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
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徐 松,何 丽,苟 璇,邓 梅,张 眉,陈义林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准确性分析。方法:设置本次实验的起止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2月,研究对象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行CT检查和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时正常区和病灶区域各数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有效确诊,并且准确率极高。【关键词】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临床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16-0117-0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中枢神经系统可对肢体的行为进行配合、控制,若出现异常可严重影响患者机体的生理活动,严重的情况下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临床中常通过各种影像学手段确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变类型以及相关程度,并给予早期治疗手段干预,可使神经功能得以修复,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本文主要探究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3月—2019年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研究对象:60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诊断方法:行CT检查和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检查。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5例,女性患者为25例,患者的年龄为39~8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58±3.19)岁。患者的疾病类型为:34例患者为脑出血,11例患者为脑梗死,8例患者为帕金森,7例患者为阿尔兹海默病。
1.2 方法
CT检查:CT仪器为美国GE公司提供,型号为Brightspeed Elite Select16,120kV,电压250mAs为管电流,0.6mm为层间距,3mm为层厚,矩阵设置为512×512,检查体位为仰卧位,对患者的颅脑应先进行平扫,随后进行增强扫描,由患者的肘部静脉注射75ml碘海醇,注射速度控制为3.5~4.5ml/s,使用注射器为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后开始扫描,设置参数之为螺距为1.0,层厚为0.5。检查获得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处理。
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使用仪器为GE公司提供的磁共振仪器,型号为3.0t。选择8通道头部线阵,选择体位为仰卧位,头部先进实施平扫,首先进行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采用的序列为TIWI,T2WI,间距为1mm,间距1mm,层厚为6.5mm,由患者的对颅顶开始扫描,向患者的枕骨大孔方向进行扫描。平扫完成后,实施二维多体素氢质子波谱检查,选择PROBE-P为扫描序列,参数为:将1000ms设置为TR,144ms设置为TE,16设置为视野,
层厚为10mm,设置MATRIX相关参数为16×16,扫描时间为260s。定位图像序列为为T1WI-SAG及T2WI-AX序列,感兴趣区域为病灶部位及周边正常部位,保证检查的准确性,设置水抑制超过95%,FWHM低于1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软件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 对比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正常区和病灶区的参数正常区的各项参数与病灶区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正常区和病灶区的参数(x±s)
组别正常区域病灶区域
n6060--
NAA/Cr1.68±0.321.22±0.239.04160.0000
Cho/Cr1.02±0.211.46±0.368.17760.0000
Lip/Cr0.48±0.033.48±0.3272.30140.0000
tP2.2 对比诊断准确率
对比诊断准确率,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优势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诊断准确率(例)
组别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CTχ2
n6060--脑出血脑梗死帕金森3326--97--75--阿尔兹海默诊断准确率
病75--(%)56(93.33)43(71.67)9.75470.0017
P 117
影像技术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8月 第3卷第16期
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分析
胡攀峰
(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22)【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内容主要通过图像引导调强放射对治疗食管癌的摆位误差进行分析。方法:实验主要收集了在2018年1月—6月之间在我院全程进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一共25例,其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53岁~8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9.4岁。经KPS评分,所有患者均大于70分,且均无远处转移。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摆位误差主要是在头脚方向,前后方向次之,最小的则为左右方向。结论:经实验数据分析认证,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能有效提升放射治疗技师在定位过程当中的精准度,通过反复多次的摆位以及有效降低了摆位误差,这些都能为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质量保驾护航。【关键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食管癌;摆位误差【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16-0118-02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胸部肿瘤,早期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手术,但由于食管癌自身早期症状隐匿的特点,当患者被确诊时基本已经出现肿瘤转移并到达晚期,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为放射治疗,近些年放化综合治疗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模式,其中放射治疗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在提升肿瘤局部控制率的同时降低肿瘤周边正常组织放射并发症概率,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1]。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与设备的更新,放射治疗已经摆脱了传统的经验治疗模式,逐渐转变成为了精准治疗模式。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是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以及三维适行放射治疗技术之后所出现的一种新型放射治疗技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主要通过使用直线加速器将锥形束CT提取肿瘤靶区及周边正常组织的图像,并将其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最后得出靶区治疗中心的摆位误差并进行校准,以达到放射治疗的精确度[2]。本次研究内容主要通过图像引导调强放射对治疗食管癌的摆位误差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主要收集了在2018年1月—6月之间在我院全程进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一共25例,其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53岁~8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9.4岁。经KPS评分,所有患者均大于70分,且均无远处转移。
1.2 研究方法
首先患者需双手交叉并且抱肘,置于前额,仰卧在定为固定板上,使用热塑体膜进行固定,并进行参考定位标记,自患者下颌骨到膈顶处,进行连续的CT扫描,扫描层厚度为5mm,同时对患者注射碘海醇血管增强剂[3],最后将CT扫描的图像信息上传到计划系统当中。由两名及两名以上具有丰富勾画靶区经验的医生进行靶区勾画。当完成计划后由主治医生进行计划的确认,最后将计划CT图像和患者信息传输至加速器治疗机内。
1.3 数据收集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的首次摆位必须保证医生、技
3讨论
脊髓和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关系到身体各个部位的信息传递以及功能,是机体各项运动的基础,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临床中有多种疾病类型,应给予早期诊断鉴别,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可使患者治疗的预后得以改善[2]。
当下,临床中CT和磁共振是检查中枢系统疾病的有效诊断方式。CT检查能够使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成像,但诊断分辨率与核磁共振检查相比相对较低,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核磁共振检查手段,主要对各组织的代谢化学移位以及组织内化合物的合成,峰值变化情况加以利用,进而对细胞和组织的代谢情况进行有效检查,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有效诊断,并对患者的疾病进行鉴别,该种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无需注射对比剂即可完成相关检查,不会受到骨影的影响,具有成像清晰
的特点[3]。
综上所述,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孙家栋.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5,6(7):117-119.
[2]刘志国.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7):64+66.
[3]邓智.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8,383(15):65-66.作者简介:徐松(1976-),性别:男,籍贯:四川泸州,职称:副主任医师,学历:本科,毕业院校:贵阳医学院,研究方向:放射诊断。
1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