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诗句是:,。
2.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 必答题:
【小题1】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2】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小题3】,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小题4】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小题5】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小题6】兴,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选答题:
【小题7】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小题8】绿杨烟外晓寒轻,。(宋祁《木兰花》) 【小题9】,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小题10】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涣《凉州词》)
1.阅 读 (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12分)
她是一个自卑的孩子,从不爱和别人交往,许多小伙伴也对她敬而远之__________,只是这些也就算了,更可悲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也差得一塌糊涂,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经常能错了三遍。
她有自闭症。这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许多同学开始排挤她,大家认为,她是一个闷葫芦,和她在一起,自己原本快乐的心情也会瞬间变得低落起来。她也察觉到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一个人搬着课桌,挪到了教室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也觉得自己仿佛搬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课堂和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事不关己的。她关心的只有窗外的世界,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鸟儿们在树间做了巢,每天啁啾地唱着,嬉戏着„„她是多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她是个烦恼的绝缘体。
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了过来,窗外那棵泡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许多候鸟已经南迁,积攒了这么久,她第一次在一个课间痛哭流涕,她哭着说,都走吧,就连鸟儿也会抛弃她,曾经的一树新绿也变成了满眼枯黄,上帝为何非要给她一个黯淡的世界? 不知道什么时候,班级里新来了一名语文老师,老师姓徐,长得特像徐静蕾,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暗地里叫她“静蕾老师”。静蕾老师给班里上的第一堂课是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的游戏,用黑板擦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或者是一篇作文。 随着一声清脆的掌声,接力依次进行,很快就传到了她,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不知
不觉中,一个黑板擦落在她的桌子上,她先是一愣,继而听到了同学们的欢呼声,那欢呼是一种刺耳的嘲弄。
她不会唱歌,按照“游戏规则”,她选择写一篇作文,第二天交上来,静蕾老师是个非常和蔼的人,对她说,没问题,即使第二天交不上来也没事,只要用心了,写多少是多少。
这一次,她没有令大家失望,她把自己的心情写给了自己的老师听。她是一个命苦的孩子,三岁那年,母亲就离家嫁到了外乡,父亲给她娶了一位后妈,尽管后妈对她很好,但是,她总觉得那是一种虚伪。6岁那年,他的父亲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能力,她失去了最后一位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只有在自己的生活里选择沉默。她在自己作文的最后一段里说,我是一棵孤单的小草,我的生命里仿佛只有秋天„„ 第二天,“静蕾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静蕾老师”却只字未提。那天,“静蕾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讲桌前的第一排,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了她一个甜甜的香吻! 从那天起,她仿佛像蝉蜕一样换了一个人,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争先恐后地与她交往,学期结束,她还做了班长呢。
十年后,她考上了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义无反顾地返回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做《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不会孤单,因为它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等待春天,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 也许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静蕾老师”在她的作文里给她的批语„„ 【小题1】文中的“静蕾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阅读全文,试概括回答。(2分)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语境,理解文中画横线的词语的含义和作用。(2分)
敬而远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联系全文,说说下面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4分) 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不会孤单,因为它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等待春天,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 含义:
【小题4】从她的遭遇和变化中,你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示?(2分)
【小题5】本文在写作手法、语言表达等方面很有特点,请你任选一个方面谈点自己的阅读感受。(2分)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小题(共15分)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①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
②学习也是实践,不断的学习及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自幼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人们却误认为是什么“天才”,捧之为“神童”.其实,“天才”和“神童”的才能主要也是后天获得的。所谓的“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们发现,捧扬、社交等因素阻碍了他们继续勤奋学习,渐渐落后了,最后竟一事无成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③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爱因斯坦读中学时的成绩并不好,考了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七年职员。就是在这七
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利用业余时间勾画出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绩很差。但是他努力自学,对于许多自己不懂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四万页的资料,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由于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七十九岁时,他宣称自己已经是一百三十五岁的人了。任何人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苦的努力,都能有这样、那样的贡献,都会获得一定的才能。
④其实不仅是科学上,在文学艺术也是一样。狄更斯曾说:“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绩的。”巴尔扎克说:“不息的劳动之为艺术法则,正如它之为生存法则一样。” ⑤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小题1】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小题2】为第②段横线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2分) 【小题3】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2分) 【小题4】第②段论述了所谓“天才”“神童”的可悲后果之后,紧接着在第③段列举了牛顿等人勤学成才的事例,这样安排材料的意图是什么?(2分)
【小题5】选文第④段划线处变成“其实不仅是文学艺术,在科学上也是一样”行不行,为什么?(2分)
【小题6】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3分)
【小题7】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2分)
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鲜有闻:②不蔓不枝: ③李太白诗云:④湖天一色: 【小题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B.实为花中仙子也荷花为雨所洗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大雨倾盆而至D.余忆年少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小题3】翻译句子(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小题4】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请加以分析。(2分)
1.古诗词赏析(4分)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小题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特点。(2分)
【小题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2分)
2.【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①。能不忆江南! 〖注释〗①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小题1】作者在这首词中用一个“”字来直接赞美江南。(1分) 【小题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春来江水绿如蓝”。(3分)
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小题1】第一句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分)
--------------------------------------------------------------------------- 【小题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冰心写过这样一首小诗: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请以“永不漫灭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