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阅读

2020-01-07 来源:年旅网
关于阅读

一、关于课题意义

1.把阅读过程作为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教学内容

“阅读过程”指阅读者依赖自身的内部状态,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思维,对阅读对象(即读物)进行感知、 体验、理解、记忆等活动,从而把语言文字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和画面,使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过 程。阅读过程乃是阅读方法、阅读程序以及阅读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作用的结果。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要学生孤立地理解一篇篇文章,而是以它们为例子,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练成熟练 的阅读技能,培养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决定于促进学生阅读策略的顺利迁移 ,而导致迁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对阅读过程的认知和把握。学生只有把自己的阅读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分 析、认识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如何一步步获得的,从中概括出阅读规律,并用于新的阅读情景,其阅读 能力才能在这种不断概括和应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2.在阅读教学中实施阅读策略指导

实施阅读策略指导是学法指导深化、发展之必然。我市开展学法指导实验研究已有数年,对提高学生素质 有不何低估的促进作用。但是,学法指导实验长期在教给学生某些具体的学习技能并机械地套用某些固定程序 的水平上俳回。学生谈起学法头头是道,用起学法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是教师往往只限于告诉和训练学生使 用某种学习方法程序,至于这种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适用情景常常被忽略,指导中忽视学生学习 的个性,忽视教材的特点,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地施教某种方法。教师只教其“术”而不教其“略”,学生也 就只能“战”而不能“谋”了。因此,学法指导的深化和发展须在“谋略”上做文章,研究学习方法适用范围 、对象、条件、情景等,研究它们与学法指导的关系,研究这些因素对认知学法,使用学法的影响,以促进阅 读策略的迁移。 3.用“目标评价”的学习策略控制阅读过程

当阅读过程的认知和把握成为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学习任务后,选择怎样的学习策略以保证这一任务在课堂 教学中落实呢?我们设想并且尝试了以“目标评价”的掌握性学习策略去控制和调节阅读过程。首先,把运用 某种学习方法或策略去解决阅读中的什么问题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学习方法和策略既是阅读的工具和手 段,同时又是阅读的目的和任务,具有目的和手段的双重性质。继而,根据目标层次水平的高低,给学生提供 清楚的阅读线索,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趣,引导学生借助形成性评价步步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 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借助形成性测试引导学生检测、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和认知过 程,运用“反馈──矫正”机制及时解决学习中的差错。全过程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为 终点,目标与评价控制阅读过程的各个环节。这样,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学习、运用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副产品 ”,而成为阅读活动的中心任务落实于课堂教学了。

4.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让最大多数学生掌握阅读要领

综上所述,“阅读过程目标评价”把阅读过程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依据“教育目标分类学”制定教 学目标,并以阅读过程作为实验探究的主要对象,在教学全过程中实施掌握性学习策略。借助目标强化评价, 能够使最大多数的学生掌握阅读要领,实现教学目标。 二、关于实验操作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的说明 1.建立阅读策略的目标系统

我们依据“九义制小语教学大纲”,参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对小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

力进行了整理, 编制了各类目标参照表,建立了目标系统。在整理过程中,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①目标的内容力求全面体现“九义小语大纲”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规定,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技 能、思想内容、情感意志、阅读理解所要具备的文化、科技、生活知识,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等。把这些内容 按“认知”、“情感”、“动技”三个领域分类。

②目标的层次水平按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由单项到综合的顺序划分。认知领域,按从具体到抽象再 到具体的认识过程划分为“识记”、“理解(领会─分析─综合)”、“运用”三种能级水平,情感领域按内 化的过程分为““接受”、“体验”、“态度”三种能级水平,动技领域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正确” 、“连贯”、“熟练”三种能级水平,前一层次是基础,后一层次是发展,揭示了各层次间连续性和发展性。

③目标的阐述,注意内潜性与外显性的统一,一方面是恰当地描述出每一能级水平的内部心理状态,使模 糊的术语有了明确定义,避免要求上的不确定性,便于教师把握标高;另一方面,寻找表现这种心理水平的外 部标志,例举出样本目标,使对阅读活动的调节和控制有可操作性。

