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职焊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2023-11-28 来源:年旅网


中职焊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焊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从制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符合焊接培养特点的学材、有效的教学模式、一体化资源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围绕“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和自身的做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工学结合 一体化课程开发 探索 实践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人在技能方面的发展,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综合素质低,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生产要求。所以我们除了需要解决校企合作机制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宏观管理层面的问题外,还需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是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但不同的专业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中均存在一定的共性与特性,笔者通过三年对焊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认为:制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符合焊接培养特点的学材、有效的教学模式、一体化资源的建设是焊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关键。

一、制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1.行业、企业调研

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则企业调研过程非常重要。调研前我们应先进行行业分析,然后挑选焊接专业学生就业较多的企业进行访谈。选择企业必须全面和具有代表性,应有国企、私企、大型、小型等,囊括对焊接技术需求的各个行业。通过调研,了解焊接行业企业发展状况与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焊接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企业对焊接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定位、专业建设与发展方向和专业内涵建设内容,最后按照分析研究写出调研报告。

2.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调研报告结果,进行广泛调查和求证,组织行业和实践专家对行业分析报告初稿进行论证;此外,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组织行业、企业、课程开发专家及骨干教师共同审定。

3.确立一体化课程框架

一体化课程框架是制定一体化课程方案的依据,首先,应组织课改专家和骨干教师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转化和职业等级划分;其次,确定各等级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学习内容形成课程框架;最后,组织行业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人员、课改专家和骨干教师对框架进行审定。

4.制定一体化课程方案

一体化课程方案是课程资源建设和一体化课程实施的依据,是指导开发一体化学材的基础,所以必须组织课改专家、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制定课程标准、设计学习任务、制定实施建议、考核和评价方案汇编完成。

二、开发符合焊接培养特点的学材

“学材”是广义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为“学习工作页”。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它是用于直接帮助学生的教学材料。合理的学习材料可以使老师授课得心应手,学生学有依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有用的专业信息;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统一。但不同的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经过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以下学习材料在焊接专业教学中实施是行之有效的。

1.课题训练的学材

课题训练就是职业资格要求的每个技能项目的训练,可以单独编写成学材,配合焊接工艺指导书共同完成教学,当然也可融入综合型学材中一起授课。学生可以通过学材中的引导课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自主创新的学习,对比传统纯粹技能训练的教科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综合型学材

综合型学材是引导学生学习和开展教学的可操作方案,是工学结合课程和行动导向教学的直接材料,应构建在课程方案的基础上,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对教学内容采用行动体系序化方式组织。只有综合型的学材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材涉及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基本常识,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选内容必须有用、实用、够用。如低碳钢构件的焊接,基本知识只需要学习低碳钢的性能和常用牌号、型材的展开放样及简单物体三视图、简单焊接构件图识读等;专业知识应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围绕综合性专业问题组织内容。如箱体的焊接这个学习任务,可以设计明确任务、工作准备、装配、焊接、评价反馈、成果展示等六个学习活动,把每个学习活动中所必需的知识点、技能点一一剖析,融入其中。

此外,学材的版面应生动活泼,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可以用文字、图形、漫画、表格等形式,化抽象内容为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知识层次按职业等级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在组织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应融入关键能力的培养,比如说,安全知识的学习,可以利用图文并茂的引导问题,如让学生抄写安全规程、绘制场地安全通道、设计安全标识等等达到学习目标;成果展示可以让学生以实物和PPT文稿的形式展示,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三、选用适合的教学模式

焊接是熟练工种,技能水平需要时间的积累,技能水平、安全意识、综合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要求,而且还是一个耗材耗能的专业,按照传统的理实一体教学方法纯粹把理论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形成简单封闭的学习链,把真正的岗位工作任务剥离出来,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工具或残缺不全的人。要想完成职业资格所必须的课题训练,实现学习与工作一体化,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按照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每个工作任务中把所必须的技能穿插到学习中,再加上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中技能训练按职业资格所必备的技能要求训练,可以采用四阶段和引导课文法配合教学,使学生尽快掌握应有的技能,并同时培养学生安全规范工作的意识;学习领域课程的每个学习任务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真实的产品任务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

任务在工作和学习中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能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结束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而且辅以场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如体现生产现场、学生按照岗位需求以安全员、质检员、班组长的角色出现,体验职业岗位的情感,通过行动学习和体会处理实际问题。

四、建设一体化资源

一体化课程资源需依据一体化课程方案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学材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是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条件和支撑。

学材指用于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学习材料,包括工作页、作业指导书、工具书及企业技术资料等。师资队伍建设需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企业工作能力和一体化课程开发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学习环境建设需体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特征,融工作与学习于一体。

除此之外,学生及课程评价机制也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总之,一体化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总结与改进,需要广大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改变观念,真正参与到课改行列中,通过不断开拓创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