直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辅导员不仅是一个管理者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心理咨询员的作用。此外,学校应积极利用心理咨询室的作用,请心理咨询专家定期举办心理咨询会,解决学生心理较复杂的问题,防微杜渐。积极发挥和利用好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通过他们良好的行为来辐射周围同学,提高学生管理自我的效能。
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国古语有云:“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学校要着力建设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环境, 全面生动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 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用校园文化来影响学生,使学生产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
实践证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对学生的自我提高能起到教职工所替代不了作用。所以,在新形势下培养和造就一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高素质队伍是一个复杂却十分必要的工程,需要在学校各级党委和学生工作部门的领导下,统筹规划,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新模式。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要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建设和管理好学生队伍,才能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