┏━━┯━━━┯━━━━━━━━━━┯━━━━━━━━━━━━━┓ ┃行为│ 目标 │ 该目标的主要内涵 │ 例证性教育目标 ┃ ┃领域│ 水平 │ │ ┃

┣━━┿━━━┿━━━━━━━━━━┿━━━━━━━━━━━━━┫ ┃认知│ A │对已经接触过的具体事│认读音节,听写生字词,背诵┃ ┃领域│ │实,知识和基本原理,│课文,默写句子和段落等,对┃ ┃ │ 识记 │方法等的回忆和再认。│某种学习方法步骤,程序的记┃ ┃ │ │特别强调记忆的心理过│忆。 ┃ ┃ │ │程。 │ ┃

┃ ├─┬─┼──────────┼─────────────┨

┃ │ │B(│学习者不必把材料同其│粗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大致了┃ ┃ │ │,1│他材料联系起来,也不│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得出┃ ┃ │ │) │必弄清它的最充分的含│对课文的印象等;对某种阅读┃ ┃ 按 │ │领│义,便知道正在交流的│方法程序的大体了解等。 ┃ ┃ 由 │ │会│是什么。 │ ┃ ┃ 具 │ │ │ │ ┃

┃ 体 │ ├─┼──────────┼─────────────┨

┃ 到 │B │B(│将材料分解成各种组成│分析文章的段落;分析中心思┃ ┃ 抽 │ │,2│要素或部分以便更清楚│想与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分┃ ┃ 象 │理│) │地弄清所表达的观念或│析文章中的人、景、事之间的┃ ┃ 再 │ │分│内容的层次及其关系。│联系;分析词句的含义及表达┃ ┃ 到 │解│析│ │作用;分析某种学习方法的适┃ ┃ 具 │ │ │ │用条件等。 ┃

┃ 体 │ ├─┼──────────┼─────────────┨

┃ 的 │ │B(│把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归纳人物┃ ┃ 顺 │ │,3│进行加工,重新进行排│的特点;体会文章写作特点等┃ ┃ 序 │ │) │列组合,以构成原先不│,对某一类学习方法进行归类┃ ┃ │ │综│那么清楚地模式或结构│整体等。 ┃ ┃ │ │合│过程。 │ ┃ ┃ │ │ │ │ ┃

┠──┼─┴─┼──────────┼─────────────┨

┃ │ │把抽象的概念、法则、│运用已经学得的操作方法阅读┃ ┃ │ C │标准使用于新的问题、│,运用内、外部准则推敲文章┃ ┃ │ 运用 │新的情境中去。 │的词句,评价文章的得失等,┃ ┃ │ │ │用词造句;按规定情境选用适┃ ┃ │ │ │当的词句等。 ┃

┠──┼───┼──────────┼─────────────┨

┃ │ │对指定材料感兴趣,并│觉得题目,文章形式很新颖;┃ ┃ │ A │有选择地注意它。 │喜欢课文中的人物或景物;对┃ ┃情态│ │ │某种学习技能产生兴趣等。 ┃ ┃ │ │ │ ┃

┃ │ 接受 │ │ ┃ ┃ │ │ │ ┃

┃ ├───┼──────────┼─────────────┨

┃ 按 │ │对材料能持续地注意,│对文中的景物产生崇高感或愉┃ ┃ 内 │ B │继而产生比较稳定的情│悦感,对文中的人物产生认同┃ ┃ 化 │ │感反应。 │、共鸣。对学习获得的成功产┃ ┃ 的 │ 体验 │ │生愉悦感等。 ┃ ┃ 过 │ │ │ ┃

┃ 程 ├───┼──────────┼─────────────┨

┃ │ │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互相│对人民、领袖、英雄人物产生┃ ┃ │ C │联结和融合内化成一种│尊敬,愿意学习他们,热爱大┃ ┃ │ │价值观念,形成明显而│自然,觉得祖国语言文字优美┃

┃ │ 态度 │稳定的好恶性倾向。 │生动;愿意运用学习方法,策┃ ┃ │ │ │略自学等。 ┃ ┃ │ │ │ ┃

┠──┼───┼──────────┼─────────────┨

┃ │ │对规定动作按规范进行│练习朗读,不丢字,不错字,┃ ┃ │ A │有效地模仿。 │不漏字等;按顺序观察;正确┃ ┃动作│ 正确 │ │使用工具书等,按规范写字。┃ ┃技能│ │ │ ┃

┃领域├───┼──────────┼─────────────┨

┃(按│ B │对规定动作不仅有效地│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连┃ ┃从简│ 连贯 │模仿,而且接近于自动│贯有条理,回答问题语言流畅┃ ┃单到│ │化的程度。 │。 ┃

┃复杂├───┼──────────┼─────────────┨

┃的顺│ C │学习者自动化地完成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应)│ │定动作,还包含对情感│;辩论问题,对某种学习技能┃ ┃ │熟练 │反应,思维方式和其他│运用熟练。 ┃ ┃ │ │动作行为方式进行有意│ ┃ ┃ │ │的快速的沟通和联结。│ ┃

┗━━┷━━━┷━━━━━━━━━━┷━━━━━━━━━━━━━┛ 2.关于影响学习的变量控制策略

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影响学生学习的自变量主要有:

a、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 b、学生的情感准备状况; c、教学的质量。

我们在实验中采用了以下控制策略。 ①让学生掌握目标评价过程。

在定向阶段,让学生参与制定、评价教学目标,并借助诊断性评价,自我了解认知准备状况。

在执行阶段,学会根据目标层次的高低和教师提供的教学线索,借助外部和内部的形成性评价准则步步监 控自己的阅读过程,分步实现知识、能力、学法、思想教育等教学目标。 在检测阶段,借助形成性测试自我诊断,并运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矫正。同时,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②在全过程中,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以积 极态度投入学习,尽可能给每个学生以足够的学习参与机会。

③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教学中以适当的方式提供学习线索,按“学什么(目标及水平)──怎样学(重难 点思维导向设计,学情预测及指导要点)──学得怎样(检测、评价、矫正)”的流程调控教学过程,构建“ 阅读过程目标评价”课堂教学结构基本模式。(表见后页) 三、实验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1.关于阅读策略的目标系列研究,如何根据每篇学习材料的特点,慎重而恰当地确定其学习方法与策略目 标,尤其是策略性思维能力的训练目标,并较实际地规定其能级水平。由此集“点”成“线”,形成阅读策略 的目标序列。

2.阅读策略包括哪些所需学科知识、学科学习方法和技能、学习的一般能力?

3.影响学习方法的学习和使用的有哪些相关因素?怎样恰当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4.如何训练学生的策略性思维能力?

5.如何使对阅读过程的检测和评价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评价中如何科学地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 ┌──────┐ ┌────────┐

│ 目标定向 │ → │ 执行目标 │ →│ 检测目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师 │ 生 │ │ 师 │ 生 │ │ 师 │ 生│ │────┼───│ │────┼────│

├────┼──┤ │ 实 提 │ 价 对│ │安 调 │自 选 │ │ 制 依 │认 │ │ 施 供 │ 、 照│ │排 动 │我 用 │ │ 定 据 │识 │ │ 形 系 │ 矫 标│ │程 情 │调 学 │ │ 、 大 │、 │ │ 象 列 │ 正 准│ │度 趣 │控 法 │ │ 展 纲 │确 │ │ 性 评 │ 自│ │调 选 │学 、 │ │ 示 , │定 │ │ 习 坐 │ 我│ │控 用 │习 调 │ │ 教 调 │自 │ │ 过 标 │ 检│ │教 教 │过 节 │ │ 学 查 │我 │ │ 程 准 │ 测│ │学 法 │程 心 │ │ 目 学 │目 │ │ │ 及│ │过 , │ 态 │ │ 标 情 │标 │ │ │ 评│ │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步执行、监控评价│ ┌────────┐ │ │ │ │ │ 运用反馈──矫 │ │ 评价目标 │ →│ │ →│ │

│ │ │学习目标落实情况 │ │ 正机制,完成目 │ └───────┘ │ │ │ 标